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清朝皇帝都是成他们的年号?比如康熙,雍正。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为什么说到清朝皇帝普遍都称年号而不是帝号?~

帝号太长。太祖(追尊)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宪宗 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非官方) 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2年 宣统 华龙陵园

皇帝的称号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称号一般有几种,一种是以谥号来称呼皇帝,不如汉文帝、隋炀帝等。有用庙号来称呼皇帝,比如汉高祖、唐太宗等。还有就是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比如崇祯、康熙等。
皇帝的谥号一般比较长、庙号也一样。比如汉代刘邦的庙号是汉高祖、谥号是汉高帝。因此他的牌位上最后肯定是高祖高皇帝。而汉文帝的庙号则是太宗,他的牌位最后是太宗文皇帝。汉代天子讲求以孝治天下,故而又有汉孝文帝、孝景帝的称法。
到唐朝起,谥号越来越长,因此,从唐以后,史书习惯用皇帝的庙号来称呼皇帝,比如唐高祖、宋太祖等。
明中后期开始,皇帝的年号逐渐固定,大多数都是一辈子只用一个年号。因此,明后期开始有用年号称呼皇帝的习惯。清的前期是后金。努尔哈赤称汗未称帝,他的年号只有一个,是天命,但是没叫响。皇太极即汗位时用的是天聪的年号,后来正式称帝,改年号为崇德。自他儿子顺治起以后,清逐渐统一中国,清的统治权遍及全国,年号也随明制,一辈子就一个,所以才会有康熙帝、雍正帝的叫法。但是像崇祯的庙号是明思宗。皇太极的庙号和谥号是清太宗文皇帝。这些依然存在只不过习惯变了而已。

因为清朝的康熙、雍正是他们在位时期的唯一年号,而唐、宋时代的皇帝在位时年号较多。如唐玄宗(李隆基)就使用过开元、天宝等年号,而唐高宗使用的年号则多达十几个。这样称呼他们的,用年号就不太合适了。

因为明清之前的皇帝一般都有很多年号,明清两代皇帝在位期间都只使用一个年号,所以为了方便就用年号称呼他们。


为什么称清朝皇帝都是成他们的年号?比如康熙,雍正。视频

相关评论:
  • 18254488673清朝皇帝是不是都是满人呢
    宓采纪清朝皇帝,都是满族的,但是不一定都是纯血统的满族人。这是因为清朝的皇帝,有的妃子,都是汉族人,所以生下的孩子,带有满汉的血统。嘉庆皇帝的生母,是令妃。而在嘉庆登上皇位,令妃被嘉庆追封为孝仪纯皇后,所以,令妃也可以算是一位真正的皇后了。其实,在历史上,真实的“令妃”,是清朝唯一...

  • 18254488673清朝官员为什么对皇帝自称奴才 以前朝代都自称微臣啊
    宓采纪一般意义上,在清代,旗人臣僚对皇帝自称奴才,汉臣则称臣。不过,在旗人看来,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并无卑贱低下之意,因为它带有满洲传统属主和奴仆之间的亲近色彩,反映了一种政治隶属关系。而在汉人眼里,“奴才”是宦官和家奴的自称,地位相当卑下,另在汉人文化里,皇帝与臣僚之间仅是君臣关系,而没有主奴关系,因此不...

  • 18254488673清朝明明只有十二个皇帝,为什么叫大清十三王朝?
    宓采纪第一种是按照年号来说:皇太极有两个年号,分别是“天聪”和“崇德”,后人依照十三个年号,说满清有十三王朝。但是“天聪”是后金的年号,当时皇太极并未称帝,只是可汗,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天聪”算不得清王朝。“天聪”十年的四月,可汗皇太极才正式称帝,改元“崇德”,也就是说崇德元年,大清王朝才...

  • 18254488673对清朝皇帝的称呼以什么为原则
    宓采纪《辞海》里庙号有一个解释,它这么说:“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就是说庙号起源于殷代,一直到清代。庙号的特点是皇帝死了之后才有,皇帝死之后他要进太庙,或者家庙,奉先殿。庙里头有一个神主,一个木牌位来祭祀他,这里头要给他一个称号,...

  • 18254488673摄政王多尔衮至死也没做上皇位,为什么还能称为“清成宗”?
    宓采纪因为多尔衮对大清的功劳已经超过了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与哥哥皇太极,再加上当时虽然多尔衮没有坐上帝王的宝座,但是顺治帝因为比较年幼,大清实际的掌权人是多尔衮,并且多尔衮也是大清朝堂上面真正发号命令之人,所以多尔衮死后才会得到清成宗的称号,配享太庙。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他的父亲努尔哈...

  • 18254488673清朝明明有12个皇帝为什么说是清朝十帝
    宓采纪清12帝很好理解,从努尔哈赤开始直到宣统总共是12位皇帝。清朝是从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开始正式改的国号,改国号为大清。但是清朝时从第三位皇帝顺治帝开始定都北京进行中央集权统治,因此也就有了上面的说法。

  • 18254488673清朝上位时恨不得杀绝明朝皇室,为何康熙留他们活路,还让其做官?_百度...
    宓采纪而作为汉族历史符号的朱元璋此时就成了康熙最佳选择。他对朱元璋表现出来的尊敬实际上就是对整个汉族文化表现出来的一种认同和归属。事实证明,康熙的这一招效果确实不错。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康熙都把自己当作一个有为的明君。他祭祀朱元璋,实际上就是将朱元璋从前朝皇帝的对立方面,转变为不同时代的胸怀...

  • 18254488673清朝的十二个皇帝,真的个个都是明君吗?事实并非如此
    宓采纪把这两位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经历比较相似。同治、光绪在位期间,清政府通过洋务运动国力一度有所回升,史称“同光中兴”,看上去他们似乎有所作为。然而同治、光绪两人都是幼年继位,这一系列改革主要是靠摄政的恭亲王奕欣完成的。他们成年以后,也基本没有什么实权,真正自己实现的成就基本没有。更何况...

  • 18254488673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自称“奴才”,有人自称“臣?
    宓采纪一般而言,清代臣下在旗者自称“奴才”,汉大臣称“臣”。 称呼奴才,起初本是满洲属人制度的一个旧俗(即属人对本旗旗主要称奴才,对公主皇帝可称臣),最初这个制度没有延伸到不在旗籍的汉臣(汉军旗不是汉臣)。 “奴才”和“臣”两种自称开始属约定成俗,后来则由皇帝明令进行规定。 整个清代臣下自称的基本情况...

  • 18254488673为什么清朝的皇帝从来没有被臣子架空呢?
    宓采纪清朝自从满清入关以来,总结了历代王朝覆灭的原因,加强了皇权的统治,在其他王朝,臣子和皇帝都是平等的人,但是在清朝所有的大臣都是皇帝的奴才,而且皇帝虽然设置了类似内阁的机构,但是又在上面设置了军机处,重要的事情只能在军机处讨论,彻底架空了大臣们的权力,他们只能听命于皇帝。二、清朝皇帝注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