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的角度,浅谈蜀,魏,吴三国初创团队的能力,特点及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100?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简述魏,蜀,吴三国时期各国战略的特点~

蜀汉“龙飞”-- 三步走战略规划的完美与悲剧的制造者;曹魏“虎步”-- 一统代汉的政治“大略”折戟沉沙于何处;孙吴“鼠偷”--“政治鼠窃”与地方自保永久防御战略
首先他们都重视建立和稳定、巩固自己的根据地大本营。曹操把自己的大本营建在河北的邺城,该城是魏郡太守的治所首府,因而曹操以汉帝名义自封为魏公,后又开国称魏王,其子曹丕灭汉后也称魏帝。刘备则选中了汉中,汉中是西汉王朝的发祥地,他的政治旗帜就是匡扶汉室,又有汉皇叔的身份,所以先在汉中称王,后来跑到成都称帝,仍国号蜀汉。孙权则继承父兄,守定江东三吴之地,虽定首府于石头城,但仍称吴王,开国亦号吴称吴帝,因为吴政权的腹地在三吴。这也是三国分立的各自基础。他们正是据守这个根据地才有了后来的发展。曹操据邺城统一了整个中原与东北西北,再以此为基础向东南、西南发展;刘备据汉中进军益州开拓了西南云贵,再据此不断北伐;孙权则据南京经略江东,开发南方、东南,遂成三国鼎立之势。但这都是宏观大略,在操作实施层面又有所不同。

魏国
东汉末年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和军阀连年的的混战,严重破坏的了北方广大地区的社会经济,再加上不断的自然灾害的危害,人民生活困苦已极,千千万万的农民流亡,社会一片凄惨景象。曹操集团为了恢复社会经济,积蓄统一全国的力量,在经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主要有:1.推行屯田制度。这种制度分民屯和军屯两种。当时社会流民众多,土地荒芜,加之曹操又从黄巾军手中掠夺的许多农具,劳力、畜力、土地一应具全。因而,屯田制度一推行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年即向全国推广。曹魏政权在中央设大司农、在州郡设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在县设典农都尉,专门负责屯田事宜。2.安定流民稳定自耕农。这使大批流民回归故里,定居下来,重新恢复了农业生产。曹魏政权为了提高农业的产量,还大修水利,扶植养畜,种树,蚕桑以及发展手工业等。3.建立士家制,即发士家制的形成固定相当数量的兵源,把士卒之家列入特别户籍,世代为兵。而且严苛地规定,士卒死后,其妻子改嫁、但客观上却起了一定的稳定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作用。
曹魏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使它的经济逐步得到发展,府库充实,经济和战争实力大为增强。魏国虽然当时总人口只有443万多人,但经常可以保持20多万常备大军。民兵比例高达20:1。这在经济很不发达的古代,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是很难维持的。

蜀国
蜀国地处巴蜀汉中,地域偏辟狭小,社会的发展远较中原地区缓慢,因而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就远远不如委、吴两方。刘备集团入蜀之后,便按照诸葛亮的建议,采取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稳定其统治区的社会秩序,安抚人心,发展经济的各种措施。
诸葛亮本人因饱受迁徙游离之苦,既体察了一些民间的疾苦生活,也看到农民起义的愤怒力量。因而他出于开明地主阶级的本能,注意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为此蜀国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1.发展农业生产。诸葛亮为保护都安大堰(即四川都江堰),专门派驻1200人维护这一伟大工程,有效地挥了它的灌溉效益。当时成都平原地区有的地区亩产稻谷可达斛。据一些史书描述,当时蜀地沟渠纵横,遍地稻黍金黄,一派“天府之国”的景象。2.发展制盐业和手工业。当时的成都“家有盐泉之井”。蜀地的织锦远销全国各地。《中国志·王连传》记述:“较铁之利,利人甚多,有裨国用”,这无疑对蜀魏战争起了重要作用。3.移民蜀地,开发南中(今云南、贵州和缅甸的一部分)。蜀汉打破了南中地区长期封闭的状态,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建成了蜀国安定的后方之后,诸葛亮又将青关羌1万多户迁至蜀地,从事农牧业生产,并将其中青壮组成军队,成了勇敢善战的锋锐之师。
蜀国的上述措施,大大加强了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尽管蜀国人口最高时才达到94万,不足曹魏集团的四分之一,但却能维持一支10多万人的常备军,民军比例高到位9:1还多,而且诸葛亮六次北征伐魏,足见其有多么可观的经济与战争实力。

