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 施特劳斯的事迹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约翰·施特劳斯生平事迹都有什么?~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1825~1899)是老施特劳斯的长子,人称“圆舞曲之王”。自幼酷爱音乐,但老施特劳斯反对他学音乐。初为银行职员,并私下学习小提琴,后又学作曲。1844年自组乐队演出,在舞会上博得好评,形成与其父之乐队竞争的局面。后陆续创作了大量舞蹈音乐。1846年与父和解。1849年丧父后,与其父乐队合并,演奏于欧洲各地,使维也纳圆舞曲一时风靡全欧。持续性繁忙的演出生活,使他过度劳累,于1853年引起神经性疾患,将乐队交其弟约瑟夫和爱德华交替指挥。1855年赴俄国任彼得堡罗包洛夫斯基公园夏季音乐会指挥。1863~1870年任新皇帝弗兰兹·约瑟夫的宫廷舞会指挥。1872年应邀赴美演出。1899年74岁时患肺炎而逝于维也纳。死后在维也纳塑其铜像,以示纪念。

施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但我们现在一般提到作曲家施特劳斯父子,是指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和他的三个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和爱得华·施特劳斯(1835-1916)。这里的“老”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因为父子俩人都叫约翰。为了区别他们,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老”,“小”这么两个字。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祖父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乐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 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1849年 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在他们之前,圆舞曲比较慢,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是一样的;而维也纳圆舞曲,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速度一般用的是小快板。从结构上讲,维也纳圆舞曲比一般圆舞曲复杂一些,它由序奏、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而每首小圆舞曲又有两个旋律,它们还带反复,形成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乐曲表达内容也比较深刻,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写上了上百首圆舞曲,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莫过于《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这支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写成的,编为作品228号。

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Yuehan.shitelaosi Johann Strauss , 1825--1899)

奥地利的轻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音乐家庭。与父同名。小施特劳斯从小非常热爱音乐。耳濡目染受到父亲的音乐熏陶。老施特劳斯是宫廷圆舞厅乐长,又会创作,名震欧洲。但老施特劳斯深知音乐界,特别是轻音乐界竞争激烈,若想成功决非易事。他7岁已创作一首圆舞曲,并在父亲的反对下学习小提琴。他中学毕业后,父亲让他考入工业学校,然而,他决心要跻身于音乐界。幸而母亲悄悄给他买了乐器,并拿钱供他学习。父亲发现便大发雷霆,严斥母亲,并闹到夫妻分居的地步。工业学校毕业后,在一家银行干着使他厌烦而又不得不干的工作。19岁时,在维也纳指挥演出他父亲的乐曲和自己的作品,在演出中,他父亲的乐曲仍很成功,而他自己的作品6次返场,受到热烈欢迎。这次成功的演出,决定了小斯特劳斯的命运。此后,父亲便不再反对他当音乐家的决心了。父亲死后,他自己任指挥并作曲,带领乐队巡回演出,走遍欧洲,直达俄罗斯。1863年,他任宫廷圆舞曲厅指挥。他最著名的作品有《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酒与女人之歌》、《维也纳性情》、《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维也纳糖果》和《春之声》等120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其父老斯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父”。还作有《雷鸣与闪电》等120多首其他舞曲。1870年,他45岁后写作了16部轻歌剧,如:《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为维也纳轻歌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于《蓝色多瑙河》的创作,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约翰·施特劳斯回家时换下一件脏衬衣。他的妻子发现这件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便将这件衬衣放在一边。几分钟以后回来,她正想把它交给丈夫,却发现这件衬衣不翼而飞。原来,在她离开的瞬间,洗衣妇把它连同其他脏衣服一起拿走了。她不知道洗衣妇的居所,就坐着车子到处寻找,奔波了半天,也没有下落。在她陷于绝望的时刻,幸好一位酒店里的老妇人把她领到那洗衣妇的小屋。她猛冲进去,见洗衣妇正要把那件衬衣丢入盛满肥皂水的桶里。她急忙抓住洗衣妇的手臂,抢过了那件脏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贵乐谱,这正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施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但我们现在一般提到作曲家施特劳斯父子,是指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和他的三个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和爱得华·施特劳斯(1835-1916)。这里的“老”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因为父子俩人都叫约翰。为了区别他们,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老”,“小”这么两个字。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祖父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乐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 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1849年 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在他们之前,圆舞曲比较慢,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是一样的;而维也纳圆舞曲,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速度一般用的是小快板。从结构上讲,维也纳圆舞曲比一般圆舞曲复杂一些,它由序奏、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而每首小圆舞曲又有两个旋律,它们还带反复,形成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乐曲表达内容也比较深刻,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写上了上百首圆舞曲,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莫过于《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这支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写成的,编为作品228号。

