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的“总兵”是多大的官,有怎样的地位呢?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明清时期设三司,“三司”指的是什么?~

明朝三司
明朝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查使司,督指挥使司主要是加强皇权!
都指挥使司为明代地区军事总机构,长官有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其属有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各1人。司狱司司狱(从九品),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一人。行都指挥使司,设官与都指挥使司同。长官之中有一人统司事,称掌印,简称都司,位次在布、按两司之上。《明史??职官志五》说:“都司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于兵部。”
卫指挥使司设官与京卫同。外卫皆统于都司及行都司。卫以下为千户所,千户所又辖百户所。千户所有正千户1人(正五品),副千户2人(从五品),镇抚2人(从六品)。其属吏目1人。千户所辖百户所10个,共有百户10人(正六品),总旗20人,小旗100人。刑狱则归镇抚掌管。凡卫所皆隶于都司,而都司又分隶于五军都督府。自卫所以下,其官兵多世袭,这是明代特殊制度之一。
都督府的都督名称后来变为空头的官阶,而统兵之官则须别加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等名目。《明史??职官志五》:“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名。凡总兵、副总兵一职均须有公、侯、伯、都督爵衔者充任。其总兵挂印称将军者,云南曰征南将军,大同曰征西将军,湖广曰平蛮将军,两广曰征蛮将军……其在蓟镇、贵州、湖广、四川及儹运淮安者,不得称将军挂印。宣德间,又设山西、陕西二总兵。嘉靖间,分设广东、广西、贵州、湖广二总兵为四,改设福建、保定副总兵为总兵,又添设浙江总兵。万历间,又在临洮、山海增设总兵。至明代末年,总兵官增置繁多,不可胜记。总兵在明代本为无品级之差委,至清代则为正二品的正规武职。
此外,还有军民府、土州、土县,其官员设置,与府、州、县制相同。
据何先生介绍,掌管天津卫的最高官员就是天津卫指挥使,一位正三品的军事长官。何教授说,明朝中央机构在初期设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但这些基本上属于荣誉称号而非实授。处理具体政务的是中央设立的中书省,左右丞相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到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分中书省及丞相权力归属六部,由六部尚书(相当于各部的部长)直接对皇帝负责分理国家诸事。此外还设有具备司法功能的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纪检部门的都察院等一些职能部门。
在地方上,明朝在各省设立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各1人,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提刑按察使1人,负责司法之事;而本省军事防务的责任就落到了都指挥使肩上。可谓是三司权责分明。

总兵,也称为“总官兵”,在明清时代是武将的官名,“总兵”到底有多大的权力,属于多大的官,在不同时期也完全不同。

明朝初建的时候,总兵没有品级,不是常设官职,只有战争出现之后,才由朝廷任命。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为了保障权力集中,当时不仅仅设立兵部,而且还有五军都督府,在日常的军事行动中,五军都督府对军队无调遣权,而兵部虽然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

朱元璋的这种设定就有点类似“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也就是说日常兵部主管军队事务,军队的发展和建设则由五军都督府来进行,一旦发生战争则由皇帝派人来主导战争,派来的那个人担任的职务就是"总官兵“,也就是”总兵“。
故而名初的总兵是没有品级,属于战争年代临时安排,不过能担任总兵的人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如:建文二年,命李景隆为平燕将军,充总兵官;明成祖即位,命何福佩征虏将军印,充总兵官。

明朝总兵的地位并不似一成不变,到明朝中后期,朝廷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就让总兵直接带领军队,并参入到军队的训练,这样总兵基本都是固定官职。如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屡建奇功,后来朝廷让他北上,任命为总官兵,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考虑到总官兵是没有品级的职务,又让他担任右都督。

明朝末期总兵的权力就更大了,总兵成为了武将最高的职位,吴三桂就是辽东总兵。此时的总兵就是掌握一方的大员,都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相当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清朝之后虽然也设有总兵,但是清朝的总兵与明朝完全不是一个性质,清朝的总兵不过是地方上带兵的人,在每个地区都有,职位位于巡抚和提督之下。

