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其中列举了唐、宋、元、明、清朝的强盛……

来自:志趣爱好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唐,宋,元,明,清。按战斗力怎么排列~

谁说唐的时代强国不多?唐初北方有突厥,唐中晚期在西域有长期和唐进行竞争的阿拉伯帝国,唐的军队战斗力和武器配备都要远好于当时的其他大国;
按战斗力而言,蒙古骑兵配备精良的手弩、反曲弓、弯刀等,蒙古士兵普遍精通射艺,部队速度快,战斗力强,应该排第一;唐朝部队各兵种配合严整,唐骑兵普遍配备横刀,就是唐刀和槊(一种马战用的长矛),唐步弓手配备远中近三种不同射程的手弩,还有连机弩、床子弩等以及复合反曲弓、角弓等强弓,刀斧手配备陌刀(有史书记载“所当者人马具裂”)和塔盾,士兵身穿防护性优良的唐十三铠,战斗力非凡,应该排第二;明朝部队以火器最有特色,是世界上最早大量配备鸟铳(火绳枪)的国家军队,同时还装备了神火飞鸦、虎蹲炮、各型弗朗机等火药武器,就明朝戚继光平倭和袁崇焕抗金的战绩来看,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也是相当了得,排第三;
宋朝军队是天生有缺陷的,因为唐的少数民族的政策遗留了宋缺少良马的局面,但是宋步兵不是一般的强,据史料记载,宋步兵的单人作战负重达到30公斤,是今天特种部队标准负重的2倍!同时据史料记载,宋的对外战争中的胜率在70%以上,是当时蒙古扩张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对手,全世界没有比南宋抵抗蒙古更久的国家了,但是因为缺乏骑兵,所以只能排第四;清朝的所谓八旗铁骑实际上并不如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清朝如果不是正逢农民军攻占北京,中原内部虚弱,打100年也入不了关,而且清朝兵种单一,武器相对前朝还要落后,战斗力也未见得比蒙古和明军强,所以排最后

隋唐凡三百二十七年(581年-907年),经过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国力强大,声威远播,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文化也因此呈现出一派繁荣自由的景象。在这种充满蓬勃生机的整体文化氛围中,唐代人创造出一种真诚、豪迈、富有独创精神的建筑艺术风貌,建筑装饰艺术也具有质朴、多样而不失精美的特点。之后的五代十国(907年-979年),由于事,经济处于萎缩阶段,建筑装饰艺术风格虽大多仍袭唐制,但比较粗糙,远不如唐代的大方浑厚与精致。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柱子装饰也因此产生出富有时代气息又符合自身特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国内现存的石窟、墓葬、佛寺等的柱子装饰实例和敦煌壁画、绘画中所表现的柱子装饰形象,以及古代文献中对柱子装饰的记载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此时的柱子装饰具有以下诸多特点。

1、此时,彩画已成为柱子装饰的主要手段,雕刻柱子的作法还在一些佛寺、宫殿等高级建筑中有所保留,但已不普遍。其他装饰手段,如用金银、织物、铜镜等包裹柱子的方法,虽在极个别的建筑中还在使用,但主要是作为彩画的一种样式而存在,即用彩画模拟金银织物包裹柱子的形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柱子彩画样式。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大量建筑形象上,柱子常饰有这种彩画,柱身中部约当全柱高度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一段绘团花图案,上下以水平线道为界,好似织品围裹的效果(图2)。

2、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虽不能动摇隋唐时期相当完善的木构体系,却为建筑装饰带来了丰富新颖的颜料色彩、装饰纹样和构成方法,比六朝时期更有发展。此时流行的团花、连珠、莲瓣、卷草等图案都是外来纹样与本土纹样结合的产物,并在柱子彩画上均有体现[18]。团花大量使用在中唐时期的柱身上,卷草花卉图案则在唐末和五代时期被广泛用作柱身遍地花纹。连珠纹一般用作水平饰带,将柱子分成几段,或作为仰覆莲的束腰。莲纹继承南北时时期雕刻柱子的做法,柱头用覆莲瓣,柱脚用仰莲瓣与柱头对应,柱中则用束莲。

