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历史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
所以选 A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扩展资料:
一、事件起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约。
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6月28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
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二、主要影响: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如下:

1、国内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引起了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重要力量。

3、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4、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决定将战败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不合理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准备准备在“合约”上签字。

5、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的失败 是直接导火索

  新思想与社团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因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变,于1905年被废除。到了民初,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英国文学)、刘师培、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国耻情绪
  191 五四运动时的徐世昌政府
  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而发挥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后被北京学生痛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仅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一次大战中工商的发展
  清末以来,中国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产品的输入情 巴黎和会
  形下,中国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仍然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重要力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 五四运动
  ,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激起青年学生的“五四运动”。

1、新思想的传播与社团的发展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政治、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2、北京大学为首的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的教育制度在清末的新政中,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革。到了民初,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英国文学)、刘师培、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3、民初以来的反日以及国耻情绪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天激战,于11月7日全部占领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于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的不满,被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而发挥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 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 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后被北京学生痛殴。在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4、一次大战期间工商阶层的发展
  清末以来,中国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产品的输入情形下,中国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仍然有限,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产业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形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主要力量。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新申报对“五四运动”的报道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和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直接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代表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了国内,从而激起青年们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视频

相关评论:
  • 15560113912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能生绿背景: 1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这成为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2 俄国十月革命,给先进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3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成为运动的导火线 内容:时间:1919年5月4日 人物及地点:以北京为中心,青年学生起到先锋军的作用,6月3日以后,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 15560113912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简要经过,伟大意义。
    能生绿背景: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引起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推动。 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4、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人民觉醒,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5、一战...

  • 15560113912五四运动背景简介
    能生绿五四运动背景如下:1、政治方面 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北洋军阀的手中。民初,袁世凯、段祺瑞相继当权,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破坏民主共和,压制革命卖国求荣,以致政局动荡不安,国人对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极为愤慨。2、社会经济方面 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日本乘机提出“廿一条”,...

  • 15560113912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
    能生绿D 试题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运动发生的直接导火线是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 15560113912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能生绿到了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已经成为这场运动的主力,他们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展现了强大的革命潜力。第四、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使得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社会中深入人心。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 15560113912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
    能生绿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直接原因 1.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2. 经济因素: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商业的进步,中国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经济背景。二、间接原因 1....

  • 15560113912五四青年节的历史背景?
    能生绿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其历史背景如下:1、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停滞状态。外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侮,内受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和剥削。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处于濒于亡国灭种的水深火热之中...

  • 15560113912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能生绿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有民族危机加深、思想启蒙、政治变革、政治组织形式,具体内容如下:1、民族危机加深: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这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条件。2、思想...

  • 15560113912五四运动的发祥地
    能生绿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1、五四运动起源于1919年5月4日,当时中国正处于较长的一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2、当时的中国社会呈现出种种问题:清朝滥权,失去了的信任,加之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的侵害十分严重。3、经济上,工业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农业和...

  • 15560113912简述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能生绿(1) 新时代的背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引发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背景下。(2) 新社会力量的崛起:在那个时期,由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特别是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社会力量。(3) 新文化运动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