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乡情调查”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一篇关于乡情民情的调查报告!~~

文化坪乡情的调查报告

雷 家 炳
县委、县政府:
我于去年7月抗旱和年终整党两次去湘河区的文化坪乡,所看到的一些情况是远非过去能想象得到的,有些严重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我认为有必要引起我们各级党政的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文化坪乡位于丹江与滔河之间的新开岭之巅,属老解放区,现在是我县唯一不通公路的最穷的特困乡;共辖6个自然村41个居民组,750户3598人,耕地4960亩。解放以来,在上级党政的领导下,经过文化坪老区人民的艰苦奋斗,文化、经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群众生活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1986年底亩产达到128公斤,人均收入97元;
总之,各级党政对领导建设文化坪的功绩和正在作出的努力,是不可否定的。
但是由于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在我们党执政将近40年的今天,商品经济发展到现在,文化坪仍然处在极原始的经济状态,现况现貌没得到应有的改观,一些群众还处在饥寒交迫的困难之中,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我走访的6个村31个居民组171户的情况看,给人的印象是:
一是自然环境差。该乡南面沿湘河垴而上的和平、腰岭、岩屋坪3个条件较好的村,也属只长玉米不长小麦的高寒山区;而北面顺冷水河而上的勒马崖、文化坪、高峰3个村,则酷似横断山脉,山高、坡陡、谷深,环境十分恶劣;乡政府所在地的文化坪,被人贬称为“红薯窖”,冬天房顶日照不到4个小时,有些住在死北坡山坳里根本就晒不到太阳。高峰村10个居民组分别分布在高峰的各个山坳山凹里;似乎与世隔绝着在;这里山上遍布悬崖碎石,少有浮土,石缝中生长出一些铁匠树、冬青及遍野的黄柏刺,下雨时连河水都不混。怪不得前任书记临走时留下了“高山黑石头,出门碰着头,走路翻跟头,工作没奔头,发展没前头”的顺口溜;有些干部对我说:“到这里来下趟乡还满有意思的,犹如探险、旅游一样,一旦调到这里工作就真叫人发愁!”
二是交通条件差。由于地形恶劣,艰难险阻,交通十分不便;路经大白布幢、小白布幢、三到幢、金线台、千丈崖、阎王碥、上天梯、转身殿……听到地名就令人脚底发软,走到跟前更让人头晕眼花腿打颤;运输全靠背扛肩挑,去年冬为了组织生产自救度荒年,开口子,让群众开发利用再生杂木烧些木炭卖钱换粮吃,可是到窑上盘才0.035元一斤,翻山越岭担到七、八十里的和平供销社,收购价才是0.065元一斤;出门难、回家难,连走个亲戚都难,不说有好多人没进过县城,就是没出过乡境也大有人在。去县上尤其是到区里开会,是乡干部最头痛的一件事,往往开一天会,来回就得走两三天;如果想坐车,就需翻过陡峭的三到岗,徒步10多公里,再上到高庙岭、松树垭,赶由赵川至县城经过这里的唯一的一趟班车,可是能幸运坐上车的概率极小;有时气喘吁吁地将近赶到,却眼睁睁的看到车过去了,就是气的干瞪眼赶不上;有时赶早等半天,可车到跟前不是不停就是满了上不去;急得无奈,还得摸黑赶路。
三是居住条件差。群众住房简陋,相当一部分都是茅草屋,很破烂,还有住茅庵和石洞的。勒马崖村共有79户居民,就有40户住草房89间;住房大都四面透风,冬天烤火烧的是树疙瘩篼子,大家围在火炉边,真叫作“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啊!做饭是没烟囱的老土灶锅台,不但费柴,而且是满屋的烟尘,熏的大多数老人都得“红烂眼”。