Strauss,Johann 施特劳斯,约翰(子,1825—1899) 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其他维也纳轻音乐的多产作曲家。其父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也是圆舞曲等作品的名作曲家,著名的《拉杰茨基进行曲》出自他的笔下。小约翰·施特劳斯从德雷赫斯勒学作曲,1844年自办乐队,1849年与其父的乐队合并,巡回演出于奥地利、波兰、德国各地。指挥圣彼得堡的夏季公园音乐会(1855—1865)与宫廷舞会(1863年起),并访问巴黎、伦敦、意大利和美国。作有轻歌剧十六部、芭蕾舞剧一部、圆舞曲、波尔卡、加洛普等舞曲。最成功的歌剧是《蝙蝠》(1874)和《吉普赛男爵》(1885)。圆舞曲中有许多内容丰富、优美如画、堪称维也纳交响诗的佳作,如《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皇帝圆舞曲》。要真正领略这些作品的风味,必须严格按其细腻的配器富有艺术性地演奏,例如《维也纳森林圆舞曲》中必须用齐特琴。 【摘自《外国音乐辞典》】
Strauss,Joseph 施特劳斯,约瑟夫(1827—1870) 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之弟,虽学建筑,也是卓越的圆舞曲作曲家,作品达二百八十三首之多,包括《天籁》和《奥地利乡村的燕子》。另一兄弟爱德华·施特劳斯(1835—1916)也为这一圆舞曲世家增加了二百余首曲目,他还指挥维也纳宫廷舞会上的演出。 【摘自《外国音乐辞典》】
施特劳斯(老) Strauss,Johann,THE ELDER(1804.3.14—1849.9.24)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圆舞曲主要作曲家之一。曾在轻音乐作曲家M.帕默的伴舞乐队中任中提琴手,后为兰纳乐队指挥,1826年演出《雄鸽圆舞曲》。1830年在利奥波尔德斯塔特“施佩尔舞厅”当指挥,确立了维也纳圆舞曲作曲家的声誉。音乐界甚至称他为“奥地利的拿破仑”。1834年任第一维也纳民兵联队军乐队指挥,次年任皇宫舞会指挥。1833年去欧洲巡回演出,1838年访问伦敦。在他18首进行曲中,《拉德茨基进行曲》极为风行。他的全部作品除圆舞曲外,包括加洛普舞曲、波尔卡舞曲、方舞曲和其他一些舞曲,都由其子约翰于1889年出版。这些节奏热烈、旋律富于魅力的作品代表了全盛时期的维也纳舞蹈音乐风格。他的另外两个儿子:约瑟夫(1827~1870)和爱德华(1835~1916)都是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
【摘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
施特劳斯(小) Strauss,Johann,THE YOUNGER (1825.10.25~1899.6.3) 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之子。有“圆舞曲之王”之称。由于父亲反对他学习音乐,起初曾任银行职员。但他瞒着父亲学习小提琴,并于1844年在维也纳一餐馆指挥自己的伴舞乐队。1849年老约翰去世后,他把自己的乐队和父亲的乐队合并,在欧洲,包括俄国(1865~1866)和英国(1869),进行旅行演出,赢得很大声望。1870年将乐队交与弟弟约瑟夫和爱德华领导。1872年在纽约市和波士顿指挥音乐会演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蓝色多瑙河》(1867)。其他很成功的圆舞曲有:《清晨的树叶》(1864)、《艺术家的生活》(1867)、《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868)、《醇酒、女人和歌曲》(1869)、《维也纳气质》(1871)和《皇帝圆舞曲》(1888)。他创作了近500首舞曲,其中150多首是圆舞曲。他的歌剧作品中,《蝙蝠》(1874)和《吉普赛男爵》(1885)都很成功。其他轻歌剧有:《罗马狂欢节》(1873)和《威尼斯之夜》(1883)。 【摘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祖父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乐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 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1849年 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但我们现在一般提到作曲家施特劳斯父子,是指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和他的三个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和爱得华·施特劳斯(1835-1916)。这里的“老”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因为父子俩人都叫约翰。为了区别他们,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老”,“小”这么两个字。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祖父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乐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 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1849年 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在他们之前,圆舞曲比较慢,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是一样的;而维也纳圆舞曲,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速度一般用的是小快板。从结构上讲,维也纳圆舞曲比一般圆舞曲复杂一些,它由序奏、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而每首小圆舞曲又有两个旋律,它们还带反复,形成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乐曲表达内容也比较深刻,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写上了上百首圆舞曲,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莫过于《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这支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写成的,编为作品228号。

施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但我们现在一般提到作曲家施特劳斯父子,是指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和他的三个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和爱得华·施特劳斯(1835-1916)。这里的“老”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因为父子俩人都叫约翰。为了区别他们,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老”,“小”这么两个字。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祖父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乐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 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1849年 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在他们之前,圆舞曲比较慢,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是一样的;而维也纳圆舞曲,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速度一般用的是小快板。从结构上讲,维也纳圆舞曲比一般圆舞曲复杂一些,它由序奏、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而每首小圆舞曲又有两个旋律,它们还带反复,形成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乐曲表达内容也比较深刻,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写上了上百首圆舞曲,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莫过于《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这支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写成的,编为作品228号。


约翰 施特劳斯的事迹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