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能体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一个战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问: 能体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战例 短一点的~

“赤壁之战”堪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经典战例。
  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底定中原,雄兵百万,夺取荆襄,更兼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谋士众多,战将如云,横槊赋诗,骄横不可一世,大有一战荡灭孙刘,甫定江南之势,可谓占尽天时。同时占据长江北岸,也拥有一定地利优势。
  东吴兵力仅有十之二三,能依托者,唯长江天险和训练有素的水军,最终能以弱胜强,也就是凭借长江和水军的优势,火攻奏效。
  更为主要的,东吴内部开始时为曹军气焰所震慑,力战还是降曹,主张不一,但所幸的是孙权不仅意志坚定,而且统一思想,联刘抗曹,最终双方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战胜曹军。

淝水之战

--------------------------------------------------------------------------------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梁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前秦皇帝符坚因此踌躇满志,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

公元383年8月,符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符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符坚骄狂地宣称:“以我百万大军,即使将马鞭扔到长江中,也足以让长江断流。”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名恒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10月18日,符坚之弟符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骑兵疾趋寿阳。

符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11月,谢玄派谴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率部5万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1.5万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挥军水陆并进,直抵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在八公山边扎下大营,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苻坚站在寿阳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布阵整齐,将士精锐。连八公山上的草木,他也感到类似人形,误认为是晋兵,颇为惊慌,对苻融说:“这是劲敌!怎能说他们是弱敌呢?”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将军率军深入晋地,却紧逼河岸布阵,这难道是想决战吗?如果你把阵地稍向后退,空出一块地方,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一决胜负如何!”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了!秦兵败了!”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竟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单枪匹马逃回烙阳。

晋军收复寿阳,谢石和谢玄派飞马往建康报捷。当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

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他族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垓下之站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
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
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
。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
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
楚地。



汉五年,布使人入九江,得数县。六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遂
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之垓下。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



以上是史记中关于垓下的描写



讨论垓下之战就不能不说到成皋,荥阳之战,孙子说:“胜已败之敌”。那么成皋,荥阳
之战就是造就“胜已败之敌”这种战争形势的过程,而垓下之战则是结果。楚军从优势最
终走向垓下战场是一个士气慢慢降低的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攻城战的艰辛。孙子在其兵法中一再强调攻城战的不利,作为城高池深,守城者意志坚
定,且有足够的兵力与粮草支持的城池,一直是进攻者的噩梦。当年南北朝的大枭雄高欢
,率大军十万围攻西魏位于汾河下游的重要据点王壁(今山西稷县)。西魏守将韦孝宽守
城,玉壁城中,兵士不过数千。高欢十万大军,昼夜攻城,一刻不停。结果东魏苦攻玉壁
五十多天,战死病死七万多人,都埋在一个大坑内,高欢老大也因此郁闷而死。在楚汉相
争中,成皋,荥阳两座坚固的城池,一直是楚汉争夺的焦点,刘邦依靠坚固的城池,充足
的补给,源源不断的兵员,大大消耗了楚军的实力。



2,频繁的军事调动。在项羽的后方战场,尽管战斗比并没有其他两个战场激烈,但是却是
相当重要的,彭越屡次在项羽后方攻城掠地,切断楚军补给线,使项羽不得不亲率大军征
讨,这样使楚军东西频繁调动,兵疲力竭,乃晋,吴扰楚之法也!



3,后勤补给的严重缺乏。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造成楚军如此形势的主要是彭越在
后方的进攻行动。在上文的理论中提到高昂的士气,则可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人的基
本需要进行抑制和调节,它可以让人暂时摆脱个人的基本需求而战斗。所说的情况是与现
在的情况完全不同的。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戚继光说:兵足食而后禁可行。在长期
后勤补给缺乏的情况下,士气的降低也是在所难免的。



4,数次的军事失败。虽然项羽自称“身70余战,只有一败”但是楚军在非项羽指挥下,在
楚汉争霸后期却有两次惨重的军事失败,一者是龙且救齐的军事失败,此战项羽的反应是
“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淮阴侯”。一者是曹咎丢失成皋,损失惨重。形
势转为“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



