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千年一遇的自然灾害?

来自:购物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为什么所谓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

先说明一个概念,100年一遇 指的是 该大小的XX值在100年以内可能会发生,这个概念模糊了统计学的算法,舒乐乐已经将算法给出。我们不妨在水文学的专业内将概念换一下,重现期,意思是未来无数的年份里,每发生一次 大于或等于这个 XX值的 年份 平均为100年,就是说在下一个100年这个事件可能会出现一次,可能会出现多次,也可能不出现,只是发不发生的概率不一样而已。

其次再要解释的就是,水文学中,洪水、暴雨强度、甚至风力强度,之类的出现规律,并不是按照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正太分布出现,而是按照偏态分布出现,其规律呈现皮尔逊III型曲线的形状。曲线的形状,跟数据资料系列均值、曲率系数Cs及变差系数Cv相关。重现期的计算,往往要有调查系列,排频,配线,计算等过程。

你得有一些统计学基础,然后你得有一点逻辑基础。百年一遇其实是一个概率上的概念,代表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百年一次。类比你投硬币正面和反面几乎各占一半,之所以说几乎,那是因为完全有可能硬币抛下去就立在那里了,当然这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姑且定义这样的事件就是所谓百年一遇的事件。

但是并不意味着你这辈子都不可能见到听到这样的事件发生。如果全国十亿人都玩抛硬币,那么你估计隔三差五都能在新闻看到硬币非正非反的百年难得一见的事件了。因为发生的概率没有增加,而你统计的样本增加了。在统计学上看,一个百年一遇的低概率事件,如果参与的统计样本扩大一千一万倍,那么百年一遇的事件一年发生一百次也是正常的。

看看这篇文章



2010年01月03日《北京晚报》第8版本报调查栏目,用了一个版面篇幅发表了《一月真有那么多天文奇观?》的文章。就一篇题为“1月份天文奇观扎堆”的报道,采访了北京天文馆科普部副主任寇文。文章详细内容如下:



一月真有那么多天文奇观? (2010年01月03日 北京晚报 8版 本报调查)



一篇题为“1月份天文奇观扎堆”的报道,正在被新闻媒体和各地网站大量引用。这篇新闻中提到,今年1月期间将有5场“罕见的天文奇观”扎堆上演;其中,元旦的月偏食、1月4日的象限仪流星雨和1月15日的日环食,更是被媒体奉为“不容错过”的三大天象。



类似的新闻内容,恐怕读者早已不陌生。在网上检索,2008年我国共刊发1090篇涉及“天文奇观”的新闻报道。去年是国际天文年,恰逢鹿林彗星年初重返地球,7月22日又有日全食发生,有关“天文奇观”的报道篇目大量激增,全年达到5270篇之多。



然而,对于真正的天文专家来说,这其中有很多报道着实令他们哭笑不得。



2010年我们还将看到的部分天象



★五大行星



水星最佳观测时期:4月9日东大距、9月20日西大距

金星最佳观测时期:5月至6月、12月

火星:1月30日火星冲日

木星:9月21日木星冲日

土星:3月22日土星冲日



★月掩星



5月16日:月掩金星(北京地区看不到掩星,但可以看到金星和月亮非常接近)



★流星雨



象限仪:1月4日

英仙座:8月13日

双子座:12月14日



★特殊天象



1月15日:日环食

6月26日:月偏食



“三大天象”恐怕并不养眼



今年1月发生的所谓“三大天象”,在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看来,其观赏程度恐怕难以让人满意。就拿刚刚在元旦凌晨发生的月食来说,本次月偏食的食分(即月面视直径被遮盖的比分)只有0.08,因此即使是在食甚(即月食或日食达到最大值)时,也只有一小部分被遮蔽而已,这让一些观测者感到失望。



更有可能令人失望的是象限仪流星雨。有媒体在报道中引用数字,称此次流星雨“每小时天顶流量在120颗左右”。但是寇文提醒说,这只是个理想数值;即使在这种状况下,每分钟能看到1颗流星就已经相当不易了。何况那时满月刚过,明亮的月光会掩盖掉很多偏暗的流星,观赏性肯定会大打折扣。



对于北京人来说,1月15日发生的这次日食有些“生不逢时”。北京并不在此次日食的环食带上,只能看到偏食;再加上日食发生在下午至傍晚时分,太阳高度较低,如果在城区观看,视野容易被建筑物遮挡。另外,日食当天为工作日,又临近学期期末,估计带着孩子专程跑到环食带观看的家长不会太多。



