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要废太子,张良向吕后献上1计请来4位高人,是为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刘邦要废太子,张良给吕后出了一个什么妙计~

刘邦宠爱戚夫人,想废了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招到了大臣们一致的强烈反对,大臣周昌甚至说出“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的话,感动的在背后偷听的吕后事后直接来了出“跪谢周昌”。能让堂堂皇后跪谢大臣,还是像吕雉这么强势的皇后,当时的形势对于太子来说想必是非常危急了。
这边厢刘邦时不时提一下要废太子,虽然每次都因为大臣们的反对未能实现,但那边厢吕雉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谁知道哪天刘邦要是一激动,不顾大家反对把太子给废了。有人跟她说张良善于谋划,皇帝很信任他。于是吕雉去找张良,谁知张良避而不见,结果吕雉让他哥哥吕泽守在张良的府外,等张良外出的时候,找个机会把他给“请”过去出主意。
吕泽说,您是皇帝最给力最信任的谋臣,现在皇帝想无故换太子,您怎么还能高枕而卧置之不理呢?张良说,过去皇帝打天下屡次处于困境,所以听从的我的计策。现在天下大定了,皇帝因为个人的喜好想换太子,这是骨肉间的事,我再说一百次他都不一定能听了。吕泽不干,你有主意也得出,没主意也要给我想个主意。张良说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再去跟皇帝争论这个问题已经没啥用了。有四个老儒生叫商山四皓,皇帝是他们的粉,想收了他们,但是他们觉得皇帝为人傲慢看不起儒生,不愿意跟随皇帝。你们谦虚点,隆重点,多撒点钱,把他们给请过来让他们给太子当人肉背景,走哪跟哪,到时说不定有用。吕泽按张良的方法,还真把这四个人请来了。刘盈得到商山四皓加持,防御能力提升。

刘邦晚年,因为常年打仗受的伤加上疾病,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在汉十一年英布造反的时候,刘邦不知咋地,盯上刘盈了,想让他带兵去平定英布的叛乱。这时候太子当年请来的商山四皓发挥作用了,他们盘算着,让太子带兵这仗有1%的机会打赢,然而太子已经是国家的储君,赢了的功劳也不会提升太子的地位;但是有99的机会会输,因为英布是除了项羽第二能打的猛将,也是帮刘邦平定天下的枭雄,让太子领兵,带着那群帮刘邦打天下的将领去平叛,那就是找一只小绵羊带着一群狼,狼群根本不会听小绵羊的指挥。所以太子让带兵去平叛,叛乱平息不了,分分钟搭上条小命。
于是商山四皓让吕后第二次去哭求刘邦,求他不要让太子去送死。刘邦听了大骂道,我就知道那小兔崽子不行,还得要你爸爸我亲自上阵。但总归是改变了主意,亲自出马。刘邦这次亲征,可谓十分凶险,一是由于英布勇猛,能征善战,二是由于刘邦年事已高而且重病在身,身体状况非常差。于是一众大臣送他出霸上,连重病的张良也强撑着起来,张良跟刘邦说楚人彪悍,皇上你要多多保重不要正面争锋。又趁机劝刘邦让太子做将军,接管关中的军队。刘邦答应了,而且叮嘱张良,就算病重,也打起十二分精神辅佐太子,又留了叔孙通做太傅,辅佐太子。颇有点托孤的意味。
这次安排,可谓耐人寻味,因为刘邦这次亲征,有可能是有去无回,在这种战时状态对于留守的人事安排,应该说虽然有点匆忙却是是理性而慎重的,刘邦此次的安排其实认可了万一自己发生意外,太子是唯一可以顺利接班的人选。但与其说刘邦把大本营交给太子,不如说交给了吕后。至于戚夫人和他的爱子如意,在这种情况下则完全不在考虑中,连后路都没有安排。

