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人与自然的关系,2000字儿~

推荐回答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提出
从总体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还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受制于自然界,人们只能考自然界提供的现有的物质资料维持生存。这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低水平的和谐,人以顺应自然为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征服、利用自然资源,甚至在对自然界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出现了过度耕种、过度放牧、过度渔猎。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环境问题。众多的和谐之中出现了不和谐。不过这时的环境问题远远未危及到人类的生产,毕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限,自然界还是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恢复的。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急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开始了突飞猛进,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人类竭尽一切可能的利用、征服自然。“人定胜天”是这一阶段的表征。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助长了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穷追求与享乐主义的滋长。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越来越厉害,越来越贪婪,很多东西超出了自然界能够承受的限度,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出现了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等生态危机。尤其是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这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是当今世界学者们公认的提法。这一提法的产生应当归功于罗马俱乐部。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需要在自然观上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即要从人与自然对立转到人与自然和谐。用一句话概括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这里的“和谐相处”是指一方面人类要尊重自然,珍惜自然界能够给予人类的一切,珍爱生命,保护资源;另一方面,要关心环境,减少污染,注重生态平衡,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命题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论内涵
所谓“共处”是一直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一种现实状态,人类一直生在共处之中只是由于人类的认识水平的限制一直没有意识到。早期人淹没于自然之中,随后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产生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异化的后果使人类逐渐意识到共处的重要性并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处。缔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兴社会便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自然”是指自然界,即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包括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两大类,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代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理性回归,是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伦理观的继承与发展。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对立和依存的辨证统一,伦理道德的对象主体应该推演到自然界,但自然环境又是人的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的自然’。人类应该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来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促使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于、并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平衡的生态规律,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有序、协调、健康、持续发展。”[1]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的可能性
1、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符合人性规律的
“人作为物质世界链条上的特定环节,是“自在的”或“自然的”的存在,同世界上其他存在物一样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他具有其它一切物质所具有的特性。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理解,人是一个自然生命的存在,人身上具有物性、自然性、生命性。 然而,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却又在于他超越了自然生命的局限而具有了超生命的精神本性。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则是自为或自觉的存在,即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存在物的“超自然”的精神性、灵魂性、社会性的存在。因此,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2]人既有自然生命的本质,又有超自然生命的社会本质或精神本质;人既是自在的存在,又是自为的存在;既是肉体的存在,又是灵魂的存在;既是物质的存在,又是精神的存在。人的双重本性决定人与自然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和谐的要求。
2、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从马克思揭示的人类存在的三种历史形态演化的视角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发展的。” “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的狭隘关系。”[3]因此,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中,人与自然处于混沌不分、浑然一体的状态,还没有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区分。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往,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4]在超越自然经济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人的“独立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定位为主体与客体的改造、认知关系。当人与自然只是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时,笼罩在自然之上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人的主体性的张扬和自然的客体性的隐退,造成了自然沦为人类认识的改造对象,自然遭遇人类的征服和践踏。人成了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成了征服改造的对象。人们只关注自身的价值和利益欲求,而无视自然界价值和利益。把自然界当成奴隶和牲畜,对它肆意鞭挞和奴役,而且认为人类无论怎样对待自然都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自然界只能默默忍受而不会做出任何反抗。于是,人们便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开战,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5]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的消解,只有在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在这个概

(1)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4)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

扩展资料:
其他方面的理解:人与自然大致存在三种关系。
一是附属关系。前现代时期,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都是自然的附属。不论是以屈从于“神”的方式,还是以屈从于“道”的方式,敬畏都是人存在的统一姿势。在这个时期,西方艺术以描绘“神”为主题,东方艺术则以领悟“道”为宗旨。
二是征服关系。科学革命打破了人类的一切禁忌。神不再是世界的主体,而承载“道”的宇宙则被解释成不过是一群根据万有引力漂浮在太空的平凡球体。于是,无论是西方的神还是东方的道都变得不值一提。只有如何凸显人性才是艺术讨论的唯一命题。
三是谈判关系。战争与环境问题挑战了人类理性的绝对地位。相对论、模糊性、测不准,以及量子纠缠的不可控又让人重新思考逻辑的适用范围。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人造的世界里重新创造出神秘领域。这一切才让失控的讨论再次回到现代人的视野里。
就像只有打不赢的战争才会考虑谈判一样,共赢的思想与和谐的向往都是以人类发现无法真正征服自然为前提。

