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人口最多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人口最多?~

历史上的五大朝代,唐朝最为强盛,宋朝则是人口最多!历史

如果按现在的人口发展速度,中国人口最高可能达到多少,到多会才能倒退,那时会有什么新型的危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政府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将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统筹考虑,协调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发展经济、开展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紧密结合起来。



2003年,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更加科学地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



2004年初,中国政府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人口的现状如下:



一、人口数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大陆31个省、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人。



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表明,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3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



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二、人口素质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据估计,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年疫情处于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少到8.33%,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三、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7.58%。上述数据表明:



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



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右。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将达1.64亿,占总人口比重16.1%,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



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四、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4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



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按照人口学家的估计,按照我国目前人口比例及增长速度推算,2035年左右,人口数量将达到顶峰的15亿,全国人口将实现零增长,然后,人口逐年减少。

现在人口最多,而且还在保持增长,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了很多。

总人口统计:
1,306,313,812 (2005年7月估计)
1,321,290,000 (2007年年末)
1,339,724,852 (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
1,374,620,000(2015年年末)


中国什么时候人口最多视频

相关评论:
  • 19324047403中国从何时开始就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蒋怎罚北宋末期人口达到最高为4600万,13世纪初,宋、金、西夏三国总人口大约在一亿五千万左右,因同期阿拉伯帝国仍然存在,究竟谁的多,两可之间;元初总人口只有7500万,应该是成吉思汗四大汗国中最多的,但同期阿拉伯地区被蒙古征服后的人口数据一般不详,无法比较;元末明初,中国大乱,人口锐减,至明代中期...

  • 19324047403中国人口数量高峰将出现在什么时候,达多少亿
    蒋怎罚作为经济学博士,李斌对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有着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中国现有人口十三点二八亿(不含港澳台地区),比美国多十亿,每年出生人口一千六百万,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在三十年里少生了四亿人口,创造了世界人口发展的奇迹。李斌从经济学角度算了一笔账:如果生育率...

  • 19324047403中国是什么时候人口增多的
    蒋怎罚到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2.3421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9%左右。基本信息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中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省级...

  • 19324047403新中国成立时有多少人口
    蒋怎罚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万人。解放后中国总人口是8.52亿,并且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1、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2、二是...

  • 19324047403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人口最多
    蒋怎罚中国自先秦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人口发展状况。(道光二十年达4.13亿。)中国是最早有人口记录的国家,史料丰富。但多是历代王朝征课赋役的户、口或丁数。这些数字有的比较接近实际存在的人口,有的则需估算才能成可比数字。而边疆民族人口多不列国家编户,不易估算,但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大。...

  • 19324047403中国哪个年龄段的人口最多?40-50的吗
    蒋怎罚中国人口最多的年龄段是45---49岁。中国从1949年的5.4亿人口增长到今天的近14亿人口,人口的年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1975年以前由于没有执行计划生育,人口的出生率从70年代前曾经一度超过30‰;执行计划生育以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尤其从90年代以后,由于计划生育管控加严、不孕不育发病率提高、...

  • 19324047403中国的人口从何时变成世界最多的?古代人口就多吗?
    蒋怎罚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 纵观数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如果形象地来说明的话,新中国建立之时,中国人口已经爬过了四个坡。第一个坡,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 21 世纪到公元初),大约 2000 多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缓...

  • 19324047403中国人口最多的朝代,是哪个?
    蒋怎罚其中,华南地区人口比重为71.4%,华北地区为28.6%。人口超过两千万的省份有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广东;不足两千万的省份有直隶、湖南、福建、山西、陕西、甘肃;不到1000万的省份有云南、贵州。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包括太湖流域、长江流域和大运河沿线。5.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

  • 19324047403中国人口最多朝代
    蒋怎罚清朝时期人口最多。顺治八年(1651年): 人丁10,633,326 总人口约3000万 顺治十二年(1655年): 人丁14,033,900户 推算为4、5千万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推算7、8千万人---1亿3千万人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1亿5千万人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人丁24,621,324 康熙帝为确实掌握人口数,...

  • 19324047403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人口最多?
    蒋怎罚1、第一位:清朝 清朝在刚刚入关中原时人口数只有1430万丁,在康乾盛世之后,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人口是也是大量的飙升的,在道光年前人口数达到了4.13亿。自此清朝也创造了历史上第三个人口数量高峰,4亿多的人口数也是古代中国时期人口数量最多的朝代。不过在民国时期人就数量就出于停滞阶段。2、第...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