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花鼓戏剧种形成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通城,虽位于湖北东南部,靠近湖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深受三省交融的影响,而非纯粹的湖北文化。这里的艺术背景,尤其是民间艺术和语言,深受湖湘文化熏陶。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岳阳艺人彭瑞生和蒋傅玉率花鼓戏班来到通城,他们的表演受到热烈欢迎,蒋傅玉因此留在崇阳华陂,以“茅屋道人”之名教授戏剧,传播技艺。


岳阳花鼓戏,特别是“琴腔”源于临湘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于清末时期传入通城和崇阳。由于音乐和语言的相近,特别是“琴腔”的韵味醇厚和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在光绪中叶,蒋传玉和彭瑞生等艺人将岳阳花鼓戏的“琴腔”带到崇阳,因其主奏乐器是大筒胡琴,故被称为“提琴戏”。后来,这些艺人定居崇阳,教授技艺,促进了业余戏班的兴起。


通城花鼓戏的发展过程中,李兆时等人在演唱中融入了本地民歌风格,同时将岳阳花鼓戏的“琴腔”与通城本地的花腔小调、山歌民乐,以及长沙(益阳)花鼓戏的部分腔调和曲牌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剧种——通城花鼓戏。初期的提琴戏以“琴腔”曲调为主,但唱腔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剧情适应性。通城人对长沙花鼓戏的喜爱,尤其是其丰富的唱腔和优雅的旋律,为通城花鼓戏提供了改进的灵感。


通城艺人巧妙地融合了各种元素,丰富了提琴戏的曲调,弥补了原有的不足,使其更富吸引力。这种融合使得通城花鼓戏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增加了更多元的元素,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和喜爱。




扩展资料

通城花鼓戏又名通城提琴戏,并非是指相传由天沔艺人王耍儿在通城所传的早期天沔花鼓戏“打锣腔”。今通城花鼓戏是源于湖南临湘花鼓戏今岳阳花鼓戏,以岳阳花鼓戏“琴腔”为主调,融合湖南长沙花鼓戏部分腔调和曲牌以及通城,本地山歌、夜歌、民间道教音乐等。曲调优美,旋律明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唱腔有正调、哀调、梦调、西湖调、阴调、一字调、反十字调等及各种花腔小调。主要流行在鄂东南以及湘东北等毗邻地区。




通城花鼓戏剧种形成视频

相关评论:
  • 13093619636花鼓戏的特点,花鼓戏的主要特点
    陆豪峰4. 花鼓戏的声腔体制和表演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5. 益阳花鼓戏是湖南地方剧种之一,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楚剧。6. 花鼓戏中的“正调(单句子)”是最常用的曲调,擅长叙事和抒情,并具有独特的转调技巧。7. 通城花鼓戏的“西湖调(夹句子)”虽与长沙花鼓戏...

  • 13093619636通城县民俗文艺
    陆豪峰通城方言有三种主要口音:通城声、湖南声和江西声,每种口音都有其独特之处。通城花鼓戏源于湖南临湘花鼓戏,融合多种腔调和本地民间音乐,曲调明快,富有地方特色。戏剧传统剧目取材广泛,反映了民间生活和神话传说。通城县的民间艺术如山歌、田歌、灯歌和小调丰富多样,如打硪号子、高腔山歌和灯歌等,都...

  • 13093619636临湘花鼓戏基本概述
    陆豪峰临湘花鼓戏的根源可追溯至临湘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这一艺术形式主要在湘鄂赣毗陵地区广为流传,尤其以临湘为核心区域。随着流传,它在湖北的通城和崇阳发展演变,进而形成了提琴戏,再进一步影响到了岳阳,演变为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以其独特的演奏乐器——嗡琴而闻名,因此也被称为嗡琴戏。它的...

  • 13093619636花鼓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陆豪峰提琴戏,原名花鼓戏,湖北省崇阳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提琴戏原是湖南岳阳一带的花鼓戏,约于清末流传到湖北崇阳、通城等地,改称“提琴戏”,是湖北省崇阳县别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在鄂东南、湘北、赣北等地区流传的梁山调与崇阳地方小调、民间音乐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因...

  • 13093619636湖南花鼓戏属于五大戏曲中的那个戏曲
    陆豪峰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成为独立戏曲剧种最早演出是情节性不太强的“二小”,即一旦一生、“三小”即一旦一生一丑的“三小”歌舞戏,多用当地小调,后受汉剧和其它剧种影响搬演情节性强,人物较多的剧目。因小调戏曲化程度低,就吸收了与之毗邻且语言、语音又比较接近的汉调音乐,形成后来的“琴腔”或“川调”及某些“...

  • 13093619636湖南花鼓戏有几大流派?
    陆豪峰经过近百年来的艺术交流,各路花鼓戏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较完整的长沙花鼓戏体系。 岳阳花鼓戏源于临湘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湖北通城、崇阳等地。清代嘉庆年间的《巴陵县志》中有在巴陵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 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夹句子”、...

  • 13093619636关于湖南花鼓戏
    陆豪峰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了。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

  • 13093619636扬州的花鼓戏有什么特点?
    陆豪峰扬州"花鼓戏"虽然是一种地方小戏,但它具有音乐的兼容性和独特性、表演艺术的模仿性和喜剧性、内容的多样性和世俗性等鲜明的艺术特点。扬州"花鼓戏"由于受到地理因素、观众需求和艺术氛围的影响促成了这些艺术特点的形成。其主要包括:1、风格特点:花鼓戏的表演风格大多都是以喜剧为主,无论是在作曲、...

  • 13093619636咸宁的文化
    陆豪峰传承与融合的佳品-通城打锣腔通城打锣腔源于天沔花鼓戏,清同治年间由天沔灾民王耍儿传入,与本地戏曲相结合,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打锣腔。用当地方言演唱,以“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作为主要特色。2013年“ 通城打锣腔”被湖北省列为全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唱出劳动人民之歌-通山山歌通山山歌,亦名...

  • 13093619636旋律流畅明快的花鼓戏是怎么著名的?
    陆豪峰岳阳花鼓戏有不少剧目也是以“琴腔”为主的,所以它流传到鄂南的通城、崇阳演出时,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逐步形成了一个当地的新剧种,称其为“提琴戏”。 岳阳花鼓戏主要剧目有《思夫》、《补背褡》、《芦林记》、《双盗花》、《双卖酒》、《牛郎织女》等。 常德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