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实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演变 急急急!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是如何演变的~

毛泽东的“两半论”成为全党观察近代中国社会总理论的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人所以重视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由于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理论上的需要。基于此,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一向重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研究,把它作为确定中国革命战略和策略的主要依据。他对此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从而形成了其系统的“两半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全党同志及马列主义理论家与史学家观察和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理论出发点。

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抗日战争爆发前这十多年间,毛泽东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论述,主要侧重于中国的半殖民地问题,并由此出发分析和强调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战争的一些特点。1923年7月,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政治问题……是简单的一个国民革命问题”;“半殖民地的中国政治,是军阀外力互相勾结钳制全体国民的二重压迫政治”,广大国民只有“建立严密的联合战线,这个革命才可以成功”。1926年初,他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时说:“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是极端的反革命派.”1928年10月,又指出:中国红色根据地能存在于“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1935年12月,他在分析抗战前夕的中国政治形势时说:“大家知道,差不多一百年以来,中国是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保存了一种半独立的地位”;“现在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的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由上可知,毛泽东这期间虽然也谈了半封建社会落后的农业经济状况,但他更强调: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性。

从目前见到的材料可以断定,毛泽东从抗战前夕的1936年开始,已完全认识了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这一特殊国情;他在此后的四五年间,经常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理论概括来分析中国社会,并依据这种分析来制定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与策略。1936年12月,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及“如何研究战争”时指出:“我们的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他在同文中至少5次提到这个“半殖民地的大国”政治与经济的一些特点。显然,毛泽东最迟在该年已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理论概括,来说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了。这是他长期研究中国国情得出的结论。李文称毛“关于中国社会的思想”由于受到过何干之研究的“直接影响”,到1938年初才形成,这纯属是主观臆测的无稽之谈。

毛泽东在以后的几年之中,尽管有时还偏重于对中国半殖民地国情的分析,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提法,却更多地时常出现在其讲话和著作中。1938年3月,毛泽东在对抗日军政大学第3期部分学员讲话时强调说:“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最本质的规律。我们要用这个规律去观察一切事务。”该年5月,他在名著《论持久战》中又一再强调:“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同年11月,他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进入1939年后,毛泽东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需要,对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总结性的阐述。他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种人民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比起现在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来是不同的,它跟将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相同”;“我们在目前的阶段上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论及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与动力等问题时说:“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半封建经济占优势而又土地广大的国家。这就不但规定了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基本的革命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并且规定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全面、系统和集中地论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与民主革命的诸问题,其中第一章第三节专门论述“现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指出:“自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强调:“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他在论及中国社会性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时说:“只有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940年初,毛泽东在其《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中国革命的前途与转变时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个第一步的准备阶段,还是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改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

总之,毛泽东向来注重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考察,并对它进行过长期的研究.他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在近二十年中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问题,作过一系列精辟、深刻而独到的阐述,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理论概括不断完善和日益深入人心。在他看来,了解和明白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一件事关革命大局的头等大事,千万不可忽视而掉以轻心——因为“中国社会的性质,亦即中国的特殊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最基本的根据”。毛泽东所确认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理论概括,如果单从概念上去咬文嚼字地理解,或许会觉得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原本说明不同情况的概念拼在一起有些欠妥帖;但是,如果我们将之视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一种理论创新,则会发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理论概括,毕竟是经受过中国民主革命斗争检验的、因而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且至今仍充满着辩证法活力的正确论断。它并未褪色和过时。*

毛泽东的“两半论”成为全党观察近代中国社会总理论的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人所以重视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由于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理论上的需要。基于此,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一向重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研究,把它作为确定中国革命战略和策略的主要依据。他对此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从而形成了其系统的“两半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全党同志及马列主义理论家与史学家观察和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理论出发点。

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抗日战争爆发前这十多年间,毛泽东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论述,主要侧重于中国的半殖民地问题,并由此出发分析和强调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战争的一些特点。1923年7月,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政治问题……是简单的一个国民革命问题”;“半殖民地的中国政治,是军阀外力互相勾结钳制全体国民的二重压迫政治”,广大国民只有“建立严密的联合战线,这个革命才可以成功”。1926年初,他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时说:“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是极端的反革命派.”1928年10月,又指出:中国红色根据地能存在于“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1935年12月,他在分析抗战前夕的中国政治形势时说:“大家知道,差不多一百年以来,中国是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保存了一种半独立的地位”;“现在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的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由上可知,毛泽东这期间虽然也谈了半封建社会落后的农业经济状况,但他更强调: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性。

从目前见到的材料可以断定,毛泽东从抗战前夕的1936年开始,已完全认识了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这一特殊国情;他在此后的四五年间,经常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理论概括来分析中国社会,并依据这种分析来制定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与策略。1936年12月,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及“如何研究战争”时指出:“我们的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他在同文中至少5次提到这个“半殖民地的大国”政治与经济的一些特点。显然,毛泽东最迟在该年已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理论概括,来说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了。这是他长期研究中国国情得出的结论。李文称毛“关于中国社会的思想”由于受到过何干之研究的“直接影响”,到1938年初才形成,这纯属是主观臆测的无稽之谈。

