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1米有多长教案2 北师大版

来自:评价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

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三把

一、情境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告诉同桌吗?

2、小结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在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后认识“千米”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太大了,学生很难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生活中体验,才能更好地感知我们的数学,运用好我们的数学,特别是像“千米”这种抽象又难理解的长度。备课时,我想通过实践活动完成本课教学活动。我计划让学生在“手拉手”活动中体验1米、10米、100米分别有多长,从而推理1000米有多长;再实际走一走,感受实际长度。 因此,我将本课分成了3大部分。

一、复习导入。

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过的长度的单位的空间观念。接着提问如果要表示从你的老家到晋江的距离需要选用什么单位呢?学生思考着好像选用这些长度单位都不行,于是引入新课。

二、体验感知。

(1)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思考并到操场上手拉手体验,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一步步靠近我们需要的大数。

1、一个同学把手张开大约1米长,那需要几个人才能手拉手站成大约10米长的一排呢?

2、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

3、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长?

4、 沿着100米长的路线走10圈就是1000米,还可以表示成1千米。即1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是1km=1000m。

(2)走一走:学生通过走一走体验到千米真的很长。

1、让学生沿着1米的米尺走一走,需要几步?

2、10米需要走几步?100米呢?1000米呢?

3、下课时间可以去操场上来回走10圈看用了多少时间。

这里学生通过体验,在原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之上充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对生活中米与千米的运用才会灵活。

三、生活中的运用与单位互换。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是学生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但部分学生学完后还不能够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导致生活中运用错误、单位呼唤错误,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千米的度量意义。因此在教室里可以利用张开的手大约长1米这种学生容易直观的现象入手,一步步延伸到千米。

有些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感受、体验,不能嫌麻烦,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做题就不能灵活运用好知识。从这里,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二、测量统一长度
  1、(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屏显数学课本)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同学们,别镇、三角形、和小方块,你们任选一种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测量方法)
  (2)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2、分组汇报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而结果却不一样呢?
  4、小组讨论汇报
  5、再次让选用统一物品测量的学生展示测量结果。
  小组讨论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6、小结: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
  三、测量不同的长度
  (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你喜欢的物品的长度。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
  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为题。
  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常识5个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总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和实际不服,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
  (3)单项练习课本与铅笔盒哪个更长一些,请同学们用小木块测量一下。
  汇报测量结果
  四、练习
  做一做第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
  做一做第2题: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
  做一做第3题:
  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
  五、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六、安排作业:做一做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啥。。。。。。。。。。。。。


二年级数学上册 1米有多长教案2 北师大版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