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六招让孩子乖乖听话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掌握这六招让孩子乖乖听话

  掌握这六招让孩子乖乖听话,如何培养好孩子是很多家长思考的问题,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宝宝的情感认知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掌握这六招让孩子乖乖听话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掌握这六招让孩子乖乖听话1

   在执行“永远别说两次”之前必须了解的几件事:

   为什么不要反复发出指令?

  当孩子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时,你很可能会更大声、更不耐烦地重复你的指令。这些重复和提醒传递给你孩子的信息就是:他不需要你一开口就闻令即动。

  因为知道你会重复一次又一次,甚至有可能在你说第四次时也不用听,只有听到我们声音中的很熟悉的尖利的歇斯底里声时,孩子们才会觉得自己必须当心点。

   什么时候不能使用?

  如果孩子坐在电视、ipad等显示屏面前时。这种情况,首先你得想办法把所有电子设备关掉;时间紧张,需要马上出门时。一旦启用这个方法,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六步都坚持完。

   多大年龄可以使用?

  从孩子大约3岁起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大多数孩子这个时候心智足够成熟,能理解你要求他们做什么,并能专心足够长的时间,遵守简单的指令。

   六个步骤让你永远不用说两遍

  六个步骤,一开始看起来似乎很烦琐,但是随着你练习的深入,所需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越来越快地配合,而通常,就只用前三步孩子就配合家长了。

  第一步: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儿去,站着看。

  你是否曾经人在厨房,从厨房窗户喊你的孩子去做作业或者来吃晚饭?自己在一个房间,却向另一个房间里的孩子问问题?

  孩子看不到我们时,就会很容易无视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停下手里的事,然后走到孩子身边看着他们,孩子当然不把我们说的话当一回事。要站在孩子们面前看着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们很严肃、很坚决,以此表示“这很重要”。

   第二步 :等,一直等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着你。

  这一步正是让孩子专心于你要说的话。

  常见的情况是:孩子们正在专心于画画、写卡片,我们却在这时发话,孩子可能根本就没听,或者很快就忘了你说的什么。

  你若愿意站一小会儿,等到他抬起头来看着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头看你时,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对他正在做的事很感兴趣,并找点东西“描述式赞扬”他,会促使他向你回以眼神交流。

  从积极肯定的角度关注他,会让他更愿意取悦你,乐意听话并合作。比如:

  “这个拼图这么多片,你也没有放弃。”

  “积木摆放很细心,平衡性把握得不错哦。”

  “这本书你都已经读完一半了啊。”

  注意不要通过呼叫孩子名字的方式让孩子注意自己,因为家长通常都是要孩子做什么或者不许他做什么的时候,喊他的名字,所以孩子对家长的呼叫会尽量充耳不闻,不能让他马上彻底地集中起注意力。

   第三步 :把要求讲给孩子听,用语简单、表意清楚、只讲一次。

  表达要求要清楚明了(要求不能太长,以免孩子变得躁动不安)。

  孩子对自己正在做的事很投入,尤其是当从一件喜欢的事过渡到不吸引他们的事情时,这时可以通过“倒计时”来缓解这个过渡带来的痛苦,这个方法不仅能帮你省时间,还能省掉麻烦和焦躁。

  对生性急躁、固执的孩子,先每隔三分钟来一次倒计时,然后每隔两分钟,然后每隔一分钟。

  每一次,你的孩子都会听见他下一步即将做什么,他的大脑便会对下一步的事情自动产生一幅图像。甚至在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他的大脑就习惯了这个过渡。

  当你说“时间到”的时候,或者当计时器响起来时,孩子便已经习惯了必须按你刚才的要求去做,不管你提的是什么要求。

  通过前三步,大多数孩子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会配合,而如果仍不配合,下面还有三步,可把孩子的反抗抹杀殆尽。

   第四步 :让孩子把要求重复给你听,要求他用自己的话准确、完整地说出来。

  当孩子告诉你他应该做什么时,他的大脑便会自动产生一幅清楚、生动的图片。图片中的他正在做这件事。

  当孩子听见自己心底告诉自己必须做什么时,便有了主人翁意识。与由你说出要求相比,这样他便更会把这个要求当一回事。

  不要让孩子仅仅只是鹦鹉学舌,因为他们即使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的情况下也能重复。

  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谁确地告诉你他必须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那么毫无疑问他听见了你说的话并且理解了你的要求。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找借口。

