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资格证中新课改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新课改下教师如何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改下教师如何转变教育观念主要从角色和行为两方面进行转变,具体转变如下: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角色转变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社区型和开放型教师,重视与社区互动,挖掘社区教学资源。
(二)新课改下教师行为的转变
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
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合作。

总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教师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师德的修养。

从2007年陕西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始,虽然我们都接受了新课改的通式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也聆听过专家的指点和报告,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准备,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开展新课程教学的许多方面都需要教师自身实现一定的转变。一、教学观念的转变著名教改实践家李元昌曾说过:“教学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因为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才会有这种观念下的教学方法。” 如传统的生物课教学:教学形式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方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常常抱怨一节课要讲这么多内容,时间不够。学生上课听得认真、笔记记得详细,下课合上书本和笔记一点印象也没有了,本来生物课堂是颇有生气的,却上的死气沉沉,学生渐渐失去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而有了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教师教学时,注重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注重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积极思维,科学设计实验,在实验中获取新知。因此,要适应课程改革,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走出来,向拥有先进教学思想、观念、超前意识的角色转变。有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念,才能使自己不断地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超前意识去分析、透视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才会不断地学习、获取、接纳新的思想和观点,正确把握教改动向,在课改的海洋里大刀阔斧,勇往直前。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构建生物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和综合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中要实现上述目标势必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有较大的转变,应由教师的主体性转变为学生的主体性,变传统的标准模式型教育观为尊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观;由单纯的教好书转变为教学生好学,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由以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二、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的教学以讲述法为主,教师的传授水平对学生影响极大。其基本模式就是: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课程——复习归纳——布置作业——考练结合。学生的参与较少,大多是被动的回答教师的提问,至于探究、验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交流反思、自我评价等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极少采用,大多时间都是由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是配角,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获得、知识的达成情况、调查研究等探究能力的提高无从谈起,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方法死板,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许多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教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例如,关于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的实验,笔者让学生首先分析、思考过氧化氢的分解可以在哪些情况下完成,如加热、有无机催化剂、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等条件,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要遵循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等,正确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和原理。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步骤;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对实验的讲述,分析讨论实验设计中各个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前者类似于对实验探究的过程,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采用引导探究的方法;后者类似于对一项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消化过程,相对难度较小,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采用讨论法。我们很难说这两种方法谁优谁劣,但对具体情况,却有合适与否之分,对于基础与能力均较弱的学生而言,采用前一种方法显然是难以收到理想效果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难以开展起来。再如,在本校超大班进行实验课时,按照教材要求开展活动非常难,管理控制不严,容易造成混乱,实验课往往就成为走过场,只是一个形式,组织教学就不能达到应有效果。因此,可以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保证实验课的有效和有秩序,教师可以事先培训小组长,将基本技能教授给这些小组长,由这些小组长充当小先生,分别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实验,并与大家一起探究,提出一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法,预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然后,各个小组推选出一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进行小组发言,与大家交流和反思。最后又同学自评、互评,造出最优方案,得出可信的结论。这种方法大大减轻了实验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通过合作学习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懂得了方法,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总之,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应该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多元的教学目标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达成,单一的教学方法是难以与多元教学目标的实现相适应的。我们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但如果将探究泛化,将之用于一切教学情境,那是有悖于有效教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应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学生个个参与,而学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参与是低效或无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不会是有效的。反之,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却是积极地在进行深层的思考,有其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教学却是高效的。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要从“唱主角”和“一言堂”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服务者或者协调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仍然存在,但不应该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也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化身”,教师要组织学生运用教材,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要参与,直至成主动学习,充分体会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和体验。作为教师,要想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这一角色中走出来,“蹲”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只有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平等,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喜同悲,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站在合作者的平等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取平等、主动、参与的意识,获得理解、支持、帮助、鼓励的同时和教师一道走出学习和心灵的“困境”,获取更多的欢乐。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化新理念,切实、有效地实现三个转变,在教学中要勇于自我反思,探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不断地分析误区、克服误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为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教。参考文献:[1]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作者单位:陕西省石泉中学

1. 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以往的课堂中,很多时候教师采用的都是“满堂灌”的方法,教师辛辛苦苦地传授知识,学生却没有听进去多少。因此,在新课改中,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尊重学生的意见,充分考虑学生以往的经验与兴趣。
2. 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像学生单纯地灌输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3. 从“终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这与新课改目标中发展性评价的内容息息相关。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包容他们的错误,让学生又单纯地“重结果”转变为“体验学习过程”,对不符合教学预期效果的情况,教师要坦然接受。
4. 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以往许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在情感等方面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师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人格道德等方面的发展,提倡快乐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高中教师资格证中新课改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视频

相关评论:
  • 18862451772高中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与中学的差别很大吗 就是在难度方面_百度知 ...
    党妮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都是考以下三门:《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学科知识与能力》。其中,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相同的,《综合素质》一般考察新课改相关知识、阅读、写作能力等;《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察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是...

  • 18862451772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题如何取得高分?
    党妮哗第一部分总述,教师资格证考试总起语句为:“材料中某教师做法符合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职业理念\/职业道德的要求,值得提倡。”第二部分分述,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一般体现3-4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建议分段并结合框架词书写,书写顺序为:首先,理论+材料+论述...

  • 18862451772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复习技巧
    党妮哗例如,新课改下的教育观,有四条,分别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教学“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更加“关注人”。这四条在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以及材料题中都有可能成为考点,但是记诵这四点又是比较大的记忆负担。我们可以通过提炼...

  • 18862451772高中考教师资格证和初中的难度一样大吗?
    党妮哗——>点击了解更多初中和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都是考以下三门:《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学科知识与能力》。其中,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相同的,《综合素质》一般考察新课改相关知识、阅读、写作能力等;《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察教育学...

  • 18862451772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注意什么?常考题型是什么?
    党妮哗29道单项选择题,每道题2分;3道材料分析题,每道14分;1道作文题,每道50分。《教育知识和能力》的考试题型考查四种,分别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与材料分析题;其中单选题21道每道2分、辨析题4道每道8分、简答题4道每道10分、材料分析题2道每道18分。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 ...

  • 18862451772教资新课改是哪年提出的
    党妮哗1999年正式启动。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

  • 18862451772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两个考点如何复习?
    党妮哗我们需要重点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几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2. 法律法规 小编的建议是:不要去背!因为我们不是学法律的,死记硬背那些法律条文并不会对考试有多大的帮助,反而会成为一种记忆的负担。并且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的...

  • 18862451772初中和高中的教资考试内容一样吗
    党妮哗而中学又分为初中和高中,笔试的时候都是考三科。初中和高中考试区别如下: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都是考以下三门:《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学科知识与能力》。其中,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相同的,《综合素质》一般考察新课改相关知识...

  • 18862451772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每次三观会不会重复?
    党妮哗2.该老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性。材料中,于老师积极鼓励小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削梨,发挥了其特长。3.该老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材料中,于老师不但关注了小伟的学习还采取推荐他做班干部的做法促进小伟在其他方面共同发展。总: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积极鼓励学生才能够...

  • 18862451772教师资格证面试要写教案吗
    党妮哗第一,书写规则由于我们现在新课改和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书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第二,行为动词的选择第三,书写技巧如知识与技巧,即课本主要知识与本节课需要运用的技能。其实,就是当你拿到题目之后,从内容中提取出所要给学生讲授的知识点经过加工以及动词的选用...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