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庄子这本书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解读《庄子》的什么书好?~

一这篇文章叫《解读庄子》,而不是《庄子心得》。其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庄子的原文,而后者着眼于庄子的道义。庄子的道义其实是讲不得的,一讲就变了滋味。庄子的道义只能在大家读通了庄子的文章,自己去领会得。所以我只能解庄子之文,而解不了庄子之道。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道就好比是一头大象,然后我们谁也没看过大象,谁也不知道大象什么样子。这个时候老子就站出来,说这个大象其实是非常大的,然后有这样那样的特点。庄子觉得老子说得不明白,于是举了很多的例子,加上很多形象的比喻,来巧妙地描述老子所说的那些特点。那么如果是真的解读庄子的话,我们要做的,是搞清楚庄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描述这个大象的特点的,而不是代替庄子来描述我们各人心目中的那头大象。但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解读庄子,都是尽自己所能描述心目中的大象,而把庄子那些巧妙的方法给忽略了。这就是所谓的试图去解庄子的道,而不顾庄子的文。我们要清楚的是,如果不直接看照片的话,大象是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老子做不到,庄子也做不到。大象都如此,更不要说“道”了。所以庄子才会说:道不可言,言则非也。首先古人写书不易。先不必谈沉重的竹简,昂贵的丝帛。即使有这样的条件,也未必就敢下手去写。金圣叹说:非圣人而作书者,其人可诛,其书可烧也。可见在古时不是人人都可以著书立言的。落笔之前,胸中先要有丘壑。一篇文章要成竹在胸了,方敢动手写作。而一旦落笔,又必定呕心沥血,字字须有千斤的力道,方能掷地有声。所以古人非随意写书,我们也不要随意看过。虽不必读书之前焚香净手,但读之时也要心怀敬意才好。有敬意方能心虚,心虚方能有所得。读古人之书,有几个难处。其一在于字句。对于字句的考究,可以说是今人和古人最大的差距。古人读书先认字。朱子论读书时说,读到这个字,便在这个字。这个字认清楚了,方才去读下一个字。今人读古书,往往只觉得文字艰辛难懂。于是有人选择去看白话译文。看过一遍译文,便觉得读过古人文章了。其实看译文只能对古人的思想有个粗略的认识,很多时候这种认识还是不正确的,有偏差的。如果你想真正去读古人的文章,一定要看原文。原文为本,译文为辅,千万不要舍本逐末。看书先认字,这是我读古书最大的经验。一个字,先有它的原意,再有它的引申义。读古书的时候,手边要有一本《说文解字》才好。今人读古文,有些字忽略过去了,最是可惜。比如儒家说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齐家”的“齐”字,从今人的理解来看,是十分费解的。因为现在人们的理解,“齐”字的意思就是“对齐”、“平等”。但儒家思想讲究的是等级,是名位,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儒家讲家,和讲天下是等同的,为什么呢?天下的制度和家的制度是一样的。这个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怎么能“平齐”呢?这不成了墨家的“兼爱”、“尚同”了吗?于是我去查齐这个字,非常好玩。古体的“齐”字,下面是地面,上面是三根麦子长出地面。好玩在哪呢?好玩在这三根麦子不是一般高,中间高一点,两边低一点。什么原因呢?地势高低不同。这个古人叫“不齐齐”。表面上不齐,本质上是齐的。好一个“地势高低不同”!于是儒家说“齐家”便可解,庄子说“齐物论”,亦可解透了。《齐物论》这篇文章我们以后会详细讲,但“齐物论”中的这个“齐”字,也是很有说法的。我们知道,道家的思想,特别是庄子的思想,讲究的是顺应自然。外物该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庄子称之为“因是也”。那么外物本就千差万别,怎么谈得上“齐物”呢?其实“齐物”的奥妙,便在于“地势高低不同”六字。外物本千差万别,不可齐一论之。但如果我们客观地承认这样的差别,并能对外物等齐视之的话,这便是所谓的“不齐之齐”了。所以一个“齐”字,便有这样的深意在里头。其次,古书光是穿凿字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道家的书籍,最讲究的是“名可名,非常名”。文字都是虚的,真正要表达的,是透过文字表面深藏在内的义理。古人写文章,总是轻于说事,而重于说理。比如《春秋》一书,其价值并不在于描写的史历,而在乎其“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铖”的微言大义。《庄子》一书更是如此,庄子所举的事例也好,喻言也好,都不是为事而说事,其重点都在于背后隐藏的道义。比如我们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故事,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庄子要举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和文章的主题,“养生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文惠君知了庖丁的说解之后,会赞叹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呢?所以我们仅仅看了译文,知道了文章字面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古人的文章,大多是有深义的,需要你用心去领会。所谓的字面意思只是皮毛罢了。关键是要自己去思考,去领悟。