清朝的提督是负责统辖一省绿营(汉人部队)的最高武将,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为从一品。总兵位于提督之下,权力自然更小,品级为正二品,管理一个军镇的事务,统辖兵员多寡相差甚多,大约一万五千名至数百名之间,相比起明朝的总兵,动辄统兵十几万还是有差距。

总体而言,总兵的官职和权力大小一直处在变化中,在明初属于前线部队统帅,一般都是位高权重的人担任;在明末则直接为地方大员,成为了武将的最高职位;清朝总兵的地位则一落千丈,仅仅是省内军区的一个下属,为从二品。

清朝虽然是承袭明朝制度,但两者的总兵一职,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首先,我们说下明朝的总兵:

大家知道,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度,通常是5600名军人为一卫,其最高掌管为卫指挥使司;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其中每个千户所约1120人,其最高军事长官为千户。据初步统计,在朱元璋时代,明朝共有卫547个,千户所2563个。

由于明朝的这些卫所大都分散驻扎在全国各地,为了方便管理他们,明朝政府又专门在各地方上设置了21个都司,每个都司负责管理一定数量的卫所,比如陕西都司管辖陕西境内的33个卫所,浙江都司管辖浙江境内的20个卫所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朝的这21个都司,可以理解为明朝的21个军,其中每个卫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师,每个千户所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旅。当然,千户所下面还设有百户所、总旗和小旗,就相当于旅下面的连、排、班一样!

根据史书上记载,都死的最高指挥官是都指挥使,官阶为正二品,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军长;都指挥使之下,是都指挥同知,官阶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军长或师长。对于这个都指挥使和都指挥同知,差不多就是明朝地方上的最高武职官员。

在这21个都司之上,就是明朝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即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

这五个都督府,各自管理一定数量的都司,我们可以理解为明朝的五大军区,其最高军事掌管为左、右都督,正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

当然,与五军都督府平级的,还有一个兵部,通常情况下,五军都督府只负责日常管理和训练军队;如需战事需要调兵作战时,五军都督府需要先拿到兵部的的调令后,才能调动军队。

换句话说,五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用只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两者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这样一种制度,也就构成了明朝的军事制度。在这个制度中,并没有单独设置总兵这一职务,但等到遭遇战事时,在五军都督府得到兵部的调令后,通常兵部还会专门指派一个人去前线负责整个战事,这个人对外就会被称之为“总兵”,既总领全体士兵之意!

也就是说,明朝的总兵,它只是一个临时设置的官职,并没有固定的品级和编制,相当于战区最高指挥官,通常由公侯或地方都督来兼任。等到战事结束后,这个职位也就随即消失了。

不过,等到明朝后期时,随着旷日持久的战事不断,总兵便成为定制常驻在地方,由此成为地方上最有实权的人物。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说清朝的总兵:

大家知道清朝的兴起是倚靠它强大的八旗军力,包括前期的满八旗和后期的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但等到清朝入关后,虽然八旗军人数达二十万,但兵力仍远远不足。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加强对领土的有效统治,清政府便以招降的明军和招募的汉人军队为核心,组织了一支新的军队驻扎在全国各地,即“绿营兵”。

绿营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每300-500人为一营,每2-5营为一些,每2-5协为一镇。据统计,清朝中叶全国绿营分为66个镇、1169个营,兵员共计648345人。

绿营兵的最高军事长官为提督,官阶从一品,清帝国共有12名陆路提督和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提督之下为总兵,官阶正二品,主管一镇的绿营,兵力从千人至两三千人不等。

从职能上来说,清朝的15个绿营,就相当于是明朝的21个都司,绿营的最高军事长官提督,就相当于是都司的最高军事长官都指挥使;至于提督的副手总兵,就相当于明朝都指挥使的副手都指挥同知。

