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的不朽武功盘点明朝战争史上的七大胜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打开平,袁尚都被一举拔出,元顺帝仓皇出逃,一年后死去。此战之后,明朝建开平卫,俯瞰北方整个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蒙古人虽然偶尔打胜仗,但基本都被明军追击。

点评:虽然徐达征讨元朝标志着元朝的结束,但是在蒙古人败给草原之后,真正导致明蒙双方攻防地位发生变化的是开平之战,开平是元朝的都城,也是蒙古草原的重要战略要地。占领开平意味着卡在蒙古草原的咽喉,与游牧民族作战。第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第二,要打造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第三,要抓住关键战略。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时候,在河套平原打响了第一枪。所以后来匈奴仓皇而逃,唐朝对突厥进行了反击。首战先取定襄,成就了打击突厥的丰功伟绩。宋朝的失败还在于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使宋军失去了战略地位。几百年来,它一直处于强敌的压迫之下。开平战役的意义也在这里。虽然这场战争的成果并不丰硕,但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场战争后,明朝修建开平卫作为继续推进蒙古帝国的基地。之后徐达蓝玉等人的一系列胜利奠定了这场战争的基础。可惜的是,自宣德以来,以削弱藩镇为目的,加上文官统治集团的短视,终于废除了开平卫,松散的蒙古部落联盟得以继续沿长城袭扰,导致了内乱悲剧和被俘明帝的屈辱。前人省钱,后人败家。不知道柳河生病的常遇春将军得知后是什么感受?

2.洪武美琳达揭开盖子获奖。二十一年,海蓝玉渔民大获全胜,消灭敌人数万人,俘虏七万余人。北元政权的统治机构被一窝人俘虏,来到南京。这场战争宣告了北元政权的最终灭亡。从此蒙古高原不再像成吉思汗时代的大一统政权。在接下来的两百多年里,虽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上轮流坐庄,但他们已经不具备与中原抗衡的实力,还是依附于明朝。

点评:今天,一些蒙古历史学家对北元历史感兴趣,试图找到蒙古合法化的证据。可惜蓝玉将军的胜利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北元在渔洱海胜利后不复存在。如果说之前的明朝灭元、征讨商都并没有真正消灭蒙古皇室的话,那么钓鱼洱海的胜利宣告了元朝帝国的最终灭亡。作为元朝正统皇族,都被押解到南京,北元的运行体系基本被破坏。如果说在此之前,蒙古贵族可能还有所谓的反明光复的希望,那么在渔洱海之战之后,这个希望就彻底破灭了。从此,逐鹿中原只能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蒙古草原被瓦解为若干松散的部落,这些部落在合适的时机相互之间无休止地争斗,但几乎无法对中原政权构成致命的军事威胁。几个主要的蒙古部落也相继臣服于明朝,接受封爵。从现代国家观念或者说封建时代的国家关系来看,北元与明朝的所谓对抗,从这场战役开始就不复存在了,蒙古部落与明朝的关系也逐渐从国与国的关系转变为地方诸侯势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瓦刺之首,还是鞑靼人的回答。他们与明朝边陲城镇交战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一个骑士身份。《鹿鼎记》年,金庸老教师尊清贬明,大谈满清给中国带来了多少领土。对比史实,他不禁感到心碎。优秀的小说家不一定是优秀的历史学家。明朝应该反思为什么这么强的军事势头不能持续下去。明初,面对统一的北元政权,明军打了一系列的胜仗,为什么却守不住固有的胜利果实?在蒙古已被破为多个松散部落,实力被严重削弱的情况下,没有进一步向蒙古高原渗透,而是因为噎废食,实施撤退自保的策略。

3.永乐八年,明太祖成祖第一次北伐,在南河之战中击溃鞑靼军主力,蒙古各部纷纷向明朝投降,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各部落的实力,瓦解了蒙古各部落内部。战后,明朝以均势为原则册封蒙古几个主要部落,明北武学达到顶峰。

