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盅!?

来自:客知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什么是一盅两件?~

1、“一盅两件”是饮早茶俗称“叹茶”,代称。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每天清早,人们蜂拥而至,茶楼(或茶馆)往往座无虚设,边饮茶边吃早点边聊天。
2、《一盅两件:广式早茶》为该系列之一的《一盅两件——广式早茶》,书中具体包括了:鲜活早茶广州生活、南方有嘉木等内容。

扩展资料: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广东人皆爱茶,不仅是饮食文化,更是一种享受慢时光的情怀。
“得闲饮茶”,一句简单寒暄,道出饮茶在广东人心目中的地位,它是维系生活的纽带,是传统方式的另一种“延续”,广东人喜欢将“饮茶”称为“叹茶”,叹,即享受、慢慢品尝,从一杯茶的温度与点心的香气中,一天的精气神开始慢慢苏醒。
一盅两件,早茶情怀;一盅香茶,两件点心,或独自休憩看报,或三五知己闲聊,一坐一整天,凝固时光里的美好。
凤爪、烧麦、虾饺、肠粉、蛋挞、糯米鸡、牛肉丸、艇仔粥、蛋散、煎堆仔、咸水角......这些茶楼里的“明星”,都来自心灵手巧的大师们之手,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再配上精致器皿,仿佛成为一件艺术品。
当别人为你斟茶,轻轻用手指叩响桌面三声,表达一份谢意,这就是“叩手礼”。传说当年乾隆在茶楼给随从倒茶时,随从为不泄露其身份,以双手弯曲扣桌面来代替叩头,这项礼仪便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盅两件

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物和毒人,专用来害施盅人不喜欢的人:~惑。
动物蛊
(1) 会意,从虫、从皿。本义: 人肚子里的寄生虫 (2) 同 本 义 [parasite] 蛊,腹中虫也。--《说文》掌除毒蛊。--《周礼·秋官·庶氏》 (3) 又如:蛊慝(蛊虫引起的祸害);蛊证(腹内生虫的病);蛊毒(蛊虫之毒) (4) 毒虫。传说取百虫于皿中,使互相蚕食,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 [the most poisonous insects who survive after fighting each other]。如:蛊虿(毒虫) (5) 神智惑乱的疾病 [demagogic disease]。如:蛊疾(心志惑乱的疾病。多指被女性所迷惑而言) (6) 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cultured insect] 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舆地志》 (7) 又如:蛊蛊(传说人工培育的蛊虫);蛊主(传说饲养蛊虫的人) (8) 指与诅咒、祈祷鬼神等迷信有关的事 [superstition]。如:蛊气(施行诅咒术的邪气);蛊祝(用邪术诅咒害人);蛊师(迷信职业者。利用符咒等邪术为人安排吉凶祸福的人);蛊杀(蛊术杀害) (9) 谷类中蛀虫所化的蛾 [grain moth] 谷之飞,亦为蛊。--《左传·昭公六年》 (10) 又如:蛊蛊(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 (11) 指淫邪之事 [lascivious and depraved matter] 关其门户,用止狂蛊。--《太玄经》 (12) 一种腹部臌胀的疾病 [tympanites due to parastic infestation]。如:蛊膈(腹胀不思饮食的病);蛊胀(即臌胀病) (13) 通“故”( gu)。故事、旧事、旧业 [story] 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尚书大传》 (14)蛊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第十八卦。
动词解释
(1) 诱惑;迷乱 [seduce;demagogic] 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孔某(指孔丘)盛容修饰以蛊世。--《墨子·非儒下》糜费产业,蛊惑士女。--南朝梁· 刘勰《灭惑论》 (2) 又如:蛊丧(惑乱丧失);蛊溺(惑乱沉迷);蛊伪(蛊惑诈伪);蛊诱(迷惑引诱)。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 (3) 用符咒之术毒害人 [injure dangerously by charms] 因诬言欲作蛊道祝诅,以菟为厌胜之术。--《后汉书·清何王庆传》 (4) 又如:蛊毒(毒害。用毒药害人,使人不自知);蛊道(指巫蛊咒诅之术) (5)〈形〉通“痼”( gu)。疾病久治难愈 [chronic] 晋胥克有蛊疾,郤缺为政。--《左传·宣公八年》

