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讲苏轼观后感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康震评说苏东坡知难而退读后感~

  《康震评说苏东坡》有感
总有一本书,会震撼你的心弦;总有一本书,会让你领悟到人生的一些意义。
  《康震评说苏东坡》是本传记体加评论的书。全文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苏东坡的“潇洒”。“什么叫潇洒?潇洒不是一天到晚昂着脑袋、甩着袖子在大街上走,潇洒很具体,它是你在生活当中,面对一个具体困境时的表现,你的人生中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都在检验你潇洒的底线。”文中这句话具体说明了潇洒的含义,同时,也间接说明了苏东坡在面对“贬官至黄州”后潇洒的态度:他懂得勤勉务实,在来到黄州以后,生活困难,他就逐步解决家庭的花销问题;他懂得苦中作乐,虽然黄州的饮食条件困难,但他也学会了去创造食物(东坡肉、东坡羹等);他懂得著书交友,在黄州完成了《论语》、《周易》的注释工作,也因为他的天真赤诚、不拘小节的性格,使他在黄州交到了许多新朋友;他还懂得躬自反省,他一直在思考发生“乌台诗案”的原因,总结出了要去除自己身上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傲气。正是因为苏东坡懂得这些,才能让他在逆境中活得潇洒,才能让他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大文豪!

  在现实之中,我们也要像苏东坡一样,活得潇洒,在挫折中要学会调适自己。
  在上学期的英语期中考试中,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我曾独自趴在座位上不断地反省自己,我不敢抬起头来,虽然泪珠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但我也不想让任何人看见。痛苦,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罢了。我的脑子里不断地浮现出同学对我的议论以及老师、家长对我的失望。许久,我终于起身,走出教室,准备去向父亲告知这个消息。教学楼的走廊很长,显得漆黑,只有几盏灯发挥着自己微弱的光芒,看到这般景象,我更迈不动步伐,根本没有勇气去走向电话机旁。周围的同学正给父母打电话,个个脸上挂着欣喜的笑容,想必他们是在向父母报喜吧?我的心像长满了荆棘一般,疼痛无比,我终于慢慢地走到电话机旁,用颤抖的手拿起了话筒。“嘟……嘟……”这一声声的电话铃对于我来说就是无限的煎熬,我不停地思索着我该怎样把这个令人难过的消息传达给父亲,但内心好像有一个声音在呼喊“不要”,我顺从自己的心情又把电话机慢慢放下,心中又想到了父亲每日想接我电话的那份牵挂,于是我又无奈地拿起了电话机,父亲那头的声音已经向我传来:“是女儿吗?怎么了?”父亲那有力的声音让我觉得既温暖又难过,我只好把我考试失利的事告诉了他,我只听到他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对我说:“没事,下次再努力就好了。”父亲的安慰更加重了我那难受的心情,我知道他对我的期望很大,而我却辜负了他。此时,我倒很希望他责怪我,让我好好地发泄一番,但终究没有。
与父亲通完了电话,我强忍住难受几个箭步地跑回了教室,在抽屉里准备拿出下节课用的课本,不经意间发现了这本我早已读过的《康震评说苏东坡》,封面上苏东坡仰天长啸的身影,让我回忆起了书中的苏东坡被贬黄州时那种潇洒的性格,那种面对挫折时能自我调节的心境。那时的他还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千古名句。而我呢?面对这一点点困难就如此颓废,那到将来,我该怎么面对人生中的一个个考验呢?人啊,要懂得“放下一些事”,与其沉浸在痛苦的回忆里,还不如潇洒地面对明天!

我在教室中再一次默默地念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一次领略到了苏东坡诗歌的豪情,纵然他当年不能成为显赫的高官而名扬千古,但同样能把千古不朽的诗句留传给我们。正是他的一份人生洒脱,造就了他以豪放派诗人而流芳百世。
  窗外一股秋风丝丝地吹进教室,我心中的那份郁结也终于随风而去。

不是吧?是老师让你们看的吗,还是爸妈啊,SORRY,我只看过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那个讲的也很精彩,想必康震老师讲苏轼也很精彩,你只要用心去体会,加上康震老师讲过的精彩的句子,你肯定会成功的!相信我,我可是康震老师的粉丝啊。

