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来自:视觉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悲惨世界》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就像书的名字是部悲剧小说
通过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一片面包而做牢 后来虽然出狱却受到社会处处的白眼和冷遇 经米里哀主教的感化后改名马德拉 白手起家兴建了工厂还当了本市的市长 在这期间领养了工厂里女工芳汀的女儿珂赛特 后来因一个一直认为他有罪的警察的追捕 而放弃了生活 开始了逃亡的日子 直到多年后救了那个警察沙威 沙威因羞愧自杀 生活才算安定 可是后来因为柯赛特的丈夫马吕斯误会冉阿让盗用了马德拉的财产(也就是他原来的化名) 并切杀了马德拉 从此不让柯赛特接近她的养父 冉阿让在寂寞痛苦中漫漫衰弱 一直到他快死的时候马吕斯才解开了误会 最后冉阿让看似很幸福的死在柯赛特怀中

小说通过几个小人物的命运,深刻揭示了“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的社会本质,实际上反映了整个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但他又把一切问题看作道德问题,体现了作家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思想,想把仁慈、博爱作为改造社会的良方。小说内容丰富,具有史诗般的风格。

《悲惨世界》简介 流亡在大西洋上的盖纳西岛,一八六一年六月三十日上午八时半,维克多·雨果,法兰 西一代文豪,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 这是一轴辉煌的画卷。画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经历的一七九三年大革命高潮的 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加的一八三二年巴黎人民起义。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 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 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恐怖的坟场,郊区寒怆 的客店,保王派的沙龙,资产阶级的家庭,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惨厉绝伦的滑铁卢战场, 战火纷飞的街垒,藏污纳垢的下水道……这一漫长浩大的画轴中每一个场景,无不栩栩如 生,其细部也真切入微,而画幅的形象又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那 么磅礴浩大,堪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小说中的画面描绘,远远超出了表现历史背景与叙述人物故事经历的需要,雨果有意识 要为后世留下史笔,他所描绘的这个世纪两大历史事件滑铁卢战役与一八三二年巴黎起义, 就是极为辉煌的两例。更主要的是,他要在小说里写出“本世纪”的历史之流迂回曲折、起 伏跌宕的巨变,并且在全部历史景象与过程的中心,安置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即下层 人民悲惨的命运。在他看来,大革命后的半个世纪的不同阶段,下层人民的处境同样都悲惨 艰难,并无变化,他以冉阿让、芳汀与珂赛特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他在小说的序里就指出 了“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因 此,可以说,作者要绘制的就是那个时代中穷人悲惨生活的画卷。 这是一部雄浑的史诗,是一个人的史诗,但又不限于个人的意义。主人公冉阿让的经历 具有明显的奥德修斯式的传奇性,他一生的道路是那么坎坷,他所遇到的厄运与磨难是那么 严峻,他的生活中充满了那么多惊险,所有这一切都不下于古代史诗《奥德修记》中主人公 的历险。与奥德修斯的史诗不同的是,冉阿让的史诗主要是以他向资产阶级社会强加在他头 上的迫害、向不断威胁他的资产阶级法律作斗争为内容的。正因为冉阿让要对付的是庞大的 压在头上的社会机器与编织得非常严密的法律之网,雨果要使这个人物的斗争史诗能够进行 下去,就必须赋予他以惊人的刚毅、非凡的体力、罕见的勇敢机智。冉阿让得到了所有这一 切,他近乎神奇的本领使他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对他的迫害。不仅如此,他还被作者赋予现代 文明社会的活动能力,他从事工业,有所发明创造,一度成为了一个治理有方、改变了一个 小城整个面貌的行政长官。雨果笔下的这个人物几乎具有了各种非凡的活力,他是一个浪漫 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 这个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更重要是表现在他的道德精神方面,他的精神历程也象史诗 一样可歌可泣。他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 “逐渐成了猛兽”,盲目向社会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终身悔恨的错事,而这种悔 恨却又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 境界。