  盅

  【读音】:zhōng

  【释义】:1、作为名词时,盅是指没有把的小杯子。

  2、动词,指把药或是某些物质放进一个杯里进行捣烂或研碎,像有些中药需放进器皿里粉碎后才打包给病人等。

  3、姓氏。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四面城乡靠河村,一个村子里盅姓人共有一百多名。

  【出处】:又取出三个茶盅,倒了三碗茶送了上来。——《文明小史》

  【图片】:



小导游讲到湘西三邪,似乎更详细些。她还故作吓人之举,吓唬我们的男性作者,小心被苗女相中放盅而不得归,做上三年长工。 我记得幼年时,从村后人家捡来一只黄泥做的人偶,扎满了绣花针,针上连着花花绿绿的绣花线。很感好奇,拿回家来,被祖母扯大嗓门大骂一阵。这是只咒。所谓咒,就是夜半时边念叨咒语,边扎针,被咒之人的躯体定会所扎之处疼痛不已;而置人死地的狠咒,会扎上一零八针。但这类狠咒扎得时间过长,有被发现的危险。 我尽管听不大明白,已知下咒者要伤害被咒的之人。祖母告诉我有关咒的知识,绣花针所扎之处,从胸口看到双眼,便断定“这是一个很咒”。我问祖母,为什么“扎针的”要连着线,她说有了这些丝线,被扎之人想要挣脱,只会被扎得更紧。 这种咒被我无端地想来,是不是和放盅有什么关系呢? 放盅,在中国古代多已有之。但历代统治阶级对有盅术者打击甚重,加上社会的进步,放盅只剩下少数极封闭的地区。苗族是笃信盅术的民族,他们甚至相信一切可以为盅。放盅之人,多属中老年妇人,被称之为“草鬼婆”。她们如不去害人,盅必害已。这类妇人,是可怕,因为怀有异术,亦被人敬而远之,显得极为孤僻。有些小坏之人,也以盅术吓人,骗谋钱财,身怀盅术者与吓人者是有明显区别的。按《永绥厅志·卷六》的记载,盅妇皆秘设有盅坛,如被生人发现,盅妇必定遭殃。盅妇目如朱砂,腹臂部有红绿青黄条纹。蛊妇家中无蛛网蚁穴。盅妇须放置一盆水在屋中央,将蛊虫吐入盆中。蛊妇能可使竹篙如龙飞凤舞,或使手中物件如鸟翻飞。剖开蛊妇腹部可见蛊虫囊。 如前所述,赶尸现象不为中国独有。海地之国似乎更邪,把尸体挖出当着廉价劳动力。而湘西赶尸,应该说来是件不得已的产物。古人家乡观念重,因为生存艰难,又不得不外出乞求生活。对这些客死他乡者,如用棺木运回,山无车马路,于是“赶尸”这个职业便应运而生了。所谓“赶尸”,是尸体在前,因为死人被念过咒,膝下无法弯曲只能直立行走,走得一蹦一跳。“赶尸者”敲一小锣,“叮当”之声在寂静山村可传出很远,听见这等锣声,有狗的人家忙圈上狗,以免狗会惊乍死尸。“赶尸者”边走边扔下冥币,俗称“买路钱”。一盏闪闪烁烁的小灯在盘山道上踯躅着,给人阴森森毛骨悚然之感。 在解放初期,据说有人在小镇上看到“吆死人”的黄牌,这一装神弄鬼的职业怕是只有我们的武侠作家们去化腐朽为神奇了。 至于“落花洞女”,是湘西的少女一种特有的现象。她们突然走入山林,盘坐山洞间,几日不吃不喝而面色红润。家里人见自己的女儿如此模样,知道与神婚配了。在少女不治身亡后,要满怀喜悦地送她“出嫁过门”。这些“落花洞女”,因其性格极为内向,鲜与人往,情感得不到正常宣泄,臆病发作而亡。 经过了苗家人设定三道仪式,我们便鱼贯而入苗寨中。小导游介绍,这个寨子约莫八百年历史,苗王在山顶居住。这个年长八百年寨子是个什么概念,它诞生之时,差不多处在五代十国的内乱时期,它却在这封闭的环境里,慢慢地繁衍着。在这样半山坡上,用碎石薄片累极的寨子,十分坚固的墙体,窄小弯曲的巷道,显示了他们生存的智慧。同时,时光之于他们,又似乎是静止的。我观察那些蹲点墙角的苗族老者,黝黑的脸布满了皱纹,似乎与这老寨同样年岁。 