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醒来,耳朵突然听到哭声,毫声,然后耳朵里嗡嗡直响,一种灌性的东西进了耳听?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我一天天总是很紧张,总是把每件事都看的很重,总是有点害怕什么东西,还有点喘不过气来,怎么办~

摆脱恶梦纠缠

不女常常做恶梦,如梦见自己喉咙被人卡住,极度惊惧,喊不出,动不得。恶梦醒来,总感到不是滋味。有些人甚至一整天都心情抑郁、疑神疑鬼,胡猜乱想,忧心忡忡,大有惶惶不可终日之势。

人为什么做梦呢?关于梦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目前在科学上还未得到圆满的解决,但有两点是十分肯定的:其一是外界可以致梦。如有的学者曾分别将冰水拨在睡眠者身上,以及用闪光、音响睡眠者后,将其唤醒,结果发现,三种被编入梦境的比例分别为42%、23%和9%;其二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许多研究梦的内容的科学家发现,梦里往往重视白天的经历。从这两点结论出发,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梦的一个种类的恶梦,其形成原因起码有两个方面:

1、身体已发生了某些尚未被察觉的疾病。一般说来,器质性疾病的发生,总会有某些特定的症状。但是,在疾病的发生之初,由于病症的信息微弱,在清醒状态下由于其它较强的信息相当微弱,这时,病症的微弱就可以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在梦中会出现种种病态的恐怖感受。

2、白天受到强烈的情绪压抑。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曾报告过这样一个实例:一位妇女经常梦见巨浪把她推向大海,而其他人离她很离,她总是吓得目瞪口呆,连&uot;救命&uot;两字也无力喊出来。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得知:这位妇女工作和家务负担极重,常有力不能胜之感,但又不愿向周围的人求救。梦境中的险恶场面,正是她生活中困境的特殊描绘。心理学家告诉她,只要能摆脱生活中紧张感和压抑感,恶梦将与之告别。

因此,要想摆脱恶梦的纠缠,以下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1、保持情绪乐观。

2、消除矛盾冲突。

3、改变依赖思想。

为什么我们应该“感谢”噩梦?
有些梦和一般梦明显不同,例如恐惧的恶梦,比如在梦中梦到自己做梦,比如一面做梦一面又知道自己做梦,比如预示了未来的梦等等,这一章我们谈谈这些梦。

恶梦不少人在梦中都遇到过这种情形,可怕的敌人出现在面前,而自己却一动也动不了,胸口好像压着个重东西似的令人喘不过气来,你害怕得要命,想叫喊却又叫不出声来。

这就是恶梦。

古人想像恶梦是精灵鬼怪引起的。《聊斋志异》中有多处描写一个人被怪物压在身上。

其中有个故事是说,主人公看见一个丑陋的女人和一个男人到了他的床上,似乎看不见他的存在。那个女人要同来的男人和刀剖开他的腹部,把肠子抽出来。抽出来的肠子就堆在那个人身上,越压越重。那个人也越来越昏怕,但是却动不了。后来,经过长久地挣扎,他终于大叫一声把腹上压着的肠子推开了。于是那两个人也不见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恶梦,但是《聊斋志异》却把它当成神怪故事了。

还是一个《聊斋志异》中的情节,一个人午睡,外面正是雷电交加,忽然他感觉有动物爬上了他的脚,脚随即使麻痹了,动物顺腿往上爬,爬到哪里那里就不能动了,(好像这动物是特效的似的)当动物爬到他腰部时,他一把抓住了这个动物,却发现这是只狐狸。

当然,这只是一只梦中的狐狸而已。然而,当这个梦被当成真事传出去,而且越传越神,传到蒲松龄那里时,就成了一篇优美的神狐的故事了。

从梦的时间上看,可以把恶梦分成两类,一类出现于我们睡得很深的时候,一类出现干将醒未醒时;前者又称夜间恐惧,后者又称焦虑梦。但是我们不必分得那么清楚。

儿童做恶梦的次数比成年人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分不清现实与想象,所以更容易害怕。他会真的担心床下会有一只老虎,或者会有一个青面獠牙吐红舌头的鬼。再有一方面是儿童担心的事也的确较多。最主要一件事就是怕父母不再爱他们了,这对儿童来说是无比恐惧的。

有些儿童的恶梦与出生时的经历有关。有研究指出早产。难产的儿童多伴有恶梦。例如一个7岁的儿童经常梦见自己在水里游泳,蛇缠住了脖子,并且拼命挤压他,他痛苦地挣扎,哭醒后还呼呼地喘着粗气。

原来这个儿童出生时被脐带缠住脖子,险些窒息而死。

这个痛苦的出生经历在他童年的梦中反复地出现。被产钳夹住头部出生的儿童,也容易在恶梦中复现这个经验。如,有一个看过《西游记》画书的小朋友,就做恶梦自己也被带上了紧箍咒,在水里直打滚。他反复多次做此恶梦,以致怕听。怕看任何和孙悟空乃至《西游记》有关的内容。我和小朋友及他的父母一道才发现,他的恶梦与他出生时的痛苦经验有关。

青少年的恶梦往往是一种努力摆脱父母从而获得的表现。青少年恶梦中的可怕人物往往是父母化身,通过把父母想成可怕怪物,自己就可以离开他们。在让小孩断奶时,有些母亲会在上抹一些辣椒,让小孩受点苦,他也就不吃奶而改吃饭了,这对孩子是有益的。如果孩子摆脱不了对奶的依恋,他将会营养不良。同样,青少年在心理上也应该断奶了,他应该不再事事依赖父母,应在情感上。于是梦就在父母形象上“抹上辣椒”,好让青少年怕他们,避开他们,这对青少年也是有益的。