正象他在传奇般的经历中要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险阻一样,他在精神历程中也要绕 过、战胜种种为我的利己主义的暗礁,才能达到他那种不平凡的精神高度,才能有他那种种 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义举,而且,这种暗礁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险阻更难于超越,需要有 更大的勇气与坚毅。 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 者。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 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 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这是一种浩博精神的结晶,人道主义精神的结晶。 雨果不是出身于劳动人民,是什么思想促使他去写这样一部讲述下层人民苦难的巨著、 用小说全部的形象力量来提出劳苦人民的悲怆命运问题?这就是人道主义的思想。 一八○一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贫苦农民,因为偷了一块面包就被判处了五年劳 役,出狱后又在就业中屡遭拒绝。这件事引起了雨果的同情,使他产生了写《悲惨世界》的 意图。他把这个事件作为小说主人公冉阿让的故事蓝本,并让冉阿让终生遭到法律的迫害, 以此构成小说的主要线索与内容,此外,他又以芳汀、珂赛特、商马第等其他社会下层人物 的不幸与苦难作为补充,在小说里倾注了他真诚的人道主义同情。他这种同情无处不在,无 处不有,它是那么渗透弥漫在整个悲惨世界里,似乎包容了一切,不能不使人有一种浩博之 感。 这种人道主义同情还推动雨果进行尖锐的社会批判。他把下层人民的苦难,明确归之于 “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他整部小说的目的,就在于揭露这种压迫如何“人为地 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在《悲惨世界》里, 与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同时并存、水乳交融的是,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抗议。在 这里,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不仅是他同情劳动人民的出发点,也是他进行社会批判的一种 尺度。 不仅如此,雨果还把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视为改造人性与社会的手段,小说中的卞福汝 主教与后来的冉阿让就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卞福汝是小说中一个理想的人道主义的形象, 冉阿让后来也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们身上不仅有无穷无尽的人道主义爱心,而且他们这种 爱,还能感化凶残的匪帮,甚至统治阶级的鹰犬,并在悲惨世界里创建了滨海蒙特勒伊这样 一块穷人的福地,真正的“世外桃源”。于是,人道主义的仁爱在小说里就成为了一种千灵 万验、无坚不摧的神奇力量,这种近乎童话的描写,倒正是雨果天真幻想的流露,是他的一 种局限。 这是高昂的民主主义激情的体现。谁都会注意到小说中对一八三二年人民革命运动与起 义斗争的出色描写与热情歌颂。在整个西方文学中,我们还没有见过有什么作品象《悲惨世 界》这样,对一次革命起义作过如此正面的、完整的,如此规模宏大,如此热情奔放的描 述,其画面都是以壮丽的色彩、细致的笔法绘制出来的,具有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女神引导 着人民》那种辉煌的风格。作品的这一举足轻重的部分,无疑给《悲惨世界》定下了革命民 主主义的基调,其中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观点,事实上也突破了人道主义的框架,弥补了作 品的天真幻想的一面。 雨果的革命民主主义激情,还鲜明地表现为对起义民众、革命人民的热情礼赞。在他的 笔下,疲惫不堪、衣衫褴褛、遍体创伤、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人们,是一个伟大的整体与象 征:人民的象征。正是这一个伟大的群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推动着法国社会向 前发展。雨果特别在这一伟大的整体中,突出了安灼拉、马白夫与伽弗洛什这三个英雄人 物。安灼拉是坚强的共和主义者,街垒起义的组织者领导人,雨果以雅各宾专政时期的革命 家圣鞠斯特为蓝本塑造了这个人物,用饱满的笔墨使他成为了十九世纪文学中一个难得的革 命领袖的正面形象。马白夫老爹是巴黎普通人民,起义的基本群众,他最后用自己的生命保 卫了革命红旗这一悲壮的场面,雨果是以庄严的颂歌的笔调写出来的,并对此发出了热情的 礼赞。伽弗洛什,这个巴黎流浪儿童的典型,是法国文学中最生动、最有魅力的艺术形象之 一,他身上凝聚着法国人民那种开朗乐天、轻松幽默的性格,还保持了儿童的天真与纯洁, 他善良、慷慨,酷爱自由,在起义斗争中勇敢机智,直到最后壮烈牺牲,仍唱着幽默顽皮的 歌曲。这三个人物是雨果心目中革命人民的象征,他塑造出他们的高大身躯,正是出于歌颂 人民这一伟大群体的热情。 这就是《悲惨世界》的四种素质、四个方面。就《悲惨世界》在内容上的丰富、深广与 复杂而言,它无疑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居于首位,即使是在十九世纪文学中,也只 有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的整体可与之比美。