这次叛乱最终还是以刘邦胜利告终,回来后的刘邦身体更加虚弱。一回到日常状态的刘邦感情又战胜了理智,又开始任性要废太子了。而且感觉自己时日不多,所以此次回来后废太子的意愿是前所未有的强烈。直到有一天,刘邦在一个酒会上终于看到太子身后的人肉背景墙——商山四皓。
刘邦大吃一惊,问道我追了你们好几年,你们都躲着我,现在怎么跟我儿子混到一起去了?这四个人说,您粗口成章,动不动就问候人家老母,我们四个受不起这种问候,所以只好躲啊。但太子不同,太子尊老爱幼,礼贤下士,所以我们来了。刘邦说,好吧,那以后你们就好好跟着太子混吧。
看着商山四皓的背影,刘邦对戚夫人说,我本来想废了太子,但是如今太子竟然能请出他们四个,羽翼已满,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放声大哭,但也没法。从此之后,刘邦再也没有提起过换太子的事,世人都认为是张良支的招请来的商山四皓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但仔细想想,真是这么回事吗?刘邦一向都不把儒生放在眼里的,怎么会因为四个老儒改变了多年来要废太子的主意。那么多实力派大臣反对劝谏,分量难道比不上四个未立尺寸之功无权无势的老头?满天君个人认为不然。刘邦想废太子,是因为个人感情,他不喜欢太子刘盈,左看右看都不爽,觉得他没有继承自己事业的能力。确实从刘盈一生的表现来看,性格宽厚软弱,能力方面非常平庸,根本不是个做皇帝的料,如果他不是吕雉唯一的儿子,估计吕雉都想掐死他很多次了。

刘邦这种心情很好理解,当你辛辛苦苦创建了一番事业,想找个帮手或接班人的时候,发现这个人完全跟你不在一个频道上,而且资质平庸怎么教都教不会,那自然就会想把这人给换掉了。有废就有立,要换人那首先得找些合适代替的候选人才行,如果废掉太子该立谁呢?刘邦喜欢如意,曾经说过如意像他,但是刘邦死的时候,如意也才八九岁,说那话的时候就更小了。
这么小的小孩能看出能力性格像谁吗?刘邦说这话纯属一时开心逗你玩的话。再者说戚夫人受宠,到底有多受宠?古代衡量后宫妃嫔是否受宠,子嗣是个很重要的评判指标。如此受宠的戚夫人,二十来岁来到刘邦身边,很快生下一个儿子如意,再也没有其他的子嗣了,从这点来说,戚夫人未必如后世想象的那么受宠。刘邦想废太子,更多的是因为他对刘盈的不喜欢不满意,而不是因为对戚夫人的很喜欢和对如意的很满意。
戚夫人充其量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并且被刘邦顺势推到了前面,好像是因为她的迷惑才让刘邦产生了废太子的念头,直接把吕雉的愤恨和矛头转向了戚夫人。这也是这么多年刘邦提了很多次要废太子,但却始终没有真正实现的原因,因为刘邦提废太子,更多是试探各方势力的反应,并不是铁了心要废掉太子。要是真的把太子给废了,立谁做太子还是个问题。
刘邦很清楚自己年纪大了,但儿子们的年纪都还很小,他应该越来越意识到,弱小的皇子们如果没有一个忠诚可靠而且强大势力作为后盾,很难控制住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派。什么势力才是对皇子最忠诚可靠的呢?那就是皇子的母亲及其娘家的势力——外戚势力。只有功臣势力和外戚势力的相互制衡,才能保证刘氏皇族可以顺利的延续下去。谁是可以和功臣派相互制衡的外戚势力,很明显——只有吕后和她的娘家吕氏家族。如意最终输在了拼娘上。

自古储位之争,都会牵扯前朝势力,前朝后宫互为依靠后盾,戚夫人一心想夺嫡却跟朝臣毫无联系,大臣一边倒的反对,一个替她说话的都没有。不管是她压根儿没想过,还是想过了没能力争取,但在这种情况下就贸贸然提出易储,真是很傻很天真,以为刘邦在手,天下我有。满天君是无法理解戚夫人是哪来的自信,要干一件这么轰轰烈烈的大事。
而刘邦最后强烈的废太子意愿,是在晚年对自己这个不成器的继承人极度不放心和不甘心。当看到老商山四皓,刘邦清楚了,时至今日,吕后羽翼丰满,太子即位无论从宗法伦理还是背后势力来看,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有这么好个台阶还不顺着下了。

