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24节气是如何划分的,为何要这么划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如何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古人对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因素和自然现象的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其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预示春天的回归。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且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到秦汉时期,我国则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这些都是我国古人的智慧结晶,为后来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十四节气,是几千年来的一个总结。过去曾经也划分过,把二十四节气再划分成七十二候,也就是每个节气有十五天,每五天作为一个候,全年一共七十二候。后来发现也分得太细了,因为我们国家非常辽阔,各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和地形都差别很大,分得太细不一定好用,最后还是二十四节气比较好用。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年里头所处的特定位置,这样来划分的。一年转一圈360°,每隔15°就是一个节气。在古代大概有几种划分方法:比如在三千年前左右,一种方法是在天黑不久,黄昏的时候看北斗七星,以斗柄指向来定节气,斗柄指向东就是春分,指向南就是夏至,指向西就是秋分,指向北就是冬至。另外还有一种划法,也是在黄昏的时候,看天顶中天的时候是什么星座,比如黄昏中天的时候,七天左右中天的星,古书上叫做“大火”,也就是叫“心宿二”,就是夏天到了;另外如果黄昏的时候,看到的星座是昴星,也就是现在天文上的金牛座那个昴星团,就是冬至到了。第三种划法刚才影片里有,就是用土圭测日影,就是立根杆子看影子的长短,正中午的时候看影子长短,如果影子最短的时候,那就是夏至;影子最长的时候就是冬至。有这么几个方法。
但是这几种古代的划法都比较粗糙,现在的天文学,根据天体的位置,可以精确地计算,因此,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发生的日期,特别是开始交节的时间时刻,都可以严格地计算出来,而且早就可以计算出来。比如说2000年春分这一天,它的节气日期是3月21日,时刻呢是早晨3:06,可以计算这么准。

PS 二十四个节气,就是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就是每个月它都有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24节气 章*[%] 章# 周 [占年数]

  小寒 01/05 [80%] 01/05 01/05 [96/200]
  大寒 01/20 [80%] 01/20 01/20 [121/200]
  立春 02/04 [61%] 02/04 02/04 [126/200]
  雨水 02/18 [44%] 02/18 02/19 [122/200]
  惊蛰 03/06 [80%] 03/05 03/05 [98/200]
  春分 03/21 [80%] 03/20 03/21 [97/200]
  清明 04/05 [33%] 04/04 04/05 [112/200]
  谷雨 04/20 [59%] 04/20 04/20 [122/200]
  立夏 05/05 [83%] 05/05 05/05 [105/200]
  小满 05/21 [55%] 05/21 05/21 [120/200]
  芒种 06/05 [78%] 06/05 06/06 [111/200]
  夏至 06/21 [82%] 06/21 06/21 [110/200]
  小暑 07/07 [61%] 07/07 07/07 [109/200]
  大暑 07/23 [67%] 07/22 07/23 [111/200]
  立秋 08/07 [82%] 08/07 08/07 [102/200]
  处暑 08/23 [62%] 08/23 08/23 [119/200]
  白露 09/07 [79%] 09/07 09/08 [117/200]
  秋分 09/23 [54%] 09/23 09/23 [121/200]
  寒露 10/08 [77%] 10/08 10/08 [119/200]
  霜降 10/23 [82%] 10/23 10/23 [113/200]
  立冬 11/07 [82%] 11/07 11/07 [119/200]
  小雪 11/22 [79%] 11/22 11/22 [117/200]
  大雪 12/07 [67%] 12/07 12/07 [129/200]
  冬至 12/21 [59%] 12/21 12/22 [120/200]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24节气必须按照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真实位置而定,它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传统中国历法为阴阳合历,制订的准则有利用太阳的运动(日、年与节气),也有月亮的运动(月)。在地球上观察,太阳每日会向东移动约1度,环绕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其运行轨迹称为「黄道」。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而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然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故自清代开始,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24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此种节气制订法称为「定气法」。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国的24节气是如何划分的,为何要这么划分?视频

相关评论:
  • 13140824119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如何划分的?
    司将逸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 雨水 惊挚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风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学 冬至 小寒 大寒。 划分是按太阳旋转的黄经15度为一个节气,相当于一个圆周360度除以15度角=24个节气,基本上是15天,或者半个月一个节气。节气歌所说:...

  • 13140824119我国农历中的24节气是按照什么划分的
    司将逸刘恒易经:24节气、12节与12气的划分

  • 13140824119二十四节气分类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
    司将逸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的时间系统,以太阳在黄经上的位置划分一年的时间。这一系统历史悠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2. 二十四节气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包含六个节气。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包括立秋、处暑、...

  • 13140824119高手给解释下,24节气的划分依据
    司将逸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

  • 13140824119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形成的呀?
    司将逸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24节气的由来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 13140824119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这些节气又是怎么按照顺序排列的?
    司将逸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类。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15°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二十四节气。称十二节气。二、二十四节气的泛称。节气一般是按农历算出来的。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

  • 1314082411924个节气分别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
    司将逸历史由来: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东亚传统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分别根据日、月的运行制定: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的,岁是以回归年(太阳年)为基准确定的。阳历每回归年约365.2422天,二十四节气据此而划分。由于历史上我国...

  • 13140824119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司将逸“分”表示昼夜等长,也是春秋两季的中间;“至”表示夏季最热天和冬季最冷天即将到来,又分别是昼最长、夜最短和昼最短、夜最长的日期。二十四节气正是24个物候气温变化发展的阶段。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有明确的意义。气候的变化主要决定于地球上得到的太阳热量。表示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

  • 13140824119中国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意思?
    司将逸寒露,进入寒露,气候明 显转凉, 夜有寒冷之感。农谚有“哪有寒露不割谷”, “寒露不刨葱, 等到立了 冬”,“打蛇打在七寸上, 庄稼种在节气上”, “一早三分忙,一壮三分旺”, “割寒露, 打霜降” 之说。18、霜降 霜降,以天冷、露水结成薄霜而名 。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有“...

  • 13140824119中国的24节气是指?
    司将逸中国的24节气是指一年中划分季节的二十四天: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一年为365天零6小时,用24节分开,每两个节气之间一般相隔15天,少数的相隔16天。立春在公历每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