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个反映大学生学习或生活或恋爱或人际关系等方面矛盾冲突的主题的15分钟校园心理剧,各位大侠多多帮忙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急需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的解决方法~

  论体育生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意识
  王龙江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 310018)
  摘 要:一直以来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健全备受专家教授们的关注,但大都在大学生心理卫生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中探讨的比较深入,而在体育学领域中探讨的较为肤浅,本文就是通过对体育生活方式以及大学生自我意识理论的阐述,提出大学生在大学校园树立健康的、文明的、稳定的体育生活方式理念是一种必然,他们可以通过“体育”的特殊生活方式来缓解在自我意识发展和健全的长期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并进一步说明体育生活方式是帮助和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健全的重要现实途径。

  关键词:体育生活方式 自我意识 发展 健全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人的一生始终都在探索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而对于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这一特殊阶段的大学生来讲,他们更是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塑造自我、健全自我。在此期间,他们会经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迷茫、沉浮,便会带来相当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健康问题。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对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1],大学阶段的自我意识虽然是对以前自我意识发展的继续和深化,并逐渐健全的过程,但是却有了质的变化,因为这一阶段是自我意识的高级阶段,他们更加地注重和注意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独立意识与依附心里、自尊心与自卑感、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等众多矛盾冲突与日俱增,然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有效解决大学生自我的矛盾和冲突使得他们获得心理发展、人格成熟的时机呢?当然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中可以找到答案,但都显得教条、生硬,让人一时间无法轻松接受,或者说必须通过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够实现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健全,根据最小努力原则,许多大学生选择逃避或是走向人性化的反面,轻者出现各种心理疾病,重者走向犯罪,危害社会。然而体育生活方式理论及理念的提出,给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健全提供了轻松地、自觉地、生动地、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人性化的现实途径,在这个体育生活方式系统里,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我发展和健全的需要,缓解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冲突,以至于完善和健全自我意识。
  生活方式作为科学的理论范畴,是一个科学的认识工具,通过它可以正确的把握社会形态、群众集体和个人的基本生活特征。而体育生活方式则是个回答“人们怎样从事体育生活”问题的概念。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分支理论通过它可以正确地把握社会形态、群众集体和个人的体育生活基本特征。所谓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和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2]。作为大学校园,体育生活方式理念的提出无疑是一个必然,建设和谐校园的宏伟目标无疑又一次将体育生活方式推向了前沿,因为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大学生们必须拥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特有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言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一、体育生活方式理念扎根大学校园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
  体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门学科,正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这也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喜爱,这不仅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体育生活方式的总体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学校的文化水平。作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树立体育生活方式理念,有其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
  (一)国家和政府部门频频下文,为大学校园体育生活方式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沃土,被誉为体育生活方式扎根大学校园的“天时”。1995年6月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纲要》。这一计划地提出,“是一项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跨世纪的发展战略规划”[3]。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江总书记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再次重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和任务。1999年6月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五条中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二)大学校园里一流的体育场馆、齐全的体育硬件设施、健全的管理制度、严谨的体育教学,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安全保障,构成了大学独特的体育生活场所,誉为“地利”。现在体育场馆设施特点是场地大、设施好。全国共有干余所高校,因地区差异、规模大小、原则上形成了长江以北的学校人均教学专用场地较大,而长江以南的学校教学专用设施优于北方,但总体而言都优于社会上的体育设施。
  (三)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大都分布在18岁至24岁之间,他们正值青春年少,有用不完的精力,而且也只有大学才会有集体的住宿、更多的体育时间、更多的体育项目可供选择和更集中的体育爱好让大学生们产生共鸣。自然而然体育就成为了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在体育的世界里面他们可以游戏、可以竞赛、可以发泄、可以动感十足、可以自我展示。从动机原理来讲求知的欲望、对学校体育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归属以及切实的关注自我,都导致大学生在体育生活方式动机和兴趣方面的“人和”。
  二、体育生活方式缓解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大学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学生日渐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纷繁复杂、矛盾冲突的内心世界品味了其中的精彩和无奈,并为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而不懈努力。体育生活方式的轻松和愉悦常常使得大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的进行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这三个方面有机组合和完整统一就构成了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活动缓解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在建立自身的体育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大学生们总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在喜爱的体育活动中占据重要角色,他们不妄自菲薄,也不高傲自大,因为体育项目是个实实在在的感官体系,好就是好,历历在目。正是因为多次实际操作和练习过程证明了现实自我水平,因此才会针对自身情况,不断的督促自我在这个项目上多下功夫,轻松的追求理想自我,张扬个性。在于理想自我要达到的水平的同时,他们充满矛盾和烦恼,正拥有这样的矛盾冲突才激发了大学生们奋发进取的积极性,加快了现实自我的发展。体育生活方式让大学生真正体验了现实自我,在追求理想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调节自我,使得大学生在现实自我发展到理想自我的追求过程中不会太过盲目、太过心切,懂得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够成功的体验就不会导致自我分裂和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体育活动缓解了自尊心和自卑感的冲突