传说中有些怪兽会吞食自己的子女。如果父母不愿让子女,他们就在一定意义如同那怪兽,从而也在子女的梦里成为怪兽。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不论从母方还是孩子方都是要与不之间的矛盾。青少年一方面盼望自己,另一方面又害怕,害怕承担责任,而且后者往往是潜意识的。所以青少年更容易把自己的这种恐惧投射到父母身上。而在父母那里,一方面是期望子女自立。自主,另一方面也不愿意改变原有的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当然后者也主要是潜意识的,是父母自己不愿承认的。所以青少年的不少恶梦中就把的、恐惧的、变形的父母样子表达出来。

莱格夫特举过一个恶梦的例子:

一个年轻人连续凡夜梦见自己跌进了一架庞大复杂的机器,眼看就要被肢解,才一身冷汗地惊醒过来。那机器是脱粒机和发电机的复合体,而这两种机器都是他小时候在父亲的农场常见的。

原来这梦表示他、些落进了父亲所设的机关,干上了父亲为他选择的职业,而他对这职业既没兴趣,也没能力。

由此可见,恶梦和一般梦的解法是一样的。不过,“在恶梦中惊醒”这一事件是一般梦中没有的。这一事件也有意义。惊醒时在梦中的处境,就是梦者现在的实际处境。比如年轻人已经被父亲说服了,这在梦中表现为已跌进机器里,还没有被肢解,表示事情还可以挽回。“惊醒”表示自己突然醒悟了。

恶梦在这时是一种警告,警告你一个危险已经临近。

在青少年的恶梦中,还有一类,尤其在男性中与恐惧有关。例如有个15岁的中学男生,一段时期内他反复几次梦见一个妖怪或鬼拿把菜刀要切掉他的鼻子,因为他的“鼻子太高了。”这是比较典型的恐惧的梦。梦里的“鼻子大高”是勃起的象征。

有时恶梦是一种创伤经历的回忆。遇上过火灾、地震、车祸,或被抢劫。,事过后恐怖的被害者会一次次梦到那个情景。这种恶梦用不着释,它只是再现那个创伤性事情而已。既然那件事如此恐惧,人为什么还要一次次梦见它,而不把它尽快忘掉呢?这是因为那件事还没有被解决完。一个被害人一次次梦见被害,是为了提醒她自己,“你还要再想想,为什么你会遇到这种事?怎么样才能保证以后不再遇见这种事?再遇到危险应该怎么去应付?这件事对你心理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都要去想明白。一天不想明白,这个恶梦就一天不会消失。虽然随着时间流逝,恶梦出现次数会渐渐减少,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又出现,就像埋伏在心里的一条恶犬。

这里举一个例子:

问的墙壁和天花板都被涂成了白色。在蒙胧的意识中,她想说:“我讨厌这里。”可是她发不出声。

这里总是如此。连紧贴在白色细长天花板上的日光灯、沾满浅褐色污溃的白色窗帘,也都同往常一样,在静寂中使人感到阵阵寒意。

她躺着用手掌体味那坚硬台子的感觉。狭小的台子上似乎铺了一块薄薄的布,那块布的粗糙感觉也同往常一样,本来她觉得对这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但她却像第一次来到这个间一样忐忑不安,她不断地变换着视线,不安地抓着台子的边缘。四周的墙壁离她很远,她孤零零地躺在宽大的子中间,莫名其妙地感到惶恐不安。

远处传来了说话的声音。但是男的还是女的,说的是什么却一点也听不清楚,只是能感到有好几个人在说,那声音像波浪一样传播开来。声音和这白色间里刺眼的光线一起,着她的感官。声音碰到坚硬的墙壁反射回来,裹住了她的全身。时而传来夹杂在声音当中的“喀嚓喀嚓”的金属撞击声。似乎任何细微的声响,在高高的天棚下都放大了许多倍,凛然地显示着自己的存在。她的手依然紧张地握着,听着四周的声音。她感到既不冷也不热,似乎她的体温扩散到了整个间。

过了一会,室外传来了拖鞋的声音,拖鞋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由左向右从她的脚下通过。她的后背突然感到了自己的心跳,觉得包围自己的略带暖意的空气是那么地不可耐。

我到底要在这里呆到什么时候呀,我自己并没有打算呆在这种地方。她自己知道,由于焦躁,额头已经渗出了汗珠。

“真讨厌!”待她清楚地发出声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离开这里。像波涛一样的人声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消失了,婴儿急切的哭声占据了刚才的空间,这就像一个,她从台子上滑了下来,大脑还处在蒙陇状态,也没有已经踏在地板上的实在感觉。另一方面,她现在才感到,其实这问比她躺着时候的感觉小得多。

“我得回去。”她自语着寻找出口。她以犹疑的脚步向一侧的墙壁走去,好像她最初就知道、向那边走是天经地义似的。不知什么时候,那面墙上出现了一扇拉门,在台子上躺着的时候她一点也没发觉。这扇拉门与这白色的间极不协调,显得很陈旧,寒酸,下半部用绎紫色和蓝色画着一把茶壶,她觉得这个茶壶似乎在哪见过。来到拉门前面,她犹豫地向四周望了一下,但似乎别的地方没有出口。也许,这一点她本来就是知道的。

在她终于伸出手要找开拉门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每次她打开这扇拉丁7都会出现恐怖的事情,这扇门是开不得的,只有这扇拉门是绝对不能动的。

恐怖突然向她袭来。为什么每次都要站在这扇拉门的前面呢?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破旧的拉门呢?真是岂有此理!我真讨厌这拉门。她注视着眼前泛黄的拉门纸,身体一动不动。尽管如此,说讨厌的自己的手,还是押向了拉门。

