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是个怎么样的人?和韩愈齐名为何一生穷困?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孟郊是个怎么样的人?和韩愈齐名为何一生穷困?我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他和韩愈齐名,一生穷困潦倒,写了一首小诗,来感动所有人1200年。

公元751年,正值唐天宝十年,浙江湖州武康,小吏昆山县尉孟庭玢喜得长子。贫苦交加的孟庭玢,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儿子,日后却能留名千古,被我们现代人称为“唐代著名诗人”。因为自己没有钱,居住在城外,孟庭玢给儿子取名为“郊”。

孟郊长大后,渐渐露出了他木讷、不喜交友的个性。甚至可以说,孟郊是一个个性孤僻的人,生平没有朋友。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人会有才华,但必定难成大器,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的朋友。可谁也想不到,孟郊后来能和韩愈齐名,并成为忘年交,屡屡受到韩愈的称道。

孟庭玢死得比较早,孟郊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大。不知道是受“孟母三迁”的影响,还是孟姓人的媳妇都非常贤惠,孟郊的母亲,在抚育孟郊这个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正面的指导,从而让孟郊终有所成,中了进士。

据史料记载,孟郊平生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前两次都落第。落第之后的孟郊没有回到浙江老家,而是在河南洛阳、嵩山附近游学,后来结识了韦应物,甚至还一度游览江南,可谓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我们也知道,孟家家世清贫,孟郊常年在外游学,过的日子自然是清苦不堪。孟母在家桑耕,也是含辛茹苦,最主要的是,孟郊常年在外漂泊,古代通讯不便,一走就是多年音信全无,一个母亲独自一人在家,那份对儿子的挂念之情,是难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

公元791年,孟郊41岁,再次回到家乡湖州,参加乡试并中了贡士,受母亲所命,前往当时的京城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再次落第。

公元796年,孟郊46岁,在母亲的多次催促下,第三次进京考试。此时,孟家几乎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即将再次远行的孟郊,甚至都找不到一件完整的衣服。因为洛阳在湖州的北方,孟母连夜为孟郊缝制了一件粗麻布大衣,以供儿子上京御寒之用。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那个场景:一盏昏暗的清油灯,母子两在灯下,满头白发的年迈老母,一针一线为中年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此情此景,既清苦,又温馨。

这一回,孟郊倒是扬眉吐气,终于高中进士。和现代影视剧中的情节大不一样,高中进士的孟郊,既没有什么驸马的名头,更没有高官厚禄相待,被举为“溧阳尉”。但至少也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举家前往洛阳定居。

回家迎接母亲的时候,孟郊写下了一首小诗,全诗6句30个字,通篇白描,生动记载了自己临行前母亲为自己做寒衣的场景。或许,连孟郊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首小诗,会成为千古名篇,1200余年之后,至今犹在影响者我们。这就是《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但是,溧阳尉这个职位不高,和孟郊父亲当年的武康尉相差无几,孟家还是处于贫困线下。多年的漂泊,孟郊结识了韩愈。尽管孟郊比韩愈年长17岁,但韩愈对他非常推崇,有“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的评价。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成就上有开宗立派之风,孟郊也和他齐名,被后人称为“韩孟”。

《游子吟》这首小诗,对普通而伟大的母爱,做了亲切而真淳的颂唱,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游子吟》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一个非常普通的场景,而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寒衣是古人外出远行不可或缺的必备物资,有钱人家或可大肆置办,更多的是孟郊这样的贫苦人家,只能靠自己一针一线缝制。从“线”到“衣”,人物间的跳递,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两句完全是白描手法,不带有任何作者感情、而深情却无处不在,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流露着母子情深。老母亲或者没读什么书,将对儿子的关爱,全部缝制在一针一线之间;天下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儿女承欢膝下、尽享天伦之乐?

