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内容里,很长程度上讲究一个“通”。从周朝晚期开始,到五代为止,司马光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编入一本书当中。这个工作量,确实是非常大。司马光最初编写时,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他在前期的时候,编写了从周朝到秦朝灭亡的一部分历史,并把交给宋英宗预览。宋英宗看完后十分高兴,立刻让司马光继续编纂,并给他配了一个专门的书局,选择官吏,作为助手,共同编纂史书。
这个决定,对于司马光而言,帮助极大。毕竟上千年的历史,过去印刷打字又没那么发达。如果只靠司马光一个人,恐怕是很难完成了。后来司马光无论到哪里,即便辞官离开京城,也都带着书局的人,帮助自己编纂史书。

其实,在编纂史书的时候,司马光的人生发生过很大变化。在第一次给宋英宗进献部分《资治通鉴》时,他担任龙图阁直学士的职位。宋英宗去世后,宋神宗继承皇位。

对于宋神宗而言,司马光在他心中分量极重。司马光当时官声极好,又有足够深厚的学术底蕴。在欧阳修的举荐下,司马光从龙图阁直学士升任至翰林学士,再到御史中丞。
宋神宗是一个非常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帝王。他希望自己革除大宋积弊,振兴国力。于是,向很多有才干的人征求治国的办法。皇帝找来王安石举行变法。同时,又想让司马光担任枢密副使拒辞。
起初时,王安石的变法,跟司马光并没有太大冲突。司马光起初还会维护王安石。可是,随着王安石变法出现的失误,让两人关系日渐紧张。1071年时,司马光因为好友直言王安石的弊端而被罢黜,感到十分不满。从这个时候开始,司马光选择退回洛阳,带上书局,不再公开谈论政事,一心编纂《资治通鉴》。
跟过去一些其他史书不同,《资治通鉴》里,不仅记载了历史,也记录了很多司马光本人对政事的一些看法。司马光还写了119篇史论,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且,《资治通鉴》开头就把时间定在东周威烈王这段时间。这个时间在儒家传统里于特别的意义,代表“礼崩乐坏”的开始。所以,司马光的论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礼治”。其实,跟很多人的印象不同,《资治通鉴》并不是一本简单介绍权谋的书籍,而是一本涉及到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以及对历史人物评价,覆盖面非常广泛的书籍。

这本书籍,更多还是司马光为了通过对历朝历代的兴盛衰亡,来为后世做一个借鉴。因为司马光认为,君王在其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资治通鉴》内,有部分侧重于讲解统治者如何任官用人、信赏刑罚、纳谏改过,大臣又该如何好跟君王的关系。对于司马光来说,他希望可以把君臣关系,引向“明君贤臣”的道路,避免“昏君庸臣”的方向,让国家可以不断兴盛,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结果。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要写成一部简明扼要的编年体通史;
一是通过编写历史,“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企图为政治服务。也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拓展资料: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资治通鉴

司马光的初衷是整理历代的编年史,后来被皇帝看中,得到了上层认可就奉君命写下去了。这一写就是19年。

一 开始司马光以一种封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心境编写了《通志》8卷,目的较为单纯,大体上就是对过往历代史籍的一种整理,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令其继续编纂,这样《资治通鉴》的编写便成了一项国家工程,即便司马光不愿意写了,也会有人继续下去。

英宗之后,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得名《资治通鉴》。这以后其实就是国家要求司马光编下去了,统治者也是为了吸取历代教训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最终促成了这部传世巨著。《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



司马光的初衷可能是想用一支笔书写悠悠历史,但是无奈居于庙堂之高,执历史之笔肯定是要为皇上为朝廷为政治服务的,尤其是中后期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就更明显了。

司马光就是为了编辑整理一下历代的历史吧。撰写史书,必须要博古通今,每一处细节都需要认真的考证,言语方面的措辞也要合理与讲究,正因为如此严格的标准,才耗费如此之久。

这本书集不是一本简单的介绍权贵的书籍,而是一本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覆盖率非常广泛的书籍,是为了为朝廷服务。

《资治通鉴》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编纂历时十九年, 全书共294卷, 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近三百卷。 全书取材广泛, 叙事明晰, 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


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视频

相关评论:
  • 15569912208司马光的故事
    瞿肃信答:当时,另一个大官王宣徽,住在西京名园的豪华高楼里避暑,而司马光却钻到阴暗闭塞的地下室勤读苦写。人们谈笑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司马光花费了整整19年的时间,呕心沥血,终于写成《资治通鉴》。 仁宗皇帝临终前曾立下遗诏,给司马光等大臣一笔价值百万元的赏赐。司马光认为,国家内忧外患,财政困难,自己决不...

  • 15569912208二十四史中,为何只有资治通鉴是帝王之书?
    瞿肃信答:《资治通鉴》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毋庸置疑,作为该书主编的司马光自然功不可没。那么问题来了,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十九年时间来写这部巨著呢?司马光历仕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是当时朝廷中影响力最大的官员之一,同时也是公认的史学大家。司马光在台谏部门任职多年,作为一名言官,他曾孜孜不倦...

  • 15569912208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多少年?
    瞿肃信答:司马光治学勤苦,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chì)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一○六六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一○八四)。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

  • 15569912208脚踏实地成语的来源
    瞿肃信答: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耗费了19年时间,开始编写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已是66岁的老人了。这19年,司马光"秉烛至深夜,警枕破黎明",长期的伏案工作耗尽了他的心血,刚过60岁,他便视力衰退,牙齿脱落,面容樵惮。《资治通鉴》写成后,还没等出版,司马光便与世长辞了。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史...

  • 15569912208司马光警枕励志
    瞿肃信答:就这样,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司马光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为他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用了整整19年的时间,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战国周烈王、下至五代周世宗的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还有考异、目录各30卷。其规模之大,令人叹服。 司马光为编定《资治通鉴》...

  • 15569912208《资治通鉴》为何要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篇?
    瞿肃信答:首先,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编年史书。资治通鉴是司马光花了19年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主要以时间为顺序,以政治军事为主要内容,借助历代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事迹来警示后人。资治通鉴共16纪294卷,涵盖了周威烈王23年到周世宗显德6年的历史,即公元前403年到959年共1362年,横跨了16个...

  • 15569912208司马光写的什么书费了19年光阴
    瞿肃信答:《资治通鉴》通常简作《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 15569912208司马光是什么朝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昙花19年完成了史书什么课文...
    瞿肃信答:司马光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用19年完成了史书《资治通鉴》。

  • 15569912208司马光对《资治通鉴》的说明?
    瞿肃信答:大约在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建州的私人书坊中私自刊刻了《涑水记闻》,司马光的曾孙司马亻及听说这部书被刊刻后,马上上疏皇帝,说这部书乃是假冒司马光名义撰写的一部伪书。因此,南宋政府又下诏命令建州的地方官把此书的书版毁弃,关于此书的禁行经过,李心传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以下记载:绍兴十五年七月...

  • 15569912208四朝元老司马光阐述了他的才德论的哪些思想?
    瞿肃信答:一书是司马光编著的,耗费了他19年的心血。而资治通鉴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司马光在才德论年写了一个例子来证明才与德的辩证关系,就是“智伯之死”。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大臣,名叫知宣子,在国家中地位很高。支子有两个儿子,即智瑶和小智。智宣子需要在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