因此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又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贡也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见古书起到的只是提点的作用,要理解其精神,还要自己去悟。最后,要读通古文最关键的,是要有大眼光。没有大眼光,古书是看不通透的。特别是庄子的文章,每篇的文法都是很巧妙的,有结构,有间架,有逻辑,有思辩。金圣叹曾评点六才子之书,以《庄子》居于首位,于此可见《庄子》行文之妙。金圣叹对才子之文有如下的评议,我认为甚是恰当:才之为言材也。凌云蔽日之姿,其初本于破核分荚;于破核分荚之时,具有凌云蔽日之势;于凌云蔽日之时,不出破核分荚之势,此所谓材之说也。又才之为言裁也。有全锦在手,无全锦在目;无全衣在目,有全衣在心;见其领,知其袖;见其襟,知其帔也。夫领则非袖,而襟则非帔,然左右相就,前后相合,离然各异,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谓裁之说也。庄子的文章,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构思巧妙,前后照应,浑然天成。古人谓用兵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庄子之文,亦是如此。世人看《庄子》,多是逐句读过。读了后文,便忘了前文,唯独看不到间架,故读得糊里糊涂,不知所云。要知道,除非有大眼光,不然是看不透庄子行文之妙的。三《庄子》和《老子》相比,内容相当充实,文法十分细腻,语言形象生动。《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但如此却较《庄子》好解说。俗语说:天下莫易于说鬼,而莫难于说虎。无他,鬼无伦次,虎有性情也。说鬼到说不来处,可以意为补接;若说虎到说不来时,真是大段着力不得。所以有“画虎不成反类犬”之说。《老子》之道,乃“非常之道”,名以“非常之名”,所以如何来解说老子这个“道”,也可以做到“不失其道”。而《庄子》一书不同。庄子写这本书,把自己的“道”解说得非常清楚。而且生怕人家不能理解,还举子大量的例子,用了无数生动有趣的比喻和寓言来加以说明。《庄子》语言之丰富生动,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是无以伦比的,他第一次提出了寓言、小说的概念,创造了近200个寓言故事,开创了以虚构的手法反映现实和表现理想,被称为“诙谐小说之祖”。所以说读《老子》也好,解说《老子》也好,主要靠自己的理解,想象,自己的发挥。个人的智慧和阅历不同,那解出来的“道”也可以不同。“道”不同,方不失老子所说“道”之本意。“天下皆知道之为道”,就“背道”了。而对于《庄子》这本书,自己的发挥就少了。主要是要去理解《庄子》的原文。所以理解庄子的思想,分析和把握《庄子》一书的文法和逻辑性,这一点要做到比较准确,是很难的。我这里的解说,也不能说就解得一定对,中间肯定有不当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大家可以批评讨论。以上便为序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只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扩展资料:
庄子的散文批判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艺术家。
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艺术审美方面,他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美学史、艺术史、审美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一书其思想还是统一的。庄子写书风格独特,自己称(《杂篇·寓言》)以不拘一格的寓言写作。《庄子》在元初遭到禁毁,其各家注本也大多由此亡轶或缺散。庄学是庄子学派的简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二、《庄子》
  1.《庄子》为庄周及其后学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52篇,今存33篇,为西晋郭向整理编定。全书分为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本人所作,外、杂篇为后学所作。全书反映的道家的思想。
  2.庄子的思想学说:庄子的思想学说与老子一脉相承,而又有变化。无论在哲学观、社会观、人生观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思想更为复杂。在哲学上,继承了老子的道以及自然无为的思想。在社会观上,崇尚“至德之世”,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在人生观上,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也有全性保身的思想。
  3.《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是最为突出的,鲁迅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而且《庄子》散文的荒诞怪异艺术风格也是独步当时文坛。
  (1)《庄子》的基本的表现方式或者说言说方式就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庄子•寓言》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司马迁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一书中,有寓言故事二百多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神人”《应帝王》中的“浑沌”等;也有即兴创作,如《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至乐》中的“髑髅见梦”等。
