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银楼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马鞍山的小九华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呢?~

小九华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古镇)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山高百丈,周围15里。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辉宏壮观,游人不绝,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火机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阳九华山,所以人称"小九华"。小九华原名望夫山,取市志、镇志有云:"清代方志中以小九华山为望夫山的记载颇详。其云:石高一人许,颇似人形。上刻有’望夫石’三字,大一尺六寸,似篆似隶。" 小九华风景迷人,有太白楼,蜗牛尾等景观,山上大树郁郁葱葱,在太白楼上可看到波涛汹涌的长江。又因为树木茂密,具有野生动物栖息及生活的良好条件:野兔、刺猬、布谷鸟、啄木鸟,它们和人类和平相处,鸟鸣声或清脆,或婉转,构成另一道风景线。小九华原是临江而立的断崖山丘,历史上由于长江河道变迁,泥沙沉积而形成,她突兀江边,更显得一峰玉立,擎天镇地,独具奇观。小九华山紧毗著名的采石矶风景区,她俯瞰长江,北眺西山,小九华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凉,四季如春,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小九华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针叶常绿,阔叶与落叶混交,并有人工林分布,具有观赏和栽培植、育种价值的植物很多,桂花、金银花、山梅等,还有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中药材等植物资源 马鞍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名人荟萃。1956年马鞍山建市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当我们以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为荣的同时还要自豪地强调地处“江东第一城”的马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历史悠久 马鞍山地处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处。古人类遗址的中心位置属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地带。通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可以把历史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00多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准确地展示了马鞍山地区悠久的历史。 (一)马鞍山地区早期遗址丰富多彩文化信息丰富。 烟墩山、七亩塘、高个山、郑家等新石器时期遗址表明马鞍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发达的农业文明。烟墩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证明了马鞍山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显赫。五担岗、邓家、船墩、荒庙墩等遗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时期马鞍山地区手工业文明已达相当高度人们开始使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物品根据五担岗遗址出土的文物类别和遗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断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马鞍山市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国的姑孰城和东晋的牛渚诚。 公元222年三国孙权筑城姑孰。347年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今采石一带)。虽然这“城”与现代的“市”内涵有别但是其军事地位、政治地位显赫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别处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 (三)采石矶为群雄逐鹿之地。 马鞍山市与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采石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时成为著名的古津渡、古战场此地曾发生过数十次战争史册中载有许多剑影刀光、金戈铁马的采石大战故事。 (四)馆藏文物类别齐全。 马鞍山文物管理部门珍藏着丰富多彩、类别齐全的珍贵文物其中经过鉴定的珍贵文物1028件(套)这些文物绝大部分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确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春秋勾连纹大铙三国青瓷鸡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孟府君墓志砖、季扎挂剑图漆盘等一、二级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马鞍山地区劳动、生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这一地区以太白墓、朱然墓为代表的墓葬广济寺为代表的寺庙太白楼为代表的楼台亭阁等古文化资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轰动全国。 马鞍山地区曾先后出土大量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为目前已发掘的300多座三国东吴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结构与墓中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令世人瞩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绘画作品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间曾引发“三国热”。此墓的发掘被列为8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余杭老字号 九华银楼轶事
  九华银楼,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每字用一钱金叶子贴成。四个大字,加上康有为的落款,一块招牌,足足用半两黄金做成。据祖母说,我的祖父暴病过世时,我父尚在幼年。祖母董氏,余杭百年老店董家豆腐店的大小姐,平时不问家政,不理银钱,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子读书上。一旦栋梁摧折,不知所措。手头无现银可以支配,亲友袖手旁观,欠帐收不起来,殡殓竟无着落。一气之下,叫伙计摘下九华银楼的金字招牌, 抬往复号当店去当钱。有人劝祖母金字招牌动不得,祖母言道:“吾家信誉在人心里,横匾虽去,尚有竖匾(指青龙招牌),不愁顾客走错门路。”

  光绪年间,余杭有声望的大当店有同和、复号等三家。招牌抬到复号当门口,同和当派出伙计拦截,说他们的东家愿出三两黄金收当。复号当老板闻之激怒,走出墙门来,当街拍胸:“伯母大人今后要用银钱,一概由本当垫付,等贤弟立业,再结此帐不迟。”又请来怀德堂(慎记)、博爱堂(汪记)两家声望卓著的国药号签押见证。九华银楼的金字招牌,就此抬进了余杭复号大当店的库房(复号当郑姓,坐落在赫灵寺即今建筑公司东首)。