刘邦在废太子时,最慌的就是吕后了,不过她倒是把隐居山林的张良请出来了,让他来想个办法。而张良就把刘邦最为崇拜的商山四皓请过来演了一出戏,让刘邦消除了废太子的想法。

刘邦建立王朝之后,就履行了对吕雉的承诺,立刘盈为太子,可是时间长了,刘邦开始变心了,一方面是刘盈太过软弱,啥也不会,其实说白了就是看吕雉不顺眼了,看她儿子自然也不舒服。另一方面刘邦又开始宠信戚夫人,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也是让刘邦非常喜欢,干啥啥都行,文武双全,这不是天子骄子嘛。
所以很快,刘邦提出要废除刘盈的太子,重新立刘如意为太子。一时间群臣都上来反对这个做法,新王朝刚建立就要更换太子,属实不太好。当然最害怕的就是吕雉了,刘如意若是登上了太子位,那吕雉的好日子就彻彻底底到头了。

所以吕雉这时候就去求助张良,张良还是不想参与这件事的,他早就归隐田园了。但是盛情难却啊,张良一开始是直接去劝的,但是这个方法行不通啊,于是就找来了商山四皓,这是当时著名的四位隐士,刘邦多次请他们出山都没成功。

商山四皓到了朝廷上喝酒,说自己愿意追随刘盈,因为刘盈善解人意,至于为什么不辅佐刘邦,他们解释汉高祖比较残暴。这么一来,刘邦知道,废太子是没办法了,从此不再提这件事。

是为了保住太子的位置,这四位老者就是传说中的商山四皓,在民间很有影响力。

刘邦的正妻是我们所熟知的吕后,按理说皇位是要给吕后的儿子刘盈继承的,但是刘邦却想要将皇位留给刘如意,那是当时受宠的戚夫人的孩子。虽然说朝堂都是反对的意见,但是毕竟刘邦是帝王,想要谁继承皇位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吕后自然是十分慌张的,在这个时候张良给了她一个意见,让她去找到四个人,这四个人能够帮助吕后摆平这件事情,这四个人便是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不是普通人,而是当时有名气的四位老者,刘邦建国初期需要稳定民心,于是多次请这四位出山相助,但都被拒绝了,这是埋在刘邦心中的一个遗憾。张良告诉吕后,一定要让太子请到这四个人,并且带他们上朝,还要跟在太子身后。吕后为了维持儿子的地位一一照做。

某天上朝,刘邦看见刘盈身后有四位老者,并且都是生面孔,觉得很奇怪,于是询问刘盈这四个人是什么人,刘盈说是商山四皓,刘邦大吃一惊。上面说到刘邦曾多次请这四位出山,但都被拒绝,而自己这个一直觉得软弱成不了大事的儿子却能够求来这四人的相助,看来自己的这个儿子还是有能力能够维持住大汉江山的,而且这也从一方面说明太子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再谈废太子的事情恐怕江山会不稳,于是自此后,刘邦再也没有谈过什么废太子的事情。



当时刘邦一听说他们就是商山四皓,他就大惊失色,心中百感交集。因为这四个人是他曾请了多次,怎么请都请不动的人,现在他们却都愿意出来辅佐太子,看来太子已经羽翼丰满,难以撼动了。

商山四皓是当时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直隐居在商山。刘邦早就听说过他们的大名,曾多次派人去请他们出山,希望他们能够辅佐自己,但都被拒绝了。

有这样四个人,就是商山四皓,年纪都大了,皆因皇上慢而侮人,所以不愿为汉臣。但皇帝偏偏以此四人为高人,因为吕泽令人持太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后,客于建成侯所。

因为刘邦久闻四皓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却遭拒绝,若是太子请到了他们四位,刘邦自然会对他另眼相看。


刘邦要废太子,张良向吕后献上1计请来4位高人,是为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3158779164历史上的汉高祖立废太子的内幕??
    能庆禄当汉高祖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另立赵王如意时,刘盈的母亲吕后经张良策划,约请四皓出山。“偕入汉廷,一语吾主”,改变了刘邦废太子的初衷,终使刘盈做了汉惠帝,四个功高盖世的老人,尽可高官厚禄颐养天年。汉惠帝刘盈(前213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

  • 13158779164刘邦想废太子,吕后请了4个老头,为何刘邦就放弃了?
    能庆禄刘邦在自己临终时期,愈发想废立太子,想让戚夫人的儿子当太子,不过这时候吕后向张良求助,而张良让吕后请来了四位老头。这四位老头正是商山四皓,是刘邦最为崇拜的四位老者,他们说自己愿意追随太子刘盈,不想去追随其他人,刘邦就打消了废立太子的念头。刘邦在稳定局势之后,也就是平定了淮南王的叛乱...