3、隋及初唐时期,柱子的形象比较质朴,即使是比较重要的建筑,如宫殿、佛寺等,大多亦仅通刷丹、朱、赭等红色系列[19],与大片白墙形成“朱柱素壁”的对比效果;也有在柱头、柱中、柱脚处稍作装饰的(图3)。到中唐以后,柱子彩画逐渐繁丽起来,柱子中段往往绘有织物包裹的形象,以交错布置的团花图案为多,并以水平线道为界。到晚唐五代时期,柱子彩画更是华丽,柱身不再分大约均等的几段,而是将整个柱子分成柱头、柱脚、柱身三个部分[20],与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构图方式已颇为类似,柱身满饰卷草花卉纹样,产生遍地华的彩画样式,个别也有绘天王等人物形象作装饰的[21]。
4、隋唐五代的柱子彩画,大多是以朱赭之色为地或通刷,呈暖色[22],偶也用黑色涂刷柱子[23],但也已出现了青绿冷色柱子彩画的萌芽[24]。

5、柱子彩画已广泛采用晕染手法[25],但叠晕手法还很少用,更没有建立成熟的叠晕制度。
6、彩画中典型的构图法“双破”[26]与“一整二破”在柱子上也被广泛使用[27](图4)。
以上仅是对国内非常之有限的实物与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免失之偏颇,由于唐代建筑艺术对日本的影响非常之大,又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因此对日本奈良、平安、镰仓时代唐样建筑柱子装饰的研究[28],可以弥补以上分析的不足。现对上面的总结作以下几点补充:
1、此时日本建筑的大多柱子也是涂刷单一的色彩,常用朱红色或素木色,偶有黑色[29]。特别重要的建筑,如当时的阿弥陀堂内部的中心四柱,往往装饰华丽[30],色彩除了呈现暖色调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出现青绿冷色调倾向[31](图5)。可见在唐代中国本土也应该已有青绿柱子彩画的出现,这为上述第四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日本建筑的柱子彩饰常用连珠纹复合而成的横向带饰将柱子分成几段,结合中国本土的实例,可以看出隋唐时期柱子上的横向带饰,非常富有特色。早期横向带饰由上下两列连珠纹组成[32];到了后期,不再用连珠纹,仅用上下两道线道围合花草图案形成横向饰带[33];直至宋代,横向带饰则完全简化为线道了。

3、横向带饰将柱子分成几段,两道横向带饰之间的区域,绘圆窠,内坐佛像,这应是源自于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寺中的龛柱。唐代也很可能除了柱头、柱中、柱脚绘莲瓣而将柱分成两半或柱身遍地华的柱子彩绘构图方法外,还有这种通过横向饰带将柱身分成多段,每段绘有圆窠,内坐佛像的构图法。
综上所述,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柱子彩画艺术经历了由隋与唐初的质朴大方到中唐时期的华丽精致再到唐末五代的繁复粗糙的发展过程。隋和唐初为初创时期,柱子彩画承接南北朝时期的风格,唐末五代国力衰弱,开启了宋代小巧雅致的艺术风格。唯中唐柱子彩画艺术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的大方自然、浑厚精致、绚丽华美的总体艺术格调。四、宋元明清时期的柱子装饰

宋代的建筑艺术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宋代的文人阶层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超越了以前任何时代,他们所欣赏的审美趣味使得整个时代的建筑风格趋向细腻秀美,而少了唐时的豁达壮阔。而城市经济的发达又使人们逐渐关注现实生活,艺术中融入了许多世欲化的东西。统治两宋的理学思想更使宋代的艺术风格趋向严谨含蓄合理,但也失去了唐时的创造力。柱子彩画也受到了宋代总体的艺术格调的影响,表现出典雅平易的特点。研究宋代柱子彩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现存原实物;二是《营造法式》。对所能找到的仅有的实物遗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此时的柱子彩画也呈朱红暖色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1、柱子通刷土朱,偶而在柱头上饰植物花纹、云纹等[34]。
2、柱头上绘有各种花纹,以仰覆莲为主,柱身则在红地上满饰植物花纹[35];或柱头与柱身连为一体,在红地上绘各种图案,以植物纹样为主[36]。

3、在通刷土朱的柱子上,于柱头、柱中柱脚三处,绘莲花图案作箍头[37](图6),这种装饰继承唐代的风格,在宋初时有所见,之后则很少出现,为遍地华样式所取代。
《营造法式》对北宋时期不同等级的柱子装饰作了系统的总结,使我们能对宋代的柱子样式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营造法式》中描述了柱子彩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营造法式》柱子彩画,基本分成柱头、柱身、柱脚、柱四个部分进行区分和彩绘,用线道界分。柱彩画只有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三个高级别彩画才有,多作叠晕莲花,这可以使得本柱身与石柱础之间在视觉上有一个顺畅的过渡。