  体育生活方式在个体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健身的内容、难度、目的,与其他参加健身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个体参加体育生活方式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生活方式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官玉琴通过对福建省随机抽取的205名大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拥有稳定体育生活方式的学生比没有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生活方式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有关于自尊心的问题,如家庭经济差距、学习成绩的差距、外貌差距、健康差距等诸多因素的有关于自尊心和自卑感的冲突,而体育活动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篮球场上的所向披靡、足球场上的风驰电掣、田径场上的速度与力量、体育舞蹈场地上的婀娜多姿、游泳馆里的游刃有余都会迎来阵阵掌声,而这些精彩又都是体育生活方式中长期坚持的成果,就是因为这些掌声他们就不会再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就不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建立起自己独有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体育活动缓解了交往需要和自我封闭的冲突
  体育生活方式能增加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大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生活方式就成为一个增进入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却悲痛和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生活方式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另外,体育活动是一种行为学为基础的学科,体育活动的同时伙伴们不仅要透过完美的动作来完成各项体育项目的规定的动作,而且还要通过各种语言达到团队的交流畅通。长期稳定的体育生活方式就一定会在“战斗”的同时使伙伴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而这种友谊是一生一世的。即使你是个内向的人,在久而久之的体育生活方式中你总会有这个体育项目特殊的语言,它必须简洁明了、必须实用、必须信心十足、必须立竿见影、必须针锋相对,无论是身体语言还是形象语言,有体育就一定会有交流。因此建立自己的体育生活方式就必须要去交流,要去交往,这是体育生活方式自身特有的品质。大学生们拥有了友谊、理解、归属感和爱的财富后,他们还会自我封闭吗。
  三、体育生活方式促使大学生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的完善和健全
  在体育生活方式中,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主体意识构成要素,按其从高到底的顺序,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层次、社会心理层次以及个体自我层次。个人的心理层次是体育生活方式主体意识的最低层次,这是在自我个人心理水平上以感觉、知觉、气质、本能、欲望、情绪等等形式对日常生活条件的集中反映。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以及社会自我,只有在自我个人心理水平上以感觉、知觉、气质、本能、欲望、情绪等的完美统一,大学生才能够在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有效调节自我的现实途径中实现健全自我意识,才能够塑造自我、超越自我。
  (一)体育生活方式促进生理自我的完善和健全
  所谓生理自我,是指对自己的身体以及生理状况的认识和体验,如是否健壮、漂亮。大学生正值关注“自我”的猛烈期,生理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型体自尊。而型体自尊指个体通过对自己型体的评估后所产生的情绪认知,从心理角度而言大学生最在乎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见表1(黄祁平等《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4]
  学习动机 男生1628人 女生263人 合计1891人
  人数 % 比序 人数 % 比序 人数 % 比序
  增强体质 752 46.1 1 68 25.86 1 820 43.36 1
  健美的体形 68 4.18 6 43 16.35 3 111 5.87 6
  强壮的体格 243 14.93 2 12 4.56 7 255 13.48 2
  提高学习效率 49 3.01 7 23 8.75 6 72 3.81 7
  丰富生活情趣 177 10.87 4 48 18.25 2 225 11.90 3
  发展个性,寻求心理平衡 194 11.92 3 30 11.41 4 224 11.85 4
  竞技比赛 34 2.09 8 11 4.18 8 45 2.38 8
  提高达标等级 121 743 5 28 10.65 5 149 7.88 5
  表1
  1.1从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机的调查来看,男生排列在前四位的动机是增强体质(占46.19 %)强壮体格(占14.93%),发展个性,寻求心理平衡(占11.92%)。女性排列在前四位的动机是丰富生活情趣(占18.26%),健美体型(占16.35),发展个性,寻求心理衡(占11.41%),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多集中在增强体质,丰富生活情趣及强壮体格,健美体型方面。这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这正是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1.2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来看,男生排列前三位项目是蓝球(27.8%),足球和健身运动(18.4%),排球(12.1%),合计占58.3%,女生排列在前三位的项目是:形体健美(31.4%),蓝球(14.5%),中长跑(13.8%),合计占59.7%,这表明男女生体育兴趣的稳定趋于明显集中,女生的兴趣稳定性略高于男生。项目的选择上,男女生大都选择有明显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内容。
  (二)体育生活方式改善生理自我的同时还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所谓心理自我是指对心理自我特征如气质、性格、兴趣、情感、意志、能力、理想等的认识和体验。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它们构成了一个人对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态度。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体育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概括起来有:
  2.1体育生活方式能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党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苏联学者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验法对出生6个星期的婴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活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的成熟。此外,体育生活方式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2体育生活方式能减轻应激反应
  体育生活方式能减轻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感受体的数目和敏感性:再者,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由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Kobasa(1985年)指出,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入的心理坚韧性。Long(1993年)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年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其中任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者都比控制组被试者(即未接受任何方法训练的被试者)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
  2.3体育生活方式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生活方式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体育生活方式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2.4体育生活方式能治疗心理疾病
  根据Ryan(1983年)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体育生活方式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目前而言,尽管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活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的基本机制尚完全清楚,但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己开始流行起来。Bosscher(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活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等体育活动项目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混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程度也越大。
  综上所述,当代体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极大地发展,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应运而生,层出不穷,数以亿计的人在体育专家科学地指导下和医务监督下进行自觉的、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它说明,体育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内容,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积极地影响。个人和社会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将会越来越高,体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wlr425 2008-10-28 13:17:16 大学生恋爱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引导
一直以来,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恋爱中不良倾向的主要表现

