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什么意思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意思?~

看一个人三岁时候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他长大之后的样子;看一个人七岁时候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他老了之后的样子。实际意思是:看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性格品德,就可以大概预测这个人的将来。 这说明小的时候特别关键,要注意培养,过了这个年龄,基本就定下以后了。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拓展资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因此,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一段时期,对家长来说,是必须要密切关注和把握的。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三岁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儿童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家长应该尽早开发孩子大脑潜能。还有更重要的是,家长在早教时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自己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而且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双向沟通的关系,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见,多些耐心,更多去了解孩子。所以,身为家长,还是要把握好3岁黄金期,我们的孩子才会按照其本身的特点和潜能健康成长。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是过去民间的一句俗语,讲的是不同阶段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后来这句话成为教育心理学上讨论的一个说法,认为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岁看小”是指从儿童3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其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教育心理学看,出生到3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3岁到7岁被称为“幼儿期(进入幼儿园时期)”,又叫“学前期”。所谓“七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当然,“三岁”与“七岁”并非实指,而是虚指,只是说儿童此时的性格将对他的将来产生很大影响。究竟哪一个成长阶段对人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专家指出,人出生后6个月是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8个月是学习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表达的第一个关键期,2.5~3岁是教育孩子学习做事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9~10岁是由注重后果变化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3~4年级是纪律发展的关键期。可见,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10岁之前十分关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同样重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事例和实验结果已经越来越应验“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所含的科学含义(尽管它本身有一定的夸大成分)。力证之一是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他曾发表研究报告称,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小”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卡斯比教授的研究报告说: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是: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入“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卡斯比教授据此指出,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重视其对孩子一生会产生的影响。不过,卡斯比也承认,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又改变的情况的确存在,父母长辈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教育学界也普遍认为:“早期教育绝不仅仅是智力教育,人格塑造、习惯养成、心理卫生等方面的教育都是早期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个性品质、人格力量是个体最终发展的动力。我们希望通过早期全方位的影响去促进每个儿童早期理想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也是个性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也是心理的。”“通过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在自身早期发展阶段中身心健康、和谐、全面、高质量的理想发展,为终生可持续性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所以,早期教育有三个重点:身体方面的早期教育、人格方面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方面的早期教育。“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确,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或者智力发展来说,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教育无疑是很重要的,然而在此之前的早期环境、早期经验、早期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早期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例如,要注意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聪明才智,因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最主要活动,它能引发儿童的兴趣,使他(她)积极参与,不会成为沉重的精神负担。再如,要循循善诱,启发孩子幼小的心灵,及时解决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简短、耐心、严肃地回答,多层次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还有,用讲故事来扩大儿童的知识领域,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他(她)们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不断扩展他们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比如创造性游戏、体育军事游戏、教学游戏等。
“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如何把握婴幼儿时期,培女成凤,养子成龙便备受关注。实际上大多数家长都不可能按照心理书籍或是其他科学书籍去教育自己的子女,但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我们如果顺着幼子或幼女的自然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实施教育,开发儿童智力,就有希望培女成凤,养子成龙。

是指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

因此,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一段时期,对家长来说,是必须要密切关注和把握的。

扩展资料:

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三岁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儿童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家长应该尽早开发孩子大脑潜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岁看大7岁看老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岁看小”是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三岁到七岁被称为幼儿期(进入幼儿园时期)又叫学前期。所谓“七岁看老”是指在七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
  “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如何把握婴幼儿时期,培女成凤,养子成龙便备受关注。实际上大多数家长都不可能按照心理书或是其他科学书籍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因为芸芸众生,我们都普普通通,但是我们如果顺着幼子或幼女的自然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就有希望培女成凤,养子成龙。

江山易改 秉性难移
说明 小的时候得习惯 或者作风将影响整个人的一生
因为通过小的时候 能看出来这个人 以后的发展

我同意上述解释,但有几点要补充,"三岁"与"七岁"并非实指,而是虚指,只是说现时的性格,将对将来产生影响.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什么意思视频

相关评论:
  • 13975882018阐述下自己对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怎么理解的?
    潘若果“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

  • 13975882018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什么意思
    潘若果“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意思是指孩子3-7岁的行为表现和待人处事态度中可以预示他们以后的个性特点,这个时期形成的个性就是成人个性的雏形。他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谚语,是人们对自身成长的观察经验总结。《易经》中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的时间...

  • 139758820183岁看小,7岁看老是什么意思?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呢?
    潘若果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古话。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听说过吧。但是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三岁看小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儿童在三岁的时候他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就能看到他长大后的心理和个人形象的雏形。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一个儿童在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到了他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了,在这个...

  • 13975882018中国古代自古有这样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什么依据
    潘若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家长要懂得鼓励孩子,引导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教会孩子积极的言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等待花期的到来。所以,中国古代自古有这样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什么依据我们就很好去解释了,这句话尽管有科学的依据,最好还是不要进行不正确的引导。

  • 13975882018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意思
    潘若果“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

  • 13975882018「3岁看小,7岁看老」,到底是什么意思
    潘若果意思是指从孩子3~7岁的行为表现和待人处世态度中可以预示他们以后的个性特点,这个时期形成的个性就是成人个性的雏形。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形成的萌芽期是在3周岁以前,一个人性格的核心成分是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形成,如果以后没有特殊的变故或有目的性的教育,个性基本上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教育方式 ...

  • 13975882018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什么意思
    潘若果“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道理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是人们对自身成长的观察经验总结。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来看,婴儿出生2周开始产生了心理现象,经过婴儿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培养教育、家人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游戏活动等,儿童的心理活动无论从感知觉的...

  • 13975882018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三岁时应该如何教育?
    潘若果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概括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岁看孩子”是指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三岁时心理和人格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水平会被宝宝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体系。三到七岁是幼儿期(幼儿园...

  • 13975882018如何理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潘若果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虽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就是说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 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

  • 13975882018如何理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潘若果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虽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就是说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 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