  (2)《庄子》文章在构思与结构上,往往重在内在旨意的表达,而不拘章法规矩,看似形散而神却不散。这和庄子对外在形式和内在旨意的理解有关,《庄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因此《庄子》的文章组织并不严密,而是极为自由,变化多端,飘忽不定。有的通篇罗列寓言或故事,如《大宗师》连用6个寓言故事;有的主要用寓言故事,并夹杂着议论,如《逍遥游》;有的通过故事的人物对话或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文章的结构多是一些寓言或故事连缀成篇,既相对独立的,而又有内在精神上的联系。
  (3)《庄子》散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以自由的想象和奇妙的虚构,创造出了一个神奇诡怪的艺术形象的世界。刘熙载说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艺概•文概》)。基本概括了他超凡脱俗的意想和荒怪谲诡的艺术特点。《庄子》的艺术形象层现叠出,异彩纷呈。大到鲲鹏小到蟪蛄,各种形象在《庄子》笔下无不自由地驱使。《庄子》的怪诞怪异,却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真实的现实。如“支离疏”“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表达了“无用”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是对现实残酷的真实反映。正如刘熙载所言:“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艺概•文概》)在超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下,寓于了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4)《庄子》的语言艺术多姿多彩。其基本的语言艺术风格就是汪洋恣肆,奇诡谲怪,自由洒脱,司马迁庄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天下》也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段崖之词”。都概括了《庄子》的基本语言风格。但《庄子》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也有穷形尽象、绘声绘色的描写,也是幽默诙谐,尖锐泼辣的讽刺。
  ?
  [作品讲读]
  一、《逍遥游》
  1.本文是《庄子》的首篇,是最能代表庄子思想精神和散文艺术的篇章之一。《逍遥游》的主旨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主观精神世界。在庄子看来,任何凭借、依赖外物的“有所待”都不可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只有摈弃外物,解除物我对立,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物外的境界,才是庄子的理想的精神家园——“逍遥游”。
  2.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大小之辩”,并提出“逍遥游”的人生境界。第二部分:以寓言故事进一步说明“逍遥游”的人生境界。
  3.本文体现了庄子散文艺术的基本特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但主要并不是采用逻辑推理的表现而是运用了形象化的表现艺术。通过奇诡的想象、巧妙的虚构、极度的夸张,以及拟人等艺术手法,构筑起了丰富多彩而又玄妙奇特的形象世界。司马迁说庄子“皆空语无事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鲲鹏之大和神奇的飞行、尧与许由的对话、肩吾与连叔的对话以及藐姑射之山的神人,都是想象和虚构的,蜩与学鸠笑鲲鹏是拟人的手法。说大则鲲鹏几千里,语小则蜩与学鸠;言短命则朝菌、蟪蛄,说长寿则大椿、彭祖,都是极度夸张的写法。这种想象、虚构、夸张的表现手法,使文章表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文章的目的是要表达哲学思想,形象世界的创造只是外在的形式,形象只是他说理的手段。他通过形象世界的创造,来隐喻、象征,传达出他深邃的思想和人生的自由精神。这是哲理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本文的论证方法:1.以“大小之辩”为行文线索。2.文章采取了层层铺垫,最后否定的方法,提出正面的立论,然后在第二部分运用寓言故事说明其理论。3.对比的手法:大小对比,三种人对比。
  (3)文章在形式结构上,不拘章法规矩,只重内在旨意的表达,笔随意至,形散而神不散。看似散漫无序,实是以内在的思想精神为线索,组织起文章的材料。清•林云铭《庄子因》评论说:“篇中忽有叙事,忽而引证,忽有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非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有云气空蒙,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这段评论既指出了叙事、引证、譬喻、议论的写作手法,也指出了文章的断断续续的结构方式。
  (4)本文的语言体现了《庄子》基本的语言风格,就是汪洋恣肆,奇诡谲怪,自由洒脱,正如司马迁说:“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这本书是庄子毕生的心血,他没有写太多的书。没有像孔子那么多的徒弟,但他的思想却是那么的放荡不羁,他的语言是那么的犀利,他的感情却是那么的真挚,他的主张是那么的坚定!他是一个心胸开阔的哲学家,文学家!