人畜用水困难,到处是“干沟”,象勒马崖村共7个组,就有5个组没水吃,近的跑三五里,远的要到10里开外的水沟乡境内担水吃;沿途可常见用扁担打杵担水的青壮年和老人,有用背篓塑料桶、袋背水的妇女儿童,极其艰难费力气。一位老人说:“我们这里一缺水,二缺土,三缺钱!”多数人都没进过县城,似乎与世隔绝在。
四是生产条件差。资源贫乏,交通不便,极大地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农为本,以粮为纲和数千年形成的旧观念,迫使人们一年又一年的简单重复着,祖祖辈辈的循环着;这里山高土薄地瘦,耕作方法陈旧、粗放、落后,绝大多数还是老籽种、老做法,习惯于广种薄收;农家肥少且难背上山,,化肥买不到也多买不起,基本还是以烧火粪为主。象石墙组共3户人家,每户20多亩地,因人力、畜力、肥力不足,再加上老籽种、旧方法,亩产很低,且受到病、虫、鼠、兽害与旱、雨、风、雹灾的威胁,野猪都经常拱到道场边上了,有些整块地颗粒无收。何旺国家6口人,人均3亩多地,种的庄稼不交公购粮还不够吃。
由于信息闭塞,屡受挫折;前年政府号召大种桔梗、白术,群众热情很高,结果卖不出去,致使一些户贷款数百、上千元,“板的连响都不响一声”。
五是生活条件差。由于资源贫乏,交通阻隔,商品经济不发达,这里的群众仍然受着自然的奴役与贫困的折磨。同时也磨练出了他们憨厚的性格和无限的承受力与忍耐心;不少群众仍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到处是让人目不忍睹和令人心酸的场面,不说是几代同室,全家同床亦不乏其见。窑岭村公所傍,69岁的杨章氏和46岁的老实儿子杨毛娃两人过日子,住着一间烂草屋,家里只有一个独落地锅台和一个用树竿支的床,有4只粗碗,两只菜罐,两个瓦盆和两张锄头,再无其它生产和生活用品了;窑岭组村民朱道文夫妇与17岁的闺女一家3口,住着两间相当破烂的茅草房,屋里除一只板柜外别无家具,床上仅有的一床被子,棉絮稀荒成碎块,根本御不了寒。村干部告诉我们说:“县上每年给每个村只发放一条棉被,而我们村象这户的就有10多家。”
在一个大雪天里,我去到离岩屋坪村公所还有25里路的干沟垴组,看到的惨状更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没去前就听说“这个组6户人家只有一个妇联会(女人)”,看到的情况不假:第一户是岔沟的李端福,59岁,与19岁的儿子李方军俩过日子,原有3间草屋,倒塌了两间,西边墙圈子里圈牛,剩下的这间危房就是他们的栖身之所,屋里又脏又暗,前面是一个落地锅台,挨着一口水缸,后面是一树干木栅子床,别无家具;因他有牛就成为了这个组的首富。住在最垴上的一户是59岁的余发祥与82岁的母亲娘儿俩,另一户是44岁的戴发成家,丧妻后带着俩老实孩子艰难度光阴,看起来简直成了一个弯腰躬脊的老头了;其余3户集中住在简陋的“新农村”陈旧的房子里,一个叫王维年,是一位孤老五保而未保户;第二户姓杨,原来是一个有8口之家的大户,父亲病死后,母亲带着最小的孩子改嫁到赵川了,大哥杨秀强出外着落不明,二哥杨秀明去年打工死在了略阳,剩下杨秀智和杨秀荣小兄妹原寄养在叔父家,去年回来独立过,17岁的哥哥在外帮工,14岁的妹妹在家,连碗筷都没有,只有东游西逛混饭吃,据说已经破了身;再就是组长——唯一有老婆的陈用斌,33岁,婚后有3个孩子了,全家9口人,他还要负担4位年高体弱多病的老人,即:73岁的母亲陈杨氏,74岁的伯父陈义才,69岁的婶娘和59岁的老实哥哥陈用春;人们嘲讽这个组不仅与世隔离,而且濒临灭绝。
六是文化基础差。“文化坪,没文化,白布村上没棉花,岩屋坪村没有坪,和平村里爱打架”;这是过去流传在全县对文化坪的嘲讽歌谣。而现今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来就经济困难,靠挖那些有限的老虎麻卖点钱,给孩子教学费和买笔和书本,而推行生产责任制后,一些家长因农活抓不过来,就让孩子退学回家引小娃和干零碎活;前年上级又将乡初中学撤了,导致失学的更多了,一些父母很想让孩子供学读书,但是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要上初中,就得分别去北边40余里的水沟乡中学、东面50多里的魏家台乡中学,南面60多里的赵川中学;山高路远,孩子太小,还得大人送粮、菜和柴,十分困难;鉴此,我们支持乡政府和学校的意见,自己调整教师和校舍,于去年秋季恢复了一个初中班,招生53人,深受群众的欢迎,也符合文件精神,然而,却不被上面承认,教育经费一直得不到解决。