点评:从战略上讲,明的指挥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稳扎稳打。明军充分发挥了50年建设的成果,既发挥了军事力量,又发挥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惊人的作战能力。明朝的军事通过一步步集中优势兵力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火器和骑兵的结合不仅成为蒙古骑兵的噩梦,也对后来明军的战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明军进攻精神最淋漓尽致的一仗,是永乐皇帝苦心经营的结果。电视剧《亮剑》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指挥官的气质也决定了一支军队的气质,一个指挥官的灵魂也会成为一支军队的灵魂。这一时期明军的表现就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随即,永乐皇帝的进攻精神也渗透到了他每一个士兵的血液里。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铁木尔死在明朝东侵的路上,与其说是明朝的运气,不如说是他自己的运气。当他与这样的军队作战时,以名声闻名的帖木儿大帝害怕他一生的智慧会付诸东流。可惜明军的进攻精神在洪武、永乐两朝只是昙花一现。后世帝王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思想,极大地制约了明军进攻战术的提高,扼杀了明军的进攻精神。宋朝缺骑兵,明朝不缺马。马的产地甘肃和陕西西部在明朝手里,内蒙古的蒙古部落大部分投降了明朝。明朝缺少的是聪明的军事家和有魄力的统治者。但是,永乐皇帝犯了欲速则不达的毛病。整个永乐王朝,频繁的北伐收获颇丰,但也浪费了国力,也让后继者们被噎得食不果腹。而北方在防御体系建设上的短视,导致了北方关外卫的日益孤立。明成祖虽然是明朝一位有为的君主,但在战略建设上却远不如其父朱元璋。五次北伐带来的边境和平持续了十几年,但驻军建设的严重失误却害了后人。

4.明郑桐十四年,瓦刺军在土木堡大败明军,活捉了明英宗。名将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先破军,逼其退回英宗。蒙古人的失败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先在内讧中被杀,分散的蒙古部落再次接受明朝的封爵。

点评:15世纪中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时期。从1449年到1453年,东西方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罗马是——。他们的首都一个接一个地被野蛮人包围。不同的是,明朝凭借充足的国力和出色的指挥赢得了北京保卫战,而东罗马则在耗尽弹药和粮食后被土耳其人所灭。土耳其在东罗马的土地上把奥斯曼帝国推向了顶峰,而蒙古人在北京城下又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事实上,土耳其灭亡东罗马是顺理成章的,蒙古人在北京的溃败也是因为实力。在封建时代,只要明朝是一个生产力很高的帝国,只要内政统一,经济稳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灭亡。宋朝弱,但鼎盛时期的辽国也灭不了。宋明最后的亡国,其实是因为中国的腐败和严重尖锐的阶级矛盾,而明朝还没有到这个阶段。虽然此时的明朝是要腐败的,朱元璋时期建立的卫所制度也早已腐败,但是明军的实力特别强大,土木之败确实是因为士兵战斗力下降,但更重要的是指挥的荒唐。明朝也有一批勤政的大臣。英宗被俘后,整个朝廷都哭了。幸运的是,以于谦为首的一批智者相信明朝会胜利。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土木堡50万大军全军覆没之后,明朝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了22万精兵。这种惊人的战争动员能力和物质基础是蒙古人无法比拟的。于谦不是典型的职业军人,而是平民,而这场战斗考验的不是他的战场作战能力,而是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的能力。对于此时的明朝来说,只要君、臣、军三者同心,这场战役的胜算已经超过了80%。于谦很好地协调了各种矛盾,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切。在这一战中,明朝打败了蒙古人,但是攻守双方对调了。此后,明军一直局限在长城要塞内,很少有大部队在要塞内作战的例子。实力被严重削弱的蒙古人并没有对明朝构成致命威胁,最多只是骚扰明朝边境。但在此之后,于谦为明军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还是在一段时间内恢复了明军强大的战斗力。从北京保卫战胜利到英宗回归到52唐山新闻在线52年间,蒙古人多次进攻明朝边境,但明军经过于谦的整顿,打败了他们,最终换来了英宗回归中国和蒙古内斗的结局。可惜于谦在夺门之变后被英宗杀了。从于谦到袁崇焕,自毁长城的悲剧不止一次发生在明朝君主身上,让人扼腕叹息。

5.公元1517年,明朝水师先后在广东屯门、西草湾重创葡萄牙水师,葡萄牙军队损失惨重。之后逐渐改变对华政策,用欺诈手段欺骗澳门。这场战争对明军的影响在于,明朝的战船和火炮在这场战争后通过吸收欧洲的技术得到了改进和创新。