套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明朝前期的总兵,相当于是战区总指挥官,至于后期的总兵,已经脱变成为大军区总司令;至于清朝的总兵,本质就只是一个师长的职位,而且还是一个二等兵(八旗军为一等兵)的师长,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明清时代的“总兵”是多大的官,有怎样的地位呢?视频

相关评论:
  • 19450178775总兵是个多大的官职?
    束战翟总兵为中国明清两朝的武官官职军阶名称,实施期间约为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名称于明朝为无品制,清朝则通常为正二品;比叙今之军长。 14世纪-17世纪初之明朝时期,总兵为无品级之武官官名,其统辖兵士、编制定员、位阶皆无一定,通常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清朝之后,军权归为各省巡抚提督之文官,...

  • 19450178775明清时期的总兵提督总督都是几品?
    束战翟明朝时期,总兵为无品级,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清朝总督一般为从一品到正二品。清朝时期,提督官阶从一品。总兵: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结束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

  • 19450178775总兵是什么官职
    束战翟总兵是武职,不加衔的实职总兵为正二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正师副军级,大校到少将的样子,加提督衔的总兵则为从一品,换算过来妥妥的正军级,少将或中将。

  • 19450178775清朝总兵官职有多大
    束战翟清朝总兵官职是正二品,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总兵之上有提督,大概相当于军区司令,而总兵就是军分区司令员。军衔嘛,有说相当于军长的,有说相当于师长的。当然,生搬硬套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实际上,总兵在清朝的确是很大的官,正二品。按编制,整个大清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八十多个总兵,统...

  • 19450178775明清时期总兵是什么职位?
    束战翟总兵相当于现今的军分区司令员或军长,其统辖的镇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总兵,是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相关内容:明代总兵的权责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其总体趋势是不断削弱的。正统...

  • 19450178775清朝总兵现代什么官
    束战翟清朝总兵相当于现今的军分区司令员或军长,其统辖的镇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但仅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其军令寄于总督和巡抚,兵权归于中央,遇有征伐,皇帝另简经略、参赞大臣统兵,调集各地绿营出战,事毕即解大臣兵柄。清朝的总兵全称一般是“镇守某某地方总兵官”。绿营的建制从督抚,到提督,下辖...

  • 19450178775总兵是几品官
    束战翟总兵为正二品。明朝的兵制承袭发展了唐、宋、元兵制的特点,建立了卫所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管辖秩序为五军都督府、都司、卫所体系。清朝拥有两套军事体系,一套八旗,一套绿营。而总兵,就是绿营体系内的军事长官。按清朝的绿营军制,一省绿营兵马由提督负责节制,下设镇、协,营、汛,而一镇之最...

  • 19450178775明朝一个总兵能带多少人?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束战翟总兵是明清时候的官职军衔,相当于现在的军长,军区司令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师级,权利非常大。总兵辖兵员没有定数,守时统辖人数约在一万到三万之间,战时人数可以扩充,视具体情况而定。14世纪-17世纪初之明朝时期,总兵为无品级之武官官名,其统辖兵士、编制定员、位阶皆无一定,通常为公侯或地方都督...

  • 19450178775存在于明清时代的总兵,究竟有多大的官职地位?
    束战翟总兵一职,明清二朝皆有。明自太祖朱元璋开始便以总兵职授于出战之将官。如徐达、常遇春、蓝玉、以及建文朝与燕王朱棣军对擂,打起仗来形若卧底内应的李景隆等人。此军职在明朝属非常设应战型职务,一到战时,将官凭总兵印去领到兵员,方可出战。到了正统朝以后﹐边境狼烟四起﹐总兵逐渐成为常设军职,...

  • 19450178775明清时代的“总兵”到底是多大的官呢?
    束战翟总兵,也称为“总官兵”,在明清时代是武将的官名,“总兵”到底有多大的权力,属于多大的官,在不同时期也完全不同。明朝初建的时候,总兵没有品级,不是常设官职,只有战争出现之后,才由朝廷任命。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为了保障权力集中,当时不仅仅设立兵部,而且还有五军都督府...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