很不错的,只是还是因为上百家讲坛吧,一些东西还是没能有机会听康震老师深入将我下去,还有好多需要自己再看,当然康震老师的数则是一个大概轮廓,需要自己向里面添东西,自己就会很深刻。。。支持这种“思考”




  终于买到《康震评说苏东坡》,用了一个晚上读完了,康师这本书写的通俗易懂,饶有兴味,充实严谨,且字里行间都充盈着真性情,能感觉到康师是在用心写作,用心去贴近那个千年前的苏东坡,他是由衷的喜爱着苏子的。
  康师在这本书中每一处引用都在现场标明了出处,包括每一则典故、轶闻。这样的写作必是一件繁琐而麻烦的事,可康师一丝不苟的这样做了,主观上是一个学者严谨的品格使然,客观上实在方便了喜爱苏轼的读者,读者可以顺着康师引出的这一条条“瓜藤”去阅读更多有关东坡的著作,去获得更多的收获。
  不过这本书真正的好处还不在此,仍然在于从讲座到著作一脉相承的康氏风格,这康氏风格就是真性情三个字。全书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但是中间我还是跳过了“巨星陨落”那一章,我不太愿意一字一句读苏轼临终前的种种情景。不过有我不忍读的地方,自然也有我喜欢读的地方,“手足之情”依然是最感动我的一章,康师将这一段深沉、真挚的人间亲情用饱满的笔触展现了出来,子由在为兄长题写的墓志铭中写到:“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一个“抚”字真是有说不完的深情厚意,说不完的追思回忆,说不完的感念神伤,我想子由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落泪了吧。还有苏子那句“登高回首坡拢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这样的诗句真是轻而易举就能击中人们心中最脆弱的那一处,分别时的背影总是会叫人肝肠寸断。
  在这一章中,康师有这样一段话:“苏轼死后,子由将他与王闰之共同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并命子孙在自己百年后,也将自己的遗骸葬于兄长墓旁,小峨眉山处遂有“二苏坟”之称。也许,只有在美好而永恒的天国里,他们的约定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吧……”。我想康师在写完这段话的时候,会不会在心里有一声叹息呢?也许这也是康师对东坡在天之灵的一种祈愿吧。

  赞美之后,要提出批评意见了^_^
  这支小箭要先射向中华书局,这本书装帧精美,插图也十分妥贴,较之《品李白》显然更胜一筹,但是书中出现了几处文字错误,大概是校对的工作没有做好,另人遗憾。我把我感到有问题的地方列在下面:
  P64第一行“悲田院乞儿”,我以往看到的这句话应是“卑田院乞儿”。
  p71第十三行“为官没有事权”,我不知道这句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是不是应该是“为官没有实权”?
  p28末行“……宰相办公室却改为担任通判……”。这整句话我觉得略显别扭,似乎加几个字为“宰相办公室将批示却改为担任通判”这样意思就更流畅通顺。
  还有曾有吧友提出过的p3“回首向来潇洒处”。

  下面的意见是想和康师商榷的。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叙说苏轼的生平,显然书稿是由讲稿润色整理而来,书中有许多设问句。这样的句式适合于讲稿,易于使讲座更吸引人,富于悬念。但我觉得并不很适合于著作,书中出现了过多的设问句易使行文显的不够流畅,读起来易有顿挫阻涩之感。
  还有一处疑问是关于苏轼和王安石的,“东山再起”一章中讲述了苏轼和王安石的会面,读起来温馨融洽,苏子甚至有言“某游门下久矣……慰幸之极”,然而后面P101处苏轼对王又有极端恶劣之评价,仿佛与此人不共戴天。前后判若两人,简直另人怀疑起苏轼有“两面三刀”之嫌,我觉得康师对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解说的还应该再透彻、明晰一些。
  书中对于司马光的评价前后也出现过矛盾之处,比如p112处“北宋以来的学者……发展到极致,不免自我标榜、惟我独尊,对于异己观点大肆批判甚至群起围攻,王安石、司马光、程颐身上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特点”,p103处“司马光的顽固程度与王安石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p112处亦有言“司马光更是善于将不同派别的人物聚拢帐下”,这样几处评价读起来不免有矛盾费解之感。
  还有一句话“我自己的一点思考,则是微不足道的”出现在康师的后记里,康师的后记一直是我非常喜欢读的,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文字彰显出了康师的风采和真性格,在平和稳重的文字背后,依然跳动着青年学者的率真性情。但是这句话,《品李白》、《评说李清照》、《评说苏东坡》的后记中都有,我一直不喜欢。这句话太过自谦,过谦就意味着不真实,放在这里显得不必要,也不协调了。
  除开赞美和批评,我还有许多思考,以后再发帖。
  谢谢康师,谢谢这些讲座和著作,他们给我带来了真实的感动和思考。


