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素质和修养,佛教网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出家人要具备什么条件?~

.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7. 年龄不小过7岁,不大于60岁。
8. 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10.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
出家条件:
1、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赌博等。
2、年龄在17--60岁之间,而且父母同意。
3、无法律纠纷,无负债,无婚姻关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当然越高越好,但文化高不一定是好事,如果过于注重文字往往对修行不利,成为所知障。
5、欲出家者可以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有认识人和介绍人最好。
6、到寺院后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间一切娱乐设施,进入考验阶段,
7、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识。
8、僧人的待遇:凡出家为僧者,寺院负责安置其日常起居、生活、饮食、医疗等所需,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并且根据寺院的收入情况,每个僧人每月有50--3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用于外出乘车、购买自己学习所用经书等。有的寺院会更少。

我们先来看看《普曜经》卷四的说法,由于出家者是专业的修道者和传道者,因此世尊以四愿来说明他们应具备的素质:
(一)愿济众生困厄。
(二)愿除众生惑障。
(三)愿断众生邪见。
(四)愿度众生苦轮。
这四大愿,要求出家人的发心是以众生为中心,除利他的奉献精神处,还应该有四种博大的宗教情怀:
一,哪里有苦难,哪里就需要你的出现,因为出家人是慈悲和平的佛教的代表,是佛教教团的核心,是佛陀教法行化人间的使者。这种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就会有宗教慈善家的心理素质。
二,哪里有困厄当然需要关注,但众生心理的荒漠和困惑也必须敏锐的观察到,并运用佛法的原理给予善法的滋润,使之具有坚毅的信念以克服种种人生困惑。
三,不是一阐提也能成佛吗?因而不要舍弃任何一个走入邪途的人,佛陀曾经让无数邪见者见到光明,并最终成就自利利他的崇高人格。
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又在耳边响起,出家的发心,是要每一个众生都得到圆满的解脱,而出家者要做渡口的船、津道的桥梁。魔鬼是最恨出家人的,因为他失去了许多的魔子魔孙。因此,出家人会遭受到无端的诽谤和打击等,种种刁难魔境,只是常理中的事。然而你的发心,佛陀是知道的,佛陀是每个时代的出家人(佛教的传教布道者)的坚强力量。
总之,出家人是佛陀的使者,有出家人的存在,就有正法的存在;出家人是佛教教团的核心,一个凝聚的团体力量,才能使佛教的慈善、文化、教育事业有序地开展。

这个不需要去细究的,出家人是秉承佛陀意志的修行者,独身、素食、以寺为家、不蓄有财产钱物、终身奉献给佛教事业,普度众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所谓的“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而是选择了一条“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求众生得离苦”、“舍一人之家而为千万人之家、舍一人之乐而为千万人之乐”的伟大行为,值得向他们表示赞叹和敬仰的,这也是他们宝贵的品德和修养。


出家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素质和修养,佛教网视频

相关评论:
  • 13491643063学做忍辱负重的出家人
    韦群哪所以,准备落发的人,一定要发大誓愿,要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性格,将过去的一切放下,多拜佛、忏悔、念佛、感恩,养成柔和善顺、忍辱负重的出家品德。所谓‘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要用智慧剑将荣耀心斩断,用悲愿火将得失心焚毁,不要让烦恼、习气残留在我们的身心,戕害我们的法身...

  • 13491643063净尼是什么意思?
    韦群哪净尼这个称谓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教中,尼姑是女性出家修行的称呼,而和尚则是男性出家修行的称呼。出家修行是佛教的一项重要修行方式,也是精神净化的一种方式。净尼作为一个佛教用语,强调了出家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净尼不仅仅是一个佛教用语,它也具有较高的精神意义。净尼所代表的...

  • 13491643063出家人为什么不打诳语?
    韦群哪小时候父母跟我们说,说谎话就不是好孩子。长大了,我们就认为那些说谎话的人道德低,人品差。但无论年龄怎样改变,爱说谎总是一个贬义词,他总是象征着不好的那一类人。但是我们都知道佛祖神圣而伟大,看会像是说谎的人吗?出家人可都是信佛的,佛戒中有不妄语戒。作为出家人,必须得遵守佛戒。出家...

  • 13491643063佛学的好处
    韦群哪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佛教!如果只是为了求这个求那个,那么我们又何苦要出家呢,何苦要修行呢?真正的佛教不是叫大家有所求,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佛陀是教导我们断除烦恼,包括断除有所求的心。 或许有些人会这样说:“我为什么要学佛呢?我为什么要修行呢?你们佛教说人生是...

  • 13491643063不出家怎样做到出家人一样的修养?
    韦群哪出价与不出家之间只是环境的不同而已,清净的环境更利于修行,比丘的戒体也会帮助出家人容易修证佛法。但若能能相信和证得万法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道理,那么这些环境上的区别就不存在了,都是一样的。在家居士若是能在不清净的环境中,达到看起来和出家人一样的修行程度,那么实际上,这个人的...

  • 13491643063戒律与道风建设
    韦群哪不必说受戒,即使接受传统的道德教育,如果我们能对这种教育产生认同,同样也会形成相应的自制力,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转化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 (3)依戒如法生活 但受戒只是开始,此后还须通过不断持戒加以巩固。通过对戒律的学习和受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出家人应该如何吃饭,如何穿衣,如何行住坐卧,从而...

  • 13491643063戒定慧一般指什么?
    韦群哪戒定慧一般指三无漏学。三无漏学是佛教用语,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修慧——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

  • 13491643063三无漏学的持戒
    韦群哪喝酒能使人丧失理智,醉酒后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远离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 13491643063为人处世的必修哲学
    韦群哪对待下属要宽容:作为上司,应该具有容人之量,既然把任务交代给了下属,就要充分想念下属,让其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 简朴是低调做人的根本:在生活上简朴些、低调些,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炼,而且也能赢得上下的交口称誉。 三、在行为上要低调 深藏不露,是智谋:过分的张扬自己,就会经受更多的...

  • 13491643063明海大和尚:遇到是非为什么永远错在自己
    韦群哪明海大和尚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己出发,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外境上。当我们把责任推到外境上的时候,把这个自我就保护下来了,自我就不需要改变...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