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第一名也叫“传胪”。为什么三甲第一名和二甲第一名同名? 难道说二甲第二名没有三甲第一名优秀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古时叫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探花,第三名榜眼,那第四至第十又叫什么?~

叫做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结果的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具体分为三甲,一甲只取三人,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剩下的分在二甲和三甲,殿试中榜者都称为进士。
“状元”、“榜眼”、“探花”都只是一种俗称,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扩展资料:
殿试: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殿试由内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
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定出名次,相比之前的考试,殿试内容相对轻松简单,并且一般不再淘汰人,殿试中榜者称为进士,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功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百度百科—殿试

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1、榜眼
榜眼,拼音是bǎng yǎn,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2、探花
探花,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
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

扩展资料:
由来:
1、榜眼
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三月,在讲武殿亲试举人,并确定自此以后定为常式。自武则天称帝,天授元年二月亲自策试贡士,开殿试之先河,至此终于将殿试纳入科举制常例之中,成为科举中最高的一级考试。
北宋时期,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进士始分三甲。一开始殿试设三甲取士,一甲三人都可以称为状元。凡眼睛,人们认为必成双成对,于是将黄榜之上,榜首之下的一甲二、三名统称为金榜之眼,不分第二、第三,全称作榜眼。
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已经将进士第二人号称为榜眼。到南宋时期,将探花的称谓专属第三名,而榜眼也成为进士第二人的专用名称。
2、探花
“探花”一词的频繁出现,为其最终成为科举(主要是进士科)第三名的代称奠定了基础。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于礼部试之后,皇帝再次亲试进士,并确定名次。
开宝八年(975年),礼部试和殿试分别放榜,标志着三级考试制度正式确立。“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
科举制度在宋朝趋于完备。宋朝在“探花”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江西丰城黄氏家谱载: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黄彦正为进士第三人。他六兄弟中有三兄弟荣登同榜进士。
宋徽宗对其家人大加赞赏。曾赐诗一首:“黄河曾见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旗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玉京。胜似状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距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只有六年。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晚期,“探花”一词已开始专指第三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榜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探花

传胪即二甲第一名,也就是第四名,原本“金殿传胪”是一种礼仪。上传语告下称为“胪”,“传胪”即唱名之意,指的是殿试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到了明朝成为对二甲第一和三甲第一的称呼,到了清朝才成为专对二甲第一的称谓。中国自古就强调,出身不同,身份不同。二甲是进士出身,三甲就同进士出身。其实就是说不够进士,但逸强认同你是个进士。最后后期仅二甲头名称传胪,或亚元。三甲就不叫了。
士人都有要了面子,自己什么身份心里都都有数。

三甲里面一个三个人,三个人也是有名次的,第一到第三名都是甲等,但是也有名次之分的。

出身不同。
二甲是进士出身,三甲就同进士出身。
其实就是说不够进士,但逸强认同你是个进士。
最后后期仅二甲头名称传胪,或亚元。三甲就不叫了。
士人都有要了面子,自己什么身份心里都都有数。

出身不同。
二甲是进士出身,三甲就同进士出身。
其实就是说不够进士,但逸强认同你是个进士。
最后后期仅二甲头名称传胪,或亚元。三甲就不叫了。
士人都有要了面子,自己什么身份心里都都有数。

出身不同。
二甲是进士出身,三甲就同进士出身。
其实就是说不够进士,但逸强认同你是个进士。
最后后期仅二甲头名称传胪,或亚元。三甲就不叫了。
士人都有要了面子,自己什么身份心里都都有数。


三甲第一名也叫“传胪”。为什么三甲第一名和二甲第一名同名? 难道说二甲第二名没有三甲第一名优秀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9122961846殿试录取者称为??
    盛胜南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 19122961846“一甲传胪”是什么?它有什么含义呢?
    盛胜南相关的概念还有传胪,传胪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皇帝主持下的公布进士录取名单时举行的大典仪式,叫传胪大典。二是指二甲的第一名,也就是殿试的第四名也叫传胪,后来有时候把三甲的第一名也称为传胪,但是这个传胪就没有多大意义,还不如二甲的最后一名。说到这,不免要提一下状元。状元是全国第一名,...

  • 19122961846殿试取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二、三甲第一名什么?
    盛胜南科举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几个阶段,通常由皇帝任命的大臣或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分为三甲,其中一甲只有三个人,给进士及第”,唤作进士一甲第一名、进士一甲第二名、进士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殿试“三鼎甲”。而状元、榜眼、探花...

  • 19122961846科举制下的“三甲”是什么?
    盛胜南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已赞...

  • 19122961846古代科举的名次怎么排的?
    盛胜南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一甲(一甲就只有三名,赐进士及第)传胪不只有第四名这么叫,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三甲第一名也叫传胪.从第四名开始(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名额不定 再往后赐“同进士出身”这就是明清科举的排行.而“会魁”“会元”“解元”不是进士考试的排名,会魁和解元是乡试第...

  • 19122961846明清传胪是第几名
    盛胜南01 第—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传胪不只有第四名这么叫,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三甲第—名也叫传胪。从第四名开始(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名额不定,这就是明清科举的排行。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第—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

  • 19122961846科举中传轳是什么名次
    盛胜南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叫“传胪”。这是明清科举时二甲第一名(一甲为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进士的称呼,后来三甲第一名也可以称为“传胪”。

  • 19122961846关于进士三甲
    盛胜南1.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人数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以清光绪癸卯科为例,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如此看来,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 ”...

  • 19122961846殿试三甲分别是什么?
    盛胜南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

  • 19122961846同进士背景
    盛胜南清朝科举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里的“同”表示安慰落第举人,避免他们产生破坏政治局面的念头。与此相对应的是“如夫人”这一称呼,表示小妾并非夫人,只是名义上如同夫人一样,实际上地位却完全...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