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五个阶段?其各自有什么特点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个阶?其各自有什么特点~

学佛成佛,简单而言,就是要通过“信、解、行、证”四个步骤、采用“六度波罗蜜”六种途径,经历过“戒、定、慧”三个层次的境界,最终才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的。我依次给你简介一下:
1、信解行证:首先要有信仰,有愿意跟随佛祖的脚步去修行、按照佛祖指导的方法去做的决心,这叫“信”,佛教也称之为“发菩提心”;然后要有真正出家的僧人为你讲解佛法,即“解”;然后你要按照僧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叫“行”;最后从实践中验证所学是真实不虚的,这叫“证”;
2、“六度波罗蜜”是修行的六种途径,简称“六度”,分别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用现代话来简单的理解就是:无私奉献(布施)、忍受委屈和痛苦(忍辱)、遵守佛教的规章制度(持戒)、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精进)、通过打坐来使自己的心摆脱情绪的控制(禅定),获得无上的大智慧(般若)。
3、戒定慧:这代表了修行的三个层次的境界,“戒”就是上面的持戒,佛祖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僧人要遵守250条规章制度(佛教称为“戒律”),女性僧人(我们常说的尼姑)则是348条,如果你不出家,在家里学佛,则只须遵守五条,即“持五戒”(看起来简单,要做到不容易)。“定”即“禅定”,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式,回禅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离不开禅定!“慧”即“般若智慧”,因为“般若”一词,包含了六种不同的智慧,没法翻译,只能称其为“大智慧”。
——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修成正果,不过对于你而言,还是从“三皈五戒十善”学起,从孝顺父母开始吧!父母是我们修行路上的第一尊佛!

起心动念最重要 心口意行为 想的都是善事
所谓心无杂念 念念为善嘛
这是最重要的 也是难做到的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一、闻——听闻佛法:
  正见依靠听闻而产生。我们刚降生于人间时,会不会有佛法正见呢?绝不会有。除了极个别能回忆前世的转世灵童外,一般的凡夫人不要说佛法正见,就连世间的基本道理也不懂。所以,依止善知识听闻之后,正见才能在相续中生起。
  世间上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学问和学说,在这么多的知识里,我们遇到了佛法,应该说是前世的福报所感。我每次去新华书店,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就会感到自己很幸运——若没有一个殊胜因缘,怎么可能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遇到这么伟大的佛教?用现代话来说,佛教是最科学、最完整、最圆满的学说,把一辈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这上面,也是非常值得的。因此,我们有幸听闻佛法时,理当如野兽闻声般专注,这在下面还有广说。
  二、思——思维佛法:
  听完所讲之法后,理应逐字逐句地思维。
  我们在思维法义时,要将上师所讲的道理全部细细分析,没有什么好取舍的。比如,今天讲了“人身难得”的引导文,那么你对人身难得的比喻、数量差别等,要一个一个去思维,如是才能对此引生定解。佛法犹如蜜糖,中边皆甜,不可能像有些人认为的,一部分值得接受,一部分有待观察,还有一部分应该舍弃。
  三、修——观修佛法:
  观修的时候,应该像愚人品尝美味一样,有感觉却说不出来。
  愚人吃酸甜苦辣的东西时,明明品尝到了味道,决定有这种感受,但就像哑巴吃糖一样表达不出来。我们修行也应该如此,譬如观想“人身难得”,若只是绝思绝虑,闭目坐一会儿,这不会有什么收获,理应再三思维人身怎么样难得,从而找到一种感觉,这时候才算尝到佛法的美味。
  所以,修行佛法一定要深入体会。暂且不谈大手印、大圆满等高深境界,纵然是共同加行中的“寿命无常”、“因果不虚”,如果真正去思维、去观修,也能深深感受到它的意义。
  四、行——行持佛法:
  行持时,应当如理如实地做到,而且一定要有强烈意乐。就像饥饿的牦牛找到一片草地,它会饥不择食地一扫而光,而不是四处都尝尝。同样,我们现在行持佛法,每一个法义都应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而不是中间取舍一部分。
  五、果——最后得果:
  所谓的得果,是指每个修法后的所得之果,不一定是得阿罗汉果或佛果。得果时不能糊里糊涂的,而要像云散日出一样,完全显露实相,没有任何怀疑。例如修“寿命无常”时,一旦无常观在相续中真正生起,则于行住坐卧任何威仪中,不会被常有的念头所转,一切增益将完全遣除,犹如太阳破开乌云而散发出光芒。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看南怀瑾大师的《如何修证佛法》


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五个阶段?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视频

相关评论:
  • 17640342040我想修习藏传佛教佛法,同时想拜一位老师,请问详细的正常步骤该如何,感 ...
    郎万的假如你努力的修持,各种奇特的经验发生了,但是记住,这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免无常,假如你想拥有这些体验,永恒的占有它们,那么,你将会感受好似捕捉水中的月亮一样的痛苦,它们根本就是无常,所以从验修的种种幻想中解脱吧,不去图占有它们,平等的看待它们,而不扰乱内在的心相续,哪怕是在广大的平等定见中,一切显现为不实际...

