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句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描写洞庭湖风光的古诗~

湖光秋月两相知,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出自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释义:在洞庭湖的这一边王者楚江水的分离,水的尽头天的尽头都看不到云彩。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出自雍陶《题君山》
释义:湖庭湖水波平浪静,君山凝重的山影倒映在湖底。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出自杜甫《登岳阳楼》
释义: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出自韩愈《登岳阳楼》
释义:洞庭湖九州之间,有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往北注入什么奔放。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巴陵胜状,全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群山,吞吐着长江流水,水势浩浩荡荡,宽阔得无边无际。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出自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释义: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刘禹锡《望洞庭》
释义: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出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释义: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一、洞庭湖[dòng tíng hú] 的由来:
洞庭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长江侧畔造就了一片天水相连、风光无限的湖泊,古人又用自己的智慧,为之创造了一个优美动听而又颇具神奇色彩的名字———洞庭湖。 “洞庭”一词,始见于《楚辞》。屈原在他的诗篇中多次提到“洞庭”。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意思是:驾上龙舟,渐渐向北归去,弯弯绕绕,徐徐来到洞庭。

一、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二、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洞庭诗》雍陶
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
三、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洞庭秋月行》刘禹锡
秋夜,月亮在洞庭湖心生起,万顷微波泛起,好似熔炼黄金。
四、以上诗句均赞美了洞庭湖美丽的景色。

一、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二、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洞庭诗》雍陶
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
三、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洞庭秋月行》刘禹锡
秋夜,月亮在洞庭湖心生起,万顷微波泛起,好似熔炼黄金。
四、以上诗句均赞美了洞庭湖美丽的景色。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作者:孟浩然 (唐代)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五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句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