七是人口素质差。令山里人最头痛的事,是莫过于儿女婚事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困难的家庭条件,就决定了“女儿易飞去,媳妇难接回”局面;这就导致过去近亲通婚、换亲、娃娃亲、买卖、包办婚姻的产生与泛滥。一些女孩长大懂事后,明知做不得夫妻,也因退不起财礼无奈而勉强结婚,过不久就逃跑到山外、河南;这种情况很普遍:在这里一是打光棍的多,二是近亲通婚、换亲、娃娃亲和包办婚姻多,三是非法同居的多,四是逃婚的多,这是形成人口素质低的主要原因,因此,聋、哑、痴、呆、傻多,到处可见“话说不清,走路颠咚”的天资低劣、体智不全的畸形人。当然,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过重得体力劳动,不良的营养,无医疗保障等因素,也是造成后天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八是干部配备差。文化坪乡现总共有7名干部,党委系统就只书记林全美一人,没有副书记,没有组织、宣传,还缺青年、妇联及纪检干部;政府系列的干部6人中,尚无正乡长,不象县城跟前的乡镇,不但干部配备的齐全,而且好多还是双职或多职数的;这里的一些干部发牢骚说;“调到文化坪来的干部,一是老鳖裔,二是犯了错误被发配来的;三是得罪了领导被贬罚到这里来的。”因此在这的大都不安心,调来的看到调令,人未到岗就先“活动”着如何调出去,无心在此工作,更无致力于改变山区面貌的雄心壮志,“干部有情绪,群众有意见,上下不一致,面貌难改变!”
今后的设想与建议。
我认为:象文化坪这样的特困山区乡,用一般的常规指导方法是不大凑效的,必须采取超长规的特殊措施才行。凡是特别贫穷落后的地方,就相应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方向对头,措施得力,选定目标,下定决心,就会在不长时间内取得明显变化;对文化坪乡近几年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和具体办好八件实事。
发挥部门职能作用,采取协同作战方法,用特殊的重点斜政策来扶持山区发展。
山区本来就消息闭塞,信息不灵,有些政策到这里老是贯彻的不透彻或走了样;再加上有些部门总是死扣死的文件规定或过时的条文,客观上极大的限制和妨碍了山区的发展,使得他们放不开,搞不活;例如,林木是贫困山区唯一的宝贵资源,在文化坪最多的是铁匠树、冬青树、华栎树和黄连木等杂木,属再生植物,砍伐后就又爆发出新的枝苗来,能烧木炭、解木筷、制作木器工艺品和制药,应当有计划的实行轮采,合理地开发利用,变死宝为活宝,为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服务;但是林业部门的政策老是变不通;他们将“禁止乱砍滥伐”理解为“禁止砍伐”了,这就使得有效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活宝变成了死宝,就形成了自生自灭状况。
再例,文化村利用当年生当年就能采伐的山杂竹资源,办起了一个小型火纸厂,不但安置了多个剩余劳动力,而且为群众提供了砍卖山杂竹、烧石灰、加工、担运的挣钱门路,同时解决了村里的上调款,应该说是件好事;但是,林业部门也把它当作收费的对象了,收山杂竹时按竹子收一次“育林金”,卖火纸时又按销售价重新征收一次“育林金”;环保部门也要征收400-800元的污染费,还有工商税、所得税、企业管理费、教育基金等等,这一来一去的从瘦羊身上拔毛,就迫使这个原始作坊式的微利企业倒闭了;逼得人们重走“卖原料”的老路子。
鉴此,建议各部门今后不应当不顾大局与现实,死搬硬套部门的条文来限制、妨害当地的经济建设;而应以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要求为准则,针对发展贫困山区经济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变通政策,协调扶持,大力促进山区改变贫穷面貌的步伐。