  偶尔在有些情况下,孩子第四步之后仍然不听话,那么家长就该把第五步用起来了。

   第五步 :站着,等他。如果孩子在第四步之后仍没有开始做你要求他做的事,要乐意站着等待。

  等待是一个很有效力的办法;等待表明你是认真的。把你站着等待孩子回应的时间当做是一种投资吧,一种很快就会带来“更平和、更轻松、更愉快”的家庭生活的投资。

  为了减少等待的压力,注意早点开始你所有的日常事务,这样你才能腾出时间进行“六步法” ,而不会觉得自己总是在赶时间。

  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孩子在第五步之后还是不配合,此时我们就得用上最后一步。

   第六步: 在你站着等待的时候,对孩子朝正确方向迈出的每一小步,不管这一小进步多么微不足道,都要描述式地赞扬他,并且“反思式倾听”他的感受。

  每天多给孩子一点“描述式赞扬” , 孩子就越会积极地配合家长并展示他们最好的一面。你可以这么说:

  “你不吵了。”

  “你没有走开,这样挺尊重人的。”

  “我看见你已经找到了你的鞋子。”

  “你甚至可以“描述式赞扬”孩子以前的优良行为举止。”

  “我叫你做什么时,你的动作越来越快了。”

  “我今天几乎没听到你抱怨。”

  也可以说一些更贴心的话:

  “虽然你很可能希望我会让你单独呆着,但是你却没有吵闹,也没有叫我从你的房间里出去。”

  “我看得出来你确实很心烦,因为家庭作业时间到了;但是你没有尖叫,也没有说任何不礼貌的话。”

  “从你把拖车扔进玩具盒的方式,我看得出来你有多么生气,可是你位置没扔对。虽然你是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你多么生气,但是你总算知道要收拾东西了。”

  坚持做第六步,直到孩子配合你。他们会配合的,而且往往比想象中来得快。

  掌握这六招让孩子乖乖听话2

  我想很多爸爸妈妈都是非常不愿意打孩子的,都说打在孩子身,疼在娘的心,看着孩子哭,自己的心里更难受。

  但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对于孩子又不打不行,比如说他喜欢摸插座中间的小孔、喜欢去玩开水瓶,一不小心就触了电或是烫着了,那还不如先打他一顿,让他知道一碰那些东西就会挨打,自然就不敢去碰了。

  但我却不太赞同这样的观点,我是那种坚持不能随便打孩子的家长。尤其在孩子三岁以前是打不得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上还处于主要是满足生理需要的阶段,如果过分要求孩子事事做正确、事事做好,不做好就要挨打,这样不见得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反而会给他们留下阴影,甚至让他们错误地理解你的意图。

  等到孩子三岁以后七岁以前时,如果犯下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是可以给予一定惩戒的,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够清楚理解导致自己挨打的原因。但十二岁以后的'孩子就不要打了,这个时候孩子正在进入青春期,逐渐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识,自尊心也越来越强,如果在这个时候还体罚孩子的话,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受到践踏,有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其实无论对于多大的孩子,我都坚持讲道理是很重要的手段。不要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什么都不跟他讲,做错事打一顿就解决了。这样只会让孩子在犯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归根到底孩子犯错的原因要归责于大人而不该怪孩子。

  我在给孩子划定权利范围和物品所有权的时候,也会让他认识家里面的危险物品。如何让孩子意识到危险呢?危险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要让孩子理解,就要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怎样让抽象变得具体呢?我采用的是“以身作则”的方式。

  有一次,切菜的时候我的手不小心被菜刀割了一条小口,伤口其实不疼,但流的血有些多,我走到在客厅玩耍的宝宝面前说,宝宝,妈妈的手被刀割了,好疼啊,你能帮妈妈到药箱里拿一张创可贴吗?宝宝先是一愣,不知道妈妈怎么了,然后立即跑去找药箱里的创可贴。

  他用比平常快三倍的速度拿来创可贴后,一边在我的指导下小心地给我贴上,一边很关切地问我,妈妈,很疼吗?我就假装哭鼻子的声音说,嗯,好疼啊,都怪妈妈不小心,你看流了好多血呢。

  然后我就会跟宝宝解释菜刀的危险性,接下来顺理成章地还给他“介绍”了很多和菜刀有同样伤害性的东西,像水果刀或是家里茶几上的玻璃等等,都是需要小心防范的对象。当然除了解释危险性以外,也要告诉孩子正确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我在使用那些危险工具的时候就会让宝宝在旁边看着,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发现宝宝从小自我保护的能力就比其他孩子强。

  隔壁宁之泽这个月已经挨了几次打了,都是为了一件事,刘姐不让宁之泽玩剪刀,看见他玩一次就打一次,谁知道刘姐越打宁之泽越玩,刘姐就一次比一次打得厉害,孩子倒是下午打了晚上就没事人似的,有事的是刘姐,前几天他跑来找我,说她打孩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问她,你在打宁之泽之前跟他讲清楚了剪刀是很危险的吗?讲过究竟有多危险吗?刘姐感觉很吃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懂这些呢?只要打他让他害怕,他就不敢去摸了。可是这样真的有用吗?有用的话会一次两次三次地打孩子吗?

