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的简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亦舒的简介~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于1946年9月25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来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电视台编剧。现为专业作家,并已移居加拿大。
亦舒十五岁时,就被报刊编辑追上学校来要稿,成为编辑们不敢得罪的『小姐』。当亦舒一露头角就迅速成名时,两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杂奇花。有人称之为奇迹,说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亦舒创‘流行’言情小说。 另有笔名梅峰、依莎贝和玫瑰等。
她美丽而豪爽,“有着追求理想的翅膀”,因之她的小说充满幻想色彩——虚无飘渺,却又执着而不肯放弃。她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 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才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 而又快又多,但即使换上十个笔名,读者也不难一下子从作品中把她辨认出来。
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两百多种,代表作是《玫瑰的故事》、《喜宝》等
亦舒,一个太聪明的女子。因为聪明,所以她宿命却也向上。故事情节紧凑简洁,表面上语言活泼幽默,犀利痛快,然而她的悲哀只藏在骨子里。即使是痛入骨髓的感情也仅点到即止,轻描淡写,全然是历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桑过后的平淡,波澜不起,生活依旧继续。读亦舒的感受就是一切自己把握,没有什么感情之事是严重到要放弃自己放弃生命的,不比琼瑶的大悲大喜,亦舒笔下的人物仿佛就在自己身边或许就是自己,生活中你自以为很看得重很难放得下的人事,在她的笔下,世事洞明,过后就烟消云散了。
亦舒走红的时候琼瑶也在走红,于是人家说;“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她却说“那个琼瑶,提了都多余”。但她承认琼瑶有琼瑶的本事,把“那一路”小说写到了尽乎顶点。与琼瑶小说中高大完美、给女人带来幸福的男主角相比,亦舒笔下的男人大多令人失望仅《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就有如下数类:多年来老实正经、勤奋向上的丈夫,忽忽然发现了真我,发现了激情,死心塌地要随女演员去过全新生活,全不顾妻儿的感受;在公司踌躇满志而窝窝囊囊混了半辈子的男同事,打着“我老婆一点儿也不理解我”的旗号向单身女人讨便宜;20多岁的男孩子,大学刚毕业,却想在成熟女人身上寻找经验及安慰;文雅体贴、热爱艺术、知情识趣的合伙人,却是个同性恋者;试探几招一看不行立即出言不逊、转舵而走的洋鬼子……当然,他们并不坏,正如张爱玲说过的,“不过是个男人”。“不过是个男人!那你还能有多少指望?�
所以亦舒的女主角,大半是早早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深情的女人,只以自爱自立为本。她们当中有单身的女强人,虽孤单并不叹怨,有时嘴巴还相当硬,笑话一大箩;也有最终找到另一半的(却是用头脑,不是用心)——稳妥、开明、体贴的男人,是经历沧桑的女人最好的归属,与那种惊天动地、可生可死的爱情相比,这一种亦舒更有把握。
然而,“这是另外一回事,”亦舒反复说着,似乎有一丝凄凉之意。也许她心中仍有梦想?梦想又如何?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一切都注定充满矛盾,包括爱情。
� 爱情是可疑的,友谊——女性间的友谊——却被亦舒推到了至重的位置。她的女主角大都有至少一个女性挚友,或是姐妹,或是母亲,或是女儿,或是同学、同事,甚至陌生人、情敌,和她站在同一战线,欣赏她、鼓励她、帮助她。在这里,女性友谊是女性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尊重与热爱,是感情的需要,甚至是对另一性别的不公正对待的联合反抗。�
亦舒写出了这种友谊的温暖和珍贵,也写出了它的脆弱——的确是脆弱的,在男性为主宰、女人们“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的社会里。《我的前半生》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子君因唐晶与未婚夫同居而倍感失落,甚至的她“无理取闹”,知道往日友情不再,悲叹“无法力挽狂澜”……纵然后来她们言释前嫌,重归于好,那种悲哀却仍然存在。唐晶远嫁,从此天涯,从前相依为命的日子只能留在回忆中,成为永远的牵挂了。�
孩子是亦舒心中的另一种牵挂。她的小说中常有孩子的角色(大多是单身母亲的伶俐早熟的小孩),她对他们充满感情。这种感情,甚至化成了对整整年轻一代的爱与欣赏:“他们会享受生活,知道什么是自己所要。”“他们多么会思考,多么懂得选择。”“我们那时,越是不切实际越觉着浪漫,跟情不投意不合的男人分手都要分三年才成功,一个人有多少三年?这一代年轻人真正有福,社会风气转变得这样开放活泼,弹性大得多……”�
而这一切,在另一些作家眼中,也许就是人越来越自私、浅薄、耽于现实享乐的表现,就是古典优美之情不再的忧心感叹。但亦舒不。亦舒是开放和务实的。也许就是因为对孩子的热爱,她愿意相信未来,相信一切的转变是为了生活更美好——所以20多年过去,一代人读过亦舒,另一代人又在读亦舒了。�
亦舒小说与其它流行小说最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她强烈的女性意识,而且这一点并没有影响其作品流行(女性主义作为卖点在现阶段,尤其是在中国,是非常不合适的,连杨澜这样的女人接受采访时还要说自己真正的理想是当贤妻良母)。这其中的秘密,大概是亦舒的那一种女性意识,是以非常感性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不止一次从内地发行的生活杂志上看到这样的“温馨故事”:女孩子谈恋爱,“失了身”,又没嫁成,自知犯下弥天大罪,痛苦中却遇到了真爱的男人。几番挣扎后终于决定以诚实为重坦言相告,男人居然原谅了她。天哪,多大的恩典,多大的幸福,多么的感动……� 而同样的事,在亦舒的《玫瑰的故事》里,男人追着女人,“我会原谅你的”,女人却义正辞严:我有什么要你原谅?我有什么对你不起,要你原谅?每个人都有过去,这过去也是我的一部分,如果你觉得不满,大可以另觅淑女,可是我为什么要你原谅?你的思想混乱得很,女朋友不是处女身,要经过你的伟大原谅才能重新做人,你以为你是谁?�
这个女人已经29岁半,竟有这么大的胆子对待未婚夫,这来自于她心理上的自立,更来自她经济上的自立。“我是个有本事有能力的女人,我自己双手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她有权利要求真正的爱与尊重,若他不给,她不必迁就他。-- 这简直是标准的女性主义的姿态了。�
然而在另外的一些亦舒小说里,女主角最终却是迁就的——两个人都作一点让步,合作愉快。也许这是亦舒的局限,也许正是她的聪明所在。人们说,男女真正平等还要等一千年,我不怀疑这话,因为人们花了几千年来制造它。那么,与其苦等千年,倒不如抓住点实惠的东西——�所以,在《她比烟花寂寞》中,女记者尽管年少气盛调子颇高,然而当她在对女演员姚晶死因的采访中发现,所谓女人成功的灿烂背后,竟是如此凄凉不堪,立即去抱男朋友的大腿:当我死的时候,我希望丈夫子女都在我身边。我希望有人争我的遗产。我希望我的芝麻绿豆宝石戒指都有孙女爱不释手,号称是祖母留给她的。我希望孙儿结婚时与我商量。我希望我与夫家所有人不和,吵嘴不停。我希望做一个幸福的女人,请你帮助我。�
很好笑是吗?笑的时候你流泪了吗?这就是亦舒,生于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受过西方教育,骨子里却是中国的,这是我们觉得她最亲切的地方。放一本亦舒在背包里,犹如放一盒珍爱的胭脂——亦舒说:一个女人,无论是什么年代,什么身份,都少不了这一盒胭脂——胭脂是一种象征,过去的女人,现在的女人,这种女人,那种女人,都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美。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 当亦舒一露头角就迅速成名时,两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杂奇花。有人称之为奇迹,说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亦舒创‘流行’言情小说。 亦舒於1946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来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电视台编剧。现时为 专业作家,并已移居加拿大。
亦舒,原名倪亦舒,上海人,曾留学英国。十五岁时,就被报刊编辑追上学校来要稿,成为编辑们不敢得罪的“小姐”。
她美丽而豪爽,“有着追求理想的翅膀”,因之她的小说充满幻想色彩——虚无飘渺,却又执着而不肯放弃。她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才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而又快又多,但即使换上十个笔名,读者也不难一下子从作品中把她辨认出来。
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七十种,代表作是《玫瑰的故事》、《喜宝》、《朝花夕拾》等。