对于它厚实的艺术容积,也许只有借助 巨大的森林、辽阔的海洋这一类比喻,才能提供一个总体的概念。 《悲惨世界》问世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它在时间之流的大海上傲然挺立,它是不同 时代、不同国度的千千万万人民,不断造访的一块艺术胜地,而且将永远是人类文学中一块 不朽的胜地。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 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 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 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 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 我当时所读到的《悲惨世界》虽只是片段,但震撼力强劲无比,以文学价值而言,远远在大仲马、梅里美等人之上。文学风格与价值的高下,即使对于当时我这个没有多大见识的少年人,其间的对比也是十分明显的。 --金庸 《悲惨世界》的卷首上印着一句话:"只要这土地上有着无知和悲惨,像本书一样性质的书就不无裨益。"雨果的文学热情,与那些隐匿于自己个人的生活世界中,玩弄着近乎独语的、令人费解的语言文字的所谓现代作家的"高雅矜贵"的气派绝然无缘。20世纪被唤做"战争的世纪",持续不断的悲惨与杀戮,不正是因为失去了照亮全人类的"人性之光"吗?在这个意义上,我相信雨果是值得一读再读、长读不衰的作家。 --日本作家 池田 我在少年时候就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读得有些早了,我读不懂书中那些有关法庭、监狱、坟场和沙龙乃至巴黎城下密如蛛网的下水道的大段章节,硬着头皮啃下去,心底里让小说抚摸得最柔软的仍是冉阿让的好……20世纪90年代初,我再读《悲惨世界》,这才意识到,小说中那些被人们批评为"议论、考证太多,成为书中累赘"的章节,其实全都蕴藏着无法估量的宝藏,那意味着文化,那是世界上的一座高峰,而且可能是比许多高山还要高的高峰。 --青年作家 孟庆德 《悲惨世界》中文版译者序 流亡在大西洋上的盖纳西岛,1861年6月30日,维克多·雨果,法兰西一代文豪,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 这是一轴辉煌的画卷。画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经历的1793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加的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这一漫长浩大的画轴中每一个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其细部也真切入微,而画幅的形象又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那么磅礴浩大,堪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小说中的画面描绘,远远超出了表现历史背景与叙述人物故事经历的需要,雨果有意识要为后世留下史笔,他所描绘的两大历史事件滑铁卢战役与1832年巴黎起义,就是极为辉煌的两例。更主要的是,他要在小说里写出"本世纪"的历史之流迂回曲折、起伏跌宕的巨变,并且在全部历史景象与过程的中心,安置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即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在他看来,大革命后的半个世纪的不同阶段,下层人民的处境同样都悲惨艰难,并无变化,他以冉阿让、芳汀与珂赛特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他在小说的序里就指出了"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因此,可以说作者要绘制的就是那个时代中穷人悲惨生活的画卷。 这是一部雄浑的史诗,是一个人的史诗,但又不限于个人的意义。主人公冉阿让一生的道路是那么坎坷,几乎具有了各种非凡的活力,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这个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道德精神方面,他的精神历程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他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成了猛兽",盲目向社会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终身悔恨的错事,而这种悔恨却又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就《悲惨世界》在内容上的丰富、深广与复杂而言,它无疑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居于首位,即使是在19世纪文学中,也只有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可与之比美。对于它厚实的艺术容积,也许只有借助巨大的森林、辽阔的海洋这一类比喻,才能提供一个总体的概念。 《悲惨世界》问世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它在时间之流的大海上傲然挺立,它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千千万万人民,不断造访的一块艺术胜地,而且将永远是人类文学史中一块不朽的胜地