吴国
吴国由于地处江南江东,自汉未以来,相比之下所受战乱较少,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也较轻。孙权集团建国之后,为了雄据江东,争霸全国,也采取了一些富国强兵的措施,主要的有:1.采取屯田制度。孙权集团也和魏国一样,以军屯和民屯两种方式屯田积谷,发展农业生产,它设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专管民屯生产,在毗陵一地(今江苏武进一带),从事民屯的人数曾高达数万口。2.发展冶炼、织锦、制盐和各种手工业。当时的冶铁治铜业,以今湖北武昌最为发达,吴国曾在一年的时间里于武昌锻造宝剑1000口、刀一万口。吴国的织锦和盐业也为其积累和大量的财富。3.开发南方和东南方的广大地区。当时这些地方居住着众多的越人和蛮夷人,东吴屡次派兵征伐这些地区,强迫他们迁移,与汉人杂居。东吴每征服一个部落,便使“强者为兵,赢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这对发展农业经济,增强军事力量都大有裨益。
吴国上述措施,使本来就比较富裕的江南、江东地区更加。当时吴国人口只有230多万,仅及魏国的一半,但也拥有甲兵20万之众,具有相当强大的经济和战争实力。这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一直不敢与孙权集团作最后的决战。

以上全部手打!参考资料:《中国战争史》

刘备早年只是个小军阀,没有根据地,没有大靠山,在乱世漂了20多年都还是个配角。之所以混得惨,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缺少世家大族的支持。什么是世家大族?就是垄断知识、把持国家朝政的隐形贵族。
不管是汉朝的察举制,还是陈群后来为曹魏设计的九品中正制,都是国家的选官制度,它们无一例外都站在世家大族的立场上。这种制度不像科举那样从民间选才,而只从世族挑选子弟,在我们看来很不公平,但在当时的时代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贫民没有钱、没有机会、没有精力读书,无法掌握知识。在那个信息流通极度昂贵的年代,控制知识就代表有力量,世族就是一群垄断知识的隐形贵族。朝廷统治需要知识,不得不依靠世族,世族也用自己的知识为朝廷服务,他们二者成了一种共生体。那么刘备一开始为什么得不到世族支持呢?
因为刘备是个泥腿子。他有一定背景——汉景帝自中山靖王胜之后,他爷爷也曾经当过县令,但毕竟他家是皇室的偏支,而刘胜家孩子又一窝一窝的,刘氏血脉早就稀释得跟兑了水一样。当时天下大乱,血统比刘备纯正的皇室正脉一堆一堆的,没人在乎刘备那点拐弯抹角的关系。所以真实历史上,刘备从来没把汉室宗亲挂在嘴上,这跟演义有很大不同。
与刘备出身地位不同,曹操出身好,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朝廷大员,本身就是世族,所以曹操小时候才能跟袁绍这种“四世三公”的顶级世族成为发小儿。等到曹操起兵,一呼百应,不少世族都聚拢在他周围,比如颍川世族的带头大哥荀_。
至于孙吴,孙坚虽然也不是世家大族,但他少年得志,靠军功混入上流社会。再加上他有个好儿子孙策,孙伯符人中之龙,吸引了淮南世族头马周瑜,俩人成了铁哥们,淮南世族自然为孙家站台;等到孙权接班,更是直接跟“吴四姓”顾、陆、朱、张联姻,跟土著世族分享国家大权,获得了世族的忠诚。
曹操与孙策的好机会,都是刘备所没有的。不过刘备却有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虽然《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是个卖席卖鞋的,我们自然以为他只是个赶集市的小摊位主,这可能是种误解了。
刘备的床垫和草鞋生意很可能是垄断性的,垄断带来绝对的利润,要不然刘备也不会“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都是花钱的爱好,要是个小摊主,绝对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另外,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这也代表刘备有一个打手集团,有助他垄断床垫和草鞋之外的生意。最重要的一点,刘备个人具有超强的个人魅力,否则中山马上也不会“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而且刘备一到徐州,超级大富豪糜竺就举家投奔刘备,这说明了刘备过人的能力。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拉来了不少商业赞助,还是没有世族支持,最后也不会成功。刘备为了拉拢世族,开始有步骤地获取世族的好感。
为了获得世族好感,刘备开始花钱跑腿刷存在感,帮公孙瓒打袁绍、又帮孔融打黄巾;陶谦求救,义不容辞地帮着他打曹操;情况不太妙,就去曹老板那撑场子打吕布;一看曹老板起了杀心,果断投帖拜袁绍;曹操势太大了,又去荆州帮刘表。
刘备这些行为,虽然主要为了自保,但也带有些仁义的属性,最重要的他想要邀买各地世族认可:我刘某人带着兄弟们为你们读书人扛刀子,你们好歹得有点感恩之心吧。在折腾了大半生后,刘备总算笼络了一批世族——荆州土著世族,以及寄居荆州的南下世族。其中的代表无疑就是娶了名士黄承彦之女、姐姐们又嫁给世族蒯氏、庞氏的诸葛亮。(从这里可以看到,诸葛家作为寄居世族,和荆州部分世族达成了战略结盟。)
正是因为有了这批世族支持,刘备有了根据地荆州,然后才有了三分天下的机会。

