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诗篇全文翻译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系列:宋词三百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明白。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8.欲说还休:想说而最终没有说    9.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后,在闲居地信州代湖所写。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在思想感情方面,这首词的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爱上层楼」,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也只有不懂忧愁为何物时才有兴致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们抒发一下所谓的忧苦之情。 到了下片时,话锋一转到了如今,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不仅让他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这所有的愁绪着重体现在这里的「尽」字,它包含著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有的人评论说由于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所以抒发这种情感是一大忌讳的,加之辛弃疾流放罢职的身份,所以一腔愁绪只能转到天气上「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结尾。而我认为这固然是一个原因,这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分析。但最大原因恐怕是辛弃疾自己的心绪所决定的。    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当人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痛苦的时候就再也不想诉说了。能够说,能够登楼抒发自己的感情,说明还不是那么痛苦,至少能够说出来。真正体会到痛苦时,无论你登高,亦或望远,对着挚友亲朋时也许张张嘴,就只能说出个今年秋天格外凉的话了。古代的文人义士们皆是如此,也许动乱年代报国无门,会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但这些都是能还在活下去的时候,还有希望,希望自己的文章自己的诗歌能引起人们乃至当朝统治者的注意警醒,所以去强调痛苦。而当真正绝望的时候,他这「愁」郁结心头,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其中「欲说还休」这四个字就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自知说了也没有什么作用,真的是无能为力了,万般愁绪皆堵在心中张张嘴也就只能说一说天气了。    而词中技巧的运用上,作者除了处处注意同上下两片进行对比外,着重体现在了两的迭句上:两个「爱上层楼」和两个「欲说还休」。上片中的「爱上层楼」前一个为上句的果,后一个是下一句的因,避开了一般的泛泛陈述还把上下两句巧妙的联系了起来。而下片的「欲说还休」同样有此作用,不但和上片的「爱上层楼」巧妙呼应,而且「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总结了上句中的「识尽愁滋味」,更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充分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愁绪之深。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诗篇全文翻译视频

相关评论:
  • 1389617951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桂标欣《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

  • 1389617951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译文
    桂标欣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

  • 13896179513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什么文学体裁
    桂标欣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文学体裁是:词。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二、现代文翻译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 13896179513天凉好个秋出自哪首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翻译
    桂标欣“天凉好个秋”出自《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是辛弃疾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

  • 1389617951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整首诗的意思
    桂标欣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①丑奴儿:即《采桑子》。②层楼:高楼。【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

  • 1389617951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
    桂标欣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

  • 13896179513“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句诗的全文是什么?
    桂标欣“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句诗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②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③层楼:高楼。④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⑤李清照《凤凰台上忆...

  • 1389617951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什么意思?
    桂标欣意思是: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出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辛弃疾 【朝代】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

  • 13896179513“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
    桂标欣《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

  • 13896179513"""天凉好个秋""出自哪首诗?"
    桂标欣“天凉好个秋”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词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诗文如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