就像书的名字是部悲剧小说 通过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一片面包而做牢 后来虽然出狱却受到社会处处的白眼和冷遇 经米里哀主教的感化后改名马德拉 白手起家兴建了工厂还当了本市的市长 在这期间领养了工厂里女工芳汀的女儿珂赛特 后来因一个一直认为他有罪的警察的追捕 而放弃了生活 开始了逃亡的日子 直到多年后救了那个警察沙威 沙威因羞愧自杀 生活才算安定 可是后来因为柯赛特的丈夫马吕斯误会冉阿让盗用了马德拉的财产(也就是他原来的化名) 并切杀了马德拉 从此不让柯赛特接近她的养父 冉阿让在寂寞痛苦中漫漫衰弱 一直到他快死的时候马吕斯才解开了误会 最后冉阿让看似很幸福的死在柯赛特怀中

剧情简介 1802年,因偷取一块面包而被判处十九年苦役的冉·阿让结束了法国南部土伦苦役场的苦难生活。获释后前往指定城市的途中,疲惫困顿的冉·阿让推开了当地受人尊重的主教大人米利埃的大门。好心的主教大人收留冉·阿让过夜,却不想被冉·阿让偷走银器潜逃。主教大人善意的谎言让冉·阿让幸免再次被捕。感于主教大人的恩惠,冉·阿让化名马德兰来到蒙特勒小城,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十年后,凭借一手办起的玻璃首饰生产工厂,冉·阿让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 冉·阿让的相貌和救助平民的举动引起了警长沙威的注意。沙威是苦役场看守的儿子,曾经看见过冉·阿让。在处理芳汀的问题上,冉·阿让和沙威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淳朴善良的芳汀因受人欺骗而生下私生女珂赛特。如今,芳汀生命危在旦夕,唯一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眼寄养在孟费眉客店老板德纳第家的女儿珂赛特。在市长办公室里,听沙威说有一个名叫商马第的人正在替自己受审,冉·阿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选择了投案自首。 再次身陷囹圄的冉·阿让得知芳汀已经不治身亡的消息后,利用一根藏匿下来的钟表发条作成剧条,锯断窗棂成功越狱。冉·阿让来到德纳第客店,带着珂赛特连夜赶往巴黎。珂赛特以冉·阿让女儿的名义进入贝内迪克修道院后,冉·阿让改名福施勒旺,在修道院当上了一名园丁。 八年的园丁生活过去了。平静的生活因为贵族青年马利尤斯看上了貌美如花的珂赛特而再起波澜。1830年,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对波旁王朝的人民起义中后,冉·阿让和此时靠在巴黎街头招摇撞骗为生的德纳第狭路相逢。德纳第设计陷害冉·阿让的阴谋正好被马利尤斯听到,在调任巴黎就职的沙威带人来抓捕中,无赖之辈德纳第被捕入狱,而冉·阿让却在混乱中趁机逃走。 尽管此后冉·阿让几次搬家,但在深爱着马利尤斯的艾潘妮的帮助下,马利尤斯最终找到了珂赛特。看着一对相爱的恋人,冉·阿让成全了两个年轻人美好姻缘。然而,当冉·阿让讲明珂赛特和自己的身世后,马利尤斯却对冉·阿让拒而不见。虽然马利尤斯最终接受了冉·阿让,但此时已经命悬一线的冉·阿让唯一的愿望就是珂赛特能在自己死后,为他立一块无字的墓碑。 由于悲惨世界这部小说对法国而言简直就像中国人对三国演义那样熟悉,所以在改编时许多枝枝节节都已删除,采重要片段串成带状故事,起自冉阿让的假释与领悟,终于充满希望的追寻光明,十分动人。以下是按着时间的顺序来介绍这部巨作:


《悲惨世界》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视频

相关评论:
  • 18495981185悲惨世界是前苏联小说吗?
    连荔空《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

  • 18495981185悲惨世界的故事情节
    连荔空《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Marie Hugo)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描绘19世纪初20年间几个法国人物的生活背景,涵盖拿破仑战争和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等政治现象叙述。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的历程。小说试图检视他的赎罪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 18495981185《悲惨世界》读后感
    连荔空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下面我整理收集了《悲惨世界》读后感(精选12篇),欢迎阅读! 《...

  • 18495981185长篇小说有哪些
    连荔空《悲惨世界》因为内容丰富和内涵深刻,使读者们都体会到作品有一种深远的分量感,让众多读者感动。《尤利西斯》《尤利西斯》是爱尔兰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

  • 18495981185小学六年制六年级学过的课文中,写一篇读后感
    连荔空《悲惨世界》——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当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嫌弃鄙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过向善的信心。 我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

  • 18495981185《悲惨世界》,冉阿让是如何从人人避而远之囚犯变市长了?
    连荔空《悲惨世界》这本小说想必大家都是读过的,这是法国著名的文豪维克多雨果创作了一篇长篇小说,而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叫做冉阿让。冉阿让这个人大家也都是十分的熟悉的,冉阿让他一开始是一个囚犯,但后来他却凭借着他的能力以及人格魅力,最终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市长。冉阿让他是一个普通的伐木工人的儿子,在...

  • 18495981185为什么《悲惨世界》这部音乐剧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连荔空而且这个音乐剧本身编排的音乐就很美,而且很悲伤,等大家身处在现场的时候,就更加的容易走入到这个音乐剧里面,却感受到里面人物的喜怒哀乐,买车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成功。这也是很多小伙伴都特别喜欢悲惨世界的原因。我们很多人都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看这本小说的,那么当我们经过若干年之后,可能对里面...

  • 18495981185我对小说《悲惨世界》的两个疑惑
    连荔空说心里话看这本书属于浏览,因为小说人物众多,名字难记,外加作者大段自言自语式的独白晦涩难懂,总之,没看完就放弃了,但这本书依然给我留下伟大的感觉。去年BBC翻拍了《悲惨世界》,看这部改变的迷你剧,以便再一次拜读雨果这部伟大的作品。可看了一半却产生了两个很大的疑问。第一个疑问,主人公...

  • 18495981185关于悲惨世界的读书心得800字10篇
    连荔空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3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36.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悲惨世界》是有着”法兰西的莎士比亚“美誉的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悲惨世界的读书心得800字10篇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

  • 18495981185悲惨世界读后感
    连荔空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悲惨世界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悲惨世界读后感1 《悲惨世界》是雨果晚年的一部杰作,充分体现了雨果的艺术风格。初见这本书名,总觉得它太过悲伤,但是,在读完整部后,却深深地体会到了心...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