5,长期的军事行动而产生的厌战心理。史记上谈到“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
罢转漕。”项羽自己也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
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6,对战争胜利信心的丧失。垓下之战,汉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仅韩信自将就有30万
之多,而项羽所部却不到十万,在交锋之后,项羽所部更是损失惨重。



所以,到了垓下之战的时候,楚军的军心士气已经降到了极点,在最后“四面楚
歌”这个强力催化剂的作用下,楚军的自我保全感恶性发作,以至大部分溃散,最后瓦解
了霸王的军队!所以,其关键是,楚军士气本来已经在历次战争中丧失,“四面楚歌”是瓦解
其斗志的催化剂,而非“四面楚歌”降低了楚军的士气.




历史上除了“四面楚歌”外,还有一个典型的战例。





公元1232年,蒙古军队围攻金代的都城忭京,“壕外筑城,围百五十里”。金兵百
计守城,右丞相世鲁为了瓦解围城蒙军的斗志,曾经作《江水曲》,令城上之人静夜唱之
,可惜的是,世鲁并不明白“四面楚歌”的真正缘由,在士气高昂,蒙古人一心要攻取大
梁的形势面前,区区一首思乡之曲又能起多大作用呢。还望熟悉的兄弟提供这次战斗的双
方具体人数。不胜感激。



--

在一个国家里,如果那些为国流血牺牲的勇士的地位还不如那些大腹便便的商贾,那么这个国家的灭亡一点也不奇怪!---------若米尼
兵者,虚实,奇正,造势也.

1.天时、地利、人和:《荀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 形,“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则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2.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3.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   4.环:围。   5.夫:发语词。   6.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7.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8.不如;比不上。   9.也:判断句的标志。   10.城:城墙。   11.池:护城河。   12.兵:武器。   13.革:铠甲,盔甲。   14.坚:坚固。   15.利:锐利。   16.米粟:粮食。   17.委:抛弃。   18.去:离开。   19.故:所以。   20.域:限制。   21.以:用。   22.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23.固国:巩固国防;使国防巩固(使动用法)。   24.溪:河。   25.险:险峻。   26.威:建立威信。   27.寡:少。   28.得道者:施行仁政的人。   29.失道者:施行暴政的人。   31.畔:同“叛”,背叛。    32.之至:达到极点。    33.顺:服从。   34.以:凭借。   35.“故君子”二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36.必:一定,肯定。   3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38.亲戚:古代之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39.委而去之:委,抛弃。去,离开。
编辑本段翻译全文
  孟子说:“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比如方圆三里的内城,外墙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无法取胜。敌人即来围攻,一定是选择时日得天时的了;可是无法取胜,这正说明得天时不如得地利。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铠甲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离开,这是因为有利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    所以说:“限制民众不用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在建立威信于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和盔甲的厚实。施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亲属都要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人都服从他。用天下人所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要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打仗,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编辑本段读解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 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 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 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不是并重,最重要的是人和。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 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炙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情况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各国人士 都来申请留学,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 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为 现在还常常用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样是名言,而且, 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 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 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重要的呢?
编辑本段赏析
全文赏析
  本章从天气时令、地理形势、人心背向等方面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所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在孟子所处的时代,能有这样的认识,应当说是了不起的。不过也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何者更重要作绝对化的一成不变的理解。   本文能够紧扣中心论点反复论证,主旨突出,说理充分,层次清楚,表达流畅。
分段赏析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三段:天时地利(客观条件)、人和(主观条件) 两者相比较,层层递进。   第四段:结论,将论点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之道。
论证特点
  一:逐层论证,层层递进。   二:举例论证:(第二、三段)观点鲜明,有气势,有条理。   三:对比论证: (第四段)那施行仁政与不施行仁政作对比。
编辑本段现代评价
  评价一   “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地利”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的是“民心所向,内部团结”。这其中“人和”更为重要。因为“天时”“地利”是客观条件,外在的。而“人和”是主观的,内在的。   良好的时机是可以创造的,恶劣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而一旦丧失良好的人群合作关系,我们只能走向失败。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已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是相当了不起的。 评价二   我们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密不可分,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哪一方更重要也不能做绝对化一成不变的理解。
编辑本段作者资料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或子居(待证实)或子车,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儒家学说创始者。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一岁: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于邹马鞍山西麓之凫村。据赵歧《〈孟子〉题辞》所记,孟轲系“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岁。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隐退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经历

