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半夜去世,迷信的人称之为“鬼门关”,其中有何科学依据?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什么宗教依然存在~

科技代替不了宗教,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思想道德层面的事物。不管哪种正面的宗教,都是宣扬爱护自然,敬畏宇宙,不能浪费,索取有度,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同样有积极意义。大自然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索取,就会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宗教的意义正在于此。打破宗教信仰,是很野蛮的,没有信仰的人是很可怕的,道理也正在于此。

井然有序的宇宙

宇宙的浩瀚无际一直令人叹为观止。太阳系有一颗恒星、九颗行星、几万个小游星和无数流星。地球带著月亮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绕著太阳旋转,太阳则带著九大行星以每年一千五百亿里的速度在一个大轨道上绕著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昴星)旋转,每转一周需要几千年。昴星又绕著不知名的中心旋转。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的星云,总质量是太阳系的两千亿倍,直径约十万光年。但银河系只是一个小宇宙而已。大约一千亿个小宇宙构成一个中宇宙,其直径达一百五十亿光年。至于大宇宙有多大,大宇宙之外还有什么,目前甚至不能猜想臆测。

宇宙如此宏恢,又这样精确,很难让人相信是自然碰撞形成的。对天文了解越多,越叹服造物主的大能,所以不少天文学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牛顿是基督徒,但他的一位好友却总不相信神的存在。据说有一次他到牛顿家作客,见到一具精美的太阳系模型。只要摇动曲柄,众星球就各按其轨道运转起来。他玩弄良久,爱不释手。他问牛顿,这模型是哪一位能工巧匠设计、制作的。不想牛顿却不经意地说:“没有人。”他的朋友大惑不解:“怎么会没有人呢?”牛顿问道:“如果一具模型必须有人设计、制作的话,为什么象这具模型这样实际运转著的太阳系却会是偶然碰撞形成、而没有一位设计者、创造者呢?”这位朋友一时语塞,顿然醒悟,遂接受了有神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华夏大地之上,生活着这样一群勤劳勇敢的人。他们耕耘收获,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朴实无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生而为人,有一个问题摆在人们面前那便是生老病死,起初人们是畏惧死亡的,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亲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们。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于生命开始出现新的认知,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生命的另一个起点,于是人们接受了死亡这件事情,还制定了一套相应的祭祀仪式和丧葬制度。


于是,古代的皇帝在登基之初,便开始修建陵墓,这项工程一直持续到去世,秦始皇修建的秦始皇陵历经千年依旧留给世人如此大的震撼,但又有何用,他为了修陵墓,损伤国体,得不偿失。

皇帝嫔妃去世之后,古人利用水银浸泡他们的遗体,并且用九窍塞塞住其九窍,防止体内精气外泄,以达到遗体防腐的目的。

有一个现象特别奇怪,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但凡是皇帝下遗诏,皇帝病重召见太子,大都是晚上进行的,我至今为止,很少见到哪部影视作品中,皇帝病逝是发生在大白天。那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对于病重之人来说,后半夜就是“鬼门关”,他们每经历一次半夜,便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圈,这其中是否有何科学依据?


为何人们会在半夜去世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人决定不了从哪一刻走,就像他决定不了从哪一刻出生一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古人曾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在人间之外,又人为想象出来一个地府,里面住着一个掌管人们生死的“阎王爷”,当一个人阳寿已尽的时候,阎王爷会派鬼差去阳间拿人。

太阳是白天的主角,而这些鬼差们属于阴间,他们是黑夜的使者,所以一般都会在夜间出动,而半夜又是阴盛阳衰的时刻,于是,人们大都在半夜去世的现象,就被古人这样堂而皇之的解释过去了。


又有人会杠一下子,白天不是也有人去世吗?如果杠,那就是你赢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人为因素;很多地方认为,老人在后半夜去世,是给后人留下福报,因此哪怕是傍晚去世,有很多也会先“秘不发丧”,一直坚持到第二天白天才告诉亲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操作,是有原有在里面的。

历史上的百姓大都是农耕,物质比较匮乏,因此一个这样的说法普遍存在:一天中会有早午晚三顿饭,当老人在后半夜去世,会给后人留下三顿饭,上午去世留二顿,晚饭后去世都没留下,为何讨一个好兆头,但凡是晚上去世的,人们大都会说是后半夜,因此给人一种假象,后半夜去世的特别多。


