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木洪遗址的考古发现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诺木洪地理位置~

诺木洪文化遗址 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的诺木洪乡,是中国解放以后新发现的一种古文化遗存,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因首先发现于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诺木洪,故考古学上称之“诺木洪文化”。   该文化遗存相当于中原地区青铜器时代晚期文化,是青海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土著文化。诺木洪文化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诺木洪、他里他里哈、巴隆他温陶亥、香日德下柴克、上柴克 诺木洪遗址
、察汉乌苏夏日哈、可儿沟等20余处。该文化对中国羌族、吐谷浑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他里他里哈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诺木洪文化遗址范围东靠海西哇河,西临搭里他里哈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遗址由三个小沙丘组成,呈品字形,三个沙丘之间是一片天然广场。其文化遗存主要是房子、土坯围墙、牲畜圈栏和本棺墓葬及大量出土文物。土坯围墙是以黄土土坯叠砌而成,土坯呈长方形。围墙有两种,一种是平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一种是呈长方形或不规则长方形。房子都是方形或圆形的木结构建筑。另外还有一座大型牲畜圈栏,平面呈椭圆形。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文物以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为代表的诺木洪文化遗址有40处。据调查诺木洪文化遗址的分布仅限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和南部,仅发掘了塔里他里哈一处遗址,文化堆积厚度达5米以上,最厚的竟达6—8米。诺木洪文化经碳14年代测定第五层地层中出土的毛布,经树轮校正后距今2905±140年,属西周时期,而其下限至少应伸延到汉代以后。

我也在找,艺术家庄园和这个类似~~再没找到别的~

羌人社会存在
诺木洪文化的居民,以畜牧业为主,在塔里他里哈遗址北部即六号土环围墙之南约40多米处发现一座略呈卵圆形的大型圈栏。在圈栏内有大量的羊粪堆积,又有少量的牛、马和骆驼粪便。(《青海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从以上从古文献和考古资料中证明,先秦时期羌人社会已存在较发达的畜牧业经济。
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中发现有牛皮制成的鞋和用牦牛毛纺成的毛线和毛绳以及毛带(其间夹有少量的牦牛毛)这些遗物的发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古羌人已经能够驯养牦牛,而且还能够将牦牛皮和牦牛毛加工成生活用品。由此可见其畜牧业之发达
塔里他里哈遗址中发现一件陶牦牛,两角和尾部稍残,背部呈波浪形,腹部的长毛及地,显露出牦牛的形象。(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青海队《青海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哈遗址调查与试掘》)这些资料都进一步说明了牦牛在古羌人的畜牧业生产中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是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来源。
藏毯起源于青海
1959年在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的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出土了公元前10世纪大量的毛织物和纺轮,其中有毛绳、毛布,还有一块彩色毛席残片,虽历经3000年,但是用黄、褐、红、蓝等色毛编织而成的条形图案仍清晰可见。证明了青海藏族先民3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编织技艺。据考证,该“毛席”残片的原材料就是青海的藏系羊毛,即世界公认的西宁“大白毛”。这是至今出土最早的毛席残片,是青海藏毯的雏形。这足以说明,在距今3000年前,散居于青藏高原的羌人已经掌握了毛纺织和染色技术,可以织出几何图案的彩色毛席即编织地毯。这也同时说明,藏毯起源于青海。
毛纤维历史悠久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中有以羊、牛毛染成褐、黑、红、蓝等色织成的毛布和毛带、毛线、毛绳。(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青海队《青海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调查与试掘》)毛布的主要原料是绵羊毛,有的还经过染色,以黄、褐两色为主,少数为灰黑色、红色或白色。羊毛用陶或铜纺轮以及骨纺轮经过加工纺织成毛线,再用线织成毛布,汉文文献中称为“褐”即毛布,其“厚实温暖,亦能资以御寒”(《丹噶尔厅志》五卷)正适合于青藏高原的河湟羌人,诺木洪文化遗址中的居民就使用这种毛布缝制衣服或是其它生活用品,如毛带用绵羊毛织成,个别的其间夹有少量的牦牛毛;毛线和毛绳多用绵羊毛和牦牛毛织成。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此时河湟古羌人的畜牧业经济是较发达的,说明了中国使用毛纤维的悠久历史。
进入新石器时代
遗址中发现的石刀和石斧说明人类学会用石头制作生产工具便进入了石器时代。最初人们只能制作打制石器,当人类掌握了磨制石器的技术以后,人类社会就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中:石刀为石质,黑色,椭圆形。长11.5厘米,宽5.8厘米。磨制而成。四边圆角,器形较规整。刃面比较粗糙,刃部锋利,属青铜时代诺木洪文化。石斧为石质,灰色,长方形。长23.5厘米,宽12.5厘米。两侧边有对称的凹口三对,保留打击痕迹,磨制,斜刃,属青铜时代诺木洪文化。
吹奏乐器的使用
塔里他里哈青铜器时代诺木洪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骨哨,该器采用兽骨加工磨制而成,管状。一端磨有一个扁圆小孔,外壁中部有一圆形刻槽,为系绳携带设计。出土的古代乐器证明,打击乐器的陶鼓与石磬,只能敲出单调的节奏。而吹奏乐器中的埙与哨,则出现了多音阶,使古乐器的音质朝着完美的方面迈进。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定音到定音,由个别的单音到多音。这种发展趋势正好符合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
骨笛介绍
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骨笛,残长8厘米,上面穿有直径0.4厘米的孔四个,孔距为1.2、1.3和2.7厘米。这种骨笛在西宁市西郊朱家寨遗址的卡约文化墓葬中也出土过一件,残长15.4厘米,穿有八个小孔,孔径也是0.4,小孔分两组,一组第1—第5孔(自左而右)孔距1.1—1.3厘米,另一组第6—第8孔,孔距为0.8—0.9厘米,第5与第6两孔之间相距为1.9厘米,为两组孔的分界。从打击乐的石磬到吹奏乐的陶埙;再从吹奏乐的陶埙到管乐的骨笛,都有力地说明西部高原原始舞乐活动是极为丰富的。这些材料表明,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甚至更早一个时期,中国的原始舞乐活动就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祖国大地上走过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历程,记录下了原始先民们艰苦创业的每一步前进的脚印,无论是陶盆、陶鼓还是陶埙、骨笛,都抒发着先民们的感情和思绪,鼓舞着先民们的斗志和战胜自然的信心,从而发挥出它们特有的社会功能。




诺木洪遗址的考古发现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