2、柱头之长度与入柱额同高,而柱脚大多与柱头同高,其余为柱身,是柱子的主干,柱身通过叠晕线道与柱头、柱脚相隔。
3、柱头之花纹为细锦、方胜等几何纹,取其静势,以衬托柱身的主体彩画,柱脚彩画只有五彩遍装与解绿装有,纹样与柱头基本相似,碾玉装与柱身连成一体,直接落于柱之上。而丹粉与黄土刷饰的柱脚与柱头相通,一律刷丹。

4、建筑装饰的等级制度鲜明地体现在柱子彩画中[38]。
5、柱身彩画是柱子彩画的主要装饰部位,以五彩遍装为例。柱头作细锦与琐纹,柱脚仅作细锦,柱质为青、红叠晕莲花,这些都是铺垫,规则的几何纹与莲瓣等静态纹样,以衬托柱身华丽而富于动态的装饰图案。柱身为海石榴花等一品花纹,花纹中还间杂以飞凤等鸟类图像,还有用四入、四出等窠内,间以龙凤、化生等图样。其中龙凤、化生等动物、人物纹样才是柱子彩画的中心主题,柱身内的植物花纹,一般也只起到界定与衬托作用。其他几个品级的彩画,亦是如此。
6、柱子彩画中,除了丹粉与黄土刷饰外,基本是以青绿冷色彩画为主[39]。
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宋代柱子彩画的整体印象。

1、彩画是柱子装饰的最主要的手段,雕刻柱子还偶有出现[40]。其他金玉、珠翠、锦绣等几乎不再用于柱子装饰。

2、在唐代开始出现的青绿冷色调柱子彩画的萌芽,到北宋已相当成熟,并迅速发展到高峰,被记录在《营造法式》中,但未有实例支持《营造法式》的记载,之后迅速销声匿迹了。
3、此时柱子彩画的叠晕已有明确的制度,不似唐代,还以晕染为主。

4、大约以十世纪与十一世纪之交为界,前期彩画的施用几乎包括柱子的全部,它继承了唐代的诸多特点,并再向着繁丽华奢的方向发展。后期逐渐发展为只施用在梁架上,柱子全为通刷红色,不作彩绘,使建筑彩画艺术,繁简有所对比,强调了屋身的坚实感,突出檐下阴景部分丰富的光、色、形的变化,是彩画渐趋成熟的表现。

元是宋与明清之连接点,历史不足百年,其柱子彩画多传承于宋代,但保持其蒙古族本身的文化特征。其强盛的国力,支持其建筑装饰的繁在方和略显粗糙。元大都大明殿内的大柱,也是通刷朱红。大明殿两侧的配殿,用“镂花龙延香间白玉”饰柱。广寒殿柱上刻有蟠龙,使“矫蹇于丹楹之上。”[41]山西黄城永乐宫的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的柱子也是通刷朱红。可见元代的柱子施以通刷朱红为主要保护装饰手段,只是在统治阶段的宫殿内,柱子上有奢华的装饰,如金银铜等金属装饰、玉器、木雕刻等材料装饰柱子,但已不是主流。而柱子上已不作青绿冷色。


经过元代到了明清,建筑整体艺术发展到其巅峰状态。而柱子彩画发展到此时,北方官式做法柱身已不作彩画,只通刷土朱,柱头彩画只作为额枋的延续而存在,图案、色彩与额枋统一考虑。于是建筑彩画就限定在檐下上架部分。柱身素平,而显得有力量,才能在在视觉上支撑庞大的屋顶,而实际上,柱子间距加大,柱身增高,截面积变小,若再其上刻绘花纹,就会有繁琐、纤弱无力支撑之感。


以上回顾了我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的发展历程,可知柱子上用颜料进行涂刷和彩绘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到隋唐成为柱子装饰的主流,宋以后更是取得了一统的地位。在整个柱子彩画的发展过程中,朱红色一直是基本色调,除了在早期(春秋时代),用不同颜色涂刷柱子外,只有《营造法式》中记载了大量以青绿为主的冷色调柱子彩画。柱子彩画经历了由早期的质朴到唐宋的华丽,再到明清的简单的过程,宋代是它的顶峰。柱子装饰的另一种主要形式雕刻在秦汉和南北朝时期最为盛行,然后逐渐走下坡路,但由于其强烈的装饰效果,在皇宫、佛等重要建筑中得以保存,一直处于衰而未绝的状态之中。其他,如金玉、锦绣等材料对柱子的装饰仅在特别华丽的建筑中所有出现,从来不是柱子装饰的主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柱子装饰在早期与上架部分连为一体,后来逐渐有所分离,柱子装饰的独立性也逐渐表现出来,到了明清,二者便完全分开了

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唐高祖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并且设东都洛阳,武周时期洛阳神都。还设有太原等陪都。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雄厚,军事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了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6]。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7]。