人与自然是共生依存的关系。

相关介绍:

从人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从自然演化过程看,“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是大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是自然之子。对人类而言,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不仅表现为自然作为人类之母时间上的“优先”,还表现为大自然对人类的“养育”,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的给养。

扩展资料

相关理论:

就整个自然界的构成看,人类仅仅是某个时段的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从规模上看仅仅是大自然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从自然界的演化或创生过程看,人类仅仅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乃至非常短暂的环节,仅仅是自然界的一个“过客”,终究要成为“过去式”。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言,“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在遥远的未来,随着太阳的逐渐冷却,地球上所有有机生命的痕迹将逐渐消失,人类“思维着的精神”作为地球上最美丽花朵,也终将凋零。



人与自然本是一个整体,不应过多疏离,而应始终保持连接,并彼此和谐共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恩格斯指出,劳动把人从自然物种关系方面“提升”出来,在创造了人本身的同时,还摆脱了动物式的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创造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

如何看待自然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值得我们从自然哲学角度作进一步审视和反思。


自然是生命之母、文明之根基。大自然孕育了所有生命和物种,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早期文明均不约而同地将自然比喻为一个哺育万物的母亲形象。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理解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一把钥匙。历史地看,人类已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文明的历史进阶与形态转型,首先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发生阶段性质变的结果。

只有敬畏自然,才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母亲的名义,从所有生命都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这个最基本的事实出发,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珍惜自然界中的每个生命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要做到敬畏自然。



可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人们依据于大地生产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上天寒暑交替,养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来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习性而顺其自然。

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依规律运行,有规律可循的。“自然”有自然的变化规律。春天万物生发;夏天长势茂盛;秋天收获丰收;冬天严寒收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循环往复,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扩展资料

人立于天地之间,生活在地球之上,地球围绕太阳转,所以人的命运与太阳地球运行规律而产生的四季轮转、温热凉寒之节律变化状态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整个宇宙同呼吸共命运。

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庄子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与自然是有机的整体,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这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中国“二十四节气”是讲述气象的变化,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讲述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

千百年来,人们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二十四节气”鲜明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理念,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蕴藏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时期会发生性质上的巨大变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展开和不断解决的循环过程。

人之所以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是因为人要长久的生存下去。一旦自然环境恶化,那么人类的生存状态也将会恶化。人类就是在不断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然后与自然和平共处下去。

扩展资料

人与自然的原则:

 一、是适度原则,即人要从自然界取得资源,但索取要适度,要使资源能够长久甚至永续使用;

二、是保护原则,既要使用与保护并重,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三、是节约原则,即珍惜和节约自然资源,不掠夺和浪费资源。

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相处的,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人们应该不要破坏这个关系,不要肆意去破坏。保护大自然,,就等于在保护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斗争。

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事实上是以承认二者之间存在矛盾为前提的,否则和谐也就失去了内容和意义。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人类的生存就与它们是充满矛盾的。

人要与自然真正实现和谐发展,人类首先要能理解自然、掌握自然、控制自然,和谐中既有服从又有“斗争”,和谐是以人类的科技、文化进步作为核心内容的。

扩展资料:

诗中自然

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

一、原文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二、译文

在生活中到处能发现诗,不需要挖空心思追寻,顺应情理写作,就能着手成春。作品自然如花儿适时开放,又好像四季岁月更新。生活中得来的领悟不能被人夺去,勉强搜取材料就会陷于窘困。高雅的人身居空山,雨过以后采集野萍。这一切都真切自然,就如同天体默默地运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然




一句话概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