毛泽东在以后的几年之中,尽管有时还偏重于对中国半殖民地国情的分析,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提法,却更多地时常出现在其讲话和著作中。1938年3月,毛泽东在对抗日军政大学第3期部分学员讲话时强调说:“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最本质的规律。我们要用这个规律去观察一切事务。”该年5月,他在名著《论持久战》中又一再强调:“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同年11月,他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进入1939年后,毛泽东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需要,对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总结性的阐述。他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种人民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比起现在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来是不同的,它跟将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相同”;“我们在目前的阶段上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论及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与动力等问题时说:“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半封建经济占优势而又土地广大的国家。这就不但规定了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基本的革命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并且规定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全面、系统和集中地论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与民主革命的诸问题,其中第一章第三节专门论述“现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指出:“自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强调:“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他在论及中国社会性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时说:“只有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940年初,毛泽东在其《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中国革命的前途与转变时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个第一步的准备阶段,还是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改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

总之,毛泽东向来注重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考察,并对它进行过长期的研究.他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在近二十年中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问题,作过一系列精辟、深刻而独到的阐述,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理论概括不断完善和日益深入人心。在他看来,了解和明白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一件事关革命大局的头等大事,千万不可忽视而掉以轻心——因为“中国社会的性质,亦即中国的特殊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最基本的根据”。毛泽东所确认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理论概括,如果单从概念上去咬文嚼字地理解,或许会觉得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原本说明不同情况的概念拼在一起有些欠妥帖;但是,如果我们将之视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一种理论创新,则会发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理论概括,毕竟是经受过中国民主革命斗争检验的、因而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且至今仍充满着辩证法活力的正确论断。它并未褪色和过时。*

  一、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和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矛盾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在实质上丧失了从前完整的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但在表面上,它仍然保持着独立国的形式。
  第二、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四、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 ,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这就是中国革命的深刻的社会根源。
  (二)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发生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且发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呢?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基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
  4、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那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民主,这两大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的统一。
  5、近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八十余年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戊戍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但是,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历史表明,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们担负不了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任务,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政党来领导,需要新的思想指导,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也就成为必然。
  (三)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1、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及后来多次斗争的失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军阀对内独裁专制,卖国对外投降造成的严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预示着新的革命的发生和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和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而唤起的中国人民及其先进分子的新觉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又使得中国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成为可能。
  2、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实现
  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实现是通过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而完成的。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使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发生了在本质上有别于过去八十余年的一切革命运动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批受十月革命影响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成为运动的指导力量,五四运动因而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进入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1948年4月1日,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的政策,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或主要的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民族压迫是最大的压迫,是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因而它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的社会基础,是用封建剥削制度剥制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说,它是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产阶级,直接为帝国主义豢养,并与封建统治阶级相结合,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成为买办的、垄断的资本主义,并构成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官僚资产阶级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之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呢?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资产阶级应当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中国资产阶级也确曾为此努力过、奋斗过。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有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道路,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二、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这也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自身优点决定的。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集中,容易团结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与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三大特点,这些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第三、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是坚持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的领导权这条马克思主义原则的要求。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实质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能了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能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最前头,把革命一步、一步引向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指的是革命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的革命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社会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 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从这方面来说,他们是革命力量之一,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对建的勇气。中国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顺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革命阶级和阶层。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但是,它又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领导权不再由资产阶级来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是两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义革命也不相同:革命对象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而是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革命措施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保护私有财产,革命的结果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第一,无产阶级领导着这场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处在社会主义向上高涨,资本主义向下低落的国际环境中,已不允许中国革命胜利后再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的比重增长;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权,国营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建立)比资本主义因素有更迅速的发展。
  整个中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如文章中上篇和下篇的关系,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与旧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共和国不同,那种旧民主主义共和国不适合中国国情,帝国主义也不允许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也不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过渡形式,将来必须要过渡到社会主义共和国,但目前这是不可移易的必要形式。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你看一下鸦片战争的影响,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几个方面对比了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所用的都是史实。

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受严重破坏,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百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以史实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演变 急急急!视频

相关评论:
  • 15517422094结合历史史实论述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到底给中国带来的什么?
    封梵齿1840年英国的大炮把中国带入近代。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个)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

  • 15517422094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封梵齿半封建是指封建主义(封建的制度、生产方式、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制度在中国逐步传播、发展的过程。这是个历史的进步。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近代中国进步的主要力量。但封建主义在中国根深蒂固,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仍起着阻碍近代社会进步的...

  • 15517422094结合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的史实,论述近代中国主要政治力量是如何接续...
    封梵齿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中国。封建市里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战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

  • 15517422094用史实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封梵齿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

  • 15517422094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以史实和理论诠释马克思主义: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封梵齿2.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地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变为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既给中国带来了屈辱的历史,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 15517422094结合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文化渗透的史实,谈谈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
    封梵齿结合历史史实论述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到底给中国带来:1、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

  • 15517422094中国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
    封梵齿1901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政治: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经济:洋务运动。思想:新文化运动(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作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翻了君主专制。民主...

  • 155174220941900年到1945年的中国社会背景与历史事件
    封梵齿1、1900年—1911年: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开始了侵华战争,战争持续了近一年时间,1901年9月7日,最终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便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

  • 1551742209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是从什么角度,请用史实说明
    封梵齿的 和原料供给地。3.中国的社会 和 开始发生变化。战前,基本上只有两大对立阶级,即 和 。战后,出现了一批 和 商人;在 中出现了第一批 。的 ,除原有的封建 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又出现了外国 相中华民族的矛盾。从此,中国的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

  • 15517422094用史实说明,鸦片战争史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封梵齿1、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2、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