那些我们在寨前相遇的苗族老妇,与我们如影随形一般。我蹲在一位苗族祖母面前,她已经很老了,见边低声招徕生意同时,还不时忙里偷闲地绣上几针。见我关注,便和我闲聊,我听不懂苗语,但她指指自己的眼睛,又点点那个绣工活,表达的意思就是她的眼睛尚可。 我们在寨子里散漫转悠,老屋天井旁,有一老妇正在织布,四周光线昏暗,那些房梁墙壁,因为年代久远,散发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儿。只有织布机前后有一道亮光从屋顶斜射下,犹如城市舞厅旋转的射灯打下的光亮。她的身旁挂了些土布制成的衣料,每件开价五十元,当观赏者购买讲价时,老妇说:“我一天只能织上一米。”讲价者便不好吭声,买了一件。 苗寨人特别给我们安排了一场表演。我们寻高声喇叭歌声而来,坐在竹椅上。一群拿着扁扁水草植物的苗族孩子穿梭其间,给我们编些戒指、王冠、还有些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因为没有价格可估,只得拿些巧克力等零食赏给孩子们。他们衣着倒不破烂,亦如乡下孩子般的肮脏不堪,但黑亮如漆的眼睛,单纯明快的笑容,使我们心有所触动。 我们看到了湘西著名的刀梯,高高地悬在场地一旁,威严地诉说着自己神奇。以鼓声起首,三面大鼓被九名苗妇敲得露天响,表演者多是贩买物件的苗寨中年妇人。表演的高潮应该是一位戴道士帽穿红绸衣者的中年苗汉,他点燃一炷香,嘴中念念有词后,场上来了位拿着燃烧木块的苗族青年,吹吹火,使其鲜亮,便在火上咬吃一口来,激起了观众礼貌的掌声。这一表演结束,中年苗汉便赤脚踏过玻璃渣,又扒去上衣,滚过玻璃碎片。直到表演结束,没有人上刀梯,观众也似忘了要求。 我对小导游晒道:“真想看看苗家盅术的表演。”小导游紧张地看了我一下,似乎不明白我怎么会冒出这么古怪的念头。她简短地告知:“不可。” 当我们走出场外,那群表演的苗族嫂子飞快地各就各位,呼喝着自己的卖品。车已经在寨口等着我们,我们上车时,见到疑似两姐弟的孩子跟了过来,向我们挥动着小手告别。有人感动地掏出小币来给那俩孩子,女孩执意不收。我们在寨子进午餐时,告知菜已够吃,但寨中人依然给我们添加不停。从这里依然可见一种质朴的美。 这个寨子,多是关门闭户的人家,小导游告诉过,许多人外出打工。我不知那里来的一些感慨,也许不久这块寂静的天地因为与外界失去沟通了障碍,将会产生质的变换吧。 回到凤凰。我和清欢漫步在虹桥的沱江边上。 有人叫了清欢。抬头看去。在临江的窗口楚惜刀冒了出来。她约清欢上去。不一会儿,清欢下来告诉,楚惜刀和另一位上海美女红猪侠,正坐在酒吧间,也许湘西给予的灵感,产生创作的冲动。我笑笑说,我们笔会的意义不是就在如此么? 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凤凰旅行社的一位小伙子告诉我们。如果乘直升飞机或者热气球,从空中往下看,必可见到一条从西向向游走的巨大青龙来。明太祖曾梦有龙脉存在,龙脉必将颠覆他的统治。他寝食不安急令风水师全国搜寻,终从凤凰探得青龙。便令断其龙颈,沱江从龙颈而过,从此压住了青龙。这个故事有点类似秦始皇破金陵王气,的确也说明这里人杰地灵。 晚间,编辑们约会着各自的作者三三两两出入凤凰城的酒吧。 晚风中,我独自徘徊在充满霓虹灯下凤凰城头,思绪如一团乱麻般。 有人说,湘西其实是一个历史巨大的冰柜,它留给我们原生态的标本,使我们在这些沉淀物中与历史不会错失得太远。 我惊讶的是,在中原的腹地,历代统治阶层居然容忍一块与边陲相近的“南蛮”之地长存。