蜀汉政权虽有“天府之国”的蜀中地区的富庶,有刘备的英明,有诸葛亮的智慧,有关、张、赵、马、黄等的勇武,可是,在他们身后,他们亲手所缔造的政权 还是很快灭亡了,诸葛亮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兴复汉室”的宏伟目标,只成了一种精神的寄托。虽然失败的原因很多,但这一目标最终未能实现,其根本原因是目标 与实力不相匹配。

东汉末年,经过外戚专权、宦官乱政和黄巾起义的打击后,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事实上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虽说“春 秋无义战”,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为争城夺池,所发动的连绵不断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极其巨大的灾难与痛苦,但是,曹操经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成为当时最大 的一支军事力量,再加上此人胸怀文韬武略,智慧出众,事实上由他所领导的曹魏集团来统一天下,结束分裂局面,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诸葛亮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统一中原,兴复汉室”,选择了没落贵族刘备,并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跨有荆、益”,可是,相对于曹操统一了黄河以北的大半个中 国,刘备集团只是偏安一隅的小军阀而已。二者实力相差悬殊。北有曹魏,东有孙吴,南方夷越又经常发动叛乱,蜀汉三面受敌,成了“众矢之的”。魏、蜀、吴三 国之中,蜀汉最为弱小,后又失去荆州,“遗恨失吞吴”,刘备东征大军为陆逊所破,荆襄未复而巴蜀强兵良将尽失。诸葛亮主持国政后,休兵息民不到两年,即南 渡汾水,两年后,开始北伐。

让我们用一组数字来比较一下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实力:

曹魏统辖地区有九州,包括冀、兖、青、并、徐、豫、雍、凉及司隶区,总户数约六十六万户,人口四百四十三万左右。

吴国统辖扬、荆、文三州,总户数五十二万户,人口两百三十万左右。

蜀汉只统有益州,总户数三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左右。

以每户抽一壮丁计算,蜀汉总军力不过三十八万,还要防卫东战线、京城、南中以及全国各区的安全,能动用在北伐上的军力可想而知。而魏明帝派出迎战的先发部队,就多达二十万,后备军团更高达三十余万。

益州虽为“天府之国”,但想以一州之力而“统一中原,光复汉室”,诸葛亮可真敢“知其不可而为之”啊!

蜀汉本身弱小,就应休养生息,诸葛亮却六次北伐,征讨曹魏,这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与其说是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不息,不如说违背民心、自不量 力。诸葛亮不衡量实力而兴师动众,去实现一个“光复汉室”目标的举动,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大败笔。真不知道素来“胜者王侯败者贼”的中国历史,是如何将 他定位于“智圣者”之列的。嘿!历史可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丫环,可以美化,也可以丑化。

历史自有人评说,但如果处于职场中的人们,也犯了目标与实力相脱节的错误,那就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抹上一层阴影了。

中国有句老掉牙的话,叫“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儿”,话虽老,但道理深刻,适用于任何行业。要想赚钱(姑且落入俗套吧),仅有美好的愿望和有利的客观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实力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最根本因素。

一个智力平平的人,一门心思要去做一个牛顿、爱因斯坦式的大科学家,那么在他为此而苦苦奋斗的历程中,只能是碰到一系列挫折和沮丧。同时,一个智力正 常、身体强健的人,不思学习进取、求智谋生,而只想寄人篱下,依靠施舍、救济度日,也会失去人生的意义。一个人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盲目地确定职业目 标,不管是目标超过实力能及的范围,还是自甘平庸,都不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有价值的积极作用。相反,只能产生不利影响。