充实干部,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文化坪乡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生活条件很差,因此干部难派,即使本乡干部也不愿在当地工作,年轻干部更期望永远脱离山沟,在外面建立新家庭;据此,可采取三种办法:第一,将特困乡作为培养、锻炼、考验、提拔、造就干部的学校。选拔年轻有为、有理想、有干劲的干部,首先去特困乡经受锻炼,只要政绩明显,就予以提薪提职,大胆使用,让在这里工作的同志有一种荣誉感和责任感。第二,实行轮训制和任期目标制,对在特困乡工作期间,给以浮动上调一至两级工资,使之去掉铁饭碗和光往好地方钻的思想。第三,强化组织力,加强思想教育,严肃干部纪律,解决组织不力状况;一次,我向党马乡书记朱善清同志了解情况时他说:“我们乡正式干部28人,加起八大员共三、四十名,民政、财政、武装、计生干部都是双料的。”我笑着说:“你是兵多将广,工作好搞啊!?”他苦笑着说:“难呐!一是女同志多,二是塞来的干部,关系行,能力不行,有些根本用不动!”不难看出由于组织不力,所以,目前普遍存在区域性与行业性干部配备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势在必改。
三,总结经验,改进作风,强化服务,分类指导。
过去,由于不调查研究,一味地想当然、算如意帐,一刀切的行政措施,从大养鸡、大养兔到大种白术、桔根,都是一哄而起,以败告终,的确把群众害苦了,群众骂娘,干部头痛;今后要坚决克服一刀切、瞎指挥的领导方法,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的确定发展项目,无论搞什么都不要只图形式而不求实效。
具体办好八件实事是:
(一)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增加投入,提高地力,这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基础。过去学大寨,使山区基本条件有不小的改变,但是近几年停止了;责任制后农民怕政策变,只重经营而忽视地力投资,有些水毁工程大,相互扯皮修不起,小的也懒得修,这就使得原本就很瘠薄的土地越来越瘠薄了。
该乡金线台组民王日田,三年来,带领子女坚持修地不中断,移动土石3855立方,新修石坎15条,修补旧石坎43条,新修土地7.22亩,修复面积8.05亩,去年遇大旱,然他家仍然收到5000多斤粮食,比上年还增产了2000多斤,今春全乡就他不吃救灾返销粮;勒马岩组长吕东来有一块地,没修前是种八升种子只收了一斗粮食,修后种八升就收了一石。这是活生生的例子,应大力推广。
该乡一些群众利用山高跌差大,争取国家小投资,蓄积山泉修建起了12座小型水电站,既解决了照明,又解决加工,值得扶持。
迅速打通区乡公路,继而兴修好村组公路;造就商品经济大动脉。
(三)大力开展种、养、加各类技术培训,使他们迅速从传统、陈旧、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让每家每人都能掌握一两门致富之术;推行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经营。变广薄型为集约性生产。
(四)大力发展劳务业。窑岭村原支书王献仁带领30余人在河南灵宝采金矿,每人月收入200多元,计划再发展100人,这是山里人致富的一条捷径。
大力发展刺绣等劳动密集性项目,针对交通不便和日照短的情况,可在和平办一刺绣厂,能解决百名女子就业,就可帮百户脱贫。
开发利用林木资源和温差、湿度大的特点,大力发展木耳、香菇、食用菌和广种药材。
发展建筑、建材业,尽快解决居住茅庵草房问题,同时改造好灶、圈、厕。
争取国家扶持,解决好人畜用水。
总之只要拿出特别措施,下定决心、协同作战,坚持不懈的努力认真抓下去,山区的脱贫步伐就会加快,文化坪的面貌就必将得到迅速大的改观!