“不,我讨厌你。”恐怖与焦躁打乱了她呼吸的节奏,泛黄的拉门看上去似乎也倾斜了。莫名其妙的恐怖使她全身僵硬。“到底……这到底是……”她竭力想用这不成声的声音喊叫。

紧接着,她并未想打开的拉门不知何时开了,她脚下虽然感觉到了门槛的凹凸,但她必须站在那里。

面前是火焰般红色的大海。

波涛不兴,发着黏稠、呆滞的光的鲜红的大海就在她眼前,使人感到生物体体温的大海就在她脚下。

她站在红色大海的迪上,不知不觉地流出了眼泪。从哪儿都出不去的绝望和翻滚的红色海洋带来的恐怖,使她除了哭泣以外不会有别的反应。

每次都是如此,哪儿都走不通了,这下完了,这下完了远处传来了哭泣的声音。过了一会,待她发觉这是自己的声音时,她的身体突然晃动了一下。她僵硬的身体彻底崩溃了,她醒了。眼泪从眼角流下来,浸湿了耳朵,甚至进到了耳朵里面。干了的泪水使皮肤紧崩崩的,眼睛发热,她自己也知道眼睛都哭肿了。额头和后背都汗津津的。她一边调整着呼吸,一边呆滞地望着天花板。

这是日本小说《幸福的早餐》里记述的一个梦。梦者沼田志穗子在冲动下杀死了她的正怀孕的同学友子,并看着她一点点流血而死。这之后,她似乎忘记了整个事件,想不起友子是怎么死的,记不得那天到底发生了些什么。这个事件留给她的就是一遍遍重复的恶梦,直到她的毁灭。

除了心理原因外,生理上的原因也会导致恶梦出现。例如手压到了胸部影响了呼吸,或者由于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影响到了呼吸,都会引起恶梦。

斯蒂文森的名著《杰克尔博士和海德先生》就是源于作者的一个恶梦。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个梦描写了一位善良高尚的杰克尔博士因喝了实验药物,在每夜周期性的变成了残暴虐的海德先生。我们从释梦可以知道,杰克尔博士和海德先生都是作者自己。当一个人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高尚时,他会压制心灵中他认为不高尚的部分,而这些部分由于被压抑就变得格外冷酷残暴。在白天,残暴者无法露面,而在夜里,他却会出现,于是成为海德先生。

人们都不喜欢恶梦,那么如何避免恶梦呢?对孩子,父母切忌用威吓方式管教,“你再不听话,叫老猫马你叨走!”

“让白胡子老头抓走你厂这种话对孩子的威胁太大了。

这就很自然地使“老猫”“白胡子老头”成为孩子梦中重要的角色。

对成年人,是要防止生活中出现恶梦。不要欺骗自己,不要扭曲自己,让自己幸福,就不会有恶梦。当恶梦出现时,把它的警示记住,并用其来启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恶梦就会消失。

我们同样该感谢恶梦,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逃开恶梦。



对于那个时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动笔。

岂止不敢动笔,我甚至不敢逼视,不敢谛听。有时,我怀疑他们是否真地存在过。如果不予怀疑,那么我就必须怀疑其他许多时代的许多人物。我曾暗自判断,倘若他们真地存在过,也不能代表中国。但当我每次面对世界文明史上那些让我们汗颜的篇章时,却总想把有关他们的那些故事告诉异邦朋友。异邦朋友能真正听懂这些故事吗?好像很难。因此也惟有这些故事能代表中国。能代表中国却又在中国显得奇罕和落寞,这是他们的毛病还是中国的毛病?我不知道。

像一阵怪异的风,早就吹过去了,却让整个大地保留着对它的惊恐和记忆。连历代语言学家赠送给它的词汇都少不了一个“风”字:风流、风度、风神、风情、风姿……确实,那是一阵怪异的风。

说到这里读者已经明白,我是在讲魏晋。

我之所以一直躲避着它,是因为它太伤我的精神。那是另外一个心灵世界和人格天地,即便仅仅是仰望一下,也会对比出我们所习惯的一切的平庸。平庸既然已经习惯也就会带来安定,安安定定地谈论着自己的心力能够驾驭的各种文化现象似乎已成为我们的职业和使命。有时也疑惑,既然自己的心力能够驾驭,再谈来谈去又有什么意义?但真要让我进入一种震惊和陌生,依我的脾性和年龄,毕竟会却步、迟疑。

半年前与一位研究生闲谈,不期然地谈到了中国文化中堪称“风流”的一脉,我突然向他提起前人的一种说法:能称得上真风流的,是“魏晋人物晚唐诗”。这位研究生眼睛一亮,似深有所悟。我带的研究生,有好几位在报考前就是大学教师,文化功底不薄,因此以后几次见面,魏晋人物就成了一个甩不开的话题。每次谈到,心中总有一种异样的涌动,但每次都谈不透。

前不久收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唐冀明博士赐赠的大作《魏晋清谈》,唐先生在书的扉页上写道,他在台北读到我的一本书,“惊喜异常,以为正始之音复闻于今。”唐先生所谓“正始之音”,便是指魏晋名士在正始年间的淋漓玄谈。唐先生当然是过奖,但我捧着他的题词不禁呆想:或许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已经与自己所惊恐的对象产生了默默的交流。

那么,干脆让我们稍稍进入一下吧。我在书桌前直了直腰,定定神,轻轻铺开稿纸。没有哪一篇文章使我如此拘谨过。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

出现过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血英雄,播扬过一种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普及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政治逻辑,即便是再冷僻的陋巷荒陌,也因震摄、崇拜、窥测、兴奋而变得炯炯有神。突然,英雄们相继谢世了,英雄和英雄之间龙争虎斗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年龄大致相仿,因此也总是在差不多的时间离开人间。像骤然挣脱了条条绷紧的绳索,历史一下子变得轻松,却又剧烈摇晃起来。英雄们留下的激情还在,后代还在,部下还在,亲信还在,但统制这一切的巨手却已在阴暗的墓穴里枯萎;与此同时,过去被英雄们的伟力所掩盖和制服着的各种社会力量又猛然涌起,为自己争夺权力和地位。这两种力量的冲撞,与过去英雄们的威严抗衡相比,低了好几个社会价值等级。于是,宏谋远图不见了,壮丽的鏖战不见了,历史的诗情不见了,代之以明争暗、斗上下其手、投机取巧,代之以权术、策反、谋害。当初的英雄们也会玩弄这一切,但玩弄仅止于玩弄,他们的奋斗主题仍然是响亮而富于人格魅力的。当英雄们逝去之后,手段性的一切成了主题,历史失去了放得到桌面上来的精神魂魄,进入到一种无序状态。专制的有序会酿造黑暗,混乱的无序也会酿造黑暗。我们习惯所说的乱世,就是指无序的黑暗。

