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的由来以及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 要仔细一点的

来自:百韵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重农抑商”政策在先秦时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原因
1.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2.中国一向重视农业的传统思想,有士农工商一说
3.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影响
积极性: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性:“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B试题分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明清时期该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阻碍社会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因此选B。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与中国古代历史与生俱来的,而是有一个从思想到政策的产生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产物。自春秋时期,民间私营工商业开始出现与发展,“工商食官”格局被逐步打破,就是在官府继续经营国有工商业的同时,民间私营私有的工商业开始发展,打破了工商业全部由官府垄断经营的局面,形成官营工商业和私营工商业并营并存的新格局。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私营工商业日趋发展壮大,商品经济活跃,引发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私营工商业者靠经营工商业迅速发家致富,一则“富可敌贵”,不少工商业者积累起巨额财富,富比王侯,甚至“拟于人君”,对王朝国家的等级秩序、统治秩序造成了强烈冲击;一则“滞财役贫”,“兼并小农”,很多工商业者“以末致富,用本守之”,“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凭借资产购买兼并农民的土地,武断乡曲,对王朝国家的统治基础造成了强烈瓦解;一则诱使农民“弃农经商”,工商业比农业优越的经济绩效引发农民大量放弃务农转而从事小工小商经营,冲击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基础。面对这种情形,统治阶级中的许多人从王朝国家的根本统治利益出发,开始思考针对民间私营工商业的对策,逐步产生并形成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和政策。
  这一时期,重农抑商的思想和政策有许多典型代表,核心的主张是要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必须重农,而要真正做到重农,就必须抑商,必须抑制私营工商业的高度发展,把重农和抑商结合统一起来,来消弭引发严重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源,使王朝国家的统治秩序尊卑有序,使王朝国家的统治基础稳定牢固。当时,典型的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可以《管子》和《商君书》的有关论述作为代表。
  重农抑商思想形成为国家政策并得到切实推行,开始于管仲在齐国的改革。管仲明确提出了“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劳,则牛马育”[8] 的重农政策,实行了诸如推广铸铁农具、改造盐碱地、分配公田、相地衰征、相壤定籍、与民分货等具体的重农措施,又首创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实施制盐业和冶铁业的官府垄断运营,沉重打击抑制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业和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后来,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强力推行,实行了更加严厉全面的具体措施,标志着中国古代王朝国家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成形。
  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有着明显的极端化倾向。商鞅身后,重农抑商政策在秦国继续推行。到韩非子主政时期的秦国,明确了“农本工商末”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又开始称为重本抑末政策,还把工商业者视为国家的“五蠹”之一,明确主张铲除“五蠹之民”,加以更加严酷的打击,抑商政策的极端化进一步强化。吕不韦当政时,抑商政策虽有所缓和,但政策本身仍然十分明确。《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9]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勤劳本事,上农除末”政策,甚至把商人和罪犯一同看待,多次遣发商人等到边境地区戍守,加以严酷打击。
  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标志着中国古代王朝国家重农抑商政策的臻于成熟,它所采取的具体的重农抑商措施也探索出了成功的实践经验,对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既提供了成熟系统的理论,又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运作模式,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明显的路径依赖效应,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秦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推行,并由这一基本政策衍化出轻商、贱商、鄙商的观念和意识,形成一个包括意识、观念、思想和政策在内的有机整体,根深蒂固,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后,重农抑商政策才开始走向破产,直至消亡。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与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相始终,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具有典型性,突出反映了王朝政权对社会经济的干预支配和操纵控制。

1、重农抑商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基础的传统教条。在我国先秦封建领主制时期,抑商政策并不十分流行,抑商观念也比较冷淡,应该说这个时期是抑商思想的形成阶段。经过先秦法家代表李愧,商鞅等的变法,知道韩非才最终确立下来。使重农抑商政策得以观念化,制度化。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思想和政策。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则明确提出了重农抑商,所以,战国时代是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时期。
2、重农抑商思想形成的原因: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与此同时,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3、重农抑商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方面是:它把流动的农民固定在一定的土地上,发展了农业,为政府提供了客观的财政收入。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当然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一、积极: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消极:“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商鞅提出,即重本抑末。
积极:主要是重农。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主要是抑商。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谢谢,朋友。这个问题是帮我一个朋友问的,如果可以的话,满意答案就是你的了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咯


重农抑商的由来以及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 要仔细一点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5213023205古代统治者为什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影响
    和申会答:从而大大打击、限制了国王、贵族的特权,并将其行为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抹黑商人的形象,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服饰、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第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

  • 15213023205为什么中国古代要重农抑商
    和申会答: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主要收入来源 在古代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赋税和贡赋的主要来源。统治者深知农业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同时,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远高于商业贸易,能够有效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二、商业...

  • 15213023205为何中国古代要重农抑商?
    和申会答:“重农抑商”一直以来都是被中国封建社会政权奉为国策予以执行,要了解我国古代社会为何实行这种政策,就要从这个政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影响开始谈起。一,重农抑商政策的源来 古代中国是大河文明,与西方以商业为主体的海洋文明不同,大河文明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因此古代中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夏...

  • 15213023205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
    和申会答:重农抑商等价于“重本抑末”,“本”是生产,“末”是流通。在以“农业立国、农为国本”的小农经济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商”虽然是“士农工商”四大正业之一,但农业却是古代社会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地租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 15213023205为什么中国古代要重农抑商
    和申会答:“重农抑商”这一经济思想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从战国时期的“奖耕战”到明清的“海禁”,都体现了这一政策的深远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无不反映出统治者对农业的优先重视。尽管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始终如一,那就是通过抑制工商业的发展,确保农业的主导地位。

  • 15213023205中国古代为啥要抑商,其他人从事工商业对国家好处有多大?
    和申会答:中国古代以重农抑商的政策为主,商业发展因此在古时候受到严重的阻碍。如果当时其他人去从事工商业,说不定会大大的缩短中国向近代化的路程。一、君王提倡重农抑商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基础其实是当时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农业和土地是当时人们获得财富最主要的方式。对于统治者来说更是如此,当一个国家的...

  • 15213023205重农抑商的原因
    和申会答:重农抑商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基础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文化原因。1、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在工业革命前,中国的手工业一直处于“手工”阶段,商品经济极度不发达,很难达到经营土地的稳定性。2、基础原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

  • 15213023205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何实行重农抑商?
    和申会答:在秦穆公时期,采取了商鞅的建议 在秦国范围广泛地实行开垦土地与屯田 而对秦国境内的商户则征收重税 因而,就有了“重农抑商”这一说法。而后来秦国丞相吕不韦是商户出身,秦始王嬴政登位后,吸取吕不韦掌权的教训,并听取李斯的建议,所以由统一的秦朝开始,就出现了“重农抑商”一策。为什么:1 ...

  • 15213023205古代“重农抑商”的国策,是怎么产生的?
    和申会答:古代的重农抑商的国策,是因为在战国晚期的时候,每一个国家的商人势力都很大,大到一种程度,甚至可以干涉国家的政治。商人可以随便左右政治,所以为了保证国家的政治不被干预,只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这样可以让国家处于安全发展的局面。抑制商业的思想来自于法家,它主张为君主的利益。在商鞅变法的...

  • 15213023205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和申会答:重农抑商政策由秦国商鞅提出,此时正是封建王朝形成雏形之时,原因有下:1,中国不像希腊,地幅辽阔而非岛屿众多,因此,农业取代商业成为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2,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与从事商业活动人员相对稳定,不易迁徙,可以稳定国家的税收与劳役.3,农业属于实业生产,商业属于牟取中间差价,封建时代前期人们认为实业...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