我也有这个作业 分享下我的吧 其实我觉得主要是介绍下自己的家乡的一些情况就好 随便自己在加一些就可以了 农情 乡情 民情 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这里曾积淀了距今约3700年前的古巴人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汉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这里曾留下了全国最大的汉阙群,渠县汉阙存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这里曾培育了唐宋时期李峤、李适之、韩晃、刘晏、元稹、张商英六位宰相。茫茫五峰山、幽幽百里峡,巍巍八台山,流淌着浓浓的巴山情怀。 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辖5县1区1市,幅员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50万,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素有“川东明珠、巴蜀秀壤”之美誉。 随着国家的不断调整大的方向、几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为主角,达州的农业发展也是呈现出不断的增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以推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达州全年粮食播面达到856.7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97.95万吨(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比去年增产8.35万吨,增2.88%,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小时候那家家户户下田插秧、雨水时节户户抢水护苗的情节我依然是难以忘怀,家乡的环绕的也不仅仅是绿水青山,现在的小洋房也是越来越漂亮,家乡的变化我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乡亲们腰包鼓起来了文化教育也跟着上去了,想想以前那是谁家出个大学生那便是全村人的骄傲,可是如今是自家的孩子都是尽力往高学府送,希望在学业上得到更大的深造,家乡的变化我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其实家乡的变化不仅仅是农民的辛苦耕作;更是得益于国家的欣欣向荣;各级乡镇领导的呕心沥血,因此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怀揣着一颗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无限祝福。

关于白土窑大队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人:米志伟
社会调查主题:坝上农村的养老问题
社会调查地点: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白土窑乡白土窑大队
社会调查时间:2005年8月

住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吃得最不好的还是老人……我村总人口1070人,其中60岁到70岁的老人有73人,70岁到90岁以上的老人有33人,其中孤寡老人16人。从小到大令我耳濡目染的是老人遭受儿媳唾骂,无人养老的事件屡见不鲜,让人心痛。老人为子女忙碌一生,到头来却落得无人养老,遭人嫌弃……于是,我针对坝上老农的养老问题作了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村养老问题现状
无儿无女的老人怎样养老?针对这个问题,我对本村孤寡老人周占富进行了采访。周占富,男,64岁,无儿无女、双目失明,不从事任何劳动,生活完全靠别人给养。从谈话中得知他的8亩口粮田已被弟弟耕种,每年弟弟给他两袋麦粒儿,最多300斤。除了大队每年给的4袋面粉,再无其他收入。当问及这些东西是否够吃时,周老汉哽噎了,“饿不死就可以了!”这就是他随后的回答。而她的医疗保障也只不过是捡破烂换来10块钱的止痛片。我为这样的回答而心痛,但伤心存疑惑:县里有养老院,村支部为什么不将他送到那里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采访了村支书张守玉。他说,咱处于北方的坝上,县是贫困县、村是贫困村。村里的收入甚微,全村的孤寡老人的面粉前就将村支部的收入花去一大半,那么多人的养老费哪里掏得出呀,国家颁布了减负政策,也不敢往人头上均摊啊,再说村民们也不同意嘛,村里管的也只能这么多了。
有儿有女的老人怎样养老?针对这个问题,我又走访了村里的冯瑞莲老人。冯瑞莲,女,80岁。在农村80岁已是高龄,而她的养老问题却成了全村人的话柄。她有5个儿子1个女儿,当她被问及关于养老问题时,老人就一个劲儿的哭,不作任何回答;当再问及关于儿女的赡养问题时,老人就开始装聋了,回答了一些不相干的话。我想老人的儿女很是不孝顺,老人受了很大的委屈,但又顾及面子或是怕子女们知道自己说他们的坏话便难以启齿。对她的了解却是从旁人口中得知的。老人的口粮地让给二儿子种了,当她拿着口袋向二儿子要粮食的时候,遭来的总是二儿媳的一顿臭骂;再去其他的几个儿子那里,得到的却是同样的结果,还怪她把地给别人种了。老人有两个儿子住在城里却很少回来看望她,没办法只好去了总给自己脸色看的女婿家。吃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老人每天还得干繁重的家务活,打扫家,喂鸡、猪,做饭……样样离不开她啊。温饱问题好不容易才解决,更不用提医疗费了。当然有的老人儿女好些,可是老人的医疗问题却得不到保障,往往是病了无人管。父母为子女操劳一辈子,到头来无人养老,或是看脸色活着,为什么呢?
