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巴金作文400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巴金的魅力作文400字~

那时的我刚学过巴金的《鸟的天堂》便开始好奇有着这样一个奇怪笔名的作者会是怎样一个人。却在搬家时被对堆的满庭院的书中翻出了《巴金散文》。书的封面上是一个留着白发的老人,我想那就是巴金了。看到照片的时候却又多了亲切感,原来巴金是位看起来甚是慈祥的老作家。
模糊的记忆里,我坐在庭院的小石凳上如获珍宝,端着《巴金散文》如饥似渴地读着。那时的我深深地沉浸在《最初的回忆》里巴金的儿时生活的回忆里。我拿着本又小又厚的字典认真地用铅笔在文章上圈出不认识的字。我喜欢那个为了大花鸡又哭又闹,重情义的小巴金,我想和善良又聪明的香儿手挽手去拣桑葚,我亦想围在桌子旁吃桑葚看杨嫂把紫红的桑葚塞进装着半瓶白酒的瓶子里……反正几篇的文章被我一口气读完,现在也仍然记忆犹新。
《一个车夫》中的车夫鲜活的形象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记,我仿佛体会到了车夫对父亲的恨,仿佛看到了他骄傲,倔强的,坚定的目光。也从中读到了巴金那可善良的心。
珍惜时间,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笔耕不辍,谦虚。我想这只是他部分精神的概括。
巴金虽然早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学,甚至不以文学家、作家自居,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全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在的呼喊。如他自述所言:“我现在的信条是,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
这样一位慈祥的百岁老人,身上所有发光的品质都是我在学习的。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成群的马在奔腾,成群的羊在悠闲地吃草,夕阳下,一个小姑娘在尽情地玩耍。忽然,硝烟四起,草原变成了战场,每天都有人去,每天都有房子被烧毁,成天上万的人无家可归。草原在荒芜,生灵在涂炭,沙漠慢慢吞噬了人们原有的绿色家园。
这使我想起了现在世界的纷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海湾战争,从伊拉克人质事件到贝布托遇刺,人们为了心中无法满足的欲望而勾心斗角、互相残杀,同是一个地球上的生命,为何不能和平相处?同在一片蓝天下呼吸,为何不得安宁?大自然赐予了我们这么多丰富的物产,难道还不满足吗?
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蓝天下,人们忘却仇恨和芥蒂,在草原上尽情地欢笑、嬉戏,在他人困难时伸出援手,在他人危险时挺身而出,友好团结、互相帮助、共享和谐安宁。天灾不可避免,人祸可以消除,人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需要一个美好的环境,地球需要生息,世界需要和平!

文坛星空虽然闪烁着满天星斗,中国作家中能有巴金那样散淡情怀的人,却寥寥可数。在我的认知里,南方的巴金与北方的孙犁,是文学星空中两颗不染灰尘的文曲星座。孙犁近在咫尺,思念之情还好了却,去天津一趟也就行了;但巴老远在上海,近年又常住医院病榻之上,只能偶尔打电话托小林转述对老人的问候。好在我儿子将一尊巴金的半身的大理石雕,置于我的书房案头,有时还能有个精神上的交融。说实在话,当我与巴老心灵对话时,心中常常不是喜悦的述说,而是难以言喻的感伤,之所以产生如此的心绪,是巴金一生的创作年表启迪我的。这位穿越了现、当代历史经纬的文学泰斗,解放前他年轻时写出《家》、《春》、《秋》、《灭亡》、《寒夜》等长卷的大作家,曾以他那支多情的笔,影响了当时的许多青年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巴老以他的锐利笔锋,挑开了旧中国的封建家族的大幕,呼唤着新时代的一轮骄阳。可是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文革结束,在这长达二十多年的光景中,除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巴老随军入朝后留下了小说《团圆》外(后被改成电影《英雄儿女》),一直到文革结束的1976年,老人留下了漫长时间内的文学空白。这种文学上的空白,里边藏满了难以言喻的人文沧桑,如果 以巴老年轻时的文学成果,来对比巴老的后二十年,让人产生田园荒芜的感慨———这不是巴老个人的悲哀,这种空白几乎覆盖了中国文坛的一代元老(包括郭癎若、茅盾、老舍等),一生安然自处与世无争的巴金,也不能逃脱时代文殇赐予他的文学伤痛。我想,如果没有那些年头的极端政治,使文学陷入传声筒和图解地位的话,巴老的作品一定会比现在要丰腴得多。因为那年代的时间总合,约占巴老生命年轮的四分之一,加起来有几千个日日夜夜之多。因而,当老人到了生命晚年,面对夕阳静思其苦乐人生时,老人情不自禁地呼吁文人的真话,而不是违背心意的连篇假话。我在巴老赠我的《真话集》的后记中,听到了老人晚年的心语,他引证了人人皆知、但未必人人都能理解的安徒生《皇帝的新衣》的典故,回眸流逝过去的年代


我眼中的巴金作文400字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