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动力变质岩类(一)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动力变质岩的分类有哪些?~

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动力变质岩,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名称。如,动力变质岩(Spry,1969);碎裂变质岩(王嘉荫,1978);断裂构造岩(孙岩等,1985;郭宝罗等,1987);碎裂岩(Higgins,1971);断层岩(Sibson,1977);构造岩(孙岩等,1979,钟增球等,1991)。
国内外学者对动力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提出多种方案,研究也较深入。具有代表性的有Sibson(1977)的断层岩的结构分类表(表6-2)。该分类表主要考虑了断层岩的结构因素:①未固结和固结;②紊乱组构和叶理化组构;③碎斑的大小和含量;④重结晶的程度等。这一分类在国内外应用较广。很多学者在上述分类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紊乱组构叶理化组构未固结的断层角砾岩 能见碎块>30%?断层泥 能见碎块<30%?玻璃/脱玻化玻璃 假玄武玻璃?压碎角砾岩碎块>0.5 cm细压碎角砾岩0.1 cm<碎块<0.5 cm已固结的基质的性质显微压碎角砾岩碎块<0.1 cm构造破碎强于重结晶初碎裂岩碎裂岩超碎裂岩初糜棱岩碎裂岩系列千糜岩变种糜棱岩超糜棱岩糜棱岩系列0~10%10%~50%50%~90%90%~100%基质的含量颗粒生长占优势?变晶糜棱岩(据Sibson,1977) 目前,在国内外有关动力变质岩(断层岩、构造岩)的一些文献资料中将构造(断层)角砾岩和砾岩归并到碎裂岩类中。Brodie等(2007)提出断层岩分类表(表6-3)表示了这种断层岩的分类。

在这一分类表中,将断层岩分为固结的断层岩和未固结的断层岩两类,已固结的断层岩中分为定向构造明显的糜棱岩类、无定向或弱定向的碎裂岩类和假玄武玻璃。糜棱岩和碎裂岩按基质含量进一步划分为:超糜棱岩和超碎裂岩(基质含量>90%)、糜棱岩和碎裂岩(基质含量50%~90%)、初糜棱岩和初碎裂岩(基质含量<50%),其中粗粒的碎裂岩也可命名为断层角砾岩。
未固结的富含粘土的碎裂岩为断层泥,其中岩石角砾含量<30%。未固结的贫粘土的碎裂岩,可进一步划分为超碎裂岩(断层泥)、碎裂岩和初碎裂岩,它们也可命名为断层角砾。对未固结的碎裂岩也可进一步划分为定向和不定向的岩类。
在分析、对比、研究前人的动力变质岩(构造岩、断层岩)分类的基础上,本手册提出动力变质岩的组构分类表(表6-4)。该分类表以动力变质岩组构作为其分类的基础,基于动力变质岩的组构是区别动力变质岩与其他变质岩和鉴别各类动力变质岩的最主要特征,而且也是动力变质岩命名的基本名称。如具有角砾(砾)状组构的岩石为构造角砾(砾)岩;具有碎裂组构的岩石为碎裂岩;具有糜棱组构的岩石为糜棱岩。在大多数动力变质岩石中,碎基和碎斑是动力变质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碎基的数量和碎斑粒径的大小反映了岩石经受变形作用的强度,又是该类动力变质岩进一步分类命名的依据。由于大多数动力变质岩石中的主要矿物是其原岩的矿物(如碎裂岩和糜棱岩),并且在岩石中不同程度地残留了原岩的组构特征。因此,在经受变形程度较轻的碎裂岩和初糜棱岩中,采用了原岩名称和动力变质岩名称相结合的命名原则。如碎裂花岗岩、斜长角闪质初糜棱岩。
在动力变质岩的组构分类表(表6-4)中,首先按岩石经受变形作用的性质分为脆性变形为主,和韧性变形为主的动力变质岩类,它们在组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以无定向(或弱定向)的构造为主,而后者则以具有十分显著的定向构造为特征。在脆性变形为主的动力变质岩石中有未曾固结的断层角砾和断层泥,以及已固结成岩的具有角砾(砾)状组构的构造角砾(砾)岩类和具有碎裂组构的碎裂岩类。在韧性变形为主的动力变质表6-4 动力变质岩的组构分类表

岩类中,具有糜棱组构的糜棱岩类是其最主要的岩石类型。在碎裂岩类和糜棱岩类中,还可按碎斑大小、碎基(或基质)含量,进一步划分为碎裂岩、碎裂角砾岩、碎斑岩、碎粒岩、碎粉岩和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等岩石类型。随着变晶作用的加强,形成具有千枚状、片状和片麻状构造的千糜岩、糜棱片岩和糜棱片麻岩等变晶糜棱岩类。
考虑到假玄武玻璃既可产于脆性变形的断层带中,也经常与糜棱岩共生产出,而将假玄武玻璃单独列于分类表的最后一行中。
在自然界中,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之间具有渐变过渡的关系,形成脆-韧性和韧-脆性动力变质岩。所以,在碎裂岩类和糜棱岩类之间也有相应的过渡类型的岩石存在,它们大多属于碎裂 糜棱岩化岩石(或初糜棱岩)这一范围内。

1、区域变质岩类,由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
2、热接触变质岩类,由热接触变质作用所形成,如斑点板岩等。
3、接触交代变质岩类,由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所形成,如各种。
4、动力变质岩类,由动力变质作用所形成,如压碎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等。
5、气液变质岩类,由气液变质作用形成,如云英岩、次生石英岩、蛇纹岩等。
6、冲击变质岩类。由冲击变质作用所形成。在每一大类变质岩中可按等化学系列和等物理系列的原则,再作进一步划分。

扩展资料
生成条件:
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变质岩在地下深处的高温(150℃-180℃到800℃-900℃)高压下产生,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在特殊情况下,变质作用不一定由地球内部的因素所引起,也可以发生在地表,如陨石的猛烈撞击可以使地表岩石变质;洋脊附近大洋底部的玄武岩因受地下巨大的热流影响,也能在地表发生变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质岩

【目的要求】

掌握动力变质岩类的主要鉴定特征,归纳脆性变形与韧性变形系列的主要区别。

【实验内容】

1.观察与描述下列之一标本和薄片:

——糜棱岩(M423.1,四川康定)

——糜棱岩(M423.2,四川康定)

2.观察与描述下列标本:

——千糜岩(M416.1,四川泸定)

【教学提示】

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幻灯片、录像片放映,岩石薄片多媒体图像系统观察,讲解矿物粒内变形(显微构造、组构)特征。

【复习与思考】

1.动力变质岩在镜下可观察到哪些脆性及韧性变形现象?手标本呢?

2.动力变质岩如何分类?

3.以粒内变形为例,归纳韧性变形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判断应力矿物生长与矿物变形的主要依据。




实验四 动力变质岩类(一)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