这其中有何科学依据

所有的现象,都可以通过科学解释清楚,人体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器,在完美的协作运转,23点-凌晨1点,肝脏在排毒,凌晨1点-凌晨3点胆在排毒,凌晨3点-5点,肺在排毒。当老人夜晚在休息的时候,尤其是后半夜,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更容易出现死亡的现象。


另一方面原因,后半夜气温明显下降,而人此时进入到深入睡眠状态,这种状态下,气温降低对于老人老说影响比较大,他们本身的火力就差,寒冷对于他们孱弱的躯体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在这样的条件之下,身体抵抗力出现溃败,被病魔夺走生命的概率极大提高。

再者,深度睡眠是人体为了进行休息而存在的现象,在睡眠中,大多数的细胞神经都处于休眠状态,仅存部分神经系统工作,维持躯体基本的功能,但如果此时这部分神经系统由于外部与内部的一些原因停止工作,人就永远地睡了下去,再无苏醒的可能。

后记

冥冥中自有天意,这本来也是一件比较自然的现象,我们没必要像古代帝王那般,想到死后也要永生,我们只需要做到,不辜负活着时候的这几十年就好了。


生命本就是可贵的,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要砥砺前行,不要轻言放弃。苏东坡的一生历经贬谪之苦,发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感悟,留给后世一个佳话。

至于我们最终到底什么时候走,那真不重要,我们只需要做到“不负韶华,只争朝夕”,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就够了。




很多人在半夜去世,迷信的人称之为“鬼门关”,其中有何科学依据?视频

相关评论:
  • 13788512042传播迷信的人叫什么
    包馨会恶意的叫骗子,无意的叫愚者,善意的叫信徒

  • 13788512042关于破除迷信的故事
    包馨会他在其所著《潮州风俗考》中,多方面抨击潮州陋俗,其中列举了“沉迷风水”、“信巫觋”等等迷信事象,说“鬼怪盛而淫邪兴”。所以,凡遇迷信害民之事,他都坚决清除。潮阳城有个巫婆林妙贵,自称后天教主,人称仙姑,与其自称仙公的奸夫胡阿秋狼狈为奸,在城北建庙,妖言惑众,说能役鬼驱神,为人...

  • 13788512042父亲迷信感觉自己风水不好,看中别人墓位,占为已有,现麻烦不断,如何解...
    包馨会生肖不同当然同一墓位吉凶有异。可以提供生辰、墓位朝向准确度数、四周环境图片、安葬日期等信息,可以鉴定化解。六十仙命用事方法,也是风水术中的一种通用方法,是风水术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这种方法是以年柱为基础,确定坐山优劣吉凶的一种方法(注意:死亡的人称亡命,活着的人称年命,合称仙命)。应该...

  • 13788512042人死之后有什么讲究?请详细说一下
    包馨会人死后的第七日其魂魄会回来家中以作最后的怀念,家人会为逝者准备其生前最喜爱的食物及物件以作最后的致意,中国人称这天为头七。 头七,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

  • 13788512042通灵人士真的存在吗?这是不是迷信?
    包馨会如果是后者,在一个肉体内将有两个灵魂,彼此争争吵吵,不亦乐乎,只是苦了那具肉体,东也不是,西也不能,常人称这种人为“疯子”;如果是前者,被附体的肉体由于已无灵魂居住,所以并不存在多大冲突,但该肉体被新的灵魂附体之后,此人可能声称自己叫李四,而周围的人们明明白白地知道,他叫张三,于是人们依然称此人为...

  • 13788512042一个去世的人,假若没人烧纸会怎么样?只是迷信吗?
    包馨会假若没人来烧纸可能会不能去到天堂吧,这也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这的确就是迷信。

  • 13788512042阿长与山海经原文赏析
    包馨会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

  • 13788512042迷信的说法,人死了以后会经过什么?
    包馨会在那个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

  • 13788512042讲一讲你听过最可怕的农村鬼故事吧?
    包馨会都是骑自行车后面带着货物,有一天他很早就出门了,天还不亮,要去距离三十里的村子去,沿途经过一条小河,河边上都是种的杨树,风一吹哗啦啦,很是慎人,他越骑越快,心里越想越害怕,一不留神就摔了个大马趴,货物散了一地,他赶紧把货物都装到筐里,要走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秤砣不见了,他...

  • 13788512042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真的是迷信吗?
    包馨会中国自古有句俗话不知道您是否听过,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说来也是奇怪,很多老人也都是在七十三或者八十四这两个年龄段去世的,比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是在七十三岁时候离世,而同样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孟子,也在八十四的高龄骤然离世。虽说是一种巧合,但对于“七十三”和“八十四”...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