  亦舒原名倪亦舒,另有笔名梅峰、依莎贝和玫瑰等。哥哥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于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到香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并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曼彻斯特攻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随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佳艺电视台编剧。现时为专业作家,并已移居加拿大。
  作品▪ 独身女人 ▪ 最心爱的歌 ▪ 同门 ▪ 莫失莫忘 ▪ 阿修罗 ▪ 开到荼蘼
  ▪ 真男人不哭泣 ▪ 没有季节的都会 ▪ 心扉的信 ▪ 红尘 ▪ 纵横四海 ▪ 绝对是个梦
  ▪ 如果墙会说话 ▪ 玫瑰的故事 ▪ 绮色佳 ▪ 蔷薇泡沫 ▪ 迷迭香 ▪ 小玩意
  ▪ 喜宝 ▪ 要多美丽就多美丽 ▪ 痴情司 ▪ 直至海枯石烂 ▪ 生活之旅 ▪ 绮惑
  ▪ 银女 ▪ 夙世情缘 ▪ 蜜糖只有你 ▪ 不羁的风 ▪ 小紫荆 ▪ 她的二三事
  ▪ 悄悄的一线光 ▪ 剪刀替针做媒人 ▪ 电光幻影 ▪ 香雪海 ▪ 人淡如菊 ▪ 烈火
  ▪ 胭脂 ▪ 石榴裙 ▪ 她比烟花寂寞 ▪ 你的素心 ▪ 有时他们回家