所谓量力而行,确立一个与实力相匹配的目标,就是要先对自己的实力进行认真的盘点和评估,做出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当的目标,勇敢前行,才能有所收获。

实际上,从广义上讲,实力包括人生追求、价值取向、生理特征、个性特点、学习背景、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要找到个人适合的目标(包括职业定 位及职业发展方向),就需要对个人的职业能力倾向做出评估,对职业兴趣爱好做出测定,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特点,找出擅长的技能。

(1)评估个人能力。

人的能力往往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认识和评估。而能力又是可以在不断的活动中培养和表现出来的,而且从小就已经开始了。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人,莫扎特6岁演奏钢琴曲,都是能力早露的典型例子。所以,能力的早期培养和发现非常重要。

每个人都有其与生俱来的能力,即天赋,又有后来学习和锻炼培养的能力,总之包括智力、创造力、判断力、心理承受力,等等。要根据个人或他人的感性和理性 认识,也可以通过实践(包括能力测验),来形成对个人能力的评估。同时,自己既要多方面评估自己的各种能力,发现相对优势;又要与大众比,评定竞争的强 弱。

只有准确把握自己的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当的目标。同时,能力的作用不是独立的,它会影响到人从事活动的动力,给人自信,并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

(2)测定兴趣爱好。

兴趣产生爱好,爱好激发热情,热情化为动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兴趣爱好与人生的目标定位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活会因此变得积极而有乐趣,成功便会向你走来。

人们已经习惯了依赖外界对自己的肯定,用大部分时间对外界展示一个与工作有关的形象,尽力背着包袱挣钱。可是,当人们最后终于抽出时间来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时,却往往会发现一种深深的、无法公开的空虚感,才觉得多少年来,都在违心地放弃兴趣爱好,去追求别的东西。

所以,我们在制定人生目标时,千万不要无理由地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反地,应该尽量去做那些喜欢做的事,让工作变成一种乐趣和享受,而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乃至成为负担。任何职业只要与你的志趣相投,即使遭遇挫折和失败,也会精力充沛地去面对它。

要测定个人的兴趣爱好,就需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会。同时,应培养那些积极的兴趣,而且爱好应该广泛,这样才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才会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3)了解个性和气质。

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表现在人活动方式中,并决定着人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甚至决定着人的命运。

就职业生涯中的人来说,性格可分为四类八种:

①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方式类:内向型和外向型。

②认识外在世界的方法类:敏感型和直觉型。

③下结论、做决定的方式类:理性型和情感型。

④处理事情的态度类:决断型和慎思型。

广为流行的星座学虽然有些迷信,但其中所划分的十二种人的性格,倒可以借鉴。在五花八门的工作种类中,总有一种与性格类型相适应的职业。

气质是人在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一般从活动的强度、速度、平衡性三方面来测定。根据人的行为活动方式,通常将其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即:

①胆汁质。突出特征是兴奋主导。

②多血质。突出特征是敏捷和好动。

③粘液质。突出特征是缄默和安静。

④抑郁质。突出特征是怯弱和寡言。

性格气质能够与职业产生较强的双向影响,从事适合的职业,可以强化这种性格气质,并形成相对和谐的人职关系。由于人往往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也会由于职业的塑造而调整甚至改变某些气质特征。

(4)找出擅长的技能。

技能是实践与创造的结晶,是个人实力的主要体现,是职业发展的推进器。技能是程式化的、可重复操作的能力。

知识和观念都可以转化为技能。一个人不论是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有当他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珍惜天赋,积累更多的技能,才能有实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技能可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类。其中一些人生必备的技能便是基本技能,包括学习技能、管理技能、交往技能、财务技能、开发技能等等。

技能的认定有自我认定、他人认定和权威认定三种形式,可以将三者结合起来,从而确定你最擅长的技能,并以此来确定你的目标。

总之,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目标,只有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为基础,才能最终变成现实。所以,目标一定要与实力相匹配。

怎么了亲。。。


从创业的角度,浅谈蜀,魏,吴三国初创团队的能力,特点及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100?视频

相关评论:
  • 15843261601三国魏、蜀、吴,为什么他们会形成三国鼎立的情况?
    国婕定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从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形成三国鼎立。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

  • 15843261601三国时期,在刘备的一生中究竟犯过哪几个错误?
    国婕定东汉末年,天下群雄逐鹿,最后孙、曹、刘分别建立了吴、魏、蜀3国。曹、孙暂不讨论,就刘备而言,他的创业史太过悲催:奋斗了大半辈子才取得了一番成就,而其前半段的创业过程中老是被人追着打。纵观刘备一生,他曾经犯了3大致命失误:轻信1小人,错用1军师,误用1兄弟。如果不是刘备犯了这些...