魏晋,就是这样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

曹操总算是个强悍的英雄了吧,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六十六岁便撒手尘寰。照理,他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包括才华横溢的曹丕和曹植,应该可以放心地延续一代代的曹氏基业了,但众所周知,事情刚到曹丕、曹植两位亲兄弟身上就已经闹得连旁人看了也十分心酸的地步,哪有更多的力量来对付家族外部的政治对手?没隔多久,司马氏集团战胜了曹氏集团,曹操的功业完全烟飞灰灭。这中间,最可怜的是那些或多或少有点政治热情的文人名士了,他们最容易被英雄人格所吸引,何况这些英雄及他们的家族中有一些人本身就是文采斐然的大知识分子,在周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人集团,等到政治斗争一激烈,这些文人名士便纷纷成了刀下之鬼,比政治家死得更多更惨。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在魏晋乱世,文人名士的生命会如此不值钱。思考的结果是:看似不值钱恰恰是因为太值钱。当时的文人名士,有很大一部分人承袭了春秋战国和秦汉以来的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思想,无论在实际的智能水平还是在广泛的社会声望上都能有力地辅佐各个政治集团。因此,争取他们,往往关及政治集团的品位和成败;杀戮他们,则是因为确确实实地害怕他们,提防他们为其他政治集团效力。

相比之下,当初被秦始皇所坑的儒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人格形象还比较模糊,而到了魏晋时期被杀的知识分子,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不一样了。他们早已是真正的名人,姓氏、事迹、品格、声誉,都随着他们的鲜血,渗入中华大地,渗入文明史册。文化的惨痛,莫过于此;历史的恐怖,莫过于此。

何晏,玄学的创始人、哲学家、诗人、谋士,被杀;张华,政治家、诗人、《博物志》的作者,被杀;潘岳,与陆机齐名的诗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男子,被杀;谢灵运,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鼻祖,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名句活在人们口边的横跨千年的第一流诗人,被杀;范晔,写成了煌煌史学巨著《后汉书》的杰出历史学家,被杀;…………

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置他们于死地的罪名很多,而能够解救他们、为他们辩护的人却一个也找不到。对他们的死,大家都十分漠然,也许有几天曾成为谈资,但浓重的杀气压在四周,谁也不敢多谈。待到事过境迁,新的纷乱又杂陈在人们眼前,翻旧帐的兴趣早已索然。于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成批被杀历来引不起太大的社会波澜,连后代史册写到这些事情时的笔调也平静得如古井静水。

真正无法平静的,是血泊边上低眉躲开的那些侥幸存活的名士。吓坏了一批,吓得庸俗了、胆怯了、圆滑了、变节了、噤口了,这是自然的,人很脆弱,从肢体结构到神经系统都是这样,不能深责;但毕竟还有一些人从惊吓中回过神来,重新思考哲学、历史以及生命的存在方式,于是,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便从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中飘然而出。



当年曹操身边曾有一个文才很好、深受信用的书记官叫阮〔王禹〕,生了个儿子叫阮籍。曹操去世时阮籍正好十岁,因此他注定要面对“后英雄时期”的乱世,目睹那么多鲜血和头颅了。不幸他又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感,内心会承受多大的磨难,我们无法知道。

我们只知道,阮籍喜欢一个人驾着木车游荡,木车上载着酒,没有方向地向前行驶。泥路高低不平,木车颠簸着,酒坛摇晃着,他的双手则抖抖索索地握着缰绳。突然马停了,他定睛一看,路走到了尽头。真地没路了?他哑着嗓子自问,眼泪已夺眶而出。终于,声声抽泣变成了号啕大哭,哭够了,持缰驱车向后转,另外找路。另外那条路走着走着也到尽头了,他又大哭。走一路哭一路,荒草野地间谁也没有听见,他只哭给自己听。

一天,他就这样信马游缰地来到了河南荥阳的广武山,他知道这是楚汉相争最激烈的地方。山上还有古城遗迹,东城屯过项羽,西城屯过刘邦,中间相隔二百步,还流淌着一条广武涧。涧水汩汩,城基废弛,天风浩荡,落叶满山,阮籍徘徊良久,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他的这声叹息,不知怎么被传到世间。也许那天出行因路途遥远他破例带了个同行者?

或是他自己在何处记录了这个感叹?反正这个感叹成了今后千余年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直到二十世纪,寂寞的鲁迅还引用过,毛泽东读鲁迅书时发现了,也写进了一封更有寂寞感的家信中。鲁迅凭记忆引用,记错了两个字,毛泽东也跟着错。

遇到的问题是,阮籍的这声叹息,究竟指向着谁?

可能是指刘邦。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胜利了,原因是他的对手项羽并非真英雄。在一个没有真英雄的时代,只能让区区小子成名。

也可能是同时指刘邦、项羽。因为他叹息的是“成名”而不是“得胜”,刘、项无论胜负都成名了,在他看来,他们都不值得成名,都不是英雄;甚至还可能是反过来,他承认刘邦、项羽都是英雄,但他们早已远去,剩下眼前这些小人徒享虚名。面对着刘、项遗迹,他悲叹着现世的寥落。好像苏东坡就是这样理解的,曾有一个朋友问他:阮籍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其中“竖子”是指刘邦吗?苏东坡回答说:“非也。伤时无刘、项也。竖子指魏晋间人耳。”①既然完全相反的理解也能说得通,那么我们也只能用比较超拔的态度来对待这句话了。

茫茫九州大地,到处都是为争做英雄而留下的斑斑疮痍,但究竟有那几个时代出现了真正的英雄呢?既然没有英雄,世间又为什么如此热闹?也许,正因为没有英雄,世间才如此热闹的吧?

