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影响力为什么如此之大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98唐诗的影响力为什么如此之大~

其实,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诗,如六朝诗、宋诗、元诗、明诗、清诗等,也不乏名家和佳作。但今天社会上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名句,十之八九都来自唐诗。唐诗的影响力为什么如此之大?根据我数十年来对唐诗的研究,感到可以初步归纳出主要的三大点,这就是:口语化、格律化、短小化。
一、在唐之前,中国也有许多著名诗人,如屈原、曹植、阮籍、陆机、陶潜、谢灵运、鲍照等,《离骚》等优秀诗作也堪称经典。但能让人记住、广为流传的名句名篇却不多,能被完整记住的极少。名句也只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未悔”,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不归结于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发展到唐代,却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这就是诗歌的口语化和平民化程度大大提高。“床前明月光”、“红豆生南国”、“春眠不觉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海量诗句,不必解释,放在今天还是听之能懂,张口能诵,就像是现代人写的一样。因为写得朗朗上口,易记易背,也就容易口口相传,流传开去。这是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二、唐诗流传甚广,还因为诗歌的格律化。每个国家和民族的诗歌,都有一个从非格律化走向格律化的过程。西欧是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在唐之前,沈约就提出过“四声八病”之说,但并不成熟。只有到了唐代,诗歌才进入了格律化,出现了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长篇排律等大量格律诗。
三、唐诗广为流传的第三个重要原因,便是短小化,也就是以短小精悍、篇幅不长的诗居多。在唐以前,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魏晋南北朝的诗,大多都有一定篇幅。像曹植较为短小的《七步诗》等反在少数。而到了唐代,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大量涌现,十分流行。这些诗短则20字,长则56字,相当容易背诵,许多都让人过目不忘,一听一诵便能记住。当然,不可否认,唐代也有不少长篇大诗,如杜甫的《北征》、白居易的《长恨歌》、李白的《蜀道难》等,不少名句来自长篇,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等,但毕竟来自短篇的名句更多。我曾统计过,《全唐诗》载诗近5万首,其中绝句万首、七律近万首、五律超万首,它们已占去大半比例,再加上这些诗口语化、格律化,自然不胫而走,得人喜欢,以至脍炙人口,代代相传。
参考资料:《唐诗的影响力为什么如此之大 》

因为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不论是经济也好,文化也好,都是相对比较繁荣的时代.反映在文化上,就是唐诗三百首,是当时文化的精髓.我认为,也为以后宋朝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相当重要的基础.

因为唐诗口语化、格律化、短小化。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

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扩展资料:

唐诗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古诗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唐诗流传最多最广?   法国汉学家蒲吉兰曾感叹地对我说:“中国的唐诗真了不起!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都会背,都知道李白和杜甫。我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有这个现象,法国历史上的诗人也不少,也不像中国,一千多年前的诗歌居然流传至今,这个现象只有中国有,这是中国诗歌的伟大!”是的,不仅如此,就连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在母亲怀中牙牙学语的幼童,都会背“床前明月光”“白日依山尽”“两个黄鹂鸣翠柳”……   其实,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诗,如六朝诗、宋诗、元诗、明诗、清诗等,也不乏名家和佳作。但今天社会上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名句,十之八九都来自唐诗。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朝代中,唯有唐代的诗歌流传的数量最多、影响最为广泛。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根据我数十年来对唐诗的研究,感到可以初步归纳出主要的三大点,这就是:口语化、格律化、短小化。   应该承认,在唐之前,中国也有许多著名诗人,如屈原、曹植、阮籍、陆机、陶潜、谢灵运、鲍照等,《离骚》等优秀诗作也堪称经典。但能让人记住、广为流传的名句名篇却不多,能被完整记住的极少。名句也只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未悔”,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不归结于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发展到唐代,却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这就是诗歌的口语化和平民化程度大大提高。“床前明月光”、“红豆生南国”、“春眠不觉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海量诗句,不必解释,放在今天还是听之能懂,张口能诵,就像是现代人写的一样。因为写得朗朗上口,易记易背,也就容易口口相传,流传开去。这是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唐诗流传甚广,还因为诗歌的格律化。每个国家和民族的诗歌,都有一个从非格律化走向格律化的过程。西欧是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在唐之前,沈约就提出过“四声八病”之说,但并不成熟。只有到了唐代,诗歌才进入了格律化,出现了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长篇排律等大量格律诗。故严羽《沧浪诗话》认为中国诗有四变:“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沈宋”即初唐诗人沈佺期与宋之问,中国格律诗的平仄要求和规矩大致在他们手中定型,一直被视为律诗“正宗”和“正体”,不仅王维、杜甫沿袭,即现代文学名家鲁迅、钱锺书等无不遵从。绝句在古代又有“小律诗”之称,故亦在律诗范围之内。由于这些格律诗与曹植、陶渊明的古诗很不相同,所以常被称为“今体诗”或“近体诗”。格律化和平仄的运用有个好处,就是大大增加了诗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便于记诵和流传,有时还可根据平仄规律,轻松迅速地忆起上句或下句。试看今日流传的唐诗名篇,多为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绝句。此后的宋词、元曲,都是在唐代格律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实际上都是格律化的诗。不少宋词、元曲成为名篇、多出名句,而与唐诗相媲美,颇得力于格律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至少不能排斥这种因素。   唐诗广为流传的第三个重要原因,便是短小化,也就是以短小精悍、篇幅不长的诗居多。在唐以前,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魏晋南北朝的诗,大多都有一定篇幅。像曹植较为短小的《七步诗》等反在少数。而到了唐代,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大量涌现,十分流行。这些诗短则20字,长则56字,相当容易背诵,许多都让人过目不忘,一听一诵便能记住。当然,不可否认,唐代也有不少长篇大诗,如杜甫的《北征》、白居易的《长恨歌》、李白的《蜀道难》等,不少名句来自长篇,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等,但毕竟来自短篇的名句更多。我曾统计过,《全唐诗》载诗近5万首,其中绝句万首、七律近万首、五律超万首,它们已占去大半比例,再加上这些诗口语化、格律化,自然不胫而走,得人喜欢,以至脍炙人口,代代相传。   探讨和总结唐诗流传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当今诗歌的发展。当然,唐诗的背景与今天已大不相同,唐诗走进了格律化的时代,如今则是走出了格律化的时代,至少不以格律诗为主。但唐诗的成功与辉煌,仍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加以借鉴,使今天的诗人获得更多有益启示。

