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水节气的知识资料介绍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当太阳黄经达到330度时到来。这个时期,气温开始回升,冰雪融化,降水量逐渐增加,因此得名雨水。雨水节气标志着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的一个阶段。这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与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季节变化的标志。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雨水节气的意义被描述为:“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表明,随着立春的结束,春风解冻,降水随之而来,万物开始萌动,春天的脚步近了。
雨水节气被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在这个时期,水獭开始捕鱼,并将鱼摆放在岸边,仿佛在进行祭祀。五天后,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春雨的滋润下,草木开始发芽。这时,大地逐渐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雨水节气期间,太阳的直射点逐渐从南半球靠近赤道,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迅速回升。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多春旱,并逐渐向北推进。与此同时,虽然冷空气在减弱,但仍然不甘心退出主导地位,与暖空气频繁交战,导致气温波动,仍带有余寒。
在这个节气,降水量开始增加,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降雨的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和生长,是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在华南地区,尽管冬季相对干燥,但雨水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春雨的开始,对农业生产同样重要。
雨水节气不仅标志着降雨的开始和增多,也意味着气温的升高。在这个时期,人们可以感受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身心都受到沁人心脾的气息的鼓舞。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时期已经过去,降雨开始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的生长,也是春耕春播准备的关键时期。在雨水节气的十五天里,从“七九”的第六天到“九九”的第二天,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部分地区仍处于冬季,其他地区都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春季,春耕的繁忙景象随处可见。
然而,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因此,提到这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就不能不提古人提出的“春捂”原则。尽管气候逐渐暖和,人们开始脱去棉衣,但北方阴寒尚未完全消退,气温波动大,人体皮肤腠理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邪致病。因此,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雨水节气后,春风送暖,细菌和病毒容易随风传播,因此春季传染病常易爆发流行。每个人都应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逐渐上升,早晨时常有露、霜出现。因此,饮食调养应注重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由于气候较为阴冷,可以适当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个节气的补品。
在这个时期,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全国各地的气候特点总体上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例如,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冷暖空气的交锋带来的已经不是气温骤降、雪花飞舞,而是春风春雨的降临。这个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已经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到20多℃,已经没有了降雪的条件,即便古人以第一场春雨命名为“雨水”,也是恰如其分的。
雨水对农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雨水时节,小麦进入了返青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然而,此时的雨量又是全年最少的时段。统计显示,2月份石家庄、太原、北京的平均降雨量分别只有7.4、5.2和4.9毫米,因此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在西北、东北地区,雨水节气期间,这些地方仍然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2月份的平均气温显示,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的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的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
至于在西南、江南地区,雨水期间,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的景象:阳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
按照四季的划分标准,连续五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了。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的"春分"时节才能到来。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2004年的武汉在2月10日、长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进入真正的春季了,时间足足提前了一个月。
根据1月和2月份的多年平均雨量显示:武汉为43.4、58.7毫米,长沙66.1、95.2毫米,南昌74.0、100.7毫米,福建48.0、86.6毫米,可见上述地方的雨量,2月份相对1月份明显增加,能够满足小麦、油菜的生长需要。
在华南地区,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尽管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尤其是华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区域性地区,这一时期的雨量仍比较少,往往会出现春旱。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10℃的话,对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
这些地区,“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
雨水的成分主要是水化学成分H2O,有少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形成酸雨,如遇雷雨,雨水中会含有少量的臭氧分子因闪电造成,还有空气中的各种各样的杂质和浮尘。


关于雨水节气的知识资料介绍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