什么是盅!?视频

相关评论:
  • 13174987096“盅”和“蛊”的区别什么?
    苍容晨“盅”的意思是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蛊”的意思是人工培养的毒物。1、盅 拼音:zhōng 释义:没有把的小杯子。2、蛊 拼音:gǔ 释义:(1)会意,从虫、从皿。本义:人肚子里的寄生虫。蛊,腹中虫也。——《说文》掌除毒蛊。——《周礼·秋官·庶氏》(2)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

  • 13174987096盅蛊是什么
    苍容晨蛊:人肚子里的寄生虫。蛊,腹中虫也。——《说文解字》。 又如蛊慝(蛊虫引起的祸害),蛊证(腹内生虫的病),蛊毒(蛊虫之毒,蛊虫是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传说取百虫于皿中,使互相蚕食,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盅蛊是什么 盅”的意思是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蛊”的...

  • 13174987096盅言惑众,盅是什么?
    苍容晨晋中之窗030600.net提醒您:盅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盅言,指妖言,指迷惑人的邪说

  • 13174987096盅和蛊有什么区别?
    苍容晨1、读音不同:盅拼音:zhōng;蛊拼音:gǔ。2、上下结构不同:盅字的上下结构是中和皿;而蛊的上下结构是虫和皿。3、意思不同:盅和蛊的主要区别在于意思不同,盅指的是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柄的杯子;而蛊指的是人工培养的毒物。盅组词解析 1、酒盅:[jiǔ zhōng]小酒杯。也作酒钟。2、盅中...

  • 13174987096盅和蛊有什么区别
    苍容晨盅和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盅是古代贵族喝酒的器皿之一,通常由贵重的材料如翠玉、金、银等制成,设计也非常考究,有些盅还镶嵌着珠宝或宝石。盅在古代社交场合里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之一。同时,盅也被用来祭祀神灵或祖先,展示人们对...

  • 13174987096盅 是什么意思
    苍容晨盅 是什么意思盅(zhōng):形声字。从皿、中声。以中空器皿为范式。本义:虚受之皿。《说文解字》:“盅、器虚也。从皿中声。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

  • 13174987096盅和蛊的区别是什么?
    苍容晨写法不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盅:zhōng形声字。从皿、中声。以中空器皿为范式。本义:虚受之皿。《说文解字》:"盅、器虚也。从皿中声。《老子》曰:"道盅而用之。"衍义:没有把的杯子。如:酒盅、茶盅。属稀有姓氏,这个字不仅各个版本的百家姓没有收入,就连《康熙字典》《辞海》《辞源...

  • 13174987096盅和蛊有什么区别
    苍容晨上下结构不同、意思不同。1、根据查询《新华字典》显示,盅字的上下结构是中和皿,而蛊的上下结构是虫和皿。2、意思不同,盅指的是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柄的杯子,而蛊指的是人工培养的毒物。

  • 13174987096盅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苍容晨盅释义: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酒~。茶~。

  • 13174987096盅是什么东西
    苍容晨盅 五笔86&98:KHLF 仓颉:LBT 笔顺编号:251225221 四角号码:50102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76C5 <名> zhōng (形声。从皿,中声。本义:杯类;没有把的小杯子) 同本义 [handleless small cup]又取出三个茶盅,倒了三碗茶送了上来。——《文明小史》<笔名> zhōng 三盅 <姓> Ya 属稀有姓氏...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