1、功利色彩渐浓。人们常说,校园里的爱情是最纯洁、最真诚的,的神圣而纯洁的校园爱情开始蒙上一层实际而功利的外衣。
2、虚荣心理膨胀。真正的爱情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相悦。快餐式”恋爱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
3、对“性”的轻视。西方“性自由、性解放”在大学生看来已让人“脸不红、心不跳”,如此司空见惯?

二、大学生恋爱中不良倾向带来的消极影响

1、破坏了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著名作家雨果说,恋爱中的投机取巧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经济压力沉重,违法违纪现象增多。勒令退学甚至绳之以法,“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化为乌有。
3、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有的甚至看破红尘而轻生。
4、恋爱道德意识和法纪意识淡薄。校园垃圾里随处可见的安全套、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身心健康正常发展。

三、加强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正确引导

1、积极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都是缺乏恋爱道德责任感的表现。
2、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和行为。
3、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性”、对学校及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学会自爱也学会爱人。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个不可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爱情与婚姻的相互关系,理智而健康地对待爱情和自己的未来。

可以从网上下载剧本,然后自己改改就可以,我们学校以前他们排话剧的时候剧本都是从网上下的

看看 北大艺术学院的宣传片 什么是美?从知道到懂得 找找灵感

这个要会写剧本的人才行吧··

无意中闯进 抱歉 需要专业人士⑧

嗯,看了,还不错,谢谢你哦。有没有其它更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剧啊?
有一个也是学校拍的 大学生活的 有大学的放肆和毕业面临选择时的心酸 忘了名字 你在人人上看看 会有收获