二、农村养老难的原因分析
首先,其实无论老人有无儿女,养老难的原因是一样的。农村人口素质低,农村经济落后,没文化使得媳妇女婿们不懂得爱屋及乌,没有爱心,也使得村民们毫无同情心,可见我们的礼仪之邦礼仪何在?没有文化使得人们不知亲情的可贵,不知友情、乡情的重要,使得人们不知什么是同情。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资的供应,他们还需要儿女的理解、关爱,以及心与心的交流。无知让老人们的这点需要成为奢求,用不可得;无知也让乡亲们变成了吝啬鬼,不舍的掏出均摊在自己头上的几十块钱……硬是变成了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人了。人口素质低下已是农民养老难的根本原因了。
其次,农村经济落后。这是直接原因,我村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我村土地贫瘠,又没有草坡,农业收入微乎其微,全村几乎家家入不敷出。如果家里再供个高中以上的学生就得靠借贷度日了。用一位农民的话来说就是“我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里顾得上我老妈呀!”
是啊!如果真是这种情况,即使是有孝心可也无能为力啊。难怪媳妇见了婆婆就像见了仇家似的, 是贫穷让人变成了吝啬鬼。
第三,国家的分配制度是不公平。建国初期,为了推进工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了好多有利于工人的政策,其中一条就是工人退休之后可以向国家领取退休金。我们不得不承认:最受苦、受累的是农民;经济收入低,地位最低还是农民。农民同样会退休,但不会领取退休金,所以靠的依旧是田地、儿子啊!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民以食为天,农民做着最平凡但又最根本的贡献,农民老了之后却得不到最起码的生活保障,这就是不公平。如果农民也可以领取退休金,那些老人就不必为衣食而担忧了,更不会挤在儿女屋檐下忍气吞声了。
三、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都知道教育与经济一环紧扣一环,一环影响一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要实实在在落实物资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践“三个代表”创建和谐农村氛围。我国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民已经先富起来了。现在先富的人和地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于是,国家实施了开发大西北的战略计划,我想大西北的农村也像我们一样有着养老难的问题。据此我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应多向这些地区投资,兴建初、高等学校,将东南部的人才吸引到西北部去,用人才去培养人才,让人才再去创造财富。同时,各乡政府的基层干部、党员更应该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地为农民拓出一条致富路。
在分配制度上,国家应尽快地做出调整。现在国家虽然也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农民的政策,收效却甚微。国家干预经济,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而工业产品的价格也相应得提高了,所以,农产品的价格相对没有改变多少。国家连续降低了3个百分点的农业税,农民的农业负担减轻了,可这点负担分摊到每个人的身上也没几个钱,效果也不明显。希望国家的经济专家们同时考虑到宏观调查市场的经济作用,探索出一条直接有效且明显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通道。
今年农村已在统计年过六旬的老人,据估计要给予这一部分人最低生活保障金。虽然,这制度尚未落实,但人心已是一片费腾。希望国家尽快实施并将此制度改为农民退休金制度,相信这一制度的落实会成为农民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我地区现行的养老方式仍然是家庭养老,既由子女向自己年老的父母提供经济支持、日常照顾及精神上的慰藉,其存在可以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上认识。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不高,也不平衡,尤其是在我北方的坝上,经济水平极低。农村老人的经济来源都靠中青年的儿女,在中青年的儿女中,“重小轻老”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小的还没钱照顾呢何况老的?有些老人的儿女因生活琐事,不履行赡养义务;有些老人的儿女恶性攀比,“你不管,我也不管!”结果谁也不管这些老人。这样不仅老人经济困难,同时也给老人带来了精神方面的痛苦。
社会养老虽然初见端倪,但不是主流。社会福利体制还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还没有搭建起来,加之尊老敬老、孝敬老人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在日趋丧失,老农的养老问题不容忽视。
综观这两个层面,还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所以我们得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此次调查,虽然调查范围有局限性,但是对我自己而言是感受坡深。首先,我初步了解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思想,自己在社会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中都在无形的用运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加深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其次,我认识到中国的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如果任由农村的老人像现在这样生活下去,不仅是中国人性的退化,也是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大因素。最后,我觉得自己真正以主人翁的地位来发现问题,并绞尽脑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在我还是一名学生应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培养道德品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微薄之力。
2006年8月


一篇关于“乡情调查”为主题的调查报告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