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课如何加强史料的教学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也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了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

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本之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广,高中历史试题更加突出了对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高考试题不断增加,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史料运用的有效性也就备受关注。

因此,本文试图从史料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以此更好地推进高中历史有效课堂。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适当、准确的选取史料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的有效性和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

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如何适当、准确地指导学生选取史料尤为关键。

一般来说,教学史料形式上大多以文字史料为主,图片、数字史料、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辅,实物史料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中基本不常见。

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就在于为历史事实提供例证,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1.鼓励学生尝试独立搜集、选取史料

在历史学习中,史料的选择和搜集是提高历史认知水平必不可少的。

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

学生尝试独立的搜集资料、探究资料则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途径。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从搜集资料出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学生自己独立搜集时,究竟该如何展开?而且在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角色是历史知识的学习者,并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程度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学会查找、辨析史料的方法。

例如,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文献资料的书目、索引?如何利用网络查找和检索史料?如何判断作者的立场和时代性?如何把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如何判断所选史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素养。

2.充分使用教材中补充的史料

从文字史料角度来看,在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本身就带有思考题的“学思之窗”部分,共有74处(其中必修一26处,必修二24处,必修三24处),还有很多史料直接在“历史纵横”、“资料回放”以及课后“探究学习总结”中的“学习延伸”部分给出。

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与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分析这些史料,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

除了以此对书中现成史学观点进行解释和论证,还可以开发其更多的价值。

在具体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逐渐学会学习、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鉴别、处理史料的基本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

如果能把不同章节的应用史料重新组合,不仅提高了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如把人教版必修一中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史料和必修三中苏格拉底思想、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结合起来,则可以更好地认识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与发展的整体历程。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的史料的种类十分丰富,除了一般常用的文字资料外,还有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地图、名胜古迹照片、漫画、数据表格等。

虽然这些插图只是辅助资料,但也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因此,也不能忽视这些历史地图、插图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挖掘插图中的隐性知识。

3.有针对性地适当补充教材外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有限,但有些重点内容艰深难懂,或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过程,使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课外史料,相应地培养学生分析阅读史料的各项能力,努力做到论从史出。

补充史料,关键是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史料重点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

不过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史料也不能无原则地堆砌。

教材外的补充史料,一定要反复筛选,紧扣课程目标、教学目的,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史料;同时要确保史料真实可信、长短适宜,难易度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即使材料很典型,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材料本身,也就很难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的内涵,更别提用史料来分析问题了,效果当然也会大打折扣。

节选加工材料时,可对原始材料进行编辑和改写,删除无关的内容,提取材料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图表。

不过要注意材料所属的前后语境,以保证其原意的完整性。

如人




高一历史课如何加强史料的教学视频

相关评论:
  • 19278382223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
    燕饱灵答:“末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基础教育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师“教”为主,而应该要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掌握阅读思考、分析判断、总结运用能力。而这也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要求所在。而中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倜重于史料分析能力的提高,...

  • 19278382223如何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燕饱灵答: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做弥补?一、原因1、传统课堂教学对史料运用的忽略旧教材课本教材的编排,大部分是按照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影响、评价的编年体顺序进行编排。每节课都有相应的一两段材料来对课本史实进行补充说明与扩展。但,这对浩瀚的历史史料大海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进行史料的补充,那么学生在...

  • 19278382223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燕饱灵答: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既然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材或历史材料能力呢?一、设计问卷,进行调查。2015年10月我设计了问卷调查,并在高一进行了第一次问卷调查,尤其对我带的11班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表明:(1)阅读习惯较好,但...

  • 19278382223如何有效组织历史课堂活动
    燕饱灵答:课外史料的及时补充:历史文献材料、大事表、历史文物等都有助于学生习惯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形成。通过参与阅读讨论交流中掌握历史知识,利用历史事件的情感性,激发学生的情感,真正发挥学生的参与,让课堂活起来。在历史教学中,除教给学生历史史实外,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

  • 19278382223浅谈怎样上好高中历史课
    燕饱灵答:浅谈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一、激发兴趣,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二、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三、紧扣课时中心,优化教学目标...

  • 1927838222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燕饱灵答:当然,拓宽是适当地,对教材有关内容的延伸、史料的补充、理论的深化等等,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就理论的深化来说,因高考把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主要内容,而有些理论性问题又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适时地把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和...

  • 19278382223历史教学基本方法介绍
    燕饱灵答:历史课本内容范围广泛, 涉及很多历史事件, 对于学生而言既抽象又陌生,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学习兴趣下降。对此, 教师善于利用新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如微课、慕课、线上课程、数字图书馆等, 并把这些资讯科技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

  • 1927838222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对史料的辨析能力
    燕饱灵答: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运用史料,以趣引思,...

  • 19278382223怎样认识和发挥史料在历史编撰中的作用
    燕饱灵答:primary source)以及第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 19278382223如何让学生学好历史课
    燕饱灵答:其二,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史料应用,在现行历史教材中,基本上每课都有一些原始史料提供给学生阅读,这些教材都和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点,...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