我相信,广武山之行使阮籍更厌烦尘嚣了。在中国古代,凭吊古迹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雷击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那应是黄昏时分吧,离开广武山之后,阮籍的木车在夕阳衰草间越走越慢,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种沉郁的气流涌向喉头,涌向口腔,他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喉音、鼻音翻卷了几圈,最后把音收在唇齿间,变成一种口哨声飘洒在山风暮霭之间,这口哨声并不尖利,而是婉转而高亢。

这也算一种歌吟方式吧,阮籍以前也从别人嘴里听到过,好像称之为“啸”。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循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因此特别适合乱世名士。尽情一啸,什么也抓不住,但什么都在里边了。这天阮籍在木车中真正体会到了啸的厚味,美丽而孤寂的心声在夜气中回翔。

对阮籍来说,更重要的一座山是苏门山。苏门山在河南辉县,当时有一位有名的隐士孙登隐居其间,苏门山因孙登而著名,而孙登也常被人称之为苏门先生。阮籍上山之后,蹲在孙登面前,询问他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一声不吭,甚至连眼珠也不转一转。

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摧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释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阮籍下山了,有点高兴又有点茫然。但刚走到半山腰,一种奇迹发生了。如天乐开奏,如梵琴拨响,如百凤齐鸣,一种难以想象的音乐突然充溢于山野林谷之间。阮籍震惊片刻后立即领悟了,这是孙登大师的啸声,如此辉煌和圣洁,把自己的啸不知比到哪里去了。但孙登大师显然不是要与他争胜,而是在回答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阮籍仰头聆听,直到啸声结束。然后急步回家,写下了一篇《大人先生传》。

他从孙登身上,知道了什么叫做“大人”。他在文章中说,“大人”是一种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存在,相比之下,天下那些束身修行、足履绳墨的君子是多么可笑。天地在不断变化,君子们究竟能固守住什么礼法呢?说穿了,躬行礼法而又自以为是的君子,就像寄生在裤裆缝里的虱子。爬来爬去都爬不出裤裆缝,还标榜说是循规蹈矩;饿了咬人一口,还自以为找到了什么风水吉宅。

文章辛辣到如此地步,我们就可知道他自己要如何处世行事了。

—。—。—。—。—。—。—。—。—。—。—。—。—。—。—。—。—。—①见《东坡志林》一、《东坡题跋》二。



平心而论,阮籍本人一生的政治遭遇并不险恶,因此,他的奇特举止也不能算是直捷的政治反抗。直捷的政治反抗再英勇、再激烈也只属于政治范畴,而阮籍似乎执意要在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上闹一番新气象。

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他是亲眼目睹了,但在他看来,既然没有一方是英雄的行为,他也不去认真地评判谁是谁非。鲜血的教训,难道一定要用新的鲜血来记述吗?不,他在一批批认识和不认识的文人名士的新坟丛中,猛烈地憬悟到生命的极度卑微和极度珍贵,他横下心来伸出双手,要以生命的名义索回一点自主和自由。他到过广武山和苏门山,看到过废墟听到过啸声,他已是一个独特的人,正在向他心目中的“大人”靠近。

人们都会说他怪异,但在他眼里,明明生就了一个大活人却象虱子一样活着,才叫真正的怪异,做了虱子还洋洋自得地冷眼瞧人,那是怪异中的怪异。

首先让人感到怪异的,大概是他对官场的态度。对于历代中国人来说,垂涎官场、躲避官场、整治官场、对抗官场,这些都能理解,而阮籍给予官场的却是一种游戏般的洒脱,这就使大家感到十分陌生了。

阮籍躲过官职任命,但躲得并不彻底。有时心血来潮,也做做。正巧遇到政权更迭期,他一躲不仅保全了生命,而且被人看作是一种政治远见,其实是误会了他。例如曹爽要他做官,他说身体不好隐居在乡间,一年后曹爽倒台,牵连很多名士,他安然无恙;但胜利的司马昭想与他联姻,每次到他家说亲他都醉着,整整两个月都是如此,联姻的想法也就告吹。

有一次他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我曾经到山东的东平游玩过,很喜欢那儿的风土人情。”司马昭一听,就让他到东平去做官了。阮籍骑着驴到东平之后,察看了官衙的办公方式,东张西望了不多久便立即下令,把府舍衙门重重叠叠的墙壁拆掉,让原来关在各自屋子里单独办公的官员们一下子置于互相可以监视、内外可以勾通的敞亮环境之中,办公内容和办公效率立即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着,即便用一千多年后今天的行政管理学来看也可以说是抓住了“牛鼻子”,国际间许多现代化企业的办公场所不都在追求着一种高透明度的集体气氛么?但我们的阮籍只是骑在驴背上稍稍一想便想到了。除此之外,他还大刀阔斧地精简了法令,大家心悦诚服,完全照办。他觉得东平的事已经做完,仍然骑上那头驴子,回到洛阳来了。一算,他在东平总共逗留了十余天。

后人说,阮籍一生正儿八经地上班,也就是这十余天。

唐代诗人李白对阮籍做官的这种潇洒劲头钦佩万分,曾写诗道: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只花十余天,便留下一个官衙敞达、政通人和的东平在身后,而这对阮籍来说,只是玩了一下而已,玩得如此漂亮,让无数老于宦海而毫无作为的官僚们立刻显得狼狈。

