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曹操生性多疑,却仍然能够招到人才的原因

来自:志趣爱好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为其效命?~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被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曹操许多性格特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多疑了。但为什么曹操那么多疑还有人愿意为他效命呢?原因在于曹操对部下是真的好。

曹操非常尊重谋士的意见,郭嘉提议乘胜追击乌桓的时候,曹操手下有几个谋士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提议,最后战争获得了胜利。在获得胜利之后,曹操反而重赏那些提议反对追击乌桓的谋士们,并鼓励他们下次依然要积极的提意见。

曹操是个赏罚分明的人,曹操很明白,一只军队必须要有纪律,因此要求在部队中严守军纪,他自己也以身作则。有一次,曹操明令规定军士们在训练时不得踩坏庄稼,不能欺负老百姓,不能拿百姓一针一线。但非常不巧的是,曹操在乡间小路骑马行走时,马受惊了,因此踩坏了一大片庄稼。因为曹操是将领,不能以死罪处理,所以曹操割须以做惩罚,头发对古人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了。将领尚能严守军纪,以身作则,士兵们又怎么不愿意为他效劳呢?

曹操对自己的手下多疑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但曹操多疑的对象主要是文人,而不是行军打仗的将军。曹操的多疑也不是毫无根据,比如孔融是不识时务,而许攸是居功自傲惹怒了曹操。而部下们既然都知道曹操多疑却仍能卖命,这不正是说明了曹操的人格魅力吗?

曹操身边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不是偶然现象,至少有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曹操善于发掘人才。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中,就有乐进、于禁两位是曹操从行伍中发掘出来的。

其次,曹操吸引人才的方式与众不同。我们知道,东汉时举荐人才的方式是“孝廉制”,要求德才兼备;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更重视一个人的德行,把品德放到第一位。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草包型“名士”,比如孔融、孔伷、边让、刘岱,这些人所有的本事就是整日里枯坐空谈,正事不干,酒倒能喝。郭嘉就很不屑的评价刘表“表,座谈客耳”,可谓入木三分。曹操就不同,他一向主张“唯才是举”,不管品行、道德如何,有才就行。他还多次颁布“求贤令”,表明自己渴求人才的决心。因此,真正有本事的人,乐于投靠他。

第三,曹操会用人。这一点和袁绍不同,袁绍也招罗了一大批人才,文有沮授、田丰,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都是一时难得的人才。可是官渡一战,这些人才都没派上用场,最后死的死,降的降,归根结底,袁绍不会用人。曹操就不同,就说张郃高览,在袁绍手下说话没分量,还比不上专出馊点子的郭图,但是一到曹操手下就被重用,张郃后来还成为“五子良将”之一,这也是曹操会用人的结果。我们知道,人都是有理想的,曹操给了他们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让他们一展所长,所以这些人才乐于投靠曹操。

第四,曹操知道每个人应该用在哪里。这一点又和袁绍形成鲜明对比,袁绍手下,人才是多,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用。荀彧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袁绍不把手下的人才安排好了,这些人就互相倾轧,彼此拆台,总之采取不合作态度,这一点马上被荀彧看出来了。后来这些人在内耗中几乎全部死光,也在荀彧的意料之中,实在因为是袁绍没有组织才能啊。曹操就不同,他善于安排每个人的职务,这一点得到了公认,连不喜欢他的宋人洪迈,也不得不称他“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具体的说,就是:“当天下乱离,诸军乏食,则以枣祗,任峻建立屯田,而军国饶岩,遂芟群雄。欲复盐官之利,则使卫觊镇抚关中,而诸将服。河东未定,以杜畿为太守,而卫固、范先束手禽戮。并州初平,以梁习为刺史,而边境肃清。扬州陷于孙权,独有九江一郡,付之刘馥而恩化大行。冯翊困于鄜盗,付之郑浑而民安寇灭。代郡三单于,恃力骄恣,裴潜单车之郡,而单于慑服。方得汉中,命杜袭督留事,而百姓自乐,出徙于洛、邺者至八万口。方得马超之兵,闻当发徙,惊骇欲变,命赵俨为护军,而相率还降,致于东方者亦二万口。凡此十者,其为利岂不大哉!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

第五,曹操的性格使他能凝聚人才。所谓“生性多疑”,是指曹操对付敌人的心思,并不是说他对待手下的态度。事实上,曹操是很能容人的,陈琳把他骂的狗血淋头,还连带他十八代祖宗,他照样忍了;魏种曾经背叛过他,让他咬牙切齿,后来被他抓住,曹操叹息一声“唯其才也”,照样没杀。换到袁绍身上,田丰、沮授不过提点意见,就被关进牢里,田丰最后还被赐死,这样的下场,足以警惕那些跟随袁绍的人。

第六,曹操还善于协调手下之间的矛盾。比如郭嘉平素放荡不羁,令陈群非常不满。上面说了,曹操用人不拘一法,不会去找郭嘉的麻烦,但是他知道陈群的意见是对的,所以提升陈群,奖励他敢于说实话、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就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矛盾。袁绍就不是这样,他手下都公然分成几派,在那里内耗了,他什么都不管,任其发展,最后终于闹得分成两派,彼此攻伐,被曹操占了便宜。

我个人了解不太多,这里说的也不是很完整。楼主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第11和12章,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提起曹操,不禁会出现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花脸奸臣。事实上,曹操对广大的北方人民而言,却是一个有大功之人,他统一了北方,为人民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同时,正是曹操奠定了西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基础,为西晋统一天下准备了条件。而曹操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之成就,与他善于留住人才有密切的关系。