唐诗将中国的文化推向了世界,在宋朝时则继续发扬光大,在当时的亚洲,受中国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以吟诗为荣,到了宋朝苏东坡的时代,亚洲曾被称为苏东坡的亚洲,由此可见一斑


唐诗的影响力为什么如此之大视频

相关评论:
  • 19153193524唐诗对当时时代的影响,从生活精神所能体现以及后世人们对其的看法
    池滕裴答:唐诗是反映当时伟大时代的镜子 :表现了唐代人士渴望展示才华和人生价值 ,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 ;多层次多侧面地描写大自然的优美壮丽 ,折射出时代的繁荣和鼎盛 ;在爱情诗领域里 ,也同样挥洒得感天动地 ,美艳雄奇 ,酣畅淋漓而不失温柔缠绵之致 ;即使是表现离情别绪、家国之痛这类感伤题材 ,唐人也...

  • 19153193524深入了解和欣赏唐诗,河岳英灵集首屈一指
    池滕裴答:唐诗的影响力超越了时代,宋代的宋词、元明清时期的文人诗歌,无不受到唐诗的影响。流传至今的唐诗选集中,《唐诗三百首》与《河岳英灵集》尤为著名。《河岳英灵集》是盛唐时期杰出诗人的代表作品集,由殷璠编选,收录了24位著名诗人共230首诗作,全面展示了盛唐气象与风采。在《河岳英灵集》中,诗人如...

  • 19153193524唐朝2200位诗人写了五万首诗,他一个人写了五万首,一人盖全唐!_百度...
    池滕裴答:《全唐诗》一书成于清康熙年间,由康熙帝亲自下旨督办整理的一部唐至五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作者两千二百余人,是迄今为止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古典诗歌典籍,那盛唐烟雨下的一幅幅诗画,玄妙精微的一帧帧细腻笔触,吸引着后世读者不断去吟诵和探索。那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的光影中,...

  • 19153193524词究竟是如何在宋代从“小流“变为”主流"?
    池滕裴答:绝对不能跳过的一个重大的代表文学就是唐诗。在唐代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著名的大诗人,像李白,杜甫,这些都是能够被后世称为诗仙,诗圣的人。在唐朝覆灭之后,诗这一种文学形式却流传了下来,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后代,在宋朝一开始的时候,还是以唐诗为主要的文学创作形式的,这足以可见唐诗的影响力之深远...

  • 19153193524为何唐诗宋词并称?
    池滕裴答:现代意义 唐诗与宋词的现代价值不可忽视,它们不仅在艺术上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更对现代读者的人格境界提升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总的来说,唐诗与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二者在艺术表现、思想深度及文化影响力上各具特色,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影响最大的两大审美范型。

  • 19153193524唐诗对日本的影响
    池滕裴答:经常会引用唐诗中的诗句来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同时,在日本的一些哲学思想中,也可以看到唐诗的影响。总之,唐诗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文学、教育、社会风俗到宗教哲学思想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这种影响不仅体现了唐朝时期的中华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也展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意义。

  • 19153193524《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
    池滕裴答:当然这首诗不只是一首写景诗,它和其他的唐诗一样寄托了诗人的心情,但是他却没有单一的直接描写游子的离情,而是还通过了江水无穷尽,而月亮却一日复一日的出来这种自然现象描写了游戏思念家人的心情。所以张若虚还描述了很深奥的自然现象显示出的哲理。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为什么这首诗的影响力这么大的...

  • 19153193524唐诗宋词明曲中,哪个影响力更大一些?
    池滕裴答: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

  • 19153193524▲一些唐诗明白如话,为什么总能让人觉得意蕴无穷
    池滕裴答:同样,就个体自身的阅读发展情况来看,随着个人阅历、知识的增长,哪怕是同一句诗,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悟。再次,从文学的专业角度来看,诗人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会造成诗词的多义性。拿晚唐颇有影响力的诗人李商隐来说,他的诗歌就常有多义性的特点,其诗意飘渺难寻,却给读者提供了多种解读空间。

  • 19153193524唐诗简介
    池滕裴答:唐代,公元618-907年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尽管距今已逾千年,但许多唐诗仍广为流传,其影响力经久不衰。唐代诗人数量众多,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和王维等世界级大师,他们的作品在《全唐诗》中就有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仅知名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人。这些...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