他还想用这种迅捷高效的办法来整治其他许多地方的行政机构吗?在人们的这种疑问中,他突然提出愿意担任军职,并明确要担任北军的步兵校尉。但是,他要求担任这一职务的唯一原因是步兵校尉兵营的厨师特别善于酿酒,而且打听到还有三百斛酒存在仓库里。到任后,除了喝酒,一件事也没有管过。在中国古代,官员贪杯的多得很,贪杯误事的也多得很,但像阮籍这样堂而皇之纯粹是为仓库里的那几斛酒来做官的,实在绝无仅有。把金印作为敲门砖随手一敲,敲开的却是一个芳香浓郁的酒窖,所谓“魏晋风度”也就从这里飘散出来了。

除了对待官场的态度外,阮籍更让人感到怪异的,是他对于礼教的轻慢。

例如众所周知,礼教对于男女间接触的防范极严,叔嫂间不能对话,朋友的女眷不能见面,邻里的女子不能直视,如此等等的规矩,成文和不成文地积累了一大套,中国男子,一度几乎成了最厌恶女性的一群奇怪动物,可笑的不自信加上可恶的淫邪推理,既装模作样又战战兢兢。对于这一切,阮籍断然拒绝。有一次嫂子要回娘家,他大大方方地与她告别,说了好些话,完全不理叔嫂不能对话的礼教。隔壁酒坊里的小媳妇长得很漂亮,阮籍经常去喝酒,喝醉了就在人家脚边睡着了,他不避嫌,小媳妇的丈夫也不怀疑。

特别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一位兵家女孩,极有才华又非常美丽,不幸还没有出嫁就死了。阮籍根本不认识这家的任何人,也不认识这个女孩,听到消息后却莽撞赶去吊唁,在灵堂里大哭一场,把满心的哀悼倾诉完了才离开。阮籍不会装假,毫无表演意识,他那天的滂沱泪雨全是真诚的。这眼泪,不是为亲情而洒,不是为冤案而流,只是献给一具美好而又速逝的生命。荒唐在于此,高贵也在于此。有了阮籍那一天的哭声,中国数千年来其他许多死去活来的哭声就显得太具体、太实在、也太自私了。终于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像模像样地哭过了,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只为美丽,只为青春,只为异性,只为生命,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尽至。依我看,男人之哭,至此尽矣。

礼教的又一个强项是“孝”。孝的名目和方式叠床架屋,已与子女对父母的实际感情没有什么关系。最惊人的是父母去世时的繁复礼仪,三年服丧、三年素食、三年寡欢,甚至三年守墓,一分真诚扩充成十分伪饰,让活着的和死了的都长久受罪,在最不该虚假的地方大规模地虚假着。正是在这种空气中,阮籍的母亲去世了。

那天他正好和别人在下围棋,死讯传来,下棋的对方要求停止,阮籍却铁青着脸不肯歇手,非要决个输赢。下完棋,他在别人惊恐万状的目光中要过酒杯,饮酒两斗,然后才放声大哭,哭的时候,口吐大量鲜血。几天后母亲下葬,他又吃肉喝酒,然后才与母亲遗体告别,此时他早已因悲伤过度而急剧消瘦,见了母亲遗体又放声痛哭,吐血数升,几乎死去。

他完全不拘礼法,在母丧之日喝酒吃肉,但他对于母亲死亡的悲痛之深,又有哪个孝子比得上呢?这真是千古一理了:许多叛逆者往往比卫道者更忠于层层外部规范背后的内核。

阮籍冲破“孝”的礼法来真正行孝,与他的其他作为一样,只想活得真实和自在。

他的这种做法,有极广泛的社会启迪作用。何况魏晋时期因长年战乱而早已导致礼教日趋懈弛,由他这样的名人用自己轰传遐迩的行为一点化,足以移风易俗。据《世说新语》所记,阮籍的这种行为即便是统治者司马昭也乐于容纳。阮籍在安葬母亲后不久,应邀参加了司马昭主持的一个宴会,宴会间自然免不了又要喝酒吃肉,当场一位叫何曾的官员站起来对司马昭说:“您一直提倡以孝治国,但今天处于重丧期内的阮籍却坐在这里喝酒吃肉,大违孝道,理应严惩!”司马昭看了义愤填膺的何曾一眼,慢悠悠地说:“你没看到阮籍因过度悲伤而身体虚弱吗?身体虚弱吃点喝点有什么不对?你不能与他同忧,还说些什么!”

魏晋时期的一大好处,是生态和心态的多元。礼教还在流行,而阮籍的行为又被允许,于是人世间也就显得十分宽阔。记得阮籍守丧期间,有一天朋友裴楷前去吊唁,在阮籍母亲的灵堂里哭拜,而阮籍却披散着头发坐着,既不起立也不哭拜,只是两眼发直,表情木然。

裴楷吊唁出来后,立即有人对他说:“按照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才跟着哭拜。这次我看阮籍根本没有哭拜,你为什么独自哭拜?”说这番话的大半是挑拨离间的小人,且不去管它了,我对裴楷的回答却很欣赏,他说:“阮籍是超乎礼法的人,可以不讲礼法;我还在礼法之中,所以遵循礼法。”我觉得这位裴楷虽是礼法中人却又颇具魏晋风度。他自己不圆通却愿意让世界圆通。

既然阮籍如此干脆地扯断了一根根陈旧的世俗经纬而直取人生本义,那么,他当然也不会受制于人际关系的重负。他是名人,社会上要交结他的人很多,而这些人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吃食名人为生的:结交名人为的是分享名人,边分享边觊觎,一有风吹草动便告密起哄、兴风作浪,刹那间把名人围啄得累累伤痕。阮籍身处乱世,在这方面可谓见多识广。他深知世俗友情的不可靠,因此绝不会被一个似真似幻的朋友圈所迷惑。他要找的人都不在了,刘邦、项羽只留下一座废城,孙登大师只留下满山长啸,亲爱的母亲已经走了,甚至像才貌双全的兵家女儿那样可爱的人物,在听说的时候已不在人间。难耐的孤独包围着他,他厌烦身边虚情假意的来来往往,常常白眼相向。时间长了,阮籍的白眼也就成了一种明确无误的社会信号,一道自我卫护的心里障壁。但是,当阮籍向外投以白眼的时候,他的内心也不痛快。他多么希望少翻白眼,能让自己深褐色的瞳仁去诚挚地面对另一对瞳仁!他一直在寻找,找得非常艰难。在母丧守灵期间,他对前来吊唁的客人由衷地感谢,但感谢也仅止于感谢而已,人们发现,甚至连官位和社会名声都不低的嵇喜前来吊唁时,闪烁在阮籍眼角里的,也仍然是一片白色。