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 这次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60万人,国民党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这次战役中,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这次战役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一个典型的战例 。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 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 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 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不是并重,最重要的是人和。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 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炙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情况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各国人士 都来申请留学,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 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为 现在还常常用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样是名言,而且, 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 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 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重要的呢?

官渡之战

人无法胜天,天无法屈服地,人却生存在地上。


写一个能体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一个战例视频

相关评论:
  • 18693074929请论述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公共关系理论 250字
    施俊嵇孟子公孙丑》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人地关系的人定胜天论 思想。我的人定胜天的做法是从现在起就努力读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自己确立一个科研项目,专门立项研究发明一种能够不需要地球引力的航天器。它也不需要其他能源,只在航天器上装上太阳能板就可以使...

  • 18693074929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思想的战例
    施俊嵇淝水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苏连国之战

  • 18693074929...哪一场战役最能体现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优势呢...
    施俊嵇天时不如地利:1、官渡之战:曹操占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时,以正义之师的名义攻打袁绍,袁绍手下纷纷反叛投靠曹操,曹操一举灭掉比自己强大的袁绍。2、赤壁之战:孙吴联军借助长江天堑,以及北方兵不习水战等地理条件,一把火烧掉了曹操83万大军。3、苏联保卫战:德军进攻苏联初期,闪电战取得重大战果,...

  • 18693074929影响团队团结的句子 讽刺团队不团结的句子
    施俊嵇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

  • 18693074929天时不如地利
    施俊嵇他说,即使军队拥有良好的时机和气候,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坚固工事,若内部不团结,人心不齐,即使面对不利的天时,也可能无法取胜。"地利"如高城深池和精良武器,若缺乏内部的支持,依然难以抵挡内外的攻击。真正的力量来源于"人和",即人民的同心协力,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才能固守城池,威震...

  • 18693074929关于天使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作文
    施俊嵇说到底就是不和造成的。一只鸟就能成功逃脱的原因就是一个字“和”。可见,人和的重要。其实,古人也十分重视人和: 比如说三国演义中魏吴蜀三国,会讲魏得天时,吴占地利,蜀有人和。三国能在群雄混战中割据一方,各有立国之本。其实,得天下的战略表面看来有天地人各种因素,说穿了只有一条:人和。曹魏集团能统一...

  • 18693074929孟子作文
    施俊嵇“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4. 以我心中的孟子为题,写200字文 心中的孟...

  • 18693074929团结的力量初一作文
    施俊嵇“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说的是就是团结的力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的也是团结的力量,“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说的也是团结起来的力量是多么地强大!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每个人只有相互团结,这样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才会更加亲密,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我们才能处处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我们才...

  • 18693074929...且体现了“人和”的重要性的事例(一个正面事例,一个反面事例)。_百 ...
    施俊嵇试想,一个没有人缘的人,能成得了什么事情。没有人缘的人,只能做孤家寡人。我觉得天时是一种时机,一种运。与其等待好时机好运气还不如找到好的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条件,也就是地利。但还是不如人和,因为只要团结起来,什么天时地利都无所谓,因为人和了,一切皆有可能。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

  • 1869307492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什么
    施俊嵇“人和最重要”故体现了人定胜天思想.天时即是时机,也叫机会,地利即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人和广义指人缘上的优势.机会是一种转眼即逝的事物,时间上很短,只有抓得住才有能为我用,而有一个好的地理位置更能创造机会,人缘上又能创造更好的地理条件和机,三者缺一都不能全面发展各种事物的优势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