亦舒的简介视频

相关评论:
  • 17170755537阿修罗的作者简介
    蒙肥扶亦舒(1946年9月25日-)原名倪亦舒,生于上海,兄长倪匡亦是作家;1951年到香港定居,曾经就读嘉道理小学及北角官立小学、何东女子官立中学,在15岁时开始写稿,中学毕业后曾任《明报》记者,及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赴英国留学,修读酒店及食物管理;后任职酒店公关部,之后转进入香港政府新闻处...

  • 17170755537亦舒的散文有哪些?
    蒙肥扶亦舒的散文有:《花好月圆》、《做人》、《乐未央》、《寒武纪》、《意绵绵》、《情未了》、《豆芽集1》、《豆芽集2》、《先吃甜品》。一、简介亦舒:亦舒,原名倪亦舒,是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的妹妹。祖籍浙江镇海,1946年9月25日出生于上海,五岁时随家人到香港定居。亦舒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

  • 17170755537变形记的亦舒简介
    蒙肥扶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当亦舒一露头角就迅速成名时,两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杂奇花。有人称之为奇迹,说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亦舒创‘流行’言情小说。亦舒于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来港定居,...

  • 17170755537亦舒作品简介亦舒作品有哪些呢
    蒙肥扶值得广大言情小说迷们一读。2、《喜宝》是亦舒经典小说,讲述了剑桥圣三一学院的法学高材生,独善其身,风华正茂,,极尽嫣妍。本是炙手可热的俏佳人,尚有高贵文凭压身,她却反其道之,决定做富商的情妇的故事。亦舒的简介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五岁时到香港定居,中学毕业后,...

  • 17170755537艳阳天的作者简介
    蒙肥扶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亦舒创“流行”言情小说。亦舒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才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而又快又多,但即使换上十个笔名,读者也不难一下子从作品中把她辨认出来。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两百余种,代表作是...

  • 17170755537君还记得我否?——亦舒
    蒙肥扶一开始,其小清新风格及简单的故事情节让我以为这是一个大概二三十岁作家的作品。一翻作者简介,竟是一个人生阅历很丰富岁数也蛮“丰富”的女作家---亦舒,百度百科对其评价很高,经典语录也很多。这本书出版(2013年)时亦舒也有五十多岁了,有些意外,有些失望,但好像也在情理之中。若看完亦舒其他...

  • 17170755537赵亦舒个人资料多大了
    蒙肥扶43岁。根据查询赵亦舒个人简介信息显示,赵亦舒出生于1980年10月10日,截止2023年10月9日,赵亦舒已经有43岁了。赵亦舒,女,职业为初中数学老师,祖籍内蒙古,出生地上海,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17170755537亦舒作品精选集内容简介
    蒙肥扶亦舒,这位才情出众的女性,凭借她的智慧,展现出独特的宿命感与坚韧。她的作品传递了一种独特的理念:在阅读中,我们学会了自我掌控,任何感情纠葛都不至于严重到要舍弃自我或生命。与琼瑶作品中的大喜大悲形成鲜明对比,亦舒笔下的人物仿佛触手可及,甚至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影子。她以敏锐的洞察力描绘人...

  • 17170755537有书共鸣 亦舒《豆芽集1》
    蒙肥扶        进入香港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七年后辞职。      现为全职作家及家庭主妇,并移居加拿大。        读了这么多年的亦舒,重读《豆芽集》才发觉,亦舒的简介写得真好,不卑不亢的。      &...

  • 17170755537亦舒的简介?
    蒙肥扶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五岁时到香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电视台编剧。后为专业作家,并移居加拿大。独身女人》《在那...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