“千年一回”纯属人为炒作



新闻媒体在此次报道“天文奇观”时最津津乐道的,是有关元旦月食的话题。大量相关报道中几乎都提到了同一种说法,称元旦发生月偏食是“近千年来头一回”。不过在天文学界,这种说法却被专家们嗤之以鼻。寇文对此尖锐地指出,这种提法本身就有人为炒作的成分,说得不好听甚至是“胡扯”。



“日食、月食每年总要发生几次,天文工作者早就对其中的规律掌握得十分清楚了,是不是发生在元旦这一天,对于这一天象的呈现效果和研究价值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寇文说,如果仅仅因为时间上的一个巧合,这次月食就被冠以“天文奇观”的称号,那么这种所谓的“奇观”恐怕水分太大。



有些“奇观”新闻是伪命题



比“千年一回的元旦月食”更有水分的“奇观”,在新闻中早已屡见不鲜。



比如近年来,“××年来月亮最大最圆”之类的报道屡见报端,但是在寇文眼中,这种报道纯属伪命题:“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每14天左右就会进行一次由近到远的变化,从地球看上去,月亮每个月总有一天看上去最大,但是在没有对比物的条件下,这种大小的变化并不容易分辨,根本不值得当做‘奇观’来报道。”



“行星合月”是这几年颇为流行的天象新闻题材,每次出现也都会被媒体冠以“奇观”头衔。对此寇文解释说,按照月球的运行轨迹,它每个月都会依次经过一些行星,这种“行星合月”的现象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如果全部称为“奇观”,实在是有些夸大其辞。



关于天文知识的错误表述,也时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寇文举了个例子,2008年年底时,不少媒体都以“今年冬至提前一天”为题进行过报道。这位天文专家澄清说,冬至作为一个节气是一个时间点,多出现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从来就没有规定说冬至只能发生在12月22日,‘提前一天’又从何谈起呢?”



“奇观”假新闻如同“狼来了”



“有时候我会跟记者说,你们也应该来一回‘打假’了。”寇文说,这并不仅仅是他的个人意见,每次与同行开会的时候,各地的天文工作者经常都有类似的困惑。甚至还有人曾经建议,今后对于天象的预报发布,应该交给专业部门,通过统一的渠道来进行,以确保其权威性和表述的科学性。



在寇文看来,这些有关“天文奇观”的“假新闻”其实并非真正的“假”,主要是存在夸张的成分,有的甚至是危言耸听。不过令专家们哭笑不得的是,每当他们希望媒体澄清其中的谬误,记者们反而是振振有词,认为这样报道才能吸引眼球:“你要是不说邪乎了,谁还会抬头去看星星呢?”



“可是看了又能怎么样呢?”虽然寇文承认,这些被人为炮制出来的“奇观”,也许能让公众对天文有了一时的兴趣;但是他一直担心,这样的报道层出不穷,日子久了就连公众也不会听信了,天文岂不是又要受冷落了?在他看来,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就是妇孺皆知的“狼来了”。



怀着一颗平常心去看星星



北京天文馆的专家们每月也都会对天象进行预报。寇文表示,究竟什么样的天象值得关注,什么样的天象又算是奇观,其实并没有一个规范可供参考,其价值判断往往取决于预报者本人的态度。与媒体报道的所谓“天文奇观”不同,这些由专家发布的天象新闻,看上去总是显得不够热闹。



寇文举例说,他自己在发布天象预报时,除了日食、月食、流星雨和彗星外,也会对特别接近的行星合月进行预报,特别是对其中的“掩星”(即月球将其他行星遮蔽)现象予以关注。另外,对于一些人造航天器的运行情况,也会对外发布,供感兴趣的爱好者进行观测。仅此而已。



不过,媒体记者笔下一些文学修辞,有时也令专家们感受颇深。2008年12月1日,金星和木星“双星伴月”,很多新闻报道中将其形容为“浮现在夜空中的一张笑脸”,这些报道就让寇文特别赞赏:“你何必拘泥于这种天象几百年前发生过呢?现在它就在你的头顶上,大家一齐抬头看看,觉得挺美,赏心悦目,这不就挺好吗?”



在他看来,公众看天象,不妨就怀着这么一颗平常心。



天文的最大门槛是寂寞



国际天文年已过去,由日全食引发的天文热潮也早已退去,经过这热热闹闹的一年,又会有多少人从此爱上天文?寇文经常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中小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交流,他能够感受到天文知识的普及教育日渐被重视,也深深地懂得天文爱好者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比如学校里天文兴趣小组的老师们,时常在夜深人静带着学生外出观星,比起其他老师,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困难还是专业知识的不足。学校里没有专门的天文课,高等院校天文系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人也不多,这些天文老师的本职学科,其实很多都是地理、物理或者数学。