点评:从军事角度来看,两次战役只能算是小规模的水战。大规模海战就更不用说了,也比明朝同时期的抗日战争小很多。但这毕竟是明朝水师和欧洲水师第一次交战。长期在海上生活的中国人也第一次遇到了来自遥远西方的陌生对手。葡萄牙人本来是想采取征服的政策来对待明朝的,但是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后来陆续来到西方的荷兰等国也尝到了类似的滋味。明朝获得了欧洲的战舰和火炮,改进了造船和火器技术,但我们对外界仍然一无所知。明朝能争取到小屯门和葡萄牙人,却愿意为了两万两千块的税收让其占领澳门。一百年后,明朝为了靠近大陆的澎湖,也重创了荷兰舰队,却对其占领台湾省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明朝长期闭关锁国政策的悲剧:只有在大陆无事可做,异乡不足取。对于中国科技发展史来说,这场战争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件。明朝东南沿海与欧洲殖民者的一系列小规模战斗,让大航海时代初期的欧洲人意识到,征服中国只是一种愚蠢的想法,与中国搞好关系,谋求经济利益才是正道。于是,明朝中后期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达到了又一个飞速发展的高峰,也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明人开始放眼世界。一群在明朝首次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惊讶于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科学的渴求。比如徐光启等有识之士开始尝试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来改良中国的天文、历法乃至农业生产。虽然起步稍晚,但明朝正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知识时代迈进。可惜满清入关,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被彻底堵死,随之而来的是百年屈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是在这一时期,宋的伟大科技文献《天工开物》传入西方,对西方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力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推动了科技革命的早日到来。

6.明朝中后期,日寇猖獗,名将戚继光投身于抗击日寇的战争中。经过几十年的战斗,日本侵略者终于被镇压了。

点评:其实抗战胜利没什么好炫耀的。明军有几十万,但不能只是敌人。这是骄傲还是耻辱?这一时期,明朝的卫所制度彻底腐朽。好在戚继光等一批名将,通过私军和征兵制的方式,为明朝重新锤炼了一批精英教师。在张时代后期,以戚继光为代表的一批抗日将领成为明朝军事改革的先行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称戚继光为“孤独的将军”,一点也不为过。在整体军事体系腐朽的情况下,这些忠诚的人仿佛是一群消防员,为国家扑灭燎原之火。后来,在隆庆和万历初年,明朝借鉴平倭之战的经验,改进装备,对军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补救性改革,使明军在辽东和傅玄重新获得了一批精锐部队,赢得了朝鲜战争,使明朝达到了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事实上,所谓的敌人,其成员很大一部分是中国沿海的海上商业集团。朱元璋本想以海禁拒敌,却让敌人越来越坏。作为农民,他自然不会理解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这种自然现象。日本侵略者被平定后,明朝解除海禁,进入对外开放的黄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远达美洲。西方的科技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被广泛引进。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政治腐败的催化剂。随着政治制度的日益腐败,明朝重演了宋朝越来越繁荣,越来越腐败的悲剧。明朝专制的封建制度与已经萌发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形成了巨大的矛盾,而矛盾的结果就是以权钱交易为润滑剂。高度发达的对外贸易和繁荣的商品经济与全国财政收入的萎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官商勾结牟取暴利,催化了政治腐败和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废除张的改革政策和保守腐朽的封建制度,使明朝走上了不归路。

7.明朝历时七年的抗日援朝战争,打败了日本,既保证了国家的和平,又把日本禁锢在岛内,三百年不敢扩张。

点评:直到今天,所谓的“抗日援朝战争”还在被争论不休。原因是明朝在抗日战争中损失惨重,甚至给了满清崛起的机会。但在今天,这种说法是典型的玄学。清朝的崛起是明朝本身的腐败造成的。虽然抗美援朝战争导致的军事衰弱有其严重的原因,但根源还是归结于明朝的军事腐朽和内政失当。但比起抗日战争和援朝战争,满族也应该称得上幸运。从日本内战中崛起的日本军队正达到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实力。无论是装备还是作战能力都比后来的满清强很多,但可惜的是,日军在中兴时期遇到了明军,满清在衰落时期遇到了明军。中兴时期,明军在朝鲜发挥了国家作用,但在总兵力远不及日本的情况下,终于给了日本致命一击。有清代历史学家评论这场战争,说它耗费巨资,而且是一场惨胜。然而,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明朝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胜利,无论是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能力还是军事指挥,都达到了其整个王朝的最高水平。日本的失败史无前例。上次吕梁之战,500多艘日军船只逃脱,只有不到40艘返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明朝选择坐视朝鲜不救,在日本势力变大,明朝进入衰亡期后,中国的山河即使不会落入满人之手,大部分也会被日本人糟蹋。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也是一场赢得了胜利的美丽战争。之后满清的崛起,是明朝自身的原因。即使没有这场战争,以明朝的腐朽速度,也是迟早要发生的。清史家对这场战争的诋毁,大部分是出于政治需要,但讽刺的是,这场战争400年后,甲午战争爆发了,清朝的一些学者居然翻遍史书,从明朝的抗日援朝战争中寻找克敌制胜的良方。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实是,明朝的朝鲜战争,前六年花费了800万两白银,而仅1894年的甲午战争满清战败赔款就达2.2万元。相比之下,明朝在这场战争中是对的。