未及远行,已有“迟迟归”之哀,慈母的舔犊之情,就这样无声无息间流露出来。拨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也唤起普天下的儿女们,对家乡、对家中老人无限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思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人以为,最后两句是作者内心的呼喊。其实,用“比对”来形容这两句,似乎更符合作者的内心活动。寸草心犹有报答春光之意,何况人乎?为人子、为贫苦人家之子,能力或许不大,以寸草心指代,非常的符合身份。

草木无情之物,也思报答春光,“乌鹊有反哺之恩”,为人子者,难道还不如无情之草木、不如无情之牲畜?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

孟郊一生颠沛流离,直到晚年才略有起色,自己迟暮之年,老母更已是风中残烛。饱尝世态炎凉、穷愁之人,对亲情之可贵才有更深的领悟。苏轼评价这首诗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总之,《游子吟》这首诗,没有任何优美的辞藻,也没有多少修饰手法,淳朴而自然,却最能讴歌天下最质朴之亲情——母爱之伟大。1200年来,带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并历久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孝悌两字的优秀名著。




孟郊是个怎么样的人?和韩愈齐名为何一生穷困?视频

相关评论:
  • 19836031449孟郊游子吟的作者简介
    盛牵欢元和元年〔806〕迁为兴元军参谋,病死于赴任途中,友人张籍等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的诗四百多首,多是乐府和古诗,大多倾诉个人穷愁孤苦,表现愤世妒俗的思想感情。也有部分诗作揭露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对人民的苦难生活寄予同情。用字造句力避平庸,追求古拙奇险,诗风冷峭,为著名的苦吟诗人,于韩愈...

  • 19836031449作者孟郊的资料?
    盛牵欢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人。唐朝著名诗人,与当时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结为“忘年交”。韩愈曾以“我愿身为云,东野变成龙”来形容和他的交情之深...

  • 19836031449为何韩愈和孟郊、贾岛的私交比较好?
    盛牵欢韩愈和孟郊、贾岛的私交确实很好。主要原因是三人性格相近、圈子相同、互相之间来往比较密切,最终形成了比较好的朋友关系。但是也有亲疏远近,韩愈和孟郊情同手足,和贾岛有师生之谊。01.同样的圈子韩愈、孟郊和贾岛同属于一个MCN,这就是韩愈和孟郊创建的“韩孟诗派”,其中韩愈和孟郊是创建者和领导人,...

  • 19836031449孟郊与韩愈齐名为什么著名什么派诗人
    盛牵欢孟郊与韩愈齐名,为(中唐)著名的(韩孟诗派)诗人。韩孟诗派,指的是中唐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在唐诗经过长期发展并已取得极大成就以后,注意更广泛地从前代诗歌中吸取营养,有意打破传统的表现手法,避熟就生,标新立异,戛戛独造。发掘新的形式、语言、意境,创立自己的新风格。虽有时因...

  • 19836031449孟郊简介
    盛牵欢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时为元和九年,孟郊的朋友韩愈等人凑了100贯为他营葬,郑余庆派人送300贯,“为遗孀永久之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李肇《唐国史补》)。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

  • 19836031449孟郊简介_孟郊 游子吟_游子吟 孟郊
    盛牵欢孟郊生平简介 孟郊,父庭玢,任昆山县尉时生郊。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说孟郊先人的坟墓在洛阳东,洛阳应该是他的家庭早先流寓过的地方。他的父亲孟庭玢,做过昆山尉,是个小官吏。两《唐书》本传都说孟郊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自唐德宗建中元年(...

  • 19836031449孟郊和韩愈的并称都有什么?
    盛牵欢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 郊寒岛瘦 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

  • 19836031449孟郊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盛牵欢追求古拙奇险,诗风冷峭,为著名的苦吟诗人,于韩愈齐名,为韩孟诗派的开创者。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孟郊是那个朝代的诗人 孟郊(751一814),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浙江德清县)人。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谓之〞郊寒岛瘦〞。

  • 19836031449诗人孟郊简介
    盛牵欢《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

  • 19836031449孟郊的简介
    盛牵欢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