寇文说,应该说我国的天文爱好者水平不低,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与国外天文爱好者群体相比,在整个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少,大多数人只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而天文领域的专业研究,往往需要建立在广泛的数据统计基础上才能完成,而这有赖于天文爱好者群体的壮大。



在寇文眼中,这个月的天象中,科研价值最高的,恰恰是观赏性最差的象限仪流星雨。他解释说,对于流星雨的爆发预测和成因研究,目前还有很多空白,非常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对于任何人来说,参与其中并不需要太多资金投入,只要一个人坐下来,严格地按照学术规范,一颗颗地去统计流星划过的数量、时间和亮度,就已经足够了。有时,寇文会这样告诉那些试图进入这个领域的人:“天文的最大门槛,也许就是寂寞和冷清。”(北京晚报记者 周健森)

千年一遇的自然灾害的表面意思就是当一座城市近百年,甚至千年都从未发生过任何一种自然灾害时,突然在大家毫无防备的时候出现,就称之为千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因而不是每个地方都会百分百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出现,即使千年一遇我们也要提前打好预防针,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自己的人身安全遭到严重的伤害了,不怕万一就怕一时,好好学习求救知识才是硬道理。

自然灾害是指危害人类生存或者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水、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冰雹、霜冻、暴雨、大雪、冻雨、大雾、强风、结冰、雾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形闪电、火山爆发等,这些都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自然灾害,所以遇到对应的灾害就要采取相应的逃生和自救方法才是可行之处。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首先应该保持冷静,选择最好的逃生方案。如果发生山洪暴发这种关于洪水灾难,我们不应跑到河谷,而应撤退到两侧较高的山脊。另一点是,买房时,你必须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区,水流向较低的地区,低洼地区是最危险的。

此外,当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也是考验人性善恶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人性到底是光辉还是卑劣的一看就知道,趁火打劫的人可谓是太多了,所以遇到自然灾害一定要在保证自己能安全逃离危险的情况下也要助人为乐帮助那些还被困在危险当中的别人。所以在自然灾害面前,救人必须尽其所能,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条生命,而生命是由他的父母给予的。



实际上,“X年一遇”的说法并不等于“X年才能遇到一次”,而是有其他计算方式。

据第一财经报道,从事市政规划设计的工程师赵鹏城解释称,“重现期超5000年一遇”可以理解为在有降雨记录以来,出现的历史最大降雨。在水文统计中,重现期即在一定年代的雨量记录资料统计期间内,大于或等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一般以年表示。

“‘重现期’和‘千年一遇’的表述一致,都是概率学上的提法,后者具体指同规模的降雨量每年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发生,而非绝对数值意义上的一千年有且只发生一次。在现实中,该强度暴雨或许千年出现多次,又或许不会出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市政院副院长吕红亮则表示。

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名工程师表示,目前,中国城市普遍采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暴雨强度按式,并将其作为判断城市降雨规律的主要依据和指导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规划建设的基础。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的暴雨强度按式

该工程师运用上述按式推演了此次郑州的强降雨,“本次降雨按3天算,t=3天,降雨强度972.8L/hm2.s(升/每秒每公顷),根据公式反算出降雨重现期P=5000。而不同的地区因为蓄洪、行洪、排洪条件不同,有一个降雨强度和洪水等级(以重现期表示)的对应关系,忽略这个关系不计,暂且认为降雨重现期P=5000对应洪水频率是5000年一遇。这就是媒体上说‘洪水5000年一遇’的由来。不过以上数据仅为举例,以972.8L/hm2.s作为降雨强度并非与实际雨量完全匹配。”

“千年一遇”说法准确吗?

对“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说法,也有专家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气象数据,无法下此定义。

据河南商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介绍,“千年一遇”“百年一遇”是源自于水文气象里面关于洪水重现期的一种科学上的解释。主要是依据从历史记录而且是一个比较长的这个记录来看,推算极端天气事件、极端洪水事件,出现的就是历史的重现期。计算方法主要是依据时间比较长的历史记录来推算某一类天气事件。尤其是洪水这个事件在历史上可能重复发生的频率,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学上的概率。

陈涛称,从大气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我们形成有严谨记录的气象记录时间是在1950年之后,有了比较准确和完整的降雨量的科学记录。到现在为止,整个降雨量记录的是70年左右,所以说我们表达极端天气甚至是极端降雨过程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历史排名,根据我们各站点在历史上出现的极大值得降雨量,依次进行排名。如果是新出现了极端的强降雨记录,我们会把这个排名再做相应的调整,这是我们大气科学界里面比较常见的做法。

他表示,所谓“百年一遇”“千年一遇”在目前没有得到可靠的、长时效的、有效的降雨记录之前,很难去谈这个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阿法)




如何理解千年一遇的自然灾害?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