康震讲苏轼观后感视频

相关评论:
  • 17389367353康震评说《三苏》读后感500字
    吉元阙苏轼词中亦不乏精彩篇目,既有豪放大气之作,亦有婉约清淑之篇,正如其自己所说其作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能出”。至于其文章,有名篇如《前后赤壁赋》大气奔放,浩浩乎如凭虚御风,浩然之气一泻而出之篇,亦有“胸有成竹”之感情动人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之篇,《日喻》亦十分精彩,...

  • 17389367353康震评价李白苏轼杜甫
    吉元阙2、康震评价苏轼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3、康震评价杜甫 中国诗坛群星璀璨,特别...

  • 17389367353怎样评价《苏东坡》电视剧?
    吉元阙其中,描述苏东坡南渡北归,病重至常州的情节尤其引人深思。北师大文学院康震教授的点评与旁白,使苏轼的豁达精神更为直观。苏轼对生死的淡然,对过去每一天的珍惜,都通过细节呈现出来,触动了人心。康震教授的点评以及故事,增强了对苏轼精神的震撼,这也是让作者记住并重看记录片的原因。记录片的故事性...

  • 17389367353关于苏轼诗句感想的作文
    吉元阙6.写一篇作文:读苏轼资料的感触 听了康震教授的系列讲座《苏轼》,特别是第七集苏轼的情感生活,深有感触,在网上找点资料,记录于此,聊做记念:苏轼一生有三个伴侣,她们是结发之妻王弗、继室王闰之和侍妾王朝云。 这三位女性,苏轼对她们都是十分珍爱的。苏轼先娶的是王弗,王弗年纪很轻就病逝了,苏轼之所以娶王闰之为...

  • 17389367353康震评说苏东坡写了什么?300字梗概
    吉元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所讲《苏轼》的基础上增订润色而成。对一代诗人苏轼那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进行了精彩的讲述。苏轼的诗词成为我们滋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为我们提升寻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 17389367353康震古诗词81课之苏轼(二)
    吉元阙苏东坡受到乌台诗案影响颇深,大半辈子都在贬谪中渡过。在被贬谪之前,他的诗词展现的是自己的政治抱负,风格大气磅礴、豪放奔腾。这也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首快诗,每当夏雨来临,这首诗一定会蹦出来,再没有比这首诗更贴切的了。这是苏轼写的一首悼亡诗,在他的妻子王弗去世十年之后,苏轼忆往昔所...

  • 17389367353《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
    吉元阙加之偶像董卿在节目中讲过中国古代众多诗人词人她最喜欢苏轼,因其乐观、因其豁达。苏轼在文坛的地位加之康震的解读、董卿的倾慕,没有理由不读此书。           书分十二章,从苏轼的少年讲起,少年成名、步入仕途、大难临头、潇洒东坡、赤壁绝唱、东山再起...

  • 17389367353康震讲苏轼(2)初出茅庐
    吉元阙【画外音】:上一讲说到,苏轼进京赶考金榜题名,二十多岁的苏轼即将走进官场、步入仕途,那么初出茅庐的苏轼在应试时一举成名,在官场上会不会一帆风顺呢,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与历史上文人从政相比有那些独特之处,他的为官之路到底是平坦还是坎坷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与我们一起品读苏轼,探秘他鲜为人知的...

  • 17389367353康震解读苏轼《后赤壁赋》:在梦幻般的意境中思考了怎样的人生?_百度...
    吉元阙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7389367353百家讲坛苏轼康震将的 概括1~5大致内容
    吉元阙上一讲说到,苏轼进京赶考金榜题名,二十多岁的苏轼即将走进官场、步入仕途,那么初出茅庐的苏轼在应试时一举成名,在官场上会不会一帆风顺呢,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与历史上文人从政相比有那些独特之处,他的为官之路到底是平坦还是坎坷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与我们一起品读苏轼,探秘他鲜...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