  • 15843261601在三国时期,导致蜀国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国婕定在刘备控制荆州前,能一直跟着刘备不离不弃的只有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糜竺、糜芳、孙乾、简雍、陈到、刘琰等人,其他人要么像陈群一样,不看好刘备而离去,要么像陈登等人那样,虽然和刘备关系好,不过因为家族的原因不能跟着刘备到处流浪,只能弃刘备而去。所以在魏蜀吴三个集团里,刘备从开始就是...

  • 15843261601魏蜀吴真实实力对比,原来蜀汉最弱,罗贯中把我们骗得好惨
    国婕定魏蜀吴真实实力对比,原来蜀汉最弱,罗贯中把我们骗得好惨 导语:相信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头以刘关张三兄弟作为主角,借鉴历史讲述他们艰苦创业的故事。从镇压黄巾军时初露头角,再到虎牢关下名震天下,凭借名声和仁义拿下徐州,之后又被汉献帝称为皇叔,在新野得到诸葛亮辅佐,然后赤壁之...

  • 15843261601司马氏最终灭魏吞蜀降吴是为什么?
    国婕定郭淮 邓艾 钟会等 外加上蜀主刘禅暗弱 连年战争内耗很大第一个遭灭国 魏国是第二个 原因是司马氏篡权 属于内战 吴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 其实吴国人才也不少 但是最后也因为权力斗争 诸葛恪 陆抗 丁奉都是吴国后期人才 自魏吞蜀之后国力太过雄厚 覆灭是天时 不可逆转 当时是晋了 晋灭的吴 宣告三国...

  • 15843261601为何说到三国,只有魏和吴被称为曹魏、孙吴,蜀却从不被叫刘蜀呢?
    国婕定其实,这个问题就存在问题,因为刘备建立的并不是蜀,而是“汉”。刘备是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创业,又怎么可能建立“蜀国”?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21年,在曹丕篡汉建魏后,刘备于成都称帝,为延续汉室江山,于是定国号为“汉”,年号“章武”。刘备驾崩后,他的庙号是汉烈祖,而不是“蜀烈祖”,...

  • 15843261601魏蜀吴三国中,当属曹操最有本事,为何魏国的人才却最先衰弱?
    国婕定因为曹操死后魏国就没有了其他的有才之人也相继去世所以魏国没有了可用之人。在大多数的印象里都觉得魏国是最强大的对刘备步步紧逼最终逼死了刘备也成功成了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但其实相比蜀国曹操去世后曹丕才更是孤立无援所以魏国很快也衰败了。曹操在世时军事能力很强但他的儿子们大都重视文学。曹操...

  • 15843261601魏蜀吴这三国如何逆袭晋国
    国婕定最后还得说,家族后继有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也是明主,与吴国孙浩对垒,当时晋国派的是羊祜,此人也是兵法谋略精通的大将,吴主孙浩派的就是陆逊之子陆抗。正当前线两位将军斗智斗勇的时候,孙浩又听信谗言,开始怀疑陆抗,将其从前线调回;作为鲜明对比,司马炎对左右说过:羊祜将军必有奇谋,不必担心...

  • 15843261601财经大佬背后的故事,那些年他们与我们同岁
    国婕定中国历史绵延几千年,如果我们用创业的角度去看王朝的更迭兴替,会发现它很像一个个产业萌芽、快速发展、逐步成熟、步入衰落的过程。王朝刚建立,代表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帝国末期,步入极度衰落、出现各类枭雄雏形,则像是新兴的创业型公司大批出现。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三国的创业主角,是魏蜀吴各国主公,或是最后一统天...

  • 15843261601三国中的完美名将,没有缺点,魏、蜀、吴各说出一位?
    国婕定两汉时期,皇帝都是以孝治国的,孝就是当时的最高道德水平,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初入仕途做官,就有一个项目是孝廉,要求就是道德品质要孝顺和廉洁,不仅文官如此,武将亦如此,比如三国时期魏、蜀、吴就各有一名完美名将。说他们是完美名将,几乎没有缺点,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就是道德要好,...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