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深意,为何李鸿章签辛丑条约时只签了一个古怪的字符?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李鸿章为何在辛丑条约上仅写了一个字?~

因为这不是李鸿章自愿签约的,当时列强要清政府赔偿10亿两白银,在李鸿章的争取下,列强最终要求赔偿4.5亿两白银,当时中国人口就是4.5亿人,这摆明是在羞辱李鸿章,所以李鸿章最后只在条约中签了清政府当时给他的称号,一个肃字。

提到李鸿章我们知道他是近代史上比较有争议的一位人物,他领导了洋务运动,推动了晚清时期的近代化,但是同样的他也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所以有很多人都说他是卖国贼,但是作为我们现代人来说,我们返回头去看那段历史,李鸿章的功过是非也要从两方面去看待。


对于李鸿章,很多人认为他是冤枉的,毕竟大清的政权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即便是要签订条约那也是在统治者的授意下去签订,而不是他个人的意愿,他作为外交官,也想时时刻刻为清政府争取权益,不然也不会为了让清政府变得强大而发动洋务运动,甚至专门出国考察,希望能够找寻到方法改变现状。尤其是签署《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一个人去跟外国人打交道,而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替当时的慈禧太后善后而已。


对慈禧来说,她完全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在刚刚签订完《马关条约》后居然想要和义和团结盟同外国人作战,结果这件事引起了外国人的极大不满,最终八国联军侵华,给清政府带来更大的灾难,这个时候李鸿章又不得不出来收拾残局,签订了《辛丑条约》,而他自己也知道,一旦签订了这个条约,那自己绝对就是千古罪人,所以他在签订的时候专门留了一个心眼,只签了一个字“肃”。


之所以能够签这个字,是因为当时满清政府曾经赐给李鸿章一个新的名字肃毅伯,他签这个字代表着这是清政府的意思,他也是万般无奈之下做的选择,所以后世的人们都在感叹李鸿章签这个字的用意。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的是“花押”。

在中国古代,花押可是比签名更具法律效力的东西。

首先,根据《说文解字》一书对“押”字的解释:“押,署也。”

即“押”的意思就是署名。

但是一些老百姓不识字,他们在接触到合约文书之类需要署名的时候,签不了名,怎么办?

那么,就可以根据他心中所想,随便画个什么图形。

由于这个图形直接表现出个人的习惯与创意,旁人难窥其意,就难于模仿作伪,且辨识度极高,所以比签名更具法律效力。

因此,“花押”也叫“画押”。

但是,高雅的知识分子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在“画押”——那样是等同于讥笑自己不识字。


l

他们在画押的时候,故意用草书写一些似是而非的字,并且挤攒在一起,让人难于识别,改称为“花押”,意思是用花体字写的符号。

宋人洪迈因此在《容斋五笔》中说:“押字古人书名之草者,施于文记间,以自别识耳。”

在宋代,由于与邻近的辽、金、西夏都有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这些兄弟民族不识汉字,画押更加盛行。

蒙古入主中国后,擅长骑躲的蒙古却难于执笔,甚至推行固定押印以代替执笔画押。

另外,花押这种形式也不仅只在中国流行,在亚洲其他国家甚至欧洲也都有签名用“花押”的形式。

尤其是日本。


现代的中国人已经几乎没有人会花押了,日本人还保留着花押的习惯。

1871年《日清修好条规》上,李鸿章签署的是花押,日方代表签署的也是花押。

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文本第十二款规定,签约代表的署名,要以“画押”形式,而不是签字形式。

所以李鸿章就遵照条约的规定签了花押。


和李鸿章参加谈判的庆亲王奕劻也同样是在《辛丑条约》上签了花押,没有签名。

除《辛丑条约》外,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参与谈判签署的《日清修好条规》、《中日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上,也都是依照约文规定,签署的花押。


/bo

李鸿章的这个花押,远看像“肃”字,估计跟他是一等肃毅伯这个爵位有关。

近看这“肃”字,上边的部分是一个“李”字的一半,中间的部分是狂草的“鸿”字,下边部分收尾处隐藏有一个“章”字。

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李鸿章本人从来没做过解释,全由观者自己品味了。

下面列举几个非常著名的花押,大家来品味一下其中意思。

第一个是书画皇帝宋徽宗的花押:很随意的两横,然后急匆匆的一个提折。


啥意思呢?

肯定不是他的名字赵佶。

有人根据他的身份猜,说是“天下一人”,不知您以为然否?

第二个是大明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花押,这盘龙团凤的一堆,写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他名字中的“由检”二字;也有人说是“一国之主”,您觉得呢?

第三个是民族大英雄郑成功的花押——漳州军饷大元上面铸有他的花押——有人说是“朱成功”三字合体,您看出来了吗?




另有深意,为何李鸿章签辛丑条约时只签了一个古怪的字符?视频

相关评论:
  • 13153278737谁来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名妓
    乐房彬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68岁,似乎不大可能与赛金花有什么私情可言。不过,在北京众多的倚门之娼当中,精通欧语的确可以使赛金花脱颖而出,为“结与国之欢心”提供方便。至于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从史实上可以说是无据可查,不过民间叙事却是另一回事了。在当时多数人的记录中,乘车与欧...

  • 13153278737急!急!求有关赛金花的所有资料,
    乐房彬至于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从史实上可以说是无据可查,不过民间叙事却是另一回事了。在当时多数人的记录中,乘车与欧人招摇过市的赛金花至少并没有引起普通人的反感,“议和大臣赛二爷”倒是名满九城。传说不见得具有细节的真实性,却并不排除一定的合理性。 这段难以揣测的公案给小说家提供了足够的...

  • 13153278737赛金花为什么这么有名?
    乐房彬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68岁,似乎不大可能与赛金花有什么私情可言。不过,在北京众多的倚门之娼当中,精通欧语的确可以使赛金花脱颖而出,为“结与国之欢心”提供方便。至于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从史实上可以说是无据可查,不过民间叙事却是另一回事了。在当时多数人的记录中,乘车与欧...

  • 13153278737赛金花怎么死的?
    乐房彬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68岁,似乎不大可能与赛金花有什么私情可言。不过,在北京众多的倚门之娼当中,精通欧语的确可以使赛金花脱颖而出,为“结与国之欢心”提供方便。至于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从史实上可以说是无据可查,不过民间叙事却是另一回事了。在当时多数人的记录中,乘车与欧...

  • 13153278737关于圆明园毁灭资料
    乐房彬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

  • 13153278737圆明园毁灭资料
    乐房彬学霸牛博士

  • 13153278737圆明园的毁灭的资料
    乐房彬额尔金决定烧毁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另有深意。额尔金认为紫禁城是中国政府所在地(当时英法正与清政府方谈判《北京条约》);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为中国皇帝私有。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

  • 13153278737圆明园的毁灭
    乐房彬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

  • 13153278737关于圆明园的毁灭,速!
    乐房彬额尔金决定烧毁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另有深意。额尔金认为紫禁城是中国政府所在地(当时英法正与清政府方谈判《北京条约》);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为中国皇帝私有。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

  • 13153278737介绍一下清代名妓赛金花的资料。
    乐房彬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68岁,似乎不大可能与赛金花有什么私情可言。不过,在北京众多的倚门之娼当中,精通欧语的确可以使赛金花脱颖而出,为“结与国之欢心”提供方便。至于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从史实上可以说是无据可查,不过民间叙事却是另一回事了。在当时多数人的记录中,乘车与欧...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