大明帝国的不朽武功盘点明朝战争史上的七大胜仗视频

相关评论:
  • 19118366734大明帝国战争史:大明龙权下的火器战争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宁注亮答:大明帝国战争史:大明龙权下的火器战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序言引子 杀人利器明朝末年,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投笔从戎,在前线写下"多了从前学杀人"这句诗,这位文人是明末抗清将领袁崇焕,这句隐隐透露出一股杀气的诗出自他所作的《遇诃林寺口占》。古代能够杀人...

  • 19118366734前几天在一款应用上听到《明朝那些事》,觉得挺好,后来换手机了,忘记...
    宁注亮答: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常遇春,明朝第一先锋,尤其擅长骑兵。在他手里,明朝的骑兵有了能够与北元抗衡的本领。但是为人嗜杀成性。 蓝玉,属于杰出的天才将领。一举将北元彻底灭亡。完成了徐达常遇春第一代名将没有完成的...

  • 19118366734评选明朝最不行的皇帝
    宁注亮答:易中天《帝国的惆怅》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大纲》明朝皇帝个个性格鲜明,说得不好听是怪僻。...1.朱厚照:朱厚照的父亲是大明第一明君朱佑樘,所以他接的班是很好的,朱厚照本人荒谬至极是事实,然而...陈磷等诸多名将,对外战争、对内叛乱也大都胜利(对葡萄牙、日本、蒙古、宁夏、辽东、两广),他们也很难...

  • 19118366734明朝万历皇帝的功绩如何?
    宁注亮答:明神宗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明神宗执政晚期,党争长期持续,导致朝政日益腐败。另外,明神宗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且此时东北的满族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 19118366734求明朝时的几个重大抗倭事件,越详细越好
    宁注亮答:碧蹄馆遭遇战中,明军凭借火器和骑兵优势,击败日军。此后,明军继续追击日军,直至将其赶出朝鲜。【总结】大明援朝抗日战争是大明帝国历史上的辉煌篇章。明军在战争中充分发挥火器优势,勇敢抗击日军,最终取得胜利。这场战争不仅展现了明军的英勇,也体现了明朝对属国的忠诚和维护地区稳定的决心。

  • 19118366734护国栋梁,名留后世的明朝十大名将
    宁注亮答: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 19118366734万历战争
    宁注亮答:万历战争 明朝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其实就是政治博弈的后果。这一战极大程度影响了东亚局势,朝鲜严重衰弱、日本元气大伤、明朝国力骤损。这一战被人视为大明帝国最后的荣耀,而这一战也让东亚和平了三百年。 三国国情对比 大明 张居正改革完成之后,明朝国库丰盈,原有的弊端也被尽可能的革除。如果万历帝努力一下,那么明...

  • 19118366734护国栋梁,名留后世的明朝十大名将
    宁注亮答: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 19118366734求<明朝那些事儿>中所有关于于谦的章节和评价,请帮忙摘录一下,一定高分...
    宁注亮答:于谦也是人,也会畏惧,但他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就因为他能战胜畏惧。 他并非天生就是硬汉。...话虽如此,书生上阵未必就不行,南宋的虞允文就是以文官的身份组织战争,并最终在采石击败金完颜亮数十万...但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代理)自己也没有信心,朱祁钰也不算是个胆小的人,...

  • 19118366734汤和为什么不是明朝开国六公之一?
    宁注亮答:大明帝国的开国六公,指的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汤和只得到了一个中山侯。按理说,汤和是最初拉朱元璋入伙的人,也算是朱元璋的领路人了,立功也不少,为何没能得到一个公爵呢? 1、 大家熟知的原因 这在《明史》中有确切的记载,主要是因...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