  九华银楼当掉金字招牌,一时传遍余杭城里城外。不久,四乡农民也得知消息,赶来还欠还贷的人不断。从前农民打造金银首饰,多是为了婚嫁急用,平时手头少有银钱,因此都挂在账上,要到田稻收割或蚕茧出售后,才有现钱清偿债务。有些亲朋好友,熟不知礼,拖欠日久,也就不了了之。此时闻知九华银楼质当招牌,窘困到无力举办丧事的地步,思量店主在世之日,重义轻财,乐善好施,歉意油然而生,主动上门还债,账上有记录的,当堂勾销;账上无记录的,凭欠方说了算。这样一来,办丧事不愁无钱可调度了。更有始料不及的是:自九华银楼当掉金字招牌的传闻一出,旧日顾主萌生同情之心,生意竟一日好似一日。在吃清明会酒的筵席上,满堂举杯祝酒,方万华的方老板,郑万华的郑老板,都伸出大拇指,赞扬祖母德高望重,胜过男子汉。寡母孤儿,从此商界不敢冷眼相觑。

  相传余杭的九万华楼、方万华楼、郑万华楼,三家银楼原属一家,是祖上祭产。同治四年才一分为三,因此店名多带有“万华楼”字样。至于为何一分为三,以及我祖父手里又为何将九万华楼改名为九华银楼,这些缘由,我就说不清了。祖母光绪十七年时三十五岁,含辛茹苦支掌店务,兼顾蚕桑,实非容易。祖母在除夕夜,用红头绳穿成两串各一百文的铜钱,放在儿子枕边压岁,告之:“这是‘当头钱’(意为质当来的钱),我家的金字招牌还在别人手中,要靠你去赎回来!”言毕,母子抱头而泣。三天后压岁钱收起放回衣箱底,到来年再拿出来压岁。

  祖母教导有方,我父吴子炎先生,十三岁时拜对门邻居教育家路清士先生为师,与杨乃武等文士结忘年之交。他读书刻苦,习字用功,黎明即起,待人接物,谦恭端庄。在祖母的指点下,掌管起了店务。所售金银首饰,质纯量足,上面镌有“九华银”三个字的印记,以示对商品售后负责到底。小件修补,有求必应,不取分文。寒门嫁娶,手头拮据者,寻个铺保,秋后结账,一样货真价实。当时在余杭农村,特别是老年人群中,提到九华银楼,都有一种相依相托的亲情,把子炎先生引为知己。直到店铺被日寇焚毁几十年后的今天,还有人对九华银楼心生怀念之情。在黄金白银严禁私人交易的年月,金银首饰在农村暗中流通,要是有人拿出“九华银”三字的老金,其价都要增二、三成。长辈若能用“九华银”老金做见面礼,会脸面生光,引来亲友羡慕。

  光绪二十八年,我父二十四岁。这一年三喜临门:九华银楼招牌复位;父亲结亲;祖母五十大寿。子炎先生合卺志喜的贺幛贺联,吴太夫人的寿幛寿联,文革中被查抄三次,三只画箱付之一炬。其中用金粉书写的寿幛,灰烬中尚见骨架,还能认出字体来。衣箱底的两串压岁铜钱,也在查抄中不知去向。同时失踪的还有一些名人字画。当时我父抱我坐在矮墙上,背对苕溪春洪,远景是战前通济桥的两帧风景照。

  九华银楼坐落通济路(横街)中段,鼎和官酱园对面,坐东朝西,两开间,曲尺柜台。柜外有客座,柜上有宝笼。青龙招牌后面是客厅,中堂挂五彩牡丹图,是安乐寺冰餐大和尚的作品。中堂两边的对联是康有为的书法:莼菜鬻羹吴旧俗;竹枝度曲楚遗辞。右壁开门挂绣花门帘,左壁上杨乃武的四幅条屏举目即见。作坊在后,从右壁屋弄行走,这条走到店后的行路,今天还保留着。避日寇之难时,作坊内尚有银匠师傅王殿奎、毛贵福、国珍(其姓已佚)等三名,学徒二名。其中一位学徒,文革初期已是两鬓斑白,还来余杭寻访过旧主。可惜当时人心惶惶,自顾不暇,家母只招待他吃了一餐中饭。我在仓前得到消息赶回时,他已走了,到今不知他姓甚名谁,仙乡何方?