人家吊唁他母亲他也白眼相向!这件事很不合情理,嵇喜和随员都有点不悦,回家一说,被嵇喜的弟弟听到了。这位弟弟听了不觉一惊,支颐一想,猛然憬悟,急速地备了酒、挟着琴来到灵堂。酒和琴,与吊唁灵堂多么矛盾,但阮籍却站起身来,迎了上去。你来了吗,与我一样不顾礼法的朋友,你是想用美酒和音乐来送别我操劳一生的母亲?阮籍心中一热,终于把深褐色的目光浓浓地投向这位青年。

这位青年叫嵇康,比阮籍小十三岁,今后他们将成为终身性的朋友,而后代一切版本的中国文化史则把他们俩的名字永远地排列在一起,怎么也拆不开。



嵇康是曹操的嫡孙女婿,与那个已经逝去的英雄时代的关系,比阮籍还要直接。

嵇康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等的可爱人物,他虽与阮籍并列,而且又比阮籍年少,但就整体人格论之,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要比阮籍高出许多,尽管他一生一直钦佩着阮籍。我曾经多次想过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想来想去终于明白,对于自己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嵇康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因此他的生命乐章也就更清晰、更响亮了。

他的人生主张让当时的人听了触目惊心:“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他完全不理会种种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彻底地厌恶官场仕途,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使他心醉神迷的人生境界。这个人生境界的基本内容,是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罗宗强教授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说,嵇康把庄子哲学人间化,因此也诗化了,很有道理。嵇康是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长期隐居在河南焦作的山阳,后来到了洛阳城外,竟然开了个铁匠铺,每天在大树下打铁。他给别人打铁不收钱,如果有人以酒肴作为酬劳他就会非常高兴,在铁匠铺里拉着别人开怀痛饮。

一个稀世的大学者、大艺术家,竟然在一座大城市的附近打铁!没有人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没有实利目的,只是觉得有意思。与那些远离人寰、瘦骨伶仃的隐士们相比,与那些皓首穷经、弱不禁风的书生们相比,嵇康实在健康得让人羡慕。

嵇康长得非常帅气,这一点与阮籍堪称伯仲。魏晋时期的士人为什么都长得那么挺拔呢?你看严肃的《晋书》写到阮籍和嵇康等人时都要在他们的容貌上花不少笔墨,写嵇康更多,说他已达到了“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地步。一位朋友山涛曾用如此美好的句子来形容嵇康(叔夜):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现在,这棵岩岩孤松,这座巍峨玉山正在打铁,强劲的肌肉,愉悦的吆喝,炉火熊熊,锤声铿锵。难道,这个打铁佬就是千秋相传的《声无哀乐论》、《太师箴》、《难自然好学论》、《管蔡论》、《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和许多美妙诗歌的作者?这铁,打得真好。

嵇康打铁不想让很多人知道,更不愿意别人来参观。他的好朋友、文学家向秀知道他的脾气,悄悄地来到他身边,也不说什么,只是埋头帮他打铁。说起来向秀也是了不得的人物,文章写得好,精通《庄子》,但他更愿意做一个最忠实的朋友,赶到铁匠铺来当下手,安然自若。他还曾到山阳帮另一位朋友吕安种菜灌园,吕安也是嵇康的好友。这些朋友,都信奉回归自然,因此都干着一些体力活,向秀奔东走西地多处照顾,怕朋友们太劳累,怕朋友们太寂寞。

嵇康与向秀在一起打铁的时候,不喜欢议论世人的是非曲直,因此话并不多。唯一的话题是谈几位朋友,除了阮籍和吕安,还有山涛。吕安的哥哥吕巽,关系也不错。称得上朋友的也就是这么五、六个人,他们都十分珍惜。在野朴自然的生态中,他们绝不放弃亲情的慰藉。这种亲情彼此心照不宣,浓烈到近乎淡泊。

正这么叮叮(口当)(口当)地打铁呢,忽然看到一支华贵的车队从洛阳城里驶来。为首的是当时朝廷宠信的一个贵公子叫钟会。钟会是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钟繇做过魏国太辅,而钟会本身也博学多才。钟会对嵇康素来景仰,一度曾到敬畏的地步,例如当初他写完《四本论》后很想让嵇康看一看,又缺乏勇气,只敢悄悄地把文章塞在嵇康住处的窗户里。

现在他的地位已经不低,听说嵇康在洛阳城外打铁,决定隆重拜访。钟会的这次来访十分排场,照《魏氏春秋》的记述,是“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钟会把拜访的排场搞得这么大,可能是出于对嵇康的尊敬,也可能是为了向嵇康显示一点什么,但嵇康一看却非常抵拒。这种突如其来的喧闹,严重地侵犯了他努力营造的安适境界,他扫了一眼钟会,连招呼也不打,便与向秀一起埋头打铁了。他抡锤,向秀拉风箱,旁若无人。

这一下可把钟会推到了尴尬的境地。出发前他向宾从们夸过海口,现在宾从们都疑惑地把目光投向他,他只能悻悻地注视着嵇康和向秀,看他们不紧不慢地干活。看了很久,嵇康仍然没有交谈的意思,他向宾从扬了扬手,上车驱马,回去了。