  • 17640342040慈诚罗珠堪布解释释迦摩尼佛在因地修行时遇到了什么障碍
    郎万的如果不把“爱我执”和“爱他执”这两个执着进行交换,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解脱,所有表面上的念经、修行,都不属于大乘佛法;假如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交换其二者了,则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才算真正开始走向解脱。我们一定要看到“爱我执”对我们的伤害,以及“爱他执”对我们的利益,这是从解脱方面来说的。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

  • 17640342040心中心法修持中的身心如何处理问题?
    郎万的五十、参问:尊敬的张老师: 诚如您所说,后学没有坚持双盘,原因比较多,主要是末学在明了佛法前,造业甚多,虽无大病,但身体很虚弱,像血崩这类的毛病就有,所以早就做了长期修行的准备,知道身体的障碍可能比很多同修多,刚开始修法时曾梦到元音上师给我丹田里补气,又多次受您的鼓励和指点,真是感谢上师、张老师和...

  • 17640342040佛法:修行先修心,我是个念佛之人,深感修行的不易!
    郎万的阿弥陀佛!师兄,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轮转六道之中,无量劫积累的习气,自然难免。此生能得到人身,能接触到佛法,相信佛法,学习佛法,做一个念佛学佛之人,必是过去生积累了无量的善因善缘,否则绝无可能。有多少众生能接触到佛法,相信佛法,学习佛法,并愿放下世间琐事而安心念佛学佛呢?从这个角度来说...

  • 17640342040如何修持佛法
    郎万的四个方面的修学起信直至生起”出离心“。“信入”的评判标准就是有没有从内心深处真实的生起了出离六道轮回之心。什么是”修学“呢?就是反复读诵经典、反复思维义理直至形成定解的过程(即”闻思修“)。——最后,有了“出离心”,明确了学佛的目的,找准了学佛入手点,修持佛法想不成就都难!

  • 17640342040佛法中证初果的条件,什么是五上分结和五下分结?
    郎万的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须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

  • 17640342040如何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慈悲心?哪位佛菩萨能示现告知?
    郎万的随喜。问的好。这个问题佛菩萨早就给我们总结好了。就是要不断的修习“七重因果”啊。 "七重因果教授"一,知母——思惟法界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 二,念恩——思惟一切有情于我有恩 三,报恩——思惟当报一切有情恩 四,悦意慈——见一切有情犹如爱子生欢喜心 五,大悲——思惟一切有情于生死中受...

  • 17640342040向学佛的人请教一个问题!
    郎万的二、闻思修不够:从您提到的行持方式和言辞中觉得,似乎还没有经过系统的闻思。佛法怎么修、为什么修、每类法的功用如何、修持要达到什么标准,经过闻思后都要搞清楚。 而不是仅仅听说如何如何,或简单的模仿别人的方式。比如为什么吃素,不吃素行不行,吃素应有什么样的发心,如何吃素,什么情况下可以不...

  • 17640342040什么是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郎万的“僧”是个严守戒律、传承佛法的出家人,他们抛弃人间五欲,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亲近的、看得见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请教。“三皈依”有二种形式一、参加佛寺或佛教团体的宗教仪式,在佛前正式决定以“佛、法、僧”做立身处世的准则,这样就是一个佛教徒了。二、如果真正没有出家僧人的地方,也可以...

  • 17640342040求关于佛教在家弟子修持仪规
    郎万的正因如此,召请慈悲的上师的仪轨,便是修持的序幕。全师被尊为传承释迦佛祖全部智慧遗产者和真谛阐述者,因而要在莲花台前向上师和佛跪拜三次。莲花台前点燃香炷和酥油供灯。拜师学法者在虔诚地追思佛的恩泽的过程中,诵颂一首优美的诗歌祷文,该祷文反复三次。然后在佛的现现中诵颂一种简单的皈依神咒。这种皈依神...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