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是如何发展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古典家具的材料有那些?~

目前市场上用于制作和仿制红木原料可划分出多个等级且不同级别间市场价格相差巨大。 第一等为黄花梨、紫檀木。 这里指的是我国海南黄花梨和印度紫檀。这两类木材已基本绝版,成器的家具几乎都已进入拍卖收藏市场。这类红木家具价格一般在几十万、上千万之间。 第二等为黑酸枝、乌纹木(也称黑檀木)、非洲紫檀木。由于东南亚紫檀木已经觅绝,市场上一般也把黑酸枝称为"紫檀木"。卧房(五件)黑酸枝、乌纹木成套家具,但数量较少,难得一见。这也是可以传世数代,增值保值的红木家具。这类红木家具价格一般在10-45万元左右, 第三等为红酸枝。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老红木"都是用印度、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南部、印尼等东南亚地区的红酸枝制成。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红酸枝(产地为东南亚)制成的卧房成套家具一般售价在8万-12万元人民币。 第四等为其他酸枝木。例如,东南亚的黄酸枝、白酸枝,包括市场认同度较差地区出产的红酸枝(非洲南部、南美南部)。这是中国红木家具的主流产品,称为中档红木家具。卧房家具一套,其市场售价一般在5.5-8万元左右。 第五等为东南亚花梨木、鸡翅木、豆科类的"红檀"木以及南美、非洲白酸枝等。东南亚花梨木,其品质和价格都要优于南美和非洲的普通酸枝木。红檀是一个现代名称,不在红木国标之内。当然,木纹流畅(接近于酸枝木)、色泽均称的红檀木常用来冒充红木家具,消费者难以识别。 第六等为南美、非洲的花梨木。虽然也未列入红木国标,但它们能满足一般消费者"以实木家具的价格,拥有一套红木家具"的消费心理。南美、非洲花梨木家具经久耐用,但不具有传世收藏价值。

中国古代最广泛的使用家具是从1000多年前的唐代开始,到五代又进一步发展。进入宋代时,家具无论从种类、造型、制作及材料方面都已进一步地完善形成了质朴、简洁的特色。明代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的代表,从选料、工艺、功能到装饰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至今声誉不衰,博得人们的高度赞赏及回味。

明代家具多用紫檀、花梨、铁梨之类硬木,也用楠、樟、胡桃、榆等硬杂木。这些材料不仅坚实又富有弹性,而且棕眼细密、纹理清晰、色泽柔和。加工表面时又多用蜡而不涂漆,更加显露出朴素的“肌理”之美,显现轻巧、挺拔、简洁的特色。

清代前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传统,但由于当时宫廷极端追求装饰效果的风尚,使清代家具,特别是北京故宫里的家具,日益趋向繁缛。过多的雕饰破坏了家具的整体造型,也减弱了家具的实用功能。清代家具的进步和成就主要表现在雕漆、填漆描金家具方面,这些工艺都是新的创造和发展。此时,家具同建筑居室有了更密切的联系,一般厅堂、卧室、书斋都有了配套常用家具。明代民间家具向更加实用和经济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明式家具往往是指明及清前期(清康熙、雍正时期)制作的家具。因为清初的家具在形式上仍然继承了明式的风格,在结构上没有多大差别,因此统称为“明式家具”。而清式家具则是指清乾隆以后制作的家具。明清两代在家具制作风格、造型结构、装饰手法、所用材质上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是判定家具时代的重要标准。

明代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明式家具大体上保留了中国家具传统的装饰风格及制作手法,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大体上造型质朴简洁,刀法疏朗明快,不事雕琢。在艺术造型、工艺技巧和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

如今,明清古董家具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是中国继书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艺术收藏热点。这些家具线条简约,造型典雅,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文化和实用的功能,被西方学者认为是当今中国“继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陶瓷后,又一载入青史的国粹”。