刚走了几步,嵇康却

你家里有鬼怪。
或者是你的精神问题。
找一个阴阳先生看看。
然后,不行就到医院检查一下。

一般能探测思维的没有那么神奇 都是在心理评估之后接受心理治疗 临床好像没有这样的东西 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闻

你好 这种情况建议你必须马上急时调整心态。保持快乐平静的心情。如果严重的话急时看医生。可能是精神有一点小问题。祝你健康快乐。

可能是耳鸣,尽快去看看

耳朵嗡嗡响在医学上被称为耳鸣。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
有些人常感到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锐的哨声等,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这种情况即为耳鸣。耳鸣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引起耳朵嗡嗡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压力。主要表现为高频耳鸣,类似蝉鸣声。中青年人出现耳鸣,主要是由于工作压力大、睡眠少、应酬多所致。
2、内分泌失调。更年期妇女内分泌失调、雌激素降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造成耳鸣的主要原因。
3、情绪不稳。耳鸣非常容易出现在情绪不稳定的人群中。在有焦虑和抑郁倾向的人群中,耳鸣症状常十分严重。情绪不稳会导致耳鸣,反之,持续的耳鸣又会加重情绪不稳。
4、长期噪声暴露。人耳所能承受的最强声音通常为90分贝,若超过这个限度,即使自己感觉不出来,脆弱而敏感的内耳已受损。不规律、强刺激性的噪声对听力伤害更大。
5、各种疾病。主要是耳部疾病,如外耳疾病;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其他一些全身性疾病的重要病症之一也是耳鸣,如鼻咽癌、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半夜醒来,耳朵突然听到哭声,毫声,然后耳朵里嗡嗡直响,一种灌性的东西进了耳听?视频

相关评论:
  • 17532646333九十岁高龄老人耳朵老嗡嗡嗡叫,听见念佛声和哭声是怎么了
    孟灵纪有可能是耳鸣或者出现幻听了

  • 17532646333打坐入静听到哭声或者恐怖的叫声
    孟灵纪打坐,首先是要恶业少,业力太重德行不够是可能着魔的。你说你听到了可怕的声音,你应该这样思考:可怕的声音从虚空传播到我耳朵,我耳朵听到了,接着我分别了声音,觉得它与我所认为的可怕有点关系,于是我就习惯地害怕起来。那么,谁说这声音就一定要被分别呢?譬如我说你很聪明,如果你根本不懂聪明...

  • 17532646333耳朵的故事作文
    孟灵纪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耳朵的故事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耳朵的故事作文1 我是一个耳朵,在这个世界里,我听到了许许多多奇妙的声音。 在医院里,一个新生儿降临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啼哭声,正象征着他对生命的渴望。或许,他将来会为社会作极大的贡献,或许,他将来...

  • 17532646333哭声作文400字
    孟灵纪忽然间,我听到几声微弱的抽泣声——哦,原来是小草的哭声。我看了看小草的旁边,几个醉如烂泥的少年正躺在草地上呼呼大睡,他们身旁尽是啤酒易拉罐和烟头——大概是他们在昨天晚上狂欢时留下的吧!我关切地问:“小草,小草,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你为什么哭呀?”小草擦了擦眼泪,满怀悲伤地对我说:“你不知道呀,小姑娘...

  • 17532646333什么哭声写作文
    孟灵纪妹妹的哭声又响起来了,我还是先逃为妙吧。 5. 文具盒里的哭声作文 在我的文具盒里,有几枝花花绿绿的铅笔和一块方方正正的橡皮。 它们平时互相配合,对我的学习帮助可大了。下午,我放学回家,和平常一样拿出文具盒,正准备写作业。 忽然听见铅笔盒里传来轻轻的说话声。我仔细一听,原来是铅笔和橡皮在嘀嘀咕咕...

  • 17532646333感动我的一件事六年级作文
    孟灵纪周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我出院的第一天,她就来我家看我,并且答应每天晚上来帮我补课的。 有一天,呼呼的北风在猛烈地刮着,轰隆隆的雷声在我耳边响起,一点一点的小雪从天空中落下来了。我从屋内直视窗外,但是没看见周老师的影子。我想:周老师肯定不会来了,便失望地向屋里走去。突然,一阵熟悉的敲门声从我耳旁响起...

  • 17532646333他为什么一听到孩子的哭声耳朵里就嗡嗡响
    孟灵纪可能是个人的感觉,吧,但是是不能当真的,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 17532646333王者荣耀恐怖灵异事件
    孟灵纪我和亚瑟打中路,亚瑟皮肤死亡骑士,我看着特别方啊因为大半夜这个状态真的看着特别,方。而且背景还传来疑似王昭君无皮肤的哭声。小小声的抽泣。然后那个李白突然蹿到中路,我也懒得理他,毕竟我和亚瑟刚刚躲在草丛里,接着他去偷塔。地上有一个之前被亚瑟转圈圈转死了的李白,也是跟我们这边一样没有皮肤的李白。然后...

  • 17532646333义士赵良文言文翻译
    孟灵纪一恶少伏地求恕,义士斩其耳以示众,儆其不得为非作歹也。 翻译: 赵良这个人,祖籍燕赵(今河北一带)。漂泊江湖之中,疾恶如仇。一天路过谢庄,听到有哭的声音,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见到一个少女面目脏乱,表情非常悲伤,赵良问她怎么了,这才得知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凌,痛苦的不想活了。赵良愤怒的不可忍耐,径直到...

  • 17532646333求点感人的爱情故事
    孟灵纪可是我的耳朵却分明听到一阵悲怆的哭声。“蛛儿,你还是不要和我在一起是吗?这没关系,只求你别走。我可以不娶你,只要你好好的活着,开开心心的,让我天天看见 你就行了。别走好么?”不知为什么我犹豫了,好像是被什么所感动。他抱着我的身体哭得肝肠寸断。就是铁石人儿也会落泪。我的父母一边哭一边还在劝慰...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