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德国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阅读下列材料(17分)材料一 德国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

1)孔子:仁,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等;苏格拉底: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等。(6分)(2)注重人的作用(人本思想或关注人的活动);强调伦理道德(修养);重视教育(3分)(3)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2分)(4)前者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理论基础);后者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2分)(5)认为孔子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能发挥积极作用。(1分)看待:对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要辩证看待,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足;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取其精华,在创新中去其糟粕。(言之成理即可,3分) 试题分析:(1)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直接回答;(2)材料中“相通的地方”是指二人的共同主张,结合教材知识点回答即可;(3)直接回答二者对东西方文化传统和主流思想即可;(4)首先确定东西方的政治模式。而二者对这两种政治模式都起主导作用;(5)从材料二德国学者的话语可以感受到儒家学说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积极作用。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答出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东西方思想文化中最主要流派思想的异同和各自的巨大影响和贡献,这属于历史比较类问题中的横向比较。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本题即是最好的反映和说明,希望引起关注。

一等(12-10分):a.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b.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c.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a.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b.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c.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a.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b.未引用史实;c.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试题分析:本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题的特色题目,旨在真正的选拨出具有历史学科素养的学生。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事实进行例证式的分析和评价,或者是对材料里某种观点的个性认识。同时建议学生一定注意要求是材料里的信息还是教材的信息作为说明的依据。最后学生一定要注意括号内的具体要求,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的评析。就本题而言,首先应该根据概括出其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可知其观点有:世界文化发展的状况将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真正有成就的思想家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然后建议学生一定要选取一个自己写论证、写理由最拿手的观点来说明,最后注意论证和观点不能自相矛盾。学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将史实和观点结合紧密,不可简单一笔带过,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1)孔子: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等;克已复礼;有教无类等。(3分)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重视教育、知识等;善是人内在的灵魂;(3分)
(2)注重人的作用或价值;强调加强道德修养等;重视教育。(3分)
(3)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2分);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2分)
(4)孔子的思想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给世界带来福音等。(1分)
应当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批判地继承创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材料一 德国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