  古典家具发展史
  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至西周时期已有床、几、屏风和箱,同时也出现了青铜家具。
  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开始发展漆木家具,框架结构,榫卯连接。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大多家具均较低矮;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床的高度有所增高,由席地坐演进垂足坐,并出现软垫。
  公元220年-581年,魏晋南北朝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公元589年-960年,唐代家具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进一步向高型发展,向成套化发展。
  公元960年-1279年,宋代结束了席地坐的习俗,出现了最早的组合家具燕几。
  公元1368年-1644年,明代形成了鲜明的家具风格,家具发展推向了高峰时期;明式家具朴实简洁、秀丽实用。
  公元1644年-1911年,清代家具工艺制作精湛,达到了封建时期的顶峰。清式家具在继承传统家具制作技术的过程中,还吸收了外来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又由于经济的繁荣,还形成了不同地区的家具风格,如广式、苏式、京式等,各具特色。清式家具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型上以浑厚稳重、装饰上以富丽繁缛、工艺上以技术精湛而著称。

中国家具贸易网
讲述了古典家具的发展历程!
看我名字吧,你懂得的!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宫廷到寻常人家,从论件到论套,从论套到论斤,从论真到论假。。。。。。
古典家具,不知道以后论什么??

祝愉快

从钻木取火开始的。

外国都古典,中国还没到这个时候


中国古典家具是如何发展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9419192609我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高峰
    明迹苏我国家具在发展过程中,明代是它发展的历史高峰,它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往北京、苏州、广州等主要产地又形成了强烈的地方特色。因此保持着我国家具的传统做法和传统式样,继承这些做法和式样的家具,都称之谓传统家具。传统家具具有怀旧情调、天然纯朴、大气充溢等特征。中国传统古典家具,一般分为...

  • 19419192609解析不同时期中国家具的特点有哪些
    明迹苏由于手工业的进步、海外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社会因素,促使明至清初家具达到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明代家具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式”家具风格,也是中国古典家具进入实用性、科学性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时期家具...

  • 19419192609中式家具
    明迹苏中式家具的构成主要体现在线条简练流畅,内部设计精巧的传统家具或现代家具与古典家具相结合,多以深色为主,书卷味较浓。中国古代家具在宋代和明代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到了现代,人们的观念、生活习惯以及对家具的使用方法上都有了不少变化,家具的发展也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着的需要。新中式家具是近期崛起的家具设计风格,是...

  • 19419192609中国传统家具是如何现代化的
    明迹苏——先锋派:刚好符合发展民族的现代家具理念,以曼菲斯(Memphis)为代表的先锋派,反对固定模式,反对条条框框,认为设计是感性的偶得,而不是理性逻辑的必然结果。——经典派:和仿古家具的想法相似,以文丘里(Robert Venturi)为代表,主张从古典中拾回民族性的、个性化的东西,将传统形式、历史风格搜寻出来...

  • 19419192609说明家具风格断代及其划分
    明迹苏家具风格分类 在了解家具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家具的风格特征,了解形成这个风格特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历史原因,从而把握家具发展变化的内涵和规律。从公元前16世纪到现在,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家具风格: 1、 古典家具 古典家具是指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5...

  • 19419192609家居的发展变化分为哪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典型家居.不同时期家_百度知...
    明迹苏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

  • 19419192609中国古代家具设计主要出现在哪个时期?
    明迹苏夏商周已有雏形,春秋秦汉壮大成长,三国时期开始过渡定型,隋唐后少数民族家具与中原地区相融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宋代时期家具逐渐高大,并形成制式。明清时期做工技艺得到发展,明代家具是最盛时期。

  • 19419192609家具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重要的阶段?
    明迹苏家具是某一国家或地域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缩影,是某种文化形态的显现,因而家具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性。某些所谓的实木家具的用料是中纤板、刨花板外贴贴胡桃木皮或其他木皮,并不是纯天然的木材做的。2、古代 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

  • 19419192609中式新古典的发展历史
    明迹苏由历史记载发现,从席地而座的古代矮形家具时期衍变出了高型家具,增加了家具原有的尺度,并且出现了方凳和圆凳等新兴家具。从家具变化的总体趋势看,新式高足家具迅速发展是从唐代至五代时期,以“桌、椅、凳”为代表的“高足高座”家具逐渐取代了以“席地起居”为特点的“矮足矮座”家具。20世纪中叶...

  • 19419192609中国古代家具最鼎盛的时期的时期是哪个时期
    明迹苏中国古代家具的最鼎盛时期是明清两代。明清家具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一,明式家具:1,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明式家具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