  • 13158779164借助外物成功的名人事例
    能庆禄2、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皇子,生母不一, 为了争夺太子之位, 展开了子与子、母与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刘邦有位爱姬戚夫人,她想要刘邦废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可吕后想保住自己的儿子刘盈的太子地位,于是她找刺张良帮忙。张良献上一计:刺 "皇上一直想招聘四个隐居刺的贤人出山,但他们...

  • 13158779164汉高帝欲废太子翻译
    能庆禄汉高帝刘邦想要废黜太子刘盈。见于《史记·留侯世家》:汉高帝欲废太子,另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甚忧,便用留侯张良计,以厚礼迎请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四人年皆八十馀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一日随太子侍宴去问候高帝。高帝见而怪之,责问他们为什么逃避朝廷征召,而今却又来跟从太子。四人直言回答...

  • 13158779164刘邦准备废太子时,吕雉找来一个人,他出了一个计谋让刘邦不敢废?
    能庆禄所以很快,刘邦提出要废除刘盈的太子,重新立刘如意为太子。一时间群臣都上来反对这个做法,新王朝刚建立就要更换太子,属实不太好。当然最害怕的就是吕雉了,刘如意若是登上了太子位,那吕雉的好日子就彻彻底底到头了。所以吕雉这时候就去求助张良,张良还是不想参与这件事的,他早就归隐田园了。但是...

  • 13158779164刘邦想废太子立刘如意为太子,为什么最后没有成功?
    能庆禄因为这件事情被吕雉知道了,之后她便请来了商山四皓来劝租刘邦,这才使得刘邦没能成功废掉太子,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在刘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时,他心中便涌出越来越想废除太子的念头,并希望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然而,吕后知道这件事后,便向张良求助,张良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吕后去邀请四...

  • 13158779164名人借助外力成功的事例
    能庆禄名人借助外力成功的事例篇1 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皇子,生母不一,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展开了子与子、母与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刘邦有位爱姬戚夫人,她想要刘邦废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可吕后想保住自己的儿子刘盈的太子地位,于是她找张良帮忙。张良献上一计:"皇上一直想招聘四个隐居的贤人...

  • 13158779164张良去世前最后一次出手,到底做了什么,为何说他是帮了吕后?
    能庆禄男人好色这是必然的,特别是那些到了晚年时期的男人们,就更加的喜欢美女,向刘邦这中人也没能逃过美女的手掌心,尤其是他最爱的就是肤白貌美的戚夫人,爱屋及乌,就连她的儿子都让刘邦动摇了废太子的心思。在公元前197年的时候,对于刘邦想废黜太子的事情上,大臣们都表示反对,当时的吕后也是非常的...

  • 13158779164张良生平最后一次用计,为何是背叛主公刘邦,一下子改变了历史?_百度...
    能庆禄张良就替吕雉出了一个计谋,而个计谋只有四个字就是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是当时刘邦最敬佩四位学者,张良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能请到商山四皓这四位学者来帮助太子肯定是事半功倍。吕雉听了张良的话,便请来了商山四皓四位学者来帮助太子,刘邦看到太子有这么有学问的人扶持,便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

  • 13158779164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时,吕后为何向张良求助?
    能庆禄而且张良是一个正直无私顾全大局的人,对于刘邦要废太子刘盈立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张良也是持反对意见。吕后是个聪明果敢的女人,深知张良之能和为人,在这种危急关头,自然会想到大汉第一智囊,而且在太子这件事上也算是同一阵营的人。如果去问陈平这个滑头,还不知道陈平会不会帮忙,张良虽已半退隐,...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