急需一个反映大学生学习或生活或恋爱或人际关系等方面矛盾冲突的主题的15分钟校园心理剧,各位大侠多多帮忙视频

相关评论:
  • 15567544275【问:大学生活、学习的一些问题】简单、是大学生就能答。
    梁妻筠问题四:课上分为:必修课,公选课。公选课有线上和线下需要抢课,大学期间修够5学分即可。我们还有一个工作室制度。也就是大二专业分流开始,每天上午无课都要去工作室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不会强制具体学什么,自己想学什么学什么,期末交上全部作业就行),会有老师在旁边答疑。什么课都不建议逃课,后果...

  • 15567544275谈一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梁妻筠作为一个大学生,生活里是会有很多诱惑的,我们要学会辨别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是我们应该摒弃的,提高我们认知能力的同时大学生也要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这对我们的校园生活和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都是有帮助的。我们还可以制定一份学习计划表,按照上面的计划来规划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也是比较好的!另外,童鞋...

  • 15567544275关于当代大学生生活状况的调查
    梁妻筠正是这种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大学校园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分别有64.66%和16.38%的老师认为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及“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在老师们看来,如今的大学生已完全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式书生了,面对市场经济掀起的滚滚竞争浪潮,当代大学生...

  • 15567544275大学生如何学习生活
    梁妻筠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走动走动,锻炼自己。在交往方面,我们要跟积极向上的人交往,这样我们会充满正能量,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跟三观合的人交朋友,这样才会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生活不只是吃穿住行,更是日常的每一个事情,在大学里我们离开的父母,离开的保护我们的大伞,我们就要学会自己为自己打伞...

  • 15567544275大学生日常生活都有哪些?
    梁妻筠并且除了个别的专业大学课程比较少之外,大部分学生的课程其实还是比较紧张的,平均算下来,一天基本上会有三节大课。另外,有些学校还设有早,晚自习。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所占的时间,基本上在二分之一,其中学习包括上课,听课时间,还要包括课下的学习作业以及一些自学时间。对于业余活动来讲,其实大学...

  • 15567544275思修论述题:用所学的某一理论分析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或发展密切联系...
    梁妻筠现在社会给予大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当代大学生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书生,面对市场经济掀起的滚滚竞争浪潮,当代大学生都在厉兵秣马,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大学生两极严重分化也得到了突显,而两极分化则主要表现于对大学生活的价值认识。是积极向上还是浑浑噩噩度日...

  • 15567544275大学生生活现状
    梁妻筠1.3学生不能有效合理地安排和利用学习时间经过三年高中苦读,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大学充满憧憬,刚进入大学校园,对这里一切充满好奇,以为自己上了大学该放松享受生活了,不能将大学里丰富的资源和自己的业余时间紧密联系,合理制定学习计划,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自理能力较差、自控能力也不高...

  • 15567544275大学生应有的生活态度,是怎么样的? 谈一个方面,学习,恋爱,自我..._百 ...
    梁妻筠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以学习心态来讲,心态的力量是巨大的。往往是一个人的心态改变了,他的习惯就会改变;而习惯改变了,他的性格就会改变;性格改变了,整个命运就会改变。为了形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应努力培养以下八种心态: 一、学习的心态: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

  • 15567544275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什么?
    梁妻筠大学生一枚,一般大学生生活分为三种,一种是摆烂型,一种是学习型,一种活跃型。摆烂型:早八没有课就一直睡到自然醒,早餐也不吃,上课不迟到早退,主打一个陪伴。日常没有课就在宿舍玩手机,大部分时间是打游戏,刷抖音。饿了就点外卖,对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一般是不主动参加的。晚上熬夜玩手机...

  • 15567544275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有哪些?
    梁妻筠因为本来过节的时候就希望能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但是因为各种复杂的问题,不能回到家里,不能和他们一起,一个人留在宿舍里,会感觉特别的落寞难过。在大学生活当中,可能有一些北方的同学来到了南方的学校,会觉得各种不适应,还有就是大家的生活方式会不一样,会在生活当中和自己室友发生过一些或多或...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