  我有许多姐姐,她们有的是从养育堂里抱来的孤儿;有的是丢在我家店门口的弃婴,都由我祖母和母亲抚育长大。她们抱过我,背过我,手上戴着银镯子,护着我在苕溪岸边看大水,领着我到桑园地里采桑椹。抗战前夕,家里还有四位姐姐:阿娥阿姐,菊庆阿姐,采莲阿姐,小丫头阿姐。我们家种桑养蚕,卖蚕种是大户,与西门外蚕桑大户吴福清同用“牡丹为记”的牌子出售蚕纸。杨乃武在嘉兴、嘉善一带卖蚕纸,所卖的就是我们家名牌“牡丹为记”。九华银楼以店发家,又以家养店,蚕花十二分,银元进出叮当响。

  祖母敦厚待人,知道避日寇之难不可免,姐姐们陆陆续续多送给田舍郎为妻,一个个戴金银、穿绸缎、备妆奁,不收一分财礼上花轿。我家抗日战争中家破人亡,只剩下母子苦度光阴,在日寇的铁蹄下,借贷无门,饥寒交迫,离乡远嫁的姐姐们远水难救近火,幸有阿娥姐姐、菊庆姐姐及姐夫们的照应,使我母子免在人前蒙羞。

  一九三七年冬至节的上午,大雾弥天,日寇三艘橡皮艇从瓶窑上溯,搁浅姚村,上岸寻找村民推船,没有杀人放火;同一日,日寇从余杭西门进城,号称斯文破脚骨的王东麓、久昌老板高亨夫、仁昌腌腊店聚生麻子三人,在刘王弄口跪地焚香迎接日寇,日寇少量马队过境,第一、二两日不烧不杀。第三天日寇部队后继中断,余杭城内贼我双方不见一兵。第四天日寇大队一路烧杀,通济桥上变成火海,在桥西水面搭浮桥过队伍。火势顺四丰馆、怀德堂、博爱堂、同和当店一路延烧,逼近九华银楼。避身在作坊内的国珍师傅,走出来拉坍凉蓬,隔断火势,不料被过路日寇发现,一枪打死在店门口。当时,整条横街只有鼎和、元茂两家逃出大难。余杭的城防早在冬至前一日就撤出县城,日本强盗在占城三天以后,对手无寸铁的民众烧杀掳掠,欠下血债。

相传余杭的九万华楼、方万华楼、郑万华楼,三家银楼原属一家,是祖上祭产。同治四年才一分为三,因此店名多带有“万华楼”字样。
九华银楼坐落通济路(横街)中段,鼎和官酱园对面,坐东朝西,两开间,曲尺柜台。柜外有客座,柜上有宝笼。青龙招牌后面是客厅,中堂挂五彩牡丹图,是安乐寺冰餐大和尚的作品。中堂两边的对联是康有为的书法:莼菜鬻羹吴旧俗;竹枝度曲楚遗辞。右壁开门挂绣花门帘,左壁上杨乃武的四幅条屏举目即见。作坊在后,从右壁屋弄行走,


九华银楼的历史是什么样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8464064270我是河南焦作回族的,“五一”一家四口去苏州五天,请安排线路、住宿、餐...
    管颖博其中罗汉堂特点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在它不远处,还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 18464064270池州有哪些超出片的拍照圣地?
    管颖博1. 九华山: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誉为“南岳”。山上有许多古刹和寺庙,如大乘寺、小乘寺等,以及壮丽的山峰和瀑布。在这里可以拍摄到宏伟的佛教建筑和壮丽的自然风光。2. 池州市博物馆:池州市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览、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

  • 18464064270我爱天门三蒸作文300字
    管颖博3、历史上的“小上海”——和悦洲 原名:荷叶洲,面积2平方公里。繁盛时期,与上海、武汉等沿江城市是贸易伙伴(誉称“小上海”,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重镇),建有三街十三巷,有多家码头、银楼、戏院、发电厂、报馆、戏院、公司等,人口号称10万人。1938年夏,毁于日寇侵华的战火。现仅存...

  • 18464064270南通如意华府营销中心电话是多少?
    管颖博南通如意华府吉屋营销中心电话是4006569058转16875(复制“4006569058,16875”到手机拨号界面可快速一键拨打),免费咨询项目优惠信息,专车直达接送。南通如意华府位于九华小学西50米,70年,建筑类型为联排,小高层,双拼,由江苏奕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如意华府是沪通铁路北出口大盘。项目距沪通高铁、地铁...

  • 18464064270帮宝宝刮沙镯子 都是黄的黑的,怎么回来 - 百度宝宝知道
    管颖博那是因为你买到假货了。买银饰还是去老店买,也不贵,最重要是保真。大力推荐方九华银楼,真是极好的。

  • 18464064270求五年级400字作文“我爱家乡”~~ 要求写出家乡的美丽富饶 ,安徽...
    管颖博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坐落在安徽省黄山,这里山美,水美,人更是勤劳。家乡四面环山,一年四季绿水长流。这几年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山野更加浓绿了。家乡山形状各异,有的像青龟,有的像骆驼,还有的像天鹅扑水。骆驼山上的驼峰饱满有滋味,看了都想往上爬一下,体验体验骑驼峰的感觉。山上有...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