  我笑着和刘姐说,刘姐啊,他是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你好好跟他说,我保证他能听懂。刘姐半信半疑地离开,半个月后再见到我,刘姐满面春风,呵呵,你别说,那小子还真听话了哦。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讲道理,而不是胡乱使用暴力,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这很有可能为孩子以后的暴力倾向埋下种子。还有就是千万不能在很多小朋友面前批评孩子,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十分伤自尊的事情,特别是孩子稍微大一点了,更有可能像大人那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妈妈心得

  不要轻易打孩子!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我们一点一滴教出来的,如果他有什么不对,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在自身找原因呢?这个错误是不是因为我事先没有跟他讲清楚呢?是不是我也在犯所以他要跟着学呢?先找到自身的原因,再去找孩子的原因,这样既可以避免在生气的情况下不分轻重打孩子,也可以更好地平和自己的心态。

  体罚是惩罚孩子的唯一手段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为什么这么多家长都要用这种方法呢?作为父母在对孩子施加体罚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孩子的心情,是否想过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你希望孩子仇恨你吗?还是希望孩子畏惧你?如果父母愿意多思考一下,可能就不会这么着急地对孩子举起衣架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内心是敏感而深刻的,孩子也许并不会就此不再尊重你,但是至少当时他心中是有愤恨的,如果不是恨你,那他就会恨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当这种可怕的心理放大,孩子的心灵就会开始扭曲了。

  所以作为父母,每次在想要打孩子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和他讲讲他为什么错了?我们应该多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谈,而不是气急败坏的时候对孩子一顿打,对于小时候挨打我们多半都是记在心里的,也是不愿再记起的,那么别让我们的宝宝再承担这样不美好的回忆。

  相反如果我们发现了他犯错的原因,并且加以合理的疏导,说不定我们会发现孩子本身是怀着善意的心情,也可能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做法导致了孩子的错误,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掌握这六招让孩子乖乖听话视频

相关评论:
  • 13780057923教育孩子的妙招
    荣货眉答:第4招 让他把喜欢的女孩带回家 。第5招 先让孩子玩个够 第6招 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第7招 正话反说。第8招 经常改变学习环境。第9招 列一个功课计划表。第10招 先让孩子做擅长的功课。第11招 让孩子自己抽签决定。第12招 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 二、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 版权所有,违者...

  • 13780057923两三岁的孩子还需要打和骂?十二招哄得孩子跟着你团团转
    荣货眉答:这两天,一位年轻妈妈向我诉苦,她的孩子两岁多,变得越来越淘气、不听话,让她头疼。她尝试过打和骂,但效果并不好。我突然想起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总结了如何让两三岁的孩子乖乖听话的十二个方法。虽然已经过去十年,但这些方法现在依然适用。首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两三岁的...

  • 13780057923平和从容的教育孩子的六个妙招
    荣货眉答:第六招:给孩子空间,就事论事、及时放下是总原则 育儿的本质就是一个与孩子逐步渐行渐远的过程,雄鹰在悬崖上用力的一推,小鹰从此展翅高飞,而翱翔于蓝天白云间的小鹰也许不会再回头,但他有了自我生存的能力,有了傲视苍穹的本领,相信老鹰同样的开心的。 正如我们就是在不断地教给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却往往又不...

  • 13780057923两三岁的孩子还需要打和骂?十二招哄得孩子跟着你团团转
    荣货眉答:我忽然想起来我儿子小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叫“12招让两三岁的孩子乖乖听话”,把我自己的 育儿 经验总结了一番,一转眼已经是十来年前的事情了,当时还时兴博客,就发在了我的博客里。我翻出来一看,感觉好在人性是永恒的,有些方法现在也能用,还不算过时,于是就发给了她,在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下,...

  • 13780057923父母只要掌握哪6招,就能让不肯睡觉的孩子自己乖乖睡觉?
    荣货眉答:下面然护士君来教大家6个实用性比较好的方法,如何轻松哄娃睡觉呢?1:观察睡意暗示行为 一般宝宝有困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例如:揉眼睛、打呵欠,等等... 结合宝宝这些睡意暗示宝妈们就该找时机放娃睡觉了,护士君也建议各位宝妈们记录好宝宝睡觉时的时间规律,培养宝宝睡意的时间,让ta养成...

  • 13780057923家庭教育小妙招
    荣货眉答:六、不说“但是”有些父母常希望和孩子交流,于是他们耐着性子听完了孩子要说的事,接下来就说:“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错的。”父母使用“但是”一词,会让孩子渐渐感受到父母并为未认真倾听自己,不过摆姿态,从而厌倦交流。家长可以用“如果……会更好”句型来取代“……但是……”。七...

  • 13780057923六岁的儿子不听话怎样教育
    荣货眉答:教育小孩八招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话,就会发现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也是一名家长.(我的小孩今年13岁,发展非常全面,学习成绩科科优秀)下面,我将我在教育小孩过程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写下来,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 1.蹲下去. 这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