怎样理解庄子这本书视频

相关评论:
  • 19399639056《庄子》写了什么,战国时期道家庄子所写的著作?
    庾魏竿答:《庄子》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如何告别焦虑,活得自在改变自己,用新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当我们拿到庄子这本书的时候,翻开第一篇第一句话就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句话主要讲的就是如何超越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发生改变。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是通过改变去适应社会的,没有哪一个人逆自然...

  • 19399639056读完《庄子》后,带给你怎样的理解?
    庾魏竿答:书中思想,一如庄周的风魂,不掺浮华,逍遥自在,其智无端崖而有根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道我合一的庄子,想必也有“和”之念。既爱万物,以与万物和为念,也才方能物我合一,天地无穷。或许有人对此以为不屑,但和平安好,世无征战,相信是人人皆向往的。如此,若人与人以和为本,与...

  • 19399639056了解巜庄子》和庄子的相关知识
    庾魏竿答:一方面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又包含了对审美经验的深刻理解.庄子美学思想有着素朴的辩证观念和批判精神.它多方面地揭露了阶级社会中美与真、善之间所存在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与丑区分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类看来是厌世虚无的说法中,庄子及其后学朦胧地意识到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出现了物统治人的现象...

  • 19399639056读庄子可以学到什么
    庾魏竿答:庄子,文采斐扬,第一遍就看文字的韵律结构,看见哪句话好自己大声读出来,基本上朗朗上口,第二遍看时对哪个感兴趣看哪个,第三遍时就是理解其中文字含义与不是文字的含义,跳出文字束缚的含义,庄子里面的哲学思维甚至是所谓的“道”,都在里面了,越读越会发现这本书的妙处 ...

  • 19399639056图解庄子:读懂庄子的智慧内容简介
    庾魏竿答:并紧密联系现代社会,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你将能全面把握庄子的思想精髓,从而真正领悟到“逍遥”的真谛。无论是寻求心灵的解脱,还是寻求生活的智慧,这本书都是你解读庄子、提升自我认知的宝贵工具。让我们一起,通过图解的方式,走进庄子的世界,体验他的超然智慧。

  • 19399639056读《庄子传》有感
    庾魏竿答:暑假里读到了《庄子传》这本书,我开始喜欢上了庄子。这是我对庄子的思考,也是对人生的思考。这本书中写到的庄子不像孔子、老子、墨子等只谈仁义礼乐之人,他视天下如弹丸,视官位如粪土,傲视王候,本可做各国大官,却只是以做草鞋为生,非礼非仁。他的寓言让人十分容易理解,在他看来,这是...

  • 19399639056《庄子》读后感400字
    庾魏竿答:我们不应该去奢求他有什么回报,而是自愿的去帮助他。这样才算得是真正的闺蜜,好朋友。……读完《庄子》这一本书后,我收获颇多。《庄子》这本书里蕴含了很多人生的大道理,和做人处事的方法。值得我学习,我想这本书不应该去读一遍,我还应该再读再理解,这正如人生那本大书,是永远读不完的。

  • 19399639056《庄子》读书心得感想五篇
    庾魏竿答:庄子提倡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个人主义,于丹老师讲自由要有一把尺子,要有公正,做人要有底线,这才能够做到这个世界上行为的守则。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庄子》 读书心得 感想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庄子》读书心得感想一 经典书籍需要慢慢地读,如此才能做到真正深刻地理解。初读《庄子》时,不能拥有良好的...

  • 19399639056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庾魏竿答: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庄子对于后世哲学文化的影响贡献在于他建立了抽象的哲学本我论。庄子最吸引后世瞩目的的是他的“逍遥处世”说。庄子...

  • 19399639056对庄子的看法
    庾魏竿答:《庄子》一书独辟蹊径,以“无言”言“真知”,力图脱离世俗,尝试体道归真。但《庄子》也难以逃脱一个悖论——支离破碎之言何以论道。关键词:语言;外延;背离;体道与真知道家认为只有弃绝知识、复归于朴,才能保持真、常。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对这一主题做了进一步的反思。 《庄子》首先指出知识的一般界定,再指出知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