曹操在留才上可谓手法多样、技高一筹,无论是个人魅力、名位爵禄、婚姻关系还是对待死者的方式等,都形成了他独特的留才之道。解读曹操的留人之道可以给现代企业管理带来启示、借鉴。

以个人魅力留才

一般而言,成功的领导人都具有个人魅力。由于这种魅力,他吸引了很多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团体。曹操也不例外,他是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人,这表现为他的豁达大度、风趣幽默、有情有义、机智聪慧、风流洒脱、果敢坚毅。

建安十七年,有人要求裁并东曹,意在排挤不徇私情的东曹椽毛玠.曹操心知肚明,故意装糊涂,幽默地说,日出于东,月盛于西。东西,东西,人们总是先说东而后说西,为什么要裁并东曹呢?最后,还是把西曹给裁并了,从而保护了擅长人事工作的毛玠.

曹操的大度表现在他的大度宽容、忍辱修身。张绣杀死了他的爱子、爱侄、爱将,气跑了他的爱妻。后来张绣向曹操投降,表示愿意归顺曹操。按照一般人的度量,估计会将张绣碎尸万段。可是,曹操大度得超凡脱俗,他既往不咎,接受张绣投降,从而将张绣的文臣武将等全部收归己有,其中包括著名谋士贾诩。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人对下属不能不讲宽容,具有宽容和忍耐的领导人往往对下属更具凝聚力。

以名位留才

人生在世,只要不傻不呆,必有所追求,或美名,或高位,或爵位,或金钱。这些既是个人奋斗之动力,也是家族之期盼,也是国家之希望。而一个一旦拥有了这些,就标志着其人生的成功。因此,人们无不对“名位爵禄”趋之若鹜,尤其是那些奋斗不息的文臣武士。

曹操对此看得清、把得准,做得漂亮。不仅为他们提供建功的机会、舞台,还论功行赏、赏罚分明。就像现在的大企业那样,既要给你个“劳动模范”称号,也要任命你为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或总经理之类的职位;既要给你年薪几十万的“俸禄”,也要让你成为股东之一。

以厚恤留才

古往今来,那些被誉为“明主”的人,对于因为其创立功业而不幸死亡的属下的家人加以照顾,对死者本人进行厚恤。无论是出于情义,还是出于政治目的,这种做法都会对活着的下属产生极大的触动,使得这些下属感到主子的仁厚,从而更加努力地为其贡献力量。同时,由于不担心阵亡之后父母妻儿得不到照顾,他们在战场上会更加卖命。

曹操深通此道。这可以从其厚待夏侯渊的家人、曹真、典韦的子女的行为上得出上述结论。夏侯渊在与蜀汉的战争中不幸阵亡之后,曹操没有因此遗弃夏侯渊的家人,而是照顾得很周到,让其子夏侯衡娶自己的侄女;曹真的父亲曹邵,在为曹操募兵时被人杀害。曹操就收养了曹真,让他享受与曹丕等人一样的待遇;典韦是曹操起兵初期的第一猛将,在与张绣战斗中为保护曹操而死。曹操对其子典满极为关心、照顾。

曹操不仅对武将如此,对文臣也不例外。例如,在其谋士郭嘉病亡之后,曹操上表汉献帝对郭嘉给予褒奖,要求给郭嘉增加食邑。如此一来,郭嘉的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在曹家当权之时可以累世享受俸禄,受到礼遇。曹操这样必然会在其文臣武将的心里分数大增,一些没有归附曹操的人也许会因此而投到其麾下,曹操此举既显示了浓浓人情味,也起到不可估计的政治意义。

以关系留才

古今中外,婚姻常常被用于宣示国家之间的修好或友好,甚至是联盟关系。

曹操和他集团内非曹氏的核心成员荀彧、夏侯惇和夏侯渊之间都存在姻亲关系。曹操通过与下属联姻,以示笼络、恩宠之意,加强彼此之间的物质和精神联系。

荀彧不仅是曹操的首席文臣,还是曹操的儿女亲家。曹操把女儿嫁给了荀彧的长子。荀家乃是当时的名门望族,荀彧的祖父是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末年名士。同时,曹操的另一位重要谋士荀攸是荀彧的族侄。毫无疑问,荀家具有很大的政治势力,荀彧和荀攸皆是当时的一流人才。曹操通过和荀彧联姻可以加强与这股势力的联系,争取他们最大限度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让荀彧、荀攸叔侄为他竭尽忠诚。

曹操与曹氏集团内的核心成员夏侯惇、夏侯渊、荀彧之间均有婚姻关系,其中曹操与夏侯渊具有双重姻亲关系。或者出于笼络,或是出于“感恩”,当然也不排除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因素,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这些婚姻关系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将他们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他们的心进一步拉近,增进了组织的稳定和和谐。

正是曹操善于留住人才,才使得其身边谋士如雨、猛将如林,以其宦官之后、逃亡之身,实现了败袁绍、诛吕布、逐刘备、慑孙权的宏举,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基业。

一个人发的光或许照不亮全世界,但是只要能照亮身边的人就足够了。我们用尽所有力气,也不过为了做好一个人群中发光的普通人。

东汉末年旧臣为文臣!武将是自己家族的原配! 仍然能招到人才的原因是曹操为才适用!无论什么样的人曹操敢用!但又压的住!杀袁绍时他用了 叛逃的许攸!后期他用司马懿压制诸葛亮!不然当时天下就是刘备的了!

开始是广纳人才!但后来做枭雄却怕别人抢他的江山

因为

有钱


历史:曹操生性多疑,却仍然能够招到人才的原因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