宋朝
编辑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宋朝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朝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朝代第一,期间出现了宋明理学,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人口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亿1275万。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5]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北京市)。
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随后逐步消灭金朝、西夏、大理等国,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覆亡。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全面占领中国,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后对外扩张,但在侵略日本、东南亚诸国却屡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战争战败。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上轨道。经济也未恢复到宋朝时期的水平,但是仍有发展。
后期因统治腐败,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和民族矛盾过深,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各地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元朝暴政,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军攻占南京,改国号为大明,正式建元称帝,随后明军北伐,占领元大都。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北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在澎湖列岛设置巡检司。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天灾导致国力下降,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满清趁乱入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
明朝疆域囊括内地十八省之范围,初年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诸部落有宗主权,后缩为辽河流域;初年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改为嘉峪关;并曾在今满洲、新疆东部、西藏等地设有羁縻机构。明成祖时期曾短暂收复安南,1424年,明朝领土面积达到约1100万平方公里。
明朝时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人口方面,《明实录》所载明朝人口有7000余万,但许多学者认为实际上逾亿,也有人指出明末人口接近两亿。
明朝是继汉唐宋后又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清朝官修史书《明史》中评价明朝是“治隆唐宋”、“远

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国祚267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覆亡。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剃发易服,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逐步占领中国。然后历经康雍乾三朝,发展到鼎峰。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但是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停滞逐步落后于世界。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开始进行戊戌变法,但是变法失败。1900年夏天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侵略中国。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演讲,其中列举了唐、宋、元、明、清朝的强盛……视频

相关评论:
  • 15037698916怎样理解“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唐乐琛答:这句话出自清代书法家梁巘《评书贴》,意思是:魏晋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而唐朝讲究法度,宋朝追求意趣,而元明时期则追求形态。在魏、晋、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那时的书法尊崇“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大都表现出一种飘逸脱俗、姿致萧朗的风貌。唐代书法总体倾向都是重视法度,...

  • 150376989162021读书会年度书单
    唐乐琛答:《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进化型-青色组织),然后选取列举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具有进化型-青色组织特征的十多家规模不等的营利及非营利组织机构的日常运营决策制定等涉及组织机构各...

  • 15037698916隋、唐、宋、元、明五个朝代灭亡的原因,有什么共同点?
    唐乐琛答:灭亡的原因都是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尖锐,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 15037698916唐,宋,元,明,清各国的开国皇帝是谁?建立时间是多少年?
    唐乐琛答:唐朝,618年,李渊称帝 宋朝,960年,赵匡胤称帝 明朝,1368年,朱元璋称帝 清朝, 1616年,努尔哈赤,自称汗,史载为第一任清朝皇帝。

  • 15037698916列举汉,魏,晋,唐,宋,元,明,清,七个朝代最著名的文学家。
    唐乐琛答: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魏 曹操 《短歌行》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唐 李白 《蜀道难》《行路难》宋 苏轼 《赤壁赋》元 关汉卿 《窦娥冤》明 袁宏道 《广陵集》清 吴敬梓 《儒林外传》

  • 15037698916...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之_ _,汉之_ __,唐之_ ,宋之_ _,元之_ _,明...
    唐乐琛答:代表我国古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之辞,汉之赋,唐之诗 ,宋之词,元之曲,明话本小说

  • 15037698916汉什么、唐什么、宋什么、元什么、明清什么,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唐乐琛答:(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璀璨的明珠。中国古文史常识,一定要牢记的哦。

  • 15037698916隋,唐,宋,元,明,清朝的特点
    唐乐琛答:这个问题太大了吧。就说一说明显特点吧。政治 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总体)异:元朝是一个小例外,元朝宰相、地方权力很大。经济 同:重农抑商 异:隋⇒唐⇒宋抑商程度有所减轻(尤其宋),明清加强。思想 同:儒学为正统 异:隋唐辅以佛道(唐朝各个皇帝可能推崇不同思想,例如...

  • 15037698916元,唐,清,宋,明 的顺序是:
    唐乐琛答:顺序是:唐,宋,元,明,清。意思是: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 有首朝代歌可以帮助记忆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 15037698916...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里有哪些人?_百...
    唐乐琛答:晋:王浚、祖逖、刘裕 南北朝:拓拔宏、花木兰、张衡 隋: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 唐:李白、秦琼、白居易、唐太宗 五代十国:石敬瑭、李存勗、李茂贞 宋:欧阳修——宋朝文坛领袖 包拯——人称包青天 王安石——变法革新派领袖 司马光 元:成吉思汗、忽必烈、木华丽 明:朱元璋 郑和 朱棣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