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为什么清朝末年的明十三陵,荒芜苍凉呢?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明十三陵神道上的石象生。明十三陵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家对它并不陌生。我们今天通过一组老照片,来看看清朝末年的明十三陵是什么样的面貌。时隔100多年的时光,皇帝们的陵寝变化是很大的。


明十三陵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的小盆地之中,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有小河曲折蜿蜒,可谓风水宝地。从明朝永乐年间直到明末清初,230多年的时间,这里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位妃嫔、2位太监。


位于神道中央的碑亭。从照片看出,十三陵神道两边一点绿化都没有,给人留下荒芜苍凉的印象。其实,明朝灭亡后,清朝不仅没有破坏明十三陵,反而派人加以保护,有时候还能拨付专款修缮。只是到了清朝末年,朝廷自顾不暇,对十三陵的保护自然没了力度。


位于神道中央的碑亭。从照片看出,十三陵神道两边一点绿化都没有,给人留下荒芜苍凉的印象。其实,明朝灭亡后,清朝不仅没有破坏明十三陵,反而派人加以保护,有时候还能拨付专款修缮。只是到了清朝末年,朝廷自顾不暇,对十三陵的保护自然没了力度。


明十三陵的神道。清朝的皇帝曾祭奠过明朝皇帝。1659年,顺治帝前往明十三陵致祭崇祯帝,他当场大哭了起来,说:“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康熙帝、乾隆帝南巡途中,都到南京明孝陵致祭过朱元璋,还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神道两边站立着文臣武将的石雕。明十三陵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统称石像生),造型生动,雕刻精细。这些石雕象征皇帝生前的威仪,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也可驱使各种牲畜。



清朝末期民不聊生。清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为到了清朝末年,清朝皇帝自己都对自己都自顾不暇,也就对明十三陵照顾不上了。

因为距离明朝的破灭已经过去了100年,守陵人逃的逃死的死,再也没有人管理那里的环境,便变的荒芜苍凉了,


老照片:为什么清朝末年的明十三陵,荒芜苍凉呢?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