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帝和炎帝的姓氏

来自:帮助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黄帝和炎帝的姓和简介。~

黄帝,一般叫他轩辕黄帝,不过我看过一本书里讲他可能姓公孙,住在轩辕之丘,所以叫轩辕帝。他的主要功绩是壮大部落,击败蚩尤,和炎帝一起完成了部落统一,而且他挺重视农业,有很多发明,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另外他也是分封制度的开始。
炎帝,也就是神农氏,有说他姓姜。他和黄帝一起完成部落同意,发展生产力,所以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名号轩辕(天鼋)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日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黄帝为轩辕氏,炎帝为神农氏。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炎帝,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扩展资料

黄帝为政举措: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



据《史记三家注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
炎帝“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又“神农本起烈山”故号“烈山氏”,《礼记》也称“厉山氏”。上古姓氏有别,炎帝氏名虽繁,姓“姜”无疑。因此后世姜姓与炎帝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但姓氏的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后世多以国为氏,再后姓氏合一,所以炎帝后裔不唯姜姓而已。
黄帝, 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黄帝为少典之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黄帝娶西陵氏之女为妻,名嫘祖。黄帝生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姓者十四人,共十二姓。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日陕西省黄陵县)。

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即东起渭水西迄湟水之间今陕甘青地境的古齐家文化区域)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由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黄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陕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再传就是也生息在陕西境内的姬姓的周族。周族推翻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为了追念远祖黄帝族,就用自己的姓来追呼它。

  《国语·晋语》及《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崔述《补上古考信录》指出,“公孙”是公之孙,上古时无此称;“轩辕”是指黄帝居轩辕之丘,依所居以为号,非黄帝名;“有熊”不见于传、记,不合《帝系》原意。崔述的批评是对的,但既是神话,亦不需深究其是非。值得注意的是,《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扉履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调历、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其中当然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

  文献中记载的有关黄帝的主要故事,有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及对北方荤粥族的斗争,还讹传过一个与赤帝的阪泉之战。《战国策·秦策》记苏秦把“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与尧伐□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武王伐纣并称,表明这是黄帝一生中主要的战绩。据《山海经》记载,黄帝与蚩尤曾战于冀州之野,以应龙、女魃杀蚩尤。而《逸周书·尝麦篇》则载杀蚩尤于中冀。此所谓中冀、冀州,当均指涿鹿所在。夏族与蚩尤之争还反映在《尚书·吕刑》中,这一由来已久的历史传说,当有史实为背景。《五帝本纪》说黄帝“北逐荤粥”,这是他在进入冀州后,为保居住领域的安宁所采取的必要行动。

  黄帝与赤帝阪泉之战,可能是涿鹿之战在传说中的分化。梁玉绳《史记质疑》指出:“阪泉之战即涿鹿之战,是轩辕勤王之师,而非有两事,故《逸周书·史记解》称蚩尤曰阪泉氏,斯为确证。”按《水经·□水注》云:“涿水出涿鹿山……又东北与阪泉合……《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是阪泉与涿鹿实即一地,而蚩尤又有阪泉氏之称,可证阪泉之战即涿鹿之战。
黄帝族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世本》及《大戴礼记》的《帝系》将各族的宗神和祖先编排成黄帝一系的分支,构成了完整的血缘世系。从此人们总把黄帝与炎帝并举,来表示华夏族从炎、黄开始已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姓名:蚩尤
生卒:
描述:九黎族
籍贯:
出处:八十一个氏族

黄帝 轩辕氏,神农 有炎氏。

皇帝姓轩辕,炎帝姓神农


关于黄帝和炎帝的姓氏视频

相关评论:
  • 18329244817请问 炎帝姓什么 黄帝姓什么
    晏庭龚炎帝姜姓 神农氏 黄帝姬姓 轩辕氏

  • 18329244817炎帝和黄帝是以什么来取姓氏的
    晏庭龚黄帝姓姬,炎帝姓姜,都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根据现在的姓氏考证,这两个姓氏都带有女字旁,很可能源于更为久远的母系氏族社会。

  • 18329244817古神话中的炎黄二帝的姓氏分别是什么?
    晏庭龚炎帝:姜姓,神农氏、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轩辕氏、有熊氏、帝鸿氏。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

  • 18329244817黄帝和炎帝是什么氏
    晏庭龚黄帝是轩辕氏和有熊氏;炎帝是神农氏。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谷神农大帝。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黄帝是古华夏...

  • 18329244817黄帝姓什么,炎帝姓什么
    晏庭龚黄帝,即轩辕氏、有熊氏,他的姓氏是姬。黄帝本姓公孙,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后改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黄帝的部族善于制造车辆与工艺。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部族善于农耕,而黄帝的部族精于工艺,两者合一成为了中土华夏民族的始祖。

  • 18329244817炎帝和黄帝是以什么来取姓氏的
    晏庭龚1. 黄帝的姓氏为姬,炎帝的姓氏为姜,这两个姓氏均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2. 根据现代的姓氏研究,黄帝和炎帝的姓氏中均带有女字旁,这可能表明它们的起源与母系氏族社会有关。3. 这种女字旁的特征暗示了这两个姓氏可能源于更加久远的历史时期,反映了母系氏族的 influence 和地位。

  • 18329244817黄帝和炎帝的原名是什么?
    晏庭龚炎帝姜姓神农氏、是炎帝族的首领,黄帝姬姓公孙氏、号轩辕氏。《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洛水上游)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关中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 18329244817“黄帝”,“炎帝”,“蚩尤”各自的后裔有哪些姓氏?
    晏庭龚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 据考,凡以下姓氏皆为黄帝后裔:(2画)乜 (3画)干、弓、马、万、于、上官、卫 (4画)卞、邓、丰、戈、计、孔、毛、牛、双、王、韦、文、乌、尹、尤、元、云、从、方、仉、公、公孙、公羊、公西、公冶、太叔...

  • 18329244817黄帝和炎帝姓什么呢?
    晏庭龚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名号轩辕(天鼋)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据《史记》...

  • 18329244817关于黄帝·炎帝和尧·舜·禹传说的名字
    晏庭龚回答: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又有人说是姓姜)尧(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舜(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禹(姒姓,名文命,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九玄孙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