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穷尽“社会学的想象力”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以下文章来源于单行路 ,作者单行路

单行路

每个人都是单行道上的跳蚤/每个人皈依自己的宗教/每个人都在单行道上寻找/没有人相信其实不用找]

保罗·胡塞尔的这本《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状况。

他将美国的社会人群分为三个大阶级,九个小阶层。

从上到下依次为:

看不见的顶层、上层、中上层阶级

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

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

然后分别从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待人接物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不同阶层的特点进行了上帝视角的评价。

有些例子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中产阶级喜欢看克朗凯特和丹·拉瑟的新闻节目;比如中产及以上的人不喜欢养猫,因为猫花费太小,而且这家伙太自由,懒得理你,让主人没有“成就感”;比如“大学教师”比“中学教师”社会地位更高,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是知识链条的顶级生物,更是因为他们自由而不受约束(虽然接触过大学老师的几乎都不认为他们不受约束)。

还讲了旅游、装饰、衣着什么的各式各样的差异,但条条框框我基本翻页就忘,也懒得记住。

毕竟,在当今这个“大杂烩”的时代里,随着“熵值”的增加,随便一个人都能买的起任何一件他想要的衣服,如果他真的迫切想要的话。

更何况,仅以我各个阶段的同学为例,越是富豪越是隐性。隐形到你真的觉得你们穿着同样一件校服,你们就能有同样的未来一样。大学之前的素质教育,仿佛一个乌托邦的理想社会一样,每个人都温润尔雅,相互欣赏。穷苦的孩子和住别墅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本市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在同一件教室里,穿着同一件校服。

(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于炒鞋。因为唯有鞋是中学之时最能自由发挥的一个元素了。就像我中学阶段就已经对于各种最新款的aj、喷泡见惯不怪了)

甚至,在我上了大学之后,我家的小升初选拔制度,采取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摇号”制度。从此,你去什么样的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与你的成绩无关、甚至和你爸是谁都没关系,全凭一张买彩票的运气(虽然高分的孩子仍然有权选择花更高昂的学费去私立学校)。

这样的一个制度,使得小升初真正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无差别化的绝对平等。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它了,因为平等都是相对的。即使是高考,也并非是一个绝对平等的选拔方式,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把最优秀的学生送去最优秀的学校,甚至不在于把适合的资源匹配给适合的学生,而在于,用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游戏规则,让大家顺利地进行游戏人生。它也不过是一种规则面前的平等,是一种社会契约。

如果真的要研究“社会等级”,书中所提到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在我国的社会状况下,实际上都是有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和运气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阶级跨越的,虽然难度系数各不相同。

研究“社会等级”,或者说研究社会学,最大的难处或许根本不再于读懂福柯、米尔斯、马克思、马克思·韦伯的各种理论著作,最大的难处或许应该在于社会各阶层的实证研究,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精准而完整地捕捉到他们,更不要说把它们的个人命运与历史发展建立合理联系了。

暑假到处跑的火车上,我草草翻过了C·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里面最著名的一段话便是:“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人,就更有能力在理解更大的历史景观时,思考它对于形形色色个体的内在生命和外在生涯的意义。”

从此“社会学的想象力”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概念。它似乎在告诉我们,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浪花。从微观上看,白浪花花,而宏观上看,仍然是一道浅浅的波纹。但如果我们试着尝试用宏观社会的视角去看待微观个人层面上的喜怒哀乐,就能看到结构化的症结,很多看上去不可调和的矛盾,便有了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解释。

或许也就可以从中明白,“这不是你的错。”

在这场浩浩汤汤的波涛汹涌之中,如何搞清楚其之于形形色色的个体意味着什么,或许才是研究“社会等级”最困难的地方。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观点:社会科学最难的题目,恐怕是搞清楚500元钱对于形形色色的个体来说意味着什么?对通勤地铁上哈欠连连的白领意味着什么?对出租房楼下收废品乐呵呵的大妈意味着什么?对超市里的收银员意味着什么?对没有直接收入来源的在校大学生意味着什么?它涵盖了经济发展、阶级利益、社会分配、社会心理、媒介感知、风险预判等一系列社会科学问题,搞清楚了就是一部出色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然而,我甚至不能搞清楚500块钱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一个礼拜的生活费?是一个月发校报的收入?是回趟家的钱?是一双鞋?还是两次朋友的吃饭聊天?我甚至觉得随着我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500块钱的意义也会变化,我永远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这样个体差异和时间差异,或许就是社会学最难控制的地方吧。

以后有时间有机会了,可以做一做这个小课题,感觉是真的有意思。

尽管上一次的读书笔记,我曾给自己定下一个规定:尽量少的介入个人感受,而只探讨书籍之于文本的分析,可第二次就要食言而肥了。

我想与大家分享暑假的一段亲身感受,这或许也算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全的实证研究:

这个暑假我累计在北京待了将近20天,

从放假之初的中关村,到放假尾声的北京和河北交界处的小村庄;

从中国硅谷到乡土中国;

从四通八达的地铁到只有一条进村的路;

从年薪百万,高薪到手,到挣扎在人均年收入3200元的国家贫困线上;

从物质丰富、应有尽有,到小卖部里落着厚厚灰的商品;

他们都可以叫“北京”。

又到了最后“文学升华”的环节了,该引用哪本